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三百亿美元的天价GPU

    十月中旬,智云集团内部的科研委员会通过了一项非公开科研计划,拨款八十五亿美元用于某项非公开科研计划。

    这个非公开科研项目,就是神经拟态计算项目的智脑6系统项目!

    这些款项用于进一步完善智脑6系统,解决后续的诸多技术性问题,这智脑6芯片虽然有了,也能完成了智脑6服务器的设计,但是再往后的整个服务器集群的组建,依旧面临着不少的技术性难题。

    尤其是这个服务器集群是一种超导量子计算机、传统GPU显卡以及智脑6服务器相互结合的一个综合算力系统。

    这种跨越计算机种类的综合系统的研发以及搭建,其技术难题是非常大的。

    而目前来说,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智云集团有这种技术……尽管智云集团从来没有公布过。

    不过话说回来,也只有智云集团同时不用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传统GPU服务器来搭建综合算力中心的,其他企业都没这么干的……因为他们没有量子计算机,也用不着这种技术。

    如今,智云集团方面是打算把神经拟态计算系统也加入到这个综合算力系统中来……这必然会遇到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一一解决。

    再加上智脑6系统本身的开发,硬件以及软件领域的持续开发以及完善也比较花钱。

    最后,经过徐申学以及付正阳,林安东等人的初步商量后,为第一个同时结合超导量子计算机、数据中心GPU系统、神经拟态计算系统,这三大系统结合起来的实验性综合算力系统,拨款八十五亿美元!

    而这,还只是第一批经费,后续如果做的顺利成功自然是好事,如果不顺利需要继续追加经费的话,也会追加投入更多的经费。

    理论上来说,只要后续不是无法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那么徐申学都会坚定的推动这种新型的综合算力中心的技术研发以及建设!

    不仅仅是为了省电费,更是为了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其他领域里徐申学兴许还会考虑开支问题,但是在针对一些前沿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徐申学一向来都是非常舍得花钱的。

    毕竟未来不好说,但是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智云集团的核心支撑业务。

    严格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并没有给智云集团带来什么营收……其直接营收是非常少的。

    但是智云集团里的其他诸多业务,尤其是能够创造大量营收的诸多业务,却是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智能机器人、虚拟设备这两大块新核心业务了。

    没有出色的人工智能技术,可搞不出来这两种堪称黑科技一样的硬件,继而带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就算是传统的智能终端领域里,智云集团也开始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S系列手机直接接入了Yun AI接口的,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建议,翻译等常用功能。

    智云集团在进行S20系列手机的宣发时,已经开始用了人工智能手机来进行形容,宣传S20手机是地球上最懂你的手机……

    而下一步,智云集团的智能终端业务部门,还打算和Yun AI团队继续加深合作,进一步利用本地算力来让内置的Yun AI继续了解用户,自我学习,然后做到更懂用户。

    说白了就是直接给手机搞一个本地以及联网相互结合的人工智能系统……只不过这对本地算力要求太大,所以进展不是很大。

    连手机这东西,智云集团都把人工智能技术给融合进去,当成新的卖点了。

    而其他业务也差不多如此,基本上能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都会用的……就连智云卫星搞的卫星互联网通讯网络,也是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

    安保业务部门都是采用了集团内部的人工智能系统,用以辅助自己的业务展开……

    安保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搜集监控全球舆情,同时监控管理层与技术员工的大数据,以避免被的外国商业间谍部门入侵以及进行反贪腐。

    就连搞金融的那一群人,也是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收集,整理,分析诸多信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供给金融部门管理层进行决策。

    顺带一提,人工智能技术在证券市场里也非常好用的……智云集团的APO显卡大客户里,除了一大堆高科技企业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各种证券基金。

    华尔街的各金融机构,是智云集团的算力芯片业务部门在美国市场的第二大客户群……每年采购的APO显卡也很多的,都是几万张几万张的卖。

    然后他们要么自研,要么是通过开源的GTAI系统进行深度定制,然后开发出来适合他们自己使用的大模型,用来预测分析股票市场。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了智云集团各领域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大规模深入全球各国的各大企业里……其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了。

    智云集团第三季度的算力芯片业务营收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亿美元就是最明显的证明了。

    如此情况下,智云集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是可想而知的……这可是集团百分之九十以上业务的底层技术支撑!

