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集团的高层总裁会议陆续公开消息后,直接刺激了大量上市企业的股价上涨……
会议期间,光是已经公布出来的投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五万亿之巨……包括三万亿数据中心投资,一万五千亿的半导体电子投资,此外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的五千亿投资,明面上也被纳入半导体投资,所以公众所看到的半导体领域投资是达到了两万亿之巨。
光是这两项加起来,投资规模就达到了五万亿!
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毫无疑问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营收以及利润增长,这些企业的未来数年业绩预期向好,投资者们又不傻,直接是抓住了提前下手增持相关股票,由此带动股价上涨。
尤其是数据中心相关产业链以及半导体相关产业链!
以至于短短两天内,证券市场上就出现了所谓的‘算力概念股’,‘半导体概念股’,也不仅仅是覆盖智云集团的各大供应商,同样也覆盖了一些非智云集团供应链的企业!
毕竟国内搞人工智能,搞半导体的企业也不是只有智云集团啊,还有其他诸多企业呢,他们的投资规模虽然无法和智云集团的庞大规模相提并论,但是真说起来其实也不算小。
如企鹅,益海科技等国内的一些一线互联网企业,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不说研发更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哪怕是应用智云集团开源的GTAI等算法,但是运营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也需要海量的算力的。
算力中心可不仅仅是用来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样也是用来运营人工智能的……尤其是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用户众多,庞大的用户数量,每个哪怕只是少量调用算力,然而汇总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这些互联网企业,光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基本的人工智能服务,就需要耗费庞大的算力资源。
这也意味着,他们同样也需要耗费巨资建设算力中心!
这些企业的供应商也不一定都是和智云的供应商重迭的,因此也能够给大量非智云供应链的厂商带来充足的订单!
‘算力概念股’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
在半导体领域也同样如此!
如半导体领域里,智云集团固然是巨无霸,但是其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先进工艺制造,高端芯片设计领域
但是在中低端领域里涉足的并不多。
芯片设计领域里,过去数年里国内冒出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半导体设计企业,不仅仅是创新企业,还有很多大企业自己为了节省成本或出于获得技术竞争优势等考虑,也会组建芯片设计部门自行设计芯片……这一点在智能终端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工业设备等使用芯片比较多的产业里比较多。
怎么说呢,搞不来X86的CPU,高端GPU,手机SOC等先进芯片,但是搞个中低端芯片问题还是不大的。
所以国内如今的各种芯片设计企业多了去,并且推动国内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国。
国内自产的芯片里,有的可不仅仅是智云半导体、智云储存旗下的先进逻辑芯片以及储存芯片,其实数量更多的还是一些不太起眼的中低端芯片。
这些芯片安装在各种工业产品里……甚至大部分都是用在不太起眼的一些产品里。
如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售价只有几块钱的低端电子玩具,这玩具里头也是有芯片的……
而支撑国内庞大芯片使用量以及出口量,除了智云微电子外,还有大量国内的其他半导体制造厂商。
过去五六年来,国内的半导体产能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迅速增长为全球第一。
这里头除开智云微电子旗下的先进工艺产能外,其实增加的是更多的成熟工艺乃至落后工艺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十四纳米工艺、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更落后的四十五纳米,六十五纳米,甚至是九十纳米工艺,一百三十纳米工艺等看似落后的产能上。
这些成熟工艺虽然不如智云微电子的七纳米,五纳米工艺那么赚钱,但也是有钱赚的。
尤其是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电动车以及其他诸多行业所需要的芯片制程,陆续从成熟工艺转向十四纳米,二十八纳米工艺。
同时一些新产业对一些特殊半导体产品,如各类半导体传感器、特殊存储、电源管理芯片等各种各样的芯片都对成熟工艺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
别看智云微电子在前头的五纳米工艺,七纳米工艺搞得热火朝天,但实际上现在国内的45/40纳米以及150纳米、180纳米工艺的产能供不应求!
