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酷实业的规划的第六个大型生产基地,即东城生产基地。
按照规划方案,威酷实业将会在当地投入巨资,兴建六个分基地,囊括数十种类型的零配件生产以及成品组装。
整个基地的预计用工人数将会达到二十五万人,主要用来生产智能机人以及虚拟设备!
这也是威酷实业规划的大型生产基地里,第一个没有布局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线的生产基地。
这是因为威酷实业的两个核心客户,即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这两家核心客户的各类智能终端产品销量已经好几年停滞不前了,同时威酷实业的其他一些客户也没有太大的市场增幅。
受限于整体的智能终端市场进入存量市场,销量非但没有增加,甚至都进入小幅度降低的影响,全球各大智能终端厂商也很难再进行大幅度的产销量增加了。
各大品牌的销量虽然会有变化,但是作为生产源头的代工厂威酷实业这边,其产能基本没变化了……无非就是给智云集团生产多一些,或者是给威酷电子生产的多一些,又或者是给其他的一些代工厂商生产的多一些。
实际上,威酷实业再加上比亚代工,立讯,富士康等国内其他代工厂商的智能终端产能,面对全球市场其实都有些过剩了!
顺带一提,国内的各类智能终端产能,尤其是核心的智能手机产能,过去多年里长期占据全球总产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去年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大概接近十五亿台,对比前年以及大前年都有所增长,前年的时候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一度跌到了十四亿台。
去年情况好一些,受到新兴市场里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进一步增加,低端手机的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更多的低收入国家群体的使用需求,全球范围内的低端手机出货量增加了很多。
再加上各大手机厂商也在卖力吆喝,想方设法让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地区的人换手机,尽可能的稳住了中端以及高端手机的销量。
中高端手机销量稳住了,低端手机市场大幅度增加,这也导致了去年的全球手机总出货有所恢复,恢复到了之前的十五亿台左右的出货量。
只不过从这个销量复苏里得到好处的,并不是智云集团……智云集团的手机销量整体不涨不跌,没啥太大变化,毕竟智云集团主打的S系列手机,价格昂贵,新兴市场的低端手机销量增加,和智云集团的手机业务没啥关系。
真正得到好处的乃是威酷电子,大米,四星,华威,OV等手机厂商,他们有着大量的中低端手机型号。
如威酷电子的小蓝M系列,这个主打一千元到两千元价位的主力机型,在去年的时候销量涨幅就非常明显。
然后大米的低端手机销量增幅也非常明显。
其他手机厂商或多或少都吃下来一部分市场份额。
其中得到更多好处的,其实都不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型手机厂商,而是专门做非洲市场,现在开始南亚,西亚以及东盟市场的传音。
虽然传音的之前的主要业务是功能机,但是它也很早就开始做智能手机了,只是在国内没几个人知道而已。
因为它是一家深耕非洲市场的手机公司,在经过了它们多年的市场培育后,该公司的品牌在非洲非常出名,长期占据非洲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仅仅他们家的功能机在非洲市场卖的非常火爆,连带着智能手机也卖的很火。
只是受限于非洲当地的经济不太行,当地的智能手机市场在前些年是不太行的,所以传音在当地的智能手机销量也不算太多,也就三四千万台的水平。
但是随着非洲地区,东盟,西亚以及南亚等地区的经济逐步上涨,同时低端智能手机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买得起智能手机的非洲人也越来越多。
于是乎,传音在非洲地区的智能手机销量也越来越高……
光是在非洲一年就能卖出去几千万台智能手机,同时它们还主动西亚以及南亚还有东盟这些新兴市场,依靠低价策略也混的风生水起。
而这家手机公司,长期以来都是智云集团半导体部门的扶持企业……
原因很简单,这是除了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外,第三家清一色采用智云集团各类芯片的大型手机厂商。
其他手机厂商,大米也好,OV也罢,虽然也主要使用智云集团的各类芯片,但是同样也会采用高通的SOC,四星或其他厂商的储存芯片……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怎么说,不够‘专一’!
而传音不一样,人家是清一色的智云芯!