    花个几十甚至几百亿美元能够提升人工智能技术,这对于智云集团而言是非常划算的,也是必要的。

    只不过这钱不能直接公开的花……因为智脑6系统不能公开,这依旧是个保密项目。

    智云集团里的各种保密项目可多了去,如超导量子计算机项目。

    常温超导材料研发项目,人工智能的部分项目,还有和机构们合作的诸多项目也是如此……这些项目因为保密性的缘故而无法公开,但是又要花钱,所以就会通过科研委员会下属的非公开计划来获得相应的研究资金。

    当然,这只是内部构架,而表面上,这些项目会被纳入部分明面上的研发上。

    比如常温超导材料项目的研发,就是直接挂在了材料研发上……而材料研发具体研发什么,有没有做出来什么成果,这种事情就不需要对外公布了。

    超导量子计算机项目,还有早期的AI系列显卡项目,都是直接挂在了数据中心GPU项目上……所以投资人看财报的时候,就会发现智云集团在数据中心GPU研发以及自建数据中心的开支特别大。

    尤其是数据中心GPU的研发费用看起来就非常高,这也让外界出现了一些误判,觉得研发APO6000这种级别的显卡,开发费用极其高昂!

    实际上,APO系列显卡都是智云集团玩了多年的成熟项目了,现在只是常规的技术推进,其研发经费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一年撑死了也就几十亿美元左右,然后加上数据中心相应技术的研发,比如数据中心的通讯技术的研发,以及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围绕着数据中心GPU领域的研发投入,一年其实也就百亿美元的规模。

    但是财报上,这个数据被直接提升到两百多亿美元!

    而多出来的一百多亿美元,就是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相应超导量子计算中心,然后还有一些秘密项目,如国防算力芯片项目等,全都是包含其中。

    这让外界的很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一看,就会被吓到……研发个GPU而已,你智云集团一年花两百多亿美元,疯了吧你!

    这让很多芯片设计企业在搞自己的算力芯片的时候,都是各种担惊受怕……没那么多钱啊。

    当然,对此AMD方面也有话:搞数据中心GPU以及搭配的数据中心研发,通讯技术研发真的要这么多钱……而且还不够。

    今年六月份的时候,美国那边通过了一个所谓的扶持本地算力芯片的计划,计划对美国本地企业研发,生产数据中心GPU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专项扶持。

    AMD作为目前美国那边仅有一个搞数据中心GPU的企业,递交的一份报告里说,随着工艺技术的持续进步,下一代基于五纳米工艺技术的数据中心GPU的开发费用将会大幅度上涨,预计开发下一代数据中心GPU将会耗费超过三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

    而AMD的在其他领域的利润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庞大规模的数据中心GPU研发投入。

    然后又说过去多年来,他们AMD已经在数据中心GPU领域里类似投入了巨大多年来数据中心GPU业务带来的营收一共才一百亿美元还不到,由此带来了巨额亏损。

    这些有限的营收还是都来自于美国的各种扶持订单。

    美国那边为了安全,预防可能存在的APO显卡后门,他们不可能在安全领域以及敏感领域里使用APO显卡的……智云集团愿意卖,他们还不敢用呢……

    比如搞个战区人工智能系统的话……他们担心用APO的显卡,回头导弹会落到自己头顶上。

    智云集团一直坚持说APO显卡没后门,甚至还会提交各种所谓的技术资金用于安全审查,但是美国人不敢信啊……天知道你们智云集团提供的数据资料是真是假。

    毕竟APO6000显卡这种东西,光是GPU核心就有上千亿个晶体管,外人根本没有办法一一排查……只能是智云集团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然的话,难不成你还真的能够挨个去看,去审查上千亿个晶体管啊……

    这不放心,担心有后门,同时又没办法进行审查,因此为了保障安全,避免有一天导弹飞到自己的头顶上。

    他们在很多系统里,比如国防安全系统以及一些民生系统都是硬着头皮使用AMD的数据中心GPU的,这方面也是AMD数据中心GPU业务的主要营收来源。

    扶持订再加上每年的直接补贴,其实AMD每年也能拿到不少钱,因此AMD方面在搞数据中心业务这一块上,并没有亏多少,但是不赚钱。

    AMD可是私企,还是一家上市公司,不赚钱的业务,每年哗啦吧唧的搞,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以及顶级技术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亏损啊!