尤其是目前的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十四纳米工艺,这两种工艺在当下,其实依旧属于先进工艺序列……智云微电子是看不上这两种工艺,也没有进行投资搞产能扩充了。
但是对于国内一大堆二三流半导体制造厂商而言依旧是属于利润比较丰厚的先进工艺领域。
————
如中芯在十四纳米工艺以及二十八纳米工艺领域的投入就非常大,其产能扩充比较快速。
并且还在继续进行技术攻关搞等效七纳米工艺,而且搞得听说还比较顺利……他们的技术虽然比较一般,但是他们在设备上不受限的,他们可以在国内就采购到仙女山控股旗下的EUV光刻机以及其他各类顶级设备!
中芯那边的实力,目前想要使用DUV浸润式光刻机的四重曝光工艺搞等效七纳米工艺,那么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在某个时空里他们也买不到EUV光刻机,没办法,只能死磕DUV浸润式光刻机的四重曝光工艺。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可用不着这么干,他们完全可以使用海湾科技提供的HEUV-300系列光刻机来搞等效七纳米工艺,而这技术难度可就低多了!
技术不行就用顶级设备搞嘛,典型的力大飞砖模式……HEUV-300B以及C型光刻机的波长只有十三纳米纳米呢……用这种顶级设备都搞不出来等效七纳米工艺可就要简单多了。
当然,作为后来者也会面临很多专利问题!
智云微电子,台积电,四星,英特尔等厂商在前头构筑了大量专利墙呢,想要绕过去寻找一条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就算再难,也比用DUV浸润式光刻机强行搞七纳米工艺更简单。
除了中芯外,国内的其他几家半导体制造企业也是在大力扩充成熟工艺产能,主要聚焦在二十八纳米到九十纳米工艺之间,同时也有很多半导体企业涉足储存芯片领域。
储存芯片也不是只有智云储存搞的顶级储存芯片,同样也需要海量的中低端储存芯片……怎么说呢,一件电子产品需要逻辑芯片的同时大概率也需要储存芯片,两者是同时使用的。
所以国内的半导体中低端逻辑芯片高速发展的同时,中低端储存芯片行业也在高速发展。
国内的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而这离不开仙女山控股集团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支持!
也不是说仙女山控股集团做善事,把设备和耗材卖的很便宜,而是因为有了仙女山控股集团在,国内的这些半导体制造企业就可以很方便的采购到相应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
不用担心被卡脖子,不用担心设备的售后服务。
最重要的还是,能够购买到最顶级的光刻机等核心设备!
如果没有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海湾科技搞出来并大规模供应HEUV-300系列光刻机……国内的半导体厂商连EUV光刻机的味都闻不着,别说EUV光刻机了,稍微先进一点的DUV浸润式光刻机老美那边的财团都不卖。
海湾科技搞出来了先进光刻机之后,老美那边的财团才没有在光刻机领域里禁售……
其实也不用他们禁售,国内这边的半导体企业如果要采购进口光刻机,申请手续会非常非常的麻烦……需要详细说明采购进口光刻机的必要理由!
主要是光刻机这个市场很小的,而国内的光刻机采购市场也是有限的……但是光刻机研发又非常耗钱,所以进行一定的产业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海湾科技所提供的各类光刻机,性能也都是超一流水平,丝毫不亚于ALMS的水平,甚至性价比还要更高一些,而顶级型号HEUV-300C的综合性能,和ALMS的顶级光刻机性能也是相当的。
如此情况下,企业如果要采购进口光刻机,那可是要详细说明必须采购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让你放弃性价比更高,性能同样优秀的国产光刻机?非要用进口货?
当然,实际上这些年,除了少数民用企业外,正儿八经的中大型半导体企业,也不会去自找麻烦申请进口货!
