第四章 令旨下胜将气昂

    下午,一骑快马驰到了太康城下。

    马上骑士背负令旗,满面风霜,口鼻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凛冽寒风中。

    这是从白马来的使者,携带者李善道下给高延霸的檄令。

    然而,当他抵达太康县衙,高延霸的临时帅府时,却得知一个消息:高延霸不在城中。

    原来昨日,高延霸得了斥候侦报,闻知孟让已悄然离开其宛丘大营,前往管城谒见李密。他便当即亲率千余精骑出城,不知往何处寻战机去了。

    使者不敢怠慢,问明高延霸大致去向,便由斥候引路,急忙追去。

    ……

    几乎在使者离开太康的同时。

    宛丘城东北方向,蔡水北岸,一处地势略高的隐蔽林地中,高延霸正裹着厚重的毛皮大氅,蹲在灌木丛后,向外眺望。此处寒风更甚,卷着枯草碎屑,吹得他脸上冰凉刺骨,他却一动不动,目光紧盯着远处。他视线所及,是十余里外一座依托旧城寨设立的军营。

    寨墙斑驳,显是年代久远,却仍可见其规制严整,墙外壕沟深阔,仅有一门可供出入。

    寨中望楼高耸,魏军的旗帜在风中僵硬地飘动。寨墙上,人影绰绰,是守卒的身影。

    城寨外,有百十个兵士散在田间地头,正瑟缩着砍伐枯树枝条,以为薪柴。偶尔有人直起身搓手哈气,动作里满是不耐。天太冷了,谁都想早点砍完柴回城取暖。

    此处便是孟让部将李从简驻守的临蔡城寨。

    现屯宛丘内外的魏军数万兵马,除在城中的孟让本部的部分精锐外,其余的都在城外筑营。宛丘县城在蔡水南岸,因大部分的孟让各部兵马,皆是在城西、城南、城东驻扎,蔡水北岸共驻了两部魏军,皆是驻在要地,以为抵御高延霸来袭的前沿。

    一个驻在西北位置,一个便是眼前的李从简部。

    李从简部屯驻的这个城寨名叫临蔡,系莽新末年时,刘秀在此所筑,因临蔡水,故名临蔡。开皇元年时,曾於此地析置临蔡县;大业三年,又将此县并入宛丘。

    临蔡城寨尽管存在已久,开皇年间曾有修缮,城墙颇是坚固。城寨内原先有些百姓,现下已没多少居民。李从简部入驻后,基本变成了个军城。其部兵马,步骑总计三千。

    高延霸观察良久,缩回身子,揉着快要冻僵的脸,对身边的几个将校说道:“孟让这厮鸟去了管城,正好给咱们送功劳来!李从简这厮,是孟让帐下有名的悍将,前阵子让冉虎吃了点他的亏。今日,咱们便把这仇报了!”

    他说的冉虎,本汲郡义军头领,归顺了李善道,改制后,编入高延霸麾下,现任左四军总管,半个月前在一次与李从简的小规模交战中,折损了百十来号人,这事高延霸一直记在心里。

    边上诸将分是车骑将军李法行、校尉严高、宇文智慧。

    闻得此言,众将精神皆是一振,齐声应道:“愿听大将军号令!”

    李法行问道:“大将军,我等已在此潜伏一日有余。然李从简部龟缩城中不出,我军皆乃骑兵,不利攻坚,此仗该如何打?”

    高延霸咧嘴一笑,抚摸胡须,得意地说道:“老子已有妙计。他不出来,咱就把他诱出来!”

    李法行望向临蔡城寨,问道:“大将军,怎么诱?佯袭出城砍柴的魏兵么?”