老早的时候,他们刚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时候,因为产品定位低端,售价便宜,想要找廉价的芯片。
但是因为芯片太廉价,量也不大,所以一些国际半导体大厂商不怎么搭理它。
不是不卖,而是没啥好待遇。
当时智云半导体那边刚自研手机SOC芯片,研发团队为了练手,就专门给他们设计了个六十五纳米工艺的落后手机芯片,然后就此走上了合作之路。
后续每年智云集团都会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向他们出售大量的成熟工艺的手机SOC,内存芯片、闪存芯片。
甚至还派出技术团队帮他们搞定一些技术问题,扔过去一些智云集团已经不用的落后技术。
所以别看他们的手机价格便宜,硬件性能落后,但是有着智云集团的技术支持,其实在软硬件优化上做的相当出色。
能够把已经落后时代好几年的零配件,生产出来勉强还凑合着用的智能手机,至少放在非洲那地方,性能够用了。
这多年合作下来,双方的合作关系是非常深入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传音的市场定位有关系,他们能够消化智云半导体大量的成熟工艺产能,延长成熟工艺的寿命期。
所以尽管传音那边带来的营收以及利润没几个钱,但是这要考虑到消化落后技术和产能这一块,智云半导体这边其实还是比较重视的。
怎么说呢,其他厂商都在抢智云半导体的先进芯片产能,唯独传音每年默默打包消化智云半导体的成熟芯片库存……
智云半导体虽然玩的都是先进技术的芯片,但是落后成熟的技术有时候也需要延长一些生产周期,以回收成本乃至赚取利润。
有时候干脆一些技术落后好几年,但是因为之前生产的太多,导致有一些库存堆积的落后芯片,其他厂商都不要,或者干脆要打骨折价才会要。
但是人家传音敢要啊……拍着胸部说,别担心,这些成熟工艺的芯片我给你包圆了,其他人卖不出去,我卖的出去啊。
而且它不仅仅能卖的出去,它还能赚不少……顺带一提,传音的手机别看便宜,但是他们的智能手机业务,尤其是非洲业务毛利率挺不错的,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个毛利率,可是相当夸张的……作为对比,威酷电子在印度市场里的产品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八左右,在东盟市场里毛利率在百分之十五,在国内市场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十二。
单纯从毛利率上来说,全球范围内,能够稳赢传音的,只有智云的百分之四十多以及水果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其他手机厂商的毛利率,都不如传音……
只是传音的手机售价实在太低,哪怕毛利率高,效率高,但是汇总起来营收和利润的数字都比较低……毕竟他们一年才三十多亿美元的营收而已。
这点营收规模不太行,但还是那句话,每年找智云半导体订购先进芯片的厂商多了去,尤其是最近刚出货的七纳米工艺的新一代旗舰芯片W1106,七纳米工艺的中端芯片W1107这两种芯片。
一个个厂商都在求购,争取获得优先供应……今年一大票手机厂商将会发布基于这两种芯片的高端手机或中端手机。
再加上高通也推出了同代的七纳米工艺芯片。
今年,全球的主流智能手机市场,将会迅速进入七纳米时代,不仅仅是高端机型,连带着中端机型也会跟着进入七纳米时代。
智云半导体的W1107这种基于七纳米工艺的中端芯片,就是为了一大批两千元左右的机型准备的。
但是只有传音,找到智云半导体问:“二十八纳米工艺的W707芯片你们还剩下多少库存啊,我给你打包了。”
这芯片是前两年智云半导体专门为了低端市场新设计的一款基于28LP工艺的低端芯片,其实都还算是新芯片,用的还是新构架呢,只不过28LP工艺比较比较落后了,所以很便宜。
之前一大票华强南的杂牌手机,一些二三线手机厂商的低端手机也在用,但是传音用的最多,某种程度上算是传音的专属芯片。
“还有啊,十二纳米工艺的W907芯片也别急着停产啊,我这边还要用这个芯片发布新款主力机型呢。“
“然后再给我来一批W909芯片,我今年春天发布的新‘旗舰’就用它了,给非洲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传音的采购,让智云半导体的人,看了都觉得亲切……
