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给老朱个面子,空气浮力【求订阅】

    时代变了?

    李文忠还是头回听到这种说法,便问:“何出此言?”

    刘宽道:“其一,而今咱们明军装备了神威大炮、虎蹲炮、火绳枪、千里镜,准备比之百年前的元军先进一大截。”

    “可以说,若让此时的明军与百年前的元军对战,明军必胜!”

    “而倭人军队装备,哪怕是精锐,也就跟百年前的元军差不多,如何是咱大明军队的对手?”

    “其二,陛下已下令开设大明宝船厂,专门研究制造大海船。”

    “有我所提供的一些船舶制造及航海的资料,将来我大明军队东渡日本,安全性将大大提高,几乎再无覆灭于海上的可能。”

    “其三,数十年后,西洋各国便将开启大航海,殖民全球,争霸世界。”

    “我大明若故步自封,难道将大航海之利都让与西洋人,安逸享乐,待他们将来强大了来攻打我大明?”

    刘宽这番话,李文忠基本能听懂,却也对少数词语意思不太明白。

    他皱眉问:“何谓殖民全球?”

    “殖民全球,是指西洋人开启大航海后,不断发现新的岛屿、大陆,以其强大武力,劫掠这些地方的钱财,奴役其百姓,以此壮大其国家···”

    刘宽耐心解释了下“殖民全球”的意思,又顺带让李文忠了解地球的概念,以及中国之外的广阔海洋与大陆。

    甚至是讲述了澳洲、天竺、非洲、南北美洲的大概情况及丰富物产,并着重提了美洲大陆才有的番薯、玉米、土豆等新型农作物。

    待刘宽讲完,李文忠神色已与之前截然不同——眉眼间那抹忧郁不知何时化开不见,满脸都是惊奇、欣喜。

    他不可置信地问:“那番薯果真能种植于山地、贫地,且能亩产四五百斤?”

    刘宽笑道,“四五百斤还只是美洲土著没有刻意驯化的结果,若是大明能培育番薯百年,再精细栽培,亩产再提升个一两百斤都不是问题。”

    李文忠虽然因为读书太多,像文臣多过武将,却也比明初多数武勋都爱护百姓。

    当年李家只能算富农,他年少时也曾年年随父亲下地干活,深知刘宽方才所讲的番薯等新农作物对百姓有大意义。

    比如说当年淮西大旱,若有番薯,不知能活多少人命。

    得到李宽肯定的回答后,他忍不住道:“没想到海外竟有如此多的优良农作物,若如此,这大航海确实该开启。”

    刘宽笑道,“新型农作物只是一方面,以此推之,海外因环境迥异于神州大地,各种新的植物、动物中,能找到不少于神州百姓有大用的。”

    “比如在南美洲便有一种草药,治疗疟疾有奇效。南美洲还有一种名为橡胶树的树木,其汁液凝为橡胶,在军事、工业等方面都有很大用处。”

    “诸如此类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听刘宽这么介绍一番,哪怕李文忠已经四十多岁了,也不禁对海外神往不已。

    此时刘宽又话语一转,道:“当年陛下对武勋、文官严厉,一则是那些人确实触犯了律法,甚至有悖逆之举,二则陛下也确实对开国武勋们不够珍视。”

    “但如今大明将开启大航海,踏上称霸全球之路,不知需要多少将领争战海外,又需要多少能臣治理海外疆土。”

    “即便如今朝廷将星如云,陛下仍嫌不够,对功勋之臣自然会更加珍视。”

    “这么说吧,陛下心中其实已经接纳曹国公当初的谏言了,只是拉不下面子承认而已。”

    “陛下不仅是曹国公的舅父,更是九五之尊,总不能让他向外甥、臣子道歉吧?”

    “如今陛下既然就当年之事松了口,曹国公何不借此机会全了陛下的脸面,也解了自身幽禁,投身大明即将开启的大航海浪潮之中呢?”

