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是人是鬼都能秀

    公寓里。

    许青舟站在窗边,寒风从窗户缝隙里钻过来,吹到脸上,让人精神一振。

    他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太阳穴,放松高强度用脑留下的疲惫。

    YO(氧化钇)纳米掺杂真要说起来并不算复杂,不少课题组都在实验中使用过这种方法。

    需要先考虑钉扎势理论,求解磁通线运动方程,预测临界电流密度,在此之后涉及相场模拟,蒙特卡洛模拟等等。

    都是些熟悉的手段,这部分内容不算难,他仅仅用一天就搞定了。

    接下来到钉扎参数预计算部分,得确定需要输入多少YO颗粒。另外,还需要进行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等这些全部都搞定过后,真正难啃的骨头就来了。

    把YO纳米掺杂和他们的无衬底铌锡(NbSn)薄膜结合,并且还能提升性能,是个技术活。

    最起码,他现在没啥好办法。

    “喵~”

    二喵灵活地跃到桌面,扫着尾巴朝电脑键盘蹦过去,好在许青舟眼疾手快,一把将这傻猫薅起来。

    显然,二喵把电脑当成电热毯了。

    他合上电脑,慢悠悠地去沙发坐会儿,准备瞅瞅数学界最近怎么样。

    别说,虽然距离数论研讨会已经过去一个月,可数学界仍然很热闹,像霍尔恩说的那样,数学界掀起了超对称函数理论的研究热潮。

    大家都想做第一位吃螃蟹的人,找出许青舟口中颠覆性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史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

    目前鲜明的形成三个派别。

    一派强烈支持他的观点,甚至有些狂热,称找到了为之一生奋斗的目标。

    哈佛,MIT,普林斯顿等等都有数学家成立了相应的课题组,准备在这一途大展身手。

    许青舟仰着身子抽过桌上的平板电脑,打开看了两个申请课题的报告。

    有点失望,并没有突破他在报告会上预测的框架,甚至连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都没有。

    反对派认为把物理学观念引入数学,是对数学的背叛,同时,强调超对称函数理论仅仅存在概念上,距今为止无人包括许青舟这位提出者都没给出完整的定义,因此并没有实际意义。

    中立派则是继续吃瓜。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来的新概念,他们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提出者可是新一届菲尔兹奖得主,年纪轻轻就被誉为21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可惜,我现在还真没时间仔细研究。”

    许青舟摇摇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手头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关乎未来一段时间的安排,实验成功,就意味着能售卖专利,届时,也许能自己组建实验室,有钱在手,选择也要多一点。

    许青舟研究YO纳米掺杂的第三天。

    书桌一角堆满了手稿,这都是连续几天疯狂计算的结果,他推敲了所有可行的办法。

    此时,卡森打来电话,汇报这段时间的成果,他带领孙思敏和马尔斯俩人忙了好些天终于确认,许青舟说的WS/NbC/NbSn的组合可行,能够有效缓解机械稳定性与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许青舟指尖轻点,感慨终于有一样顺利的,心里早有安排,沉声说道:“我知道了,你先继续迭代,试试多构造几层过渡层,最好能设计出梯度界面,我这边的话.还需要点时间。”

    “没问题。”

    停顿了一下,电话对面的卡森继续问:“教授,您关注超导薄膜最新的消息了吗?”

    “哦?有其他新消息了?”

    许青舟手中的笔停下,这些天他只顾着做计算,哪有心思看其他课题组的进度消息。

    卡森说:“昨天,我们学校的詹姆士团队发布最新进度,他们超导薄膜的Jc就已经到2.5×10A/cm,T_c实现8 K±0.1 K。并且,剑桥的埃弗里实验室似乎也有大动作”

    去年,普林斯顿采用分子束外延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出原子级平整的超导薄膜,Jc已经到3.0×10A/cm。

    而詹姆士团队曾经做原子级光滑钽薄膜同样早就实现2.5×10A/cm的目标。

    不过,这次又是另外一个赛道,和普林斯顿的实验类似,詹姆士团队开发基于化学溶液沉积的低温成膜技术,满足上述标准时,期望将量子比特相干时间从200μs延长至500μs以上。

    “啧啧,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许青舟不由感叹,不愧是全球顶尖的团队,效率就是高。

    卡森开玩笑地说:“是啊,教授,您说我们要不要也参一股?”

    “好主意。”许青舟颔首。

    “啊?”

    卡森倒是愣住。

    许青舟笑着,往椅子上靠了靠,说道:“我们不是也做出工业级的超导薄膜了吗,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传递些信心。”

    是人是鬼都在秀。

    “我同意!”

    对于这样露脸的事情,卡森一向是最积极的,即便赢得的不一定是名声,但黑粉也是粉,受人关注的感觉很舒服。

    许青舟直接说:“那行,你先花点时间把工业级的超导薄膜数据整理一下,拿点好看的发出去。”

    “骗”实验经费的常见套路,摆出个奇怪的概念,看似前途大好,其实就是个大饼,要不就是像许青舟他们这样,先拿出点可以看的成果,骗骗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官僚。

    当然,他们这个还是不一样。

    经费虽然有些拮据,可许青舟现在仍然没有找钱的想法,还有六百万左右,省一省还是够的。

    聊完,俩人挂断电话。

    许青舟把目光放到面前的验算手稿上面。

    先前说过,把YO纳米掺杂引入高密度纳米颗粒作为人工钉扎中心,数学语言上很容易实现,无非就是建立几个数学模型,再按照其他课题组的办法把YO纳米塞到样品里去。

    但想搞出点新东西,提升薄膜性能,相当麻烦。

    这几天,他把自己曾经的某些想法都串联了一遍,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这次实验的内容。

    但很可惜,仍然没找到好的技术手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不错,请把《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