很多事情都不用说,也不用什么公开文件的,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这也让海湾科技的EUV以及DUV这两大类主力光刻机产品无法出口的情况下,依靠国内市场依旧获得比较滋润的原因。
而有了海湾科技的设备支持,国内的半导体厂商要研发技术,搞产能那就简单了……砸钱就行。
他们倒是没什么野望,会奢望到现在去搞什么五纳米,三纳米……甚至就连七纳米现在除了中芯外,也没其他企业在搞。
他们搞的是十四纳米工艺节点,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更成熟的四十纳米工艺,六十五纳米工艺,九十纳米工艺等成熟工艺……而这些工艺节点在国内依旧是供不应求,还是比较赚钱的。
没办法,国内的工业体量太大,再加上这些年技术推动下,各行各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剧烈增加……这是一个连四十/四十五纳米工艺节点的产能都供不应求的时代!
半导体成熟工艺市场依旧一片海蓝!
而国内半导体制造巨头智云微电子,又懒得搞这些没啥利润的成熟工艺……有这资金,有这人才,智云微电子更倾向于利润更高的先进工艺!
七纳米以及五纳米、三纳米,乃至未来的两纳米,一点五纳米等先进工艺,才是智云微电子的目标!七纳米工艺以上,智云微电子已经没有扩产计划了。
这也就给国内其他半导体制造企业留下了充足的生存,乃至发展壮大的空间。
成熟工艺的那点辛苦钱智云微电子看不上,但是他们看得上啊!
辛苦钱那也是钱!
而这些国内二线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扩充,同样也带来了大量的供应链订单。
————
围绕着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领域,近期股市开始大幅度上涨,国内议论纷纷,而国外也是讨论的很频繁。
当然,他们并不关注国内的其他二三流的半导体或人工智能企业,基本都盯着智云集团的新闻展开。
隔壁的韩国的一个电视台,甚至专门紧急搞了个伪纪录片,用来报道国内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以及基础建设还有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发展。
进而延伸到了诸多问题,比如两国之间的半导体竞争……这竞争也很激烈的,智云微电子和四星半导体抢先进工艺代工业务;而最核心的则是智云储存和四星半导体的储存业务以及现代海力士的储存芯片业务,存着直接剧烈的竞争关系。
嗯,其实还要加上一个美国的镁光。
四星半导体、现代海力士、镁光以及智云储存,是全球四家一流储存芯片厂商,四家加起来占据了全球储存芯片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尤其是中高端领域。
而智云储存在3D NAND上还拥有比较大的技术优势。
所以这几年韩国的储存芯片产业发展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至于逻辑芯片领域,韩国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先进逻辑芯片了,手机SOC半死不活,CPU也没有,GPU也没有,只剩下给美国半导体企业进行逻辑芯片的代工了,高通以及AMD等企业就是四星半导体的重要客户。
然后韩国的这个伪纪录片里,还延伸到两国科技发展的对比……如他们非常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智云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让很多韩国人看了纪录片很受伤!
最后他们还在尝试探索为什么会这样……而且还试图在教育上去寻找答案。
然后得出来了一个答案:为医科疯狂的韩国,为理科疯狂的华夏!
说什么韩国最顶尖的学生都报考医学……顶级学生报考的学院,前十里清一色的医学院!而反观华夏呢,则是理科为王,高三优秀学子都奔着理科去。
韩国人在震惊中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反思,而其他国家也都差不多。
很多国家的诸多热点新闻,有一半都是和华夏有关系的,而和华夏有关系的诸多新闻里,总是离不开智能终端、智能电动车、人工智能、虚拟产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说着说着,免不了又会把徐申学拿出来说……尽管徐申学多年来一直都非常低调,很少出席公众场合,一年里接受记者采访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他依旧是全球范围内最负盛名的科技企业家。
他出名,可不是因为他是世界首富……更因为他手底下的智云集团,海蓝汽车、益海科技、威酷电子、南门航天等一流高科技横扫全球!