    此外下一代的五纳米工艺的数据中心GPU开发费用更高,不仅仅是GPU核心开发费用更高,还有相应的通信技术,数据中心技术等诸多领域里的研发经费都水涨船高。

    AMD方面内部预估的数字是,再少恐怕也得上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还不一定能够搞得出来……这可不是一个GPU核心,而是一整套系统呢。

    最后,AMD方面就在听证会上,给出来一个大概数字:三百亿美元!

    直接在内部预估开支的前提下,直接翻了一倍报价……为什么要翻倍报价……自然是因为拿钱的又不是他们AMD一家,这前后还有一大堆人等着分钱呢。

    而且这还是起步价啊,人家AMD在参加听证会的时候,可是非常正式的告知了技术风险!

    整个项目虽然有一定把握,但是依旧存在着大量不可控的技术风险!

    所以并不能保证花三百亿美元就一定能搞出来,也有可能会遭到各种技术问题,导致项目延期,耗资增加。

    至于最后会增加多少也是非常难说。

    毕竟他们的目标,是搞出来一款对标APO6000显卡的顶级数据中心GPU……就算生态跟不上,但是硬件水准也得跟上啊。

    然而可是采用五纳米深度定制工艺,最顶级3D封装工艺,还有一大堆最新顶级技术的APO6000,连智云集团那边都还没有正式供货呢。

    想要搞这种东西,没有几百亿美元砸过来,AMD疯了才会去搞这种东西……没有外部扶持资金的话,AMD把每年其他业务的所有利润填进去都不够它亏的。

    那就是个超级大天坑,要钱还要命的那种!

    所以,AMD那边的意思就是:下一代的五纳米数据中心GPU是可以的搞的……生态不好说,技术性能也不好说,算力成本这种也不去说……这些东西他们也没办法。

    但是芯片本身的一些技术指标,如晶体管数量,处理核心数量这些他们肯定给你能弄出来,顶多就是功耗高一些。说给你一个五纳米工艺的数据中心GPU,就肯定给你弄一个出来。

    但是你们得先拿钱出来,直接补贴也好,高价扶持订单也罢,都可以,但是别指望我资金投钱进去搞,我这小身板的真心亏不起!

    这就是三百亿美元的由来!

    而AMD提出来的三百亿美元起步,五百亿美元也不一定能搞出来的最大证据就是:智云集团的财报。

    去年的时候至于集团在数据中心GPU领域,包括GPU核心设计,通讯技术研发,数据中心研发等等,开支超过两百三十亿美元。

    这可是一年哦!

    人家智云集团一年就花掉两百多亿美元,我这一整个项目打包报价才三百亿美元,已经是很便宜了…先用看起来更漂亮,更少的钱先把项目拉起来,然后再找各种借口涨价,这是美国企业的基本操作了。

    就算最后项目延期,耗资比预期翻倍,最后花个五百亿美元甚至六七百亿美元,到时候你们这些议员们也别太惊讶……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AMD现在就已经为后续的继续涨价而给人们打预防针啊了。

    毕竟这种大项目一旦展开,每天都是哗啦啦地花钱,只要稍微延期那么一年,那就是至少上百亿美元的支出!

    人家智云集团都是花了大几百亿才弄出来APO6000显卡的,我们花个几百亿难道就不行?没道理嘛!

    AMD那边说了一大堆,来来去去总之就是一个意思:速速打钱,不然我就不搞了……

    AMD拿着智云集团的财报当证据,论证搞数据中心有多少钱,然后各种想办法要扶持资金……美国那边还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咬牙扶持啊……哪怕他们也知道这些钱到最后,估计花在研发上的钱一半都不会有,但是这没办法啊!

    毕竟都已经扶持这么多年了,沉没成本也不低了……而且这些钱,他们其实也有份拿的!