全面进入七纳米工艺时代里,只有传音找到智云,帮他们消化二十八纳米工艺的芯片库存,并且帮他们大量延长十二纳米工艺的几款成熟芯片的寿命。
所以有时候,智云半导体这边也会根据对方的一些技术要求,给对方专门定制设计一些芯片,好几次都拿着成熟的W系列芯片修改设计后,再给他们供货。
传音是比较特殊一些的手机厂商,他们的主打海外经济落后地区的市场策略,也让他们活的很滋润。
虽然赚的不多,但是销量是真的大……而在量产工艺产品里,销量是很重要的,能够大幅度摊薄前期的研发以及后续的制造成本。
也正是有着传音这样的手机厂商,再加上威酷电子以及大米手机厂商的低端手机在各新兴市场里耕耘,并大量出货,这才拉动了智能手机市场在去年的总销量复苏。
不过这种销量上的复苏势头也不可能持续太久。
毕竟手机市场总归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主流市场里的人们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分析师们预测,如果手机技术没有再新的重大突破,大幅度刺激人们集中大规模的更换手机,未来几年的手机销量会逐步降低,最后大概维持在十三亿到十四亿台之间,然后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存量市场。
这一点,对于中高端手机市场而言更是如此。
最后反馈到手机代工行业里,威酷实业这样的代工巨头的手机产能就不再增加了。
威酷实业新建的第六个大型生产基地里,自然也就不再部署智能手机产能,而是转为部署虚拟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的产能。
对于智云集团而言,虚拟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是推动营收增长的新核心业务。
对于代工的威酷实业而言,同样如此!
毕竟威酷实业,严格来讲,其核心业务就是为了给智云集团做代工,至于其他客户,包括威酷电子在内,其实给威酷实业贡献的营收和利润占比都比较低的。
来自智云集团的代工订单,才是威酷实业的生命线,智云集团的虚拟设备和智能机器人卖得越好,威酷实业的订单就越多,赚的也就越多,雇佣的工人也就越多。
威酷实业的第六家大型生产基地敲定下来后,不用几天就和当地签署了合作协议。
签署合作协议的时候,徐申学也准备亲自飞了一趟东城,出席了该生产基地的合作协议签署,以体现对这个生产基地的重视。
当徐申学的专机抵达东城的小机场时,他就再一次体会到了当地代表们对经济发展的迫切心理和对威酷实业东城生产基地的期待!
来之前,他已经详细了解过这个地方的情况了!
这地方,交通条件还可以,有机场,有高速公路,有铁路,物流运输很方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地方人口相当多,周边省市也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城市,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非常的充沛。
劳动力资源,这是威酷实业选择大型基地候选地区的核心要素。
这种大型基地,光是威酷实业自己雇佣的工人数量就得二十万人以上,生产旺季有可能达到设计满负荷的二十五万人。
然后再加上一大票供应链企业的用工,最后需要的工人数量都会四十万人左右!
当地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这工厂就算修起来了也没那么多工人可用。
而当地交通不错,劳动力资源充沛,再加上对营商环境良好,综合条件相当优秀。
最开始他们就和安城竞争项目,但是当年安城在各方面的综合条件更加优秀,最后威酷实业选择了安城。
不过这地方也算是获得了一些成果,这些年威酷实业也在当地投资建设了一家三万多人规模的分基地……这个分基地运营都还不错,各方面的保障很到位,三年运营下来没有出现什么毛病。
这也给东城极大的加分!
最终,就有了这个预计用工达到二十五万人规模的超大生产基地项目!
徐申学下了飞机后,在柳河投资、威酷实业、智云集团等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和当地迎接的代表们一起离开机场。
然后前往预定的其中一个生产基地工地去看了看……其实也没啥好看的,市郊的一大片荒地呢。
就是地方非常大!