    高延霸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夸他说道:“你这小子,越来越有本大将军的谋略了!老子正是这般打算。昨日也是这个时辰,城中亦出了些吏卒砍柴。再过半个时辰,这些吏卒就该回城了。咱便遣一队骑,装作是前来扰掠的我军游骑,赶过去杀上一阵,叫骂一通,再大摇大摆地撤走。李从简这鸟厮赢过咱一阵,见咱人少,他必咽不下这口气,定会出城追击。便将他引到此处,我伏兵杀出,入他贼娘,打他个十面埋伏!”

    李法行等将听罢,皆道:“大将军妙计。”

    高延霸就点了点了严高,令道:“便由你引一队骑往诱。”

    严高挺胸应诺。

    高延霸问他,说道:“可知老子为何挑你负此诱敌重任?”

    严高试探着说道:“大将军可是因末将骑射骁勇?”

    高延霸呵呵笑道:“你这厮倒不自谦。骑射你也就马马虎虎,老子挑你,是因你嗓门够大,骂人够脏!记住,你这趟去,关键就在‘骂’字上。杀散砍柴的杂兵后,你须迫近城壕,指名道姓痛骂,骂得越狠越毒越好,连他父母妻儿一并问候!务要激得他怒不可遏,出城追你。”

    自入淮阳,所战多胜,李法行等心情都不错,听得高延霸这话,都是笑眯眯地以看严高。

    严高挠了挠头,讪讪应道:“末将必不辱命。”

    高延霸想起李善道闲暇时跟他讲过的三国故事,又添一句:“这一仗,却叫做诸葛亮骂死老王朗,你严高骂出李从简!只要能将李从简骂出,老子就记你一功。去罢。”

    严高领命,点了五十名骑兵,绕着土坡背面的小路,悄悄向临蔡城寨摸去。

    高延霸则吩咐李法行、宇文智慧各带本部人马,分别埋伏在土坡两侧的树林里,叮嘱说道:“听老子号令再动手,别太早暴露!”

    ……

    却说严高领骑,绕出谷地,无声息地接近临蔡城外。

    时机掐算得正好。砍柴的魏兵正收拾柴捆,准备返城。

    严高猛地一声唿哨,五十铁骑如离弦之箭,自稀疏的林地中狂飙而出,马蹄奔踏,声势惊人!魏兵猝不及防,登时大乱,丢下斧头、柴捆,叫喊着向城门奔逃。严高等如虎入羊群,刀光闪处,血光迸溅,顷刻间便砍翻十余人。严高追到城壕边缘,一边使从骑肆意乱杀逃散的魏兵,一边自驻马停将,朝城头大声叫骂起来:“李从简!无胆鼠辈!识得你家老公谁人乎?大汉左武卫大将军高公帐下心爱上将,你老公严高是也!若有胆色,出来单挑!”

    又骂,“听说你阿娘生你时忘了带胆子,果真不假!”

    又骂,“若不敢出来与你老公单挑,你这撮鸟,便早日滚回你阿娘怀里吃奶去!”

    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伴随着其余汉骑追杀魏兵的笑骂声,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刺耳。

    城头上的魏军士兵赶紧报给李从简。

    待李从简急冲冲地登上城楼时,严高骂得累了,已不再骂,然犹未走。

    李从简望之,见严高等大模大样地,在当着城头守卒的面,割死去魏兵的耳朵,剥尸体上的衣甲、搜拣财物。有的汉骑举着耳朵朝城上示威。严高见李从简露面,灌了两口水,润了润嗓子,便又开骂,骂得更难听了:“你这贼厮,可算敢露露头来!闻得你阿娘颇是貌美,年龄是大了些,你老公却不在乎,要是怕了你家老公威名,就将你阿娘献出,饶你不死!”