    三百亿美元的扶持资金拔下来,最终能够进入AMD那边的资金也就只有一大部分而已,剩下一部分钱哪里去了?

    自然是大家一起分了……议员老爷们也要养家糊口,经济压力也很大的好吧,这不分钱,他们怎么养家?

    当然,上面其实都是次要原因,毕竟他们不管扶持什么项目都能赚钱。

    最重要的是在安全领域里还真的离不开AMD的数据中心GPU……

    智云的APO显卡他们又不敢用,美国的其他企业虽然也有数据中心GPU项目,如英特尔以及高通……但是他们的数据中心GPU更拉胯。

    想要扶持这几家公司的数据中心GPU项目然后一起分钱,这连借口都不好找。

    还不如咬牙继续支持AMD的呢,好歹人家AMD真的能够给你拿出来个数据中心GPU,虽然性能拉胯,生态更拉胯,但是毕竟能拿出来啊,这借口比较好找,也容易向外界交代。

    花了那么多钱,好歹能做出来东西啊,总不至于搞了几年,花出去几百亿美元了,最后毛都没有,都不好对公众交代……现在都一群人骂了,每年拨给AMD那么多钱,结果这么多年了还是比不过智云集团。

    别说比肩智云集团的APO显卡了,甚至差距还被越来越大,公众对此的批评声音还是很大的,总觉得AMD光拿钱不办事。

    AMD那边拿着智云集团的财报当证据要钱,而智云集团这边的财报本身有水分……

    最后AMD的下一代五纳米工艺的数据中心GPU能不能弄出来,弄出来性能有多好不好说,但是参与其中的人肯定都能吃得很饱很饱!

    而导致智云集团的财报里很多项目的水分大,就是因为智云集团把一大堆非公开项目也套进去了。

    这一次的神经拟态计算机项目,也是如此,其庞大的研发是直接套在了数据中心GPU开发里。

    而后续的组建第一代的算力中心的经费,也是纳入了整体算力中心的开支里……所以外人也会看到智云集团每年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里的投入也非常夸张。

    敲定了智脑6系统的后续研发计划,以及建设全新一代的综合算力中心的计划后,徐申学也是把相关事项吩咐下去,并没有天天关注着……最后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出来的。

    乐观计算,第一座新型的综合算力中心最早也要明年开始才会进入建设期,在这之前则是解决各类技术问题,而要建成运营的话,乐观估计也要后年去了。

    至于说单纯的智脑6系统,比如单独一个服务器,那倒是现在就能看到了,但是单独一个服务器也没什么用。

    智脑6这种独特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讲究的是神经元数量的多寡,单独服务器的两百以不到的神经元数量,其实没啥用!

    乃至十几台服务器组合起来,有个几千亿个神经元数量了,其作用也不大。

    按照林安东教授的技术路线,至少要组建百台以上的服务器,拥有两万亿左右的神经元数量,才能够勉强和现有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以及数据中心GPU进行配合运算,最后发挥出来其独特的低精度计算以及模糊计算领域上的优势。

    最终,通过这种综合的计算机系统所组成的算力中心,才能够训练出来技术更先进的,至少比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先进一个层级的新型人工智能。

    数量少了,没用,但是想要把这么多的智脑6芯片组合起来,这可不容易……其难度不会比早期阶段假设通用计算的超级计算机,前些年的GPU算力中心容易多少,甚至更难。

    最后,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和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计算系统给有效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共同训练人工智能。

    这里头可是蕴藏着巨大的技术难题。

    也就是智云集团这边的技术团队自信十足,觉得自己这边的研发人员一个个都是顶级天才,各领域里的最顶级的一批精英,再加上充足的资金以及各种资源支持,这才有信心在预期时间内搞出来。

    换了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想要搞这种系统,估计看了都得两眼发黑……把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整合起来一起协同工作,其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当下,除了智云集团的技术团队有两可能搞定这种事,其他企业基本没这可能性。

    不过还是那句话,其他企业也不需要这种技术就是了,毕竟他们没有上万可控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也没有成熟可用的神经拟态计算系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不错,请把《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