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道“其实自汉代开始,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有探索人地矛盾解决之道,且都曾使用同一方法,那就是打压地主豪强、抑制兼并。”
“如后汉、赵宋虽在抑制兼并方面做得最差,甚至被后世视为不抑兼并,可仍有皇帝及小部分官员有意识地打压豪强。”
“陛下自起兵以来,也多打压地主豪强之举,后来又通过移民拆分宗族,也算是循历朝历代之法抑制兼并。”
朱元璋听得点头。
在解决人地矛盾问题上,他之前虽没这么清晰的思路,但确实在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瓦解豪强、大地主以及大宗族的势力。
事实上,且不说这类群体会自发兼并土地让国家在一两百年后爆发人地矛盾,便是当下,士绅豪强及大宗族势力太大,也会影响他对天下的统治。
所以,他不仅以前打压这类群体,以后还会更严厉地加倍打压!
刘宽则继续道,“在微臣来到大明后,又为陛下提供了缓解人地矛盾的两个思路。”
“其一,开启大航海,向海外扩张——国家领土多一些,所能承载人口极限便更高,因人多地少所引起的内乱便爆发得更迟。”
“当然,受交通、通讯条件限制,一个朝廷能有效治理的领土往往有限,并非越大越好。”
“去年中秋,见陛下并未过于贪婪海外领土,只是将高丽、日本、东南亚及南洋北部预定为未来大明的海外直属领地,微臣便知陛下明白这一点。”
老朱对刘宽的马屁最有感觉,听其赞服,不禁笑道:“这点道理咱若不懂,不白当十几年皇帝了?”
刘宽也一笑,接着又道:“但不论是打压豪强、抑制兼并;还是开拓海外领地,增加国家人口承载极限,都只能缓解人地矛盾,无法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想要国家不再被人地矛盾困扰,还是得跳出农业国的范畴——就如方才视频末尾的孟加拉,虽困于人口与极端农业的内卷之中,却也在努力发展工业、科技。”
“所以,大明只要坚持发展科技、工业,从农业大国变成工业大国,乃至科技大国,在两三百年后拥有足够高的科技,足够强大的工业,便可以从人地矛盾中跳出来。”
开拓海外领地以及发展科技、工业,也是朱元璋正在做的事。
所以,刘宽先前说老朱正设法永久解决大明的人地矛盾,是一点没错。
刘宽说完,众人都在沉思。
没两息,周王朱橚忍不住道:“三妹婿说只要大明变成工业大国、科技大国,便不存在人地矛盾,这点我倒是能理解一二。”
“毕竟通过以前的诸多视频看,所谓工业大国、科技大国,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已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商业、科技。”
“可即便是科技、工业,也有发展到瓶颈的一日,而人口却一直如视频中所言,呈那几何级数增加,岂不是终有一日又增加到科技与工业大国的承受极限?”
听了朱橚这番话,老朱、朱标等人都不禁想:可不正是如此,科技与工业只要有瓶颈,那其所能承载的人口必然也有极限吧?
刘宽对朱橚能想到这一层也挺意外。
可随即他便对老朱笑道:“陛下可记得微臣才来大明那日曾说过一件事?”
刘宽穿越日讲的事太多了,老朱一时真不知他说的是哪件,便问:“何事?”
这时一直旁听的马皇后忽然开口道:“宽儿所说,可是后世百姓皆晚婚,甚至不愿结婚生子之事?”
“正是此事。”刘宽点头,“在后世,不独中国,而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百姓都晚婚,且生育意愿不强。”
“虽说此事原因是多样的,各国情况也略有不同,却也体现了一条规律——国家发达后,生育率便会降低。”
“如后世的日本、韩国,人口不增反减,或许多少年后便会自然消失。”
“所以,真正的科技与工业大国,可能会在人口数量达到其所能承载的极限前,先遭遇生育率降低的问题。”
“若生育率低到一定程度,国家人口便会逐年减少,不仅不会爆发人口过多的危机,反而会困于人口逐年减少的危机。”
头次听闻此事的朱棣、朱橚等人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万万没想到,后世竟有国家百姓晚婚乃至不愿结婚生育——若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贫穷国度倒能理解,可此事发生在那后世的发达国家,他们便难以理解了。
“后世发达国家的百姓应当吃得饱、穿得暖吧?为何不愿传宗接代?”朱橚回过神后忍不住如此问。
刘宽苦笑道,“这问题太复杂,我也难以回答。”
听此,朱橚只能感叹道:“后世之事当真奇也怪哉。”
朱元璋是个很实际的人,大明如今发展到后世那种百姓生活好到不愿生育的水平还早呢。
且大明要解决的问题都一大堆,他可没心思去考虑如何解决后世的问题,当即命刘宽播放下一个视频。
“人口破亿!埃及为何没有人口红利,只有人口负担?”——【世界观察】
看到这个标题,朱檀等少数关注点不同的人心道:终于不是那个【地球知识局】的视频了。
老朱、朱标等多数大人则想的是:又是一个讲人口问题的视频,却不知能增长多少见识。
视频开始是一座夕阳下的金字塔,同时响起男子语速不慢的讲解声。
“俗话说,穷有穷病富有富病,而对于国家来说,不论你是穷国还是富国,有一种病是相通的,那就是‘人口病’。”