    已见严高等人在城下耀武扬威,己方士卒尸首受辱,又听得粗野骂声声入耳,字字诛心。李从简气得面色铁青,双目喷火,受此大辱,如何能忍?当即喝令:“备马!点兵!俺要亲手剁了这厮喂狗!”部将稍有劝阻,言恐有埋伏。李从简怒道:“区区数十骑,何足道哉!纵有埋伏,俺亦将之踏平!”遂亲点步骑四五百,打开寨门,李从简一马当先,率军冲出。

    严高见寨门洞开,李从简果然杀出,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惊慌,哎哟一声,叫道:“这贼厮却也不是没有胆气!贼众我寡,不可恋战。风紧,扯呼!”引着从骑上马转逃。

    李从简见状,更坚信对方只是寻常扰边游骑,怒火愈盛,挥军急追。

    双方一逃一追,转眼便奔出数里。

    地势渐趋起伏,眼看就要追上,严高忽地勒住战马,於马上转身,从得胜钩上摘下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方才所斩魏兵队率,奋力向李从简方向掷去,同时再次破口大骂:“你这鸟厮,你家老公饶你不杀,你偏追个不停。再敢来追,看你老公不把你脑袋也砍下做个夜壶!”

    这话彻底点燃了李从简的怒火,他不顾身边副将“将军,前有林木,小心中伏”的劝阻,挥槊大喊:“快追!别让这狗日的跑了!”可再往前追了没几步,一声锣响!道路两旁林中,箭矢如飞蝗般射出,射翻了十余名追兵。紧接着,杀声四起,伏骑尽出!

    左翼李法行,右翼宇文智慧,各率精骑猛冲而来,转眼将李从简所部断为数截。

    高延霸自高坡后跃马而出,长槊指向惊慌失措的李从简,大笑叫道:“李从简,中你家老公计矣!今日此地,为冉虎报仇,便是你这鸟厮的葬身之所!”

    一片片“高老公在此”的大呼声,随着伏骑的杀出,在四面八方响彻。

    李从简所率魏兵遭此突袭,阵脚大乱。千余汉骑驰骋突进,刀光槊影,血肉横飞。李从简虽拼死力战,左冲右突,刺死了几个汉骑,终究是中了埋伏,又兵不及汉骑多,却非敌手。被高延霸驱马杀到,一槊扫中,险些落马,仗着亲兵死护,方才狼狈不堪地杀出重围。

    他不敢回头,丢下大部分的兵马,狼狈不堪地逃向临蔡城寨。

    高延霸追至城下,李从简已逃入城中。城寨门刚刚关闭,守卒慌乱地向城外射箭。暗道了声可惜,高延霸横槊立马,便於守卒箭矢的射程之外,耀武扬威,令从他追到的数百骑将斩获的人头堆在城下,故意让守卒看得清楚,辱骂挑战良久,方才大笑而去,凯旋太康。

    ……

    太康县城距宛丘县城百余里地。

    北返太康途中,傍晚时分,离太康县城还有数十里地,迎面遇见十余骑士。

    外头散出的斥候,将他们带来中军的高延霸处。

    便是来给高延霸传令的使者。

    闻是大王有檄令至,高延霸紧忙滚落下马,不顾地上脏污,伏拜接旨。

    听完使者宣读的令旨内容,大概意思是若魏军势大,可北走梁郡,寻机再战。高延霸面色恭敬,将令旨小心收好,对使者说道:“天使辛苦,且随俺回城歇息。”

    入夜不停,两更前后,回到了太康城中。

    他即刻召集成公浑、任恶头、行军司马许敬宗等将佐来见。等诸人到齐,转达了李善道令旨。成公浑等人都没什么异议,许敬宗却看出高延霸神色不对,似有未尽之意,便问道:“大王深谋远虑,此令自是为我军周全。然不知大将军何意?”

    高延霸坐在胡床上,叉着腿,抚摸着胡须,说道:“大王之令,咱们当然得听。”

    成公浑等应了声是。

    随之,成公浑问道:“大王令我等,若魏军势大,就北走梁郡,并令我军不得浪战。大将军,则现在是不是我军就不好再贸然出袭了?”

    高延霸看了下许敬宗,说道:“司马何意?”