徐申学低调,但是他手底下的企业不低调啊!
所以尽管徐申学本人表现很低调,然而依旧三天两头被各国的新闻媒体拿出来说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徐申学应该是当下地球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企业家甚至是个人……就算是非洲原始部落里的人也有相当多一部分人听过他的名字,知道徐申学是一个超级牛逼的科技大佬。
这知名度高,加上三天两头玩黑科技,各国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就很喜欢拿他来引流,随便有点什么新闻,就挂着徐申学的名头进行引流。
这么一年又一年下来,徐申学的知名度也就越来越高了!
徐申学早年还使用过的一些社交媒体账号上,虽然极少发布相关消息,就算发布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企业经营新闻的转发为主,但是粉丝熟练依旧非常多,他从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个人言论。
名副其实的全球名人徐申学,在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则是继续按部就班的推动多项工作。
反正他出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习惯了。
一月中旬开始,徐申学开始了比较频繁的参加旗下各企业的高层会议。
主要是这段时间里,手底下的几家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完成了去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去年财报的统计整理工作,将会陆续在一月下旬发布相关财报。
在财报正式发布之前,徐申学也会就财报情况召开相应的会议,总结反思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
好的方面继续提倡,做得不太好的就要改进。
智云集团倒是没啥问题,各核心业务都在稳步推进。
而威酷电子那边则是出现了一些分化,如早些年给予厚望的智能家居业务,看似也挺红火的,但是没赚几个钱,营收和利润增长达不到预期。
而公司核心业务的智能终端业务,则是受到智能终端市场整体萎缩,同时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销量下滑了五个百分点,营收以及利润也出现了下滑。
威酷电子的核心业务出现下滑,一旦公布出去,股价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但是这也没办法,智能终端市场整体萎缩,竞争又大……尤其是华威、大米这两个竞争对手发展的越来越好,就连智云集团的C系列完蛋以后,都搞了个新云品牌出来,这都给威酷电子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此外在海外市场里,威酷电子还要和老对手四星电子进行竞争……四星电子的大部分销量其实也是中端手机,是威酷电子的部分主力机型的主要竞争对手。
整体市场不行,竞争又进一步加剧,这导致威酷电子的智能终端业务也是越老越难做了。
对此,威酷电子的应对方式是,除了在智能终端领域继续想办法,搞新创新,新产品试图稳住市场份额外,另外就是开辟新赛道!
其他乱七八糟的赛道也尝试了不少,但是最成功的还是去年推向市场的智能电动车业务。
威酷电子发布的‘小蓝2020’车型,自从上市后就获得了非常良好的销量以及口碑……颜值高,性价比高就是小蓝2020身上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最吸引消费者的特征。
小蓝汽车上市销售后,现在年销量都奔着一年二三十万辆去了,这对于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而言,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小蓝汽车的成功,也是推动威酷电子去年的股价持续大幅度上涨的重要因素……很多投资人看好它成为国内第二个海蓝汽车……嗯,哪怕只是个低配版的海蓝汽车!
此外威酷电子去年做的比较成功的业务,还有去年十一月份推向市场的VR虚拟设备。
因为性价比相当不错,威酷电子的VR虚拟设备推向市场后,成为了很多买不起智云虚拟机用户的选择之一……虽然也面临着水果,华威,四星,谷狗等企业的VR虚拟设备竞争比,但是威酷电子做终端设备多年,品牌以及渠道还有设计整合能力还是不错的,其市场竞争力还不错。
在VR虚拟设备市场里,去年十二月份的出货量上甚至超过了水果的VR虚拟设备,成为了全球出货量最大的VR虚拟设备,不过因为临时紧急发布投产,前期产能不多,所以是看似红火,但实际交付量并不多!