毕竟这是一个预计用工人数达到八万人规模的超大型生产基地,地方小了也不行。
而类似这样,规模要小一些的工厂基地,在当地还有其他四个。
威酷实业在当地的产业布局,将会由五个新建基地以及原有的一个老基地组成。
这个市郊的主要基地,虽然地方还是个荒地,但是一些基础设施已经有了,直接通往高速双向八车道已经修成,通往码头以及火车站的高标准道路也已经开始前期施工。
这些道路关系到后续的生产物流运输,还是相当重要的,威酷实业非常重视。
在徐申学看来,这地方的条件很不错,甚至整体的交通优势对比安城还要更好一些,好好经营,未来就会是威酷实业的核心生产基地,足以承担智云集团未来更大的虚拟设备以及智能机器人业务战略。
第二天,徐申学继续看其他几个预定的分基地工厂,还去了威酷实业在当地现有的工厂看了看,情况都挺不错的。
随后,徐申学正式出席了威酷实业和当地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稍晚一些时候,威酷实业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威酷实业正式启动东城生产基地计划,预计用九个月时间完成前期第一批建设工厂,预计明年一月份开始小批量投产。
预计一年半以内完成整个项目,使得达到设计产能!
威酷实业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些重大经营决策也是需要对外及时公布的。
徐申学在东城并没有停留多久,只停留了两天时间,第二天出席了签约协议后,傍晚时分就乘坐专机离开了。
不过也没有直接回深城,而是跑了一趟安城。
安城是威酷实业目前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对于威酷实业,乃至对于智云集团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徐申学来这里的次数也比较多,这来多了都熟悉了,还准备在当地转一圈看看风景之类,爬个山什么的。
毕竟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也挺不错的,只是之前也没有怎么开发。
最近这些年经济上来了,旅游业顺带也发展起来了。
经济好了,有钱了,然后又多了几十上百万新增就业人口,这消费群体也就有了,各方面都进入了良性的正循环,连带旅游业都发展起来了。
听到徐申学要忙里偷闲,准备要在安城转一圈,林雅娴也带着三个孩子在第二天跑了过来,准备跟着一起去爬山。
倒不是林雅娴想要旅行之类,她个人对这些其实没有太大兴趣……主要是平日里徐申学相对比较忙,对旅游也没啥太大兴趣,所以也比较少带着家人去旅行……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去琼州岛海边玩了,那地方徐申学倒是经常带着孩子去,看看火箭,顺带在海边沙滩玩一玩。
而去其他地方就很少了。
所以林雅娴听到徐申学说要在当地玩几天,看看当地景区之类的,也想着让孩子跟着一起去爬个山之类的。
于是乎就直接带着孩子飞过来了。
林雅娴带着孩子过来后,徐申学也在安城这边视察工作的差不多了,就是看看工厂的生产情况,也没有太多详细的事,纯粹走个过场,体现自己对这边工厂的重视而已。
忙完工作,徐申学就带着林雅娴以及三个孩子一家子出去去玩了。
不过说是一一家子呢,但是徐申学出门不管去哪里都是一大群人跟着的……他不愿意也不行,安保部门不同意。
别说安保部门了,就算是安城当地的人,也不敢让徐申学不带安保就胡乱晃悠啊,这要是出个什么意外,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徐申学的个人安保情况,在上层圈子里也不是什么秘密……全球范围内,想要他死的人可多了去,最关键的是,对面那些对手们还真有这个胆量和执行力!
如果让他们逮着机会,都不带半点犹豫的,直接就会给徐申学来一梭子子弹!
只要徐申学一死,智云集团为核心的一系列徐申学的产业直接崩溃倒是不至于,但是肯定会陷入动荡,未来发展会如何就很难说了。
毕竟大家都很清楚徐申学在这些企业里的重要性!
虽然他本人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是对未来技术的战略眼光,带领企业的卓越能力是得到了证明的。
智云集团就是他能力的体现……至少外人是这么认为的。
细看徐申学过去的一系列战绩,从智能手机,再到半导体,然后人工智能,电动车,虚拟设备,机器人,甚至是商业航天领域,都能够看的出来徐申学的重要性。
他几乎踩中了每一次的技术浪潮,然后乘风而起!
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些技术浪潮本身就是徐申学所推动的!
典型的就是案例就是人工智能,以及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虚拟设备、智能机人这两大核心业务。
在徐申学之前,可没什么人玩这东西,就算玩也只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影响。
但是徐申学一玩人工智能,就迅速把人工智能技术玩出了花来。
甚至搞出来了智能机器人、虚拟设备这两种对当下而言,属于黑科技的产品!