    许敬宗聪颖,已猜出高延霸心中所想,便说道:“大王令的是,若敌势大,我军当避其锋。眼下孟让还在管城,李密尚无援遣出,在这期间,大将军若寻得战机,再做出袭,未尝不可。”

    高延霸面露赞赏,微微点头,捋须说道:“司马言之甚是。”环视与诸将,说道,“大王英明神武,明见万里,远见非我等可测,谋略非我等可比,我等岂可违令?但孟让不在宛丘,其军暂时无主,如有战机,当然也不可坐失。”却是他连胜之余,已是小看孟让,且已知高曦将至,故此,他何止是如有战机,不可坐失,更实是即便真的有魏援到,也不愿走入梁郡。

    诸将听他所言有理,纷纷应诺。

    高延霸一来一回两三天,路上没怎么休息。

    诸将不便多扰,见他没甚令下了,就起身告辞。

    高延霸与使者说道:“公也累了,休息一日,待俺写好奏呈,请公带回。”

    使者就也退下休息去了。

    许敬宗独留下来,再觑高延霸神色,问道:“大将军对大王的这道令旨,是不是别有所意?”

    如前所述,高延霸一向不喜许敬宗,乃是因为他觉得许敬宗这人,太过阿谀奉承,不够爽快,但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却发现许敬宗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察言观色的水平了得。

    听了他这话,既然被他看破,高延霸也不隐瞒,就说道:“孟让其军虽众,乌合之属,屡为俺破。就是李密再给他援兵,这撮鸟也不是俺的对手。大王的见识,咱肯定比不上,只是……”他略一停顿,眼中闪过矜色,说道,“俺觉着,与其北退梁郡,何不如就此钉在淮阳?狠狠咬住孟让,同时威胁贾润甫等部侧翼,亦更能策应雍丘!况高曦将军不日将至,更无可虑。”

    许敬宗心中了然,知高延霸连胜之下,已生骄矜,他斟酌说道:“大将军勇略,仆佩服。大王令旨,乃虑及全局,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确有战机,亦当把握,唯大王令旨,实不可违背。仆愚见,是否可将大将军此意,先奏明大王,陈明此处情势,再候大王指令?”

    高延霸一拍大腿,说道:“这还用你说,俺啥时候违过大王的令?但你的先奏明大王,听候大王新的指令,然后再定进退之策此议,却是正合俺意!这奏疏,便劳司马执笔,务必向大王阐明俺意,淮阳之地,尚可进战,俺愿为大王牵制围攻雍丘的魏军右翼!”

    许敬宗领命,便研磨提笔,铺纸案上,精心措辞,草拟奏章。

    草拟毕了,他读给高延霸听,端得文采斐然!

    高延霸听得却直皱眉头,听没少半,就打断了他,说道:“你这书袋掉的,酸不啦叽,俺听得云里雾里。大王不好虚辞,你且再写。莫再整这些文绉绉的虚话!”

    许敬宗费力不讨好,赔笑应是,只好再写。删改藻饰,力求平实明了,陈述利害。

    这次写了,再读与高延霸听,他乃才满意。

    次日,使者带着高延霸的奏呈以及报捷文书,离开太康,返回白马。

    ……

    奏呈送出两日后。

    西边的斥候传回急报:魏军大将王伯当亲率数万援兵,已出管城,往雍丘方向而去。又探得宛丘方向魏军,孟让已然还营,开始加固营垒,增修工事,摆出了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高延霸再次召集众将,分析这两个最新的敌情,做出了他的判断,说道:“李密这厮,是想集中兵力,先打下雍丘,再转过头来对付我军。”

    诸将俱以为然。

    高延霸就令许敬宗再写奏呈,向李善道强烈建议:“趁魏军主力围攻雍丘,宛丘魏军采取守势之际,小奴愚见,正宜由小奴在淮阳进击,牵制魏军右翼,使其不能专心雍丘,是为上策!”

    这第二道奏疏送走次日,李善道对他第一道奏疏的回令由一队精锐骑士护送,疾驰下至太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不错,请把《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