“富国愁人少,穷国嫌人多,各有各的烦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埃及的‘人口病’,是如何将其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视频上以北非、地中海、西亚一带的地图,用红色标出了后世埃及的国土。
见埃及正好卡在地中海与红海之间,非洲大陆与亚欧大陆之间,老朱、朱标、朱棣等在军事方面稍有见识之人,立马都意识到了埃及在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军事地位。
“2020年2月,埃及成为非洲第3个、全球第14个人口过亿的国家。”
“然而埃及95%的领土都是沙漠,适宜人类居住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还不如我国海南岛大。”
“但就这么一块狭窄之地,却聚集了埃及99%的人口,且埃及人口每年还在以两三百万的速度增加着···”
视频讲述了后世埃及所面临的人口过多问题,随后开始由近代埃及人口的变迁,引出了一座与埃及人口暴增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
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
“埃及北邻地中海,东接印度洋,具备成为一个海权国家的绝佳条件。但从古至今,埃及一直都是个陆权国家···”
视频进一步描述了埃及的地理条件,表明埃及数千年来都被困于尼罗河谷及三角洲。
再加上其地理位置具备极重要的军事价值,历史上被阿拉伯人、欧洲人轮番占领与统治,因此直到二十世纪其独立前,人口一直不曾超过一千万。
独立后,埃及在苏人的援助下在尼罗河修建起了阿斯旺大坝,改善了尼罗河谷的种植条件,耕地面积一度扩大到53万公顷,可以说改变了埃及国运。
再加上科技、工业加持,能生产更多粮食,于是人口开始暴增,在不足百年中,迅速暴增至1个亿!
埃及自此掉入人口爆炸的深渊!
“其实埃及本可以避免‘人口病’的,只要它能一直坚持粮食自给原则,那么在该原则下,国家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就不会患上‘人口过多’的病症。”
“然而埃及并没这么做,它很轻易便将粮食供给交给他国掌握···”
老朱、朱标、朱棣等人听得越发认真了。
因为通过视频,他们见识到后世超级大国、美欧资本是如何通过粮食买卖毁掉一个国家未来的。
视频中,埃及后来投入西方阵营,并在人口暴增过程中,听信西方资本的劝说,以向美欧资本国家购买粮食来解决不断猛增的国人口粮问题。
由此,埃及不仅忽略了对人口的控制,还因为将宝贵外汇大部分用于进口粮食,而非发展工业,以至于国家工业发展缓慢。
等到了新世纪,埃及人口危机彻底爆发——人口过多,工业能力却不足,因此创造外汇的能力也变得不足,哪怕坐拥苏伊士运河,仍需将每年获得的大部分外汇拿去进口粮食。
想要挪出外汇发展工业,已然变得极难。
又因为埃及农业人口众多,多生多育思维仍是主导,国家人口依旧年年猛增——哪怕埃及已制定了节育国策,却仍需大几十年时间才可能令人口停止增长。
若埃及无法挺过这艰难的几十年,便只能被人口爆炸炸得粉身碎骨!
“说句题外话,白头鹰的粮食自给率从未低于120%,而埃及现在的粮食自给率是不足20%。”
“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基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而工业发展却没跟上的话,那结果就是‘生得多劳动力就多’的农业社会思维,会被延续到现代社会···”
“埃及人口问题看上去好像自作自受,但其实它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困境——经济发展停滞、人口增长、失业、贫困、资源枯竭,等等。”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问题爆发前努力发展工业,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
“想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海量的金钱,更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时间。”
“这个世界很残酷,它给予每个国家的发展窗口期可能只有短短二三十年。一旦错过,就意味着至少百年无法抬头。”
“很庆幸,我们祖国抓住了上一个窗口期,并正在争夺下一个窗口期···”
看完视频,老朱、朱标等人皆久久无言。
因为通过这个视频,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后世国家竞争之残酷。
虽然视频中没有任何刀光剑影、枪炮销烟构成的战争场面,可实际上却比真正的战争更加诡谲险恶、冰冷无情。
回过神后,朱元璋忍不住看向刘宽,问:“咱若没猜错,后世中国也算是视频所言的发展中国家吧?”
“那新朝当年是否也曾遭遇与埃及类似的陷阱,又是怎样度过的?再后来新朝又是如何抓住那二三十年的窗口期崛起的?”
刘宽听了感叹一声,道:“陛下所问之事涉及颇多,可否容微臣慢慢道来?”
老朱点头,“咱不急,你讲便是。”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