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抵达鄂尔多斯

    “你说得对,做父母的有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的好。”

    “可是你想过没有,你这个时候跑回去,能看见什么,能告诉你已故父母什么?”

    “我!”

    方正华低下脑袋,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

    李有福趁热打铁,“你应该相信政府,相信组织,他们这样安排,是为了你将来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也不要辜负你父母,把最后生存的希望全部留给你。”

    “我话说到这里,等你将来有出息了,你在回到江浙省祭拜你父母,到那个时候,你可以把这些年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你父母,以慰在天之灵。”

    “方正华,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李有福说完这句就没在继续说了,他给方正华消化的时间,说心里话,方正华年纪还这么小,这些本不应该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承受。

    要是放在后世,这是个无忧无虑的年纪。

    可在吃人的乱世,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在选择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公平吗?一点都不公平。

    整因为国家此时还孱弱,就像饿狼面前的一块肥肉,谁都想上来咬上一口。

    如果不奋发图强,不做十二万分的努力,恐怕会被周围饿狼吃的连渣子都不剩。

    这就是现实。

    王宝强看了方正华一眼,“好了老六,你也跟他说了这么多,我想他应该懂得如何选择。”

    李有福点点头,这世道让人早熟,不成熟的早就死在路上,他揉了揉方正华的小脑袋。

    “方正华,走,跟叔叔们一块去吃饭,待会吃完饭就把你送回去。”

    “谢谢。”

    “谢谢两位叔叔。”

    李有福和王宝强相视一眼,仿佛能看见彼此嘴角的上扬。

    ……

    接下来两天,李有福过的并不无聊。

    因为有方正华的关系,李有福和福利院的张卫国,小贾也算认识了,没事的时候,李有福会跑去他们车厢找两人聊天,这才从他们口中得知,要护送的孤儿竟然达到了一百名,还有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一旁协助。

    其实这样的行动,并非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准确讲,三年时间,江浙省城就往内蒙古送去了近3000名孤儿。

    等到这批孤儿长大,后来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根,这在当时造成了比较大的轰动。

    而这个时期送孤儿去内蒙古的行动,也被称为三千孤儿入内蒙。

    ……

    时间匆匆。

    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下午。

    李有福和张卫国,方正华他们告别,算是为这趟旅程上的小插曲画上一个完整**,然而李有福不知道的是,不久的将来,他还会再次见到方正华这个小男孩。

    这又另当别论。

    眼下。

    李有福一手一个,提着他和王宝强的行李出了火车站,紧接着,他们还要继续搭乘班车前往真正目的地,毛乌素沙地牧场。

    毛乌素沙地牧场在五六十年代相当有名,全国许多物资就是从这调配出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毛乌素沙地牧场的存在,才解决了全国许多厂吃肉难的问题。

    说到贡献,毛乌素沙地牧场无疑是巨大的,但过度的开垦和放牧,也导致牧场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未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才得以扭转局面。

    “咱们先去坐车,等到了鄂尔多斯,距离牧场就不远了。”

    “行,我听你的。”

    接下来就是买票,搭乘长途客车。

    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有差不多260公里,放在后世走高速公路,最多三个小时,可如今的交通路况,需要11个小时。

    做绿皮火车就更慢了,260公里,竟然需要16个小时。

    幸亏长途汽车是晚上7点多出发,按照11个小时计算,到达鄂尔多斯正好是早上6点多。

    随便吃点东西,在坐马车前方牧场,只能说时间还有些紧凑。

    实际上,60年代内蒙古街道建设这块,其实一点不比内地许多大城市差,甚至看着还要繁华些,其中著名点的建筑包括,歌剧院,戏剧院,黄河剧场,北面专家楼,盖的是红墙砖瓦的三层洋楼。

    并且更具有民俗传统。

    当这只是城市内,城市以外,当真正走进牧场,才能见到牧区生活。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不错,请把《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