    刘宽说完,便与朱标一起看着李文忠。

    虽然他言语中表现得颇为自信,实际上颇为忐忑——他能说的都说了,要是李文忠还拐不过弯儿来,他也没辙。

    谁知李文忠只稍稍犹豫,便点头道:“刘副郎说的是,当年那件事,确实该我向陛下认错。”

    听到这话,刘宽、朱标都猛松一口气。

    朱标更是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道:“表兄能想通,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事不宜迟,不如现在就随我进宫?”

    李文忠道:“当年我既是上奏本触怒了陛下,如今便以奏本认错吧,如此才能真正全了陛下的颜面。”

    很显然,李文忠心里仍不认为他当年那番劝谏错了。

    朱标、刘宽都当没听见这番话——反正老朱要的只是李文忠一个态度,至于他心里如何想的,谁管得了呢?

    接下来,朱标、刘宽又与李文忠聊了会儿海军建设及海外的事,便告辞离开。

    后面的事情要进展得比刘宽预想的慢些。

    五日之后,李文忠才上了一道“认错”奏章——对此,刘宽、朱标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怕李文忠在认错奏章上又说出什么气到老朱的话。

    大约是过去两年的幽禁磨砺了李文忠,他这份“认错”奏章并未出什么幺蛾子。

    老朱看过后大喜,当即就下旨解除了对李文忠的幽禁,并委任其海军都督府左都督。

    当年李文忠担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时,触怒老朱被幽禁,老朱便趁势废弃了大都督一职,将其职权分给了十位都督。

    所以,如今海军都督府左都督虽不如昔日的大都督,却已经是明军最高军职了。再往上,也就是各种临时授印的将军、大将军。

    同时,老朱也没忘记派出由戴思恭等几位名医组成的太医小组,给李文忠做全方面的身体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李文忠因长期郁郁寡欢、作息不规律,身体已较常人虚弱,但并无大的隐患,只需注意调理、锻炼,要不了几个月便可以恢复健康。

    ···

    ···

    洪武十五年二月,沐英、蓝玉奉命领一路兵马破大理。

    历史上,段氏之主段世聚众守在龙尾关,沐英便令王弼领兵强攻龙首关,蓝玉领兵强攻龙尾关,他则率领一支奇兵攀登点苍山,居高临下,以为策应,遂一战大破段氏兵马。

    而此番,沐英却是用后调运到云南的几门神威大炮,外加众多虎蹲炮,直接轰开了龙尾关。

    段世在战斗中为神威大炮击中头部,当场暴毙。

    龙首、龙尾两关一破,大理再无真正的险关要塞阻碍,遂被明军轻易拿下。

    随后,原本依附于段氏的滇西各蛮部,也都闻风而降,不久明军便全取滇西,平定了整个云南。

    时间相较于历史上早了一个多月。

    因为很多蛮部都是望风而降,表面顺从,实则存有二心,伺机叛乱。

    再加上云南仍有不少小股元军残留,一些地方又有山匪啸聚,地方并未真正靖平。

    出征云南的明军便没有被老朱召回,而是暂且镇守当地,镇压叛乱,征讨不服···

    因今年是闰二月。

    三月初,江南已是一派草长莺飞的暮春景色。

    大本堂,刘宽刚开始讲课,包括朱蕙兰在内,十几个学生都在用心听讲。

    “之前两节自然课,我们通过各种实验探究了水、盐水、油等各种液体的浮力相关问题。”

    “最后留下一个课后思考题,那就是空气是否具有浮力?若有浮力,哪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证明?”

    “请诸位同学举手回答。”

    刘宽话一落下,大本堂十几个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就连坐在前排的朱植、朱允炆都不例外。

    “朱允炆同学,你来回答。”刘宽意外地给了朱允炆挣学分的机会。

    朱允炆小脸儿满是惊喜的站起来,脆声道:“回老师,允炆认为,空气也有浮力。”

    刘宽微微一笑,问:“那又有哪些常见现象可以证明呢?”

    朱允炆明显准备充足,扳着手指头道:“羽毛从鸟儿身上掉落,会飘在空中一段时间。还有风筝,可以被拉着像鸟儿一样飞在空中。”

    说到这里,朱允炆眨巴着眼睛,“老师,学生就想到这两个现象,算吗?”

    第一更。

    (今天太累了,只能更小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