但是到了明年,产能上来后,威酷电子的VR虚拟设备的营收以及利润就能出现爆炸式增长,到时候该业务将会成为威酷电子的重要增长动力来源。
电动车与VR虚拟设备业务的成功,让威酷电子集团成功的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是导致威酷电子近期股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威酷电子那边开了个会议后,徐申学又马不停蹄的去海蓝汽车那边开财报会议,听取去年的业务报告,同时听一听今年的一些业务计划。
相对来说,海蓝汽车这边就比较简单了,主营业务智能电动车持续维持高速发展,如今困扰海蓝汽车的难题是固态电池的产能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
而新业务方面,海蓝汽车正在研发智能机器人,只不过这东西技术难度太高,海蓝汽车一时半会也搞不出来,今年都不太可能顺利推出,最早也要到后年去了。
此外,海蓝汽车旗下的海蓝电池的固态电池业务推进也比较顺利,陆续进军便携终端电池领域。
多重业务增长下,海蓝汽车集团的营收以及利润还是相当不错的。
看过海蓝汽车后,徐申学又陆续开了威酷实业这个上市公司的会议,此外还有益海科技这个还没有上市的互联网企业的会议。
多天持续的密集会议,累都是谈不上多累,但是行程过于密集,让人没有太多喘息的时间!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的企业太多,而且好几家公司都比较重要也需要亲自盯着。
而徐申学陆续开会议的时候,时间也来到了一月底的春节假期。
今年的春节对于徐申学来说也没什么特殊的,甚至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他得在二月初提前敲定各公司的年报以及经营计划,这样假期结束后,才能顺利的展开后续工作,尤其是陆续公布财报。
时间来到二月初,假期正式结束后他手底下的几家上市企业也陆续公布了相应的财报!
先是威酷电子率先公布,随后是海蓝汽车,威酷实业!
但是最受人关注的还是智云集团的年报!
虽然之前已经有大量分析机构进行分析统计了,同时智云集团之前也陆续公布了前三个季度的财报,然而这年报依旧存在一些变数,很多统计分析机构的推测数据也有一些差异。
现在大量的投资者们,就高度关注智云集团的年报情况,尤其是营收、利润、智能终端、半导体、机器人、虚拟设备这四大核心业务的增长情况,毛利润比例情况。
然后还要高度关注智云集团的研发支出以及资本支出……投资者们可是诸多智云集团花钱花的厉害,而花钱多寡,也会直接影响股价的。
毕竟企业赚钱很重要,但是赚来的钱有多少又被花掉了更重要。
智云赚钱,全球皆知……但是智云花钱厉害那也是全球出了名的!
二月十日,元宵刚过两天,智云集团在当天晚上零点正式对外披露了去年的财报!
而该财报一经披露,就迅速传遍了全球!
因为这财报上的各项数据都太夸张……八千八百五十三亿美元的营收,利润更是达到了两千六百亿美元之巨。
不仅仅营收和利润夸张,其他的也夸张。
智能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三,利润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两百六十,这意味着机器人业务正式为智云集团贡献大量利润!
虚拟设备业务的增长率更夸张,营收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三百七十,利润增长率增长百分之五百三十……去年的虚拟设备业务还是巨额亏损,但是今年确实迎来了高额利润。
只用了一年时间,智云集团就把巨额亏损的虚拟设备业务来了一个扭亏为盈,让其开始为集团贡献一定利润。
还有算力芯片业务,增长幅度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利润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七十!
这三种核心业务的夸张增长率,直接让这三种新核心业务,成为了智云集团的重要增长点。
尤其是算力芯片业务,其巨额的盈利能力,已经和智能终端业务一起,成为了智云集团的核心利润来源,并且支撑着智云集团巨额的研发以及资本支出!
今年的财报因为相当出色……也让智云集团股价很难得没有迎来下跌。
每次智云集团公布财报后,股价都会震动,小幅度下跌那都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一次没有。
这也意味着,之前部分投资者的乐观预估,成为了现实……
这对于受到全球关注,被各种详细分析的智云集团而言,其实很难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