这种黑科技产品,为什么就只有徐申学手底下的技术团队能够做出来,而其他企业的技术团队就不行?
人家谷狗,水果,脸书,微软等企业也不差钱啊,也不差人才啊,怎么就做不出来?
智云集团的机器人都发布两三年了,都已经更新换代好几代了,但是其他企业依旧没有能够拿出来任何的竞品……做出来的机器人也不是没有,而是都属于智障!
人家智云的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非常聪明,机动性能和人类都没啥区别,复杂地形里如履平地,能走能跑还能跳。
跑的还特别快!
但是谷狗这些公司做出来的机器人,就是智障机器人,别说跑了,就算是正常步行的速度,稍微路不平就会摔倒,看的他们管理层都一肚子火……
钱烧了无数,就做出来这么个破东西?
为什么?
最近两年,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些问题,是教育问题导致的人才问题吗?是企业经营的公司研发文化问题吗?
还是说钱砸的还是不够多?
嗯,在很多人看来,上述原因都是……
人才问题,国内什么最多啊?工程师最多啊,国内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总数,比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更多,而且新一代的工程师水平都是非常不错的。
人家智云集团可以从海量的工程师里挑选最顶级的一批人才,智云集团的人才库让其他企业看了都流口水……当然,也只能是流口水,如此庞大数量的顶级人才,免费送给他们,他们也养不起。
企业经营文化……人家智云是技术研发为导向,研发环境宽松,各种研发项目随便折腾,原则上经费都不设上限。
只要你足够牛逼,智云集团都敢拿出去几百亿的研发经费让你折腾!
研发人员待遇还高,日常薪资待遇高也就算了,一些带团队的科学家搞出来什么重大技术成果,还能拿大笔大笔的奖金。
这让很多其他企业的研发人员看了都羡慕嫉妒恨,尤其是日本企业的研发人员。
同样是辛辛苦苦搞出来一个可以投入商业化,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重大技术成果,看看自己的几万日元的奖金,再看看人家智云科学家拿到手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奖金,乃至部分人还能拿上亿的项目分红……都想哭好吧!
这样以研发为企业经营导向的企业,是一大堆科学家,工程师们的梦中情司啊!
其他企业能行?
不行的!
真这么搞,他们自己得先破产!
这又涉及到了钱的问题!
非洲人都知道智云集团有钱!
比如机器人项目,人家智云集团正式向市场推出智能机器人之前,累积投入的研发经费都上百亿美元了……除了智云集团这种企业,没有第二个企业,会在没有看到明显技术可能性的情况下,就砸进去上百亿美元的。
不说之前的百亿美元研发投入了,就算是现在每年的持续研发投入,每年也是大几十亿美元呢!
智云集团一家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实际上就超过了全球各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总和!
比人比不过,比公司文化也比不过,比钱更比不过。
这就让人很无奈啊!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徐申学这个人……这就是个全球商业圈子里的奇葩!
表面看着也没有太特别的,但是就是能够带着团队搞出来一种又一种黑科技。
这年头,对徐申学这个人进行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不少,试图搞清楚为什么徐申学就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从徐申学的成长背景,求学经历,再到为人处世,个人性格,做企业的经营风格等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然后研究了个然并卵!
他就……很普通啊,没什么太特殊的地方,非要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有点理想化。
不理想化能砸那么多钱玩航天吗?还在这年头搞星际飞船,理想化到都有点疯了的感觉……
但是理想化的人可多去了,不差他徐申学一个,这个理想化不能成为他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
因为一群专家学者实在研究不出来什么有用的东西。
最后只能信誓旦旦的说,徐申学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智云集团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徐申学有着非常独特的人格魅力……
以至于那些顶级人才们愿意围绕在徐申学身边工作,并且徐申学能够更好的提升科学家的研究效率以及质量,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能够更好的激发科学家们的灵感。
都快要往玄学上扯了!
而实际理由就一个,并且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徐申学有科研系系统!
他开挂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