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厂房后,蒸汽机的轰鸣声便灌入耳中。
其实金陵纺织厂的厂房设计采取了刘宽的意见,将蒸汽机房与生产车间用水泥墙壁隔开了,并尽量加长传动系统,故而声音传到车间里已经被削弱了不少。
可再削弱,对人来讲依旧是一种噪音。
车间里的女工们正在一座座织机前忙碌着,看起来都很专注。大约是事前被纺织厂管理人员提醒过,并没有因为刘宽等官吏的进入就停下工作迎接。
事实上,机器不停,她们的操作就不能停,本就不好离开工作岗位。
这些女工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工服、工帽,站在岗位前,进行着枯燥却又不能有一丝松懈地操作,看着就辛苦。
不过当棉布在机器上肉眼可见的迅速生产出来,场景也确实让人愉悦。
刘宽带着几个官吏慢慢走过去,当来到了两名女工背后时,站住了。
原来这两名女工正是成功进入金陵纺织厂的邓氏与观音奴。
因为金陵纺织厂待遇很好,又是通过官府向京师两县百姓招工,再加上明初胡风尚存,民间女子为生计抛头露面很正常,到织坊做工就更正常,所以前来应募的女子属实不少。
应募的人多了,纺织厂自然要优中选优。
以邓氏、观音奴的纺织技艺,原本是没法儿通过面试的。但老朱既然发了话,两人自然就通过了。
说起来刘宽在之前女工们培训时,便在厂里见过二人,此时并不意外。
他只是想看看这两位出身非同寻常的“女工”第一天工作表现如何。
观音奴动作看着不快,却有条不紊。
邓氏动作看着麻利,却总有惊险,若非训练够多,多半会出错。
‘也不知这两位能在厂里坚持多久。’刘宽暗笑了笑,便带着官吏们走了过去。
之前邓氏、观音奴白天种菜、卖菜,晚上纺织,确实辛苦。可跟在纺织厂当女工相比,却轻松自由多了。
纺织厂的活儿对女工来讲不重,可严格的管理以及长时间枯燥的操作,精神的集中,却更容易让人身心疲惫。
当然,纺织厂女工薪酬也不低。
先前告示上说的至少一贯只是底薪,加上奖金才是最终月钱。
为了鼓励女工们好好干活,多干活,奖金是跟她们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挂钩的。
按刘宽预估,女工们进了厂只要不偷懒,每天正常上下班,月钱至少可达两贯!
这个收入可就很高了。
以明初的物价,足以养活两三口人。
除此外,纺织厂还管午饭,并且负责治疗事故工伤,给予抚恤。
再考虑到只是白天上工,晚上还可在家自己纺织或做家务,于当下平民妇女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好工作了。
离开棉布织造车间,刘宽又视察了棉纺车间以及纺织厂其他部门,对厂里部分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了几个小的建议,这才离开。
金陵纺织厂毕竟隶属户部商贸局,不归他管,甚至不属于同一个部门,他偶尔来视察下就行了···
刘宽离开后,金陵纺织厂的女工们一直工作到午时初刻才下工。
工厂里有食堂,再加上中午只有半个时辰的吃饭加休息时间,所以女工们都在食堂吃饭。
当其他女工都快步离开车间前往食堂时,邓氏却落在了后面,观音奴自然也陪着她。
“天啊,这纺织厂的活儿也太累了,老娘后悔了。”邓氏捏着发酸的胳膊,发起了牢骚。
观音奴也在捏胳膊,闻言点头:“确实是累——从辰时开工到午时初刻,中间要一直站着不说,手也几乎没闲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能跑神。”
邓氏苦着脸道,“这两贯月钱也太难挣了,我都不想干了。”
观音奴叹道,“厂里的活儿是累,可咱们要出去了,再想两人一月赚三四贯怕是不容易。”
“原本卖菜的生意难做了,而今有这金陵纺织厂,只怕日后百姓自家纺织的布也会变贱,赚不了以前那么多钱了。”
说到这里,观音奴、邓氏都不由想起最初见到蒸汽纺纱机、蒸汽织布机时的震撼。
一台蒸汽织布机一天能织出手工织布机十余倍的布匹且不说,那纺纱机竟能同时纺数百个纱锭!一日纺纱数量是百姓自家的好几十倍!
如今厂里蒸汽机器还少,据说以后还会慢慢添加,招收更多的工人。
若是有几百台蒸汽纺织机器,那这金陵纺织厂一日能纺多少纱锭,织造多少布匹?
厂里的货出去,必然会让市面上的纱锭、布匹价格都变贱。
想到这里,邓氏出厂的心思便又打消了。
“还是再坚持些时日吧——咱们当初刚开始种菜、卖菜时不也觉得很辛苦么,等扛过去,习惯了,便不觉得多累了。”
“而且那位说不定关注着咱们呢,咱们要不争气,那没用的说不准就一辈子当不回亲王。”
听了这话,观音奴点头表示同意,随即二人加快脚步去了食堂,排队打饭。
食堂伙食还算不错,虽只有两个素菜,却有一个是豆腐,且都有些油水,盐也很舍得给——不过现在大明盐价颇贱,食堂舍得给盐倒也正常。
待吃过午饭,刷了碗筷,两人跟其他女工一起休息了两刻多钟,厂里上工的铃声便响起来···
···
在刘宽的引导下,在朱元璋、朱标父子的支持下,大明科技、工业在一日日的发展着。
而在太平洋彼岸,大明第一远航探索舰队经过两个多月的探索性航行后,不仅成功抵达北美大陆,更是在五月初一来到了朝廷所给舆图上的第一个重要探索区域。
“这里多半就是朝廷所给北美舆图上的西雅图地区吧?”
在一处不知有多长的海湾与大洋连接处,第一远航探索舰队的九艘大船满身沧桑地停泊在一个天然港湾里,舰队指挥使陈忠明与指挥同知一起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各自拿着一个千里镜眺望四周。
张秉义这个千里镜是在去年冰火岛之行圆满完成任务后朝廷赏赐的。
在海上航行的日子十分枯燥,他早就将朝廷给的北美舆图印刻在了脑子里。
此时听陈忠明询问,千里镜也不放下,便面带兴奋之色的点头道:“看周围山海走势,应该就是西雅图地区!”
第二更。
身体有些不舒服,这章就两千字了。
晚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