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开发美洲的三种方法,东胜州与玄州【求追订】

    对四名土酋来讲,奉天殿太过高大、宏伟了些,他们骤然来到此地,感觉就像凡人进了天庭。

    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更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压迫力,觉得如同面对天神一般,战战兢兢。

    朱元璋微笑着道,“不必紧张——尔等作为归附咱大明的头一批美洲土酋,咱必不会薄待。宣赏。”

    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朱元璋对四名土酋的赏赐。

    熊白因为带领族人融入大明的卫所,因此被封为世袭百户官,另三位土酋则被封为长官司长官,皆为正六品军职。

    大明有一套关于羁縻之地的土官制度。

    不是不想改土归流,而是很多地方没足够的汉人迁徙过去,根本不具备改土归流的基础——总不能指望全用土人改土归流吧?不现实。

    所以土官制度在明初是具备相当适用性的。

    从上往下共分为五级土官衙门,依次为: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一名(从三品);宣抚司设宣抚使一名(从四品);安抚司设安抚使一名(从五品);招讨司设招讨使一名(从五品);长官司设长官一名(从六品)。

    各土司主官皆比同层级卫所主官低一级,这就意味着,当大明发动战争时,土司率兵而来,须得听同层级卫所主官指挥。

    且不同的土司衙门,往往代表大明朝廷对某地的不同态度,以及掌控力度的强弱。

    如各级土司中,朝廷对宣抚司掌控最强,甚至设有流官。但宣抚司主要责任却是监察、安抚某一地少民部族,而这又意味着朝廷对这一地的少民部族较为信任。

    如宣慰使司、安抚司,自主性较强,却也意味着该地少民部族对于朝廷来讲,信任度相对较低。

    对于美洲的开发,朱元璋早就跟朱标、刘宽等人商议好了。

    计划以三种方式共同进行。

    第一种是设立海外卫所,迁徙汉民或吸收土人为军户,进行直接统治。一般而言,会在战略、交通要地,或资源要地,设立卫所。

    第二种则是收服土人,封为土司,进行羁縻治理。土司也需要交税,还需听从命令出兵征战。

    虽然土司交的税并不多,军政方面几乎完全自主,但无需朝廷操心,几乎不需要行政成本。

    第三种便是设为海外封藩之地了。

    如果将时间拉长到五六百年来看,中国元明清三代对西南地区的土司治理(这里面又以明朝为主),无疑要比欧洲列强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要强一些。

    当然,对海外领地最好的消化方式还是迁徙汉民过去,但目前大明本土人口并不算多,想要往海外大规模迁徙汉民,估计得等朱标、雄英父子在位时才可行。

    老朱这一时期只能先打个基础。

    很快,太监宣旨完毕。

    在刘宽看来,老朱对土酋的封赏还是蛮实在的。除封官外,金银只象征的给了几百两,主要赏赐了布匹、瓷器、玻璃器、铁器、纸张等大明优质货品。

    而且数量都是按四个部落人口来给的,只要这四位土酋带着赏赐回去,整个部落生活品质都能提升一大截。

    到时候有这四个部落作为范例,再了解到大明的强大军事实力,大明在美洲的几个探索、移民基地(实际是卫所)附近的土人部落必然会有不少归附的。

    至于冥顽不灵,不愿归附,甚至主动来招惹大明的,那也好办。

    灭其部落,役其男子,妻其女子。

    恰好可以帮大明解决海外卫所人力不足和阴阳失调的问题···

    ···

    这次朝会结束后,刘宽主动留在最后面。待老朱回到奉先殿,他便找过去请见。

    礼毕,老朱问:“有何事?”

    刘宽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有一件关于美洲土人的要事微臣当初忘记说。”

    “哦,什么事?”老朱好奇了。

    刘宽道:“后世美洲土人在欧洲殖民数百年后几乎灭绝——需知,当时整个美洲的土人加起来估摸也有大几千万的,跟大明如今总人口差不多。”

    “之所以如此,除了欧洲殖民者大肆残杀及毫无底线的奴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欧洲人带去了天花等瘟疫。”

    “美洲与欧亚大陆因大洋阻隔,彼此隔绝数千年不止,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

    “比如,欧亚大陆的人对伤寒、天花、鼠疫等瘟疫可能已经具备一定抵抗性,即便遭遇,也不会全部灭绝。”

    “可美洲土人从未遭遇过,若我们的天花、鼠疫等穿了过去,美洲便极少有土人能挺过去,会有许多部落灭绝。”

    “同样的道理,一些在美洲、澳洲、非洲热带丛林绵延许久的疾病,若是传到欧亚大陆,也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

    “所以,今后若向美洲等地移民,需注意检查移民身体健康状况,尽量不要让瘟疫型疾病患者过去。”

    “同样,若有美洲、澳洲、非洲土人来大明,更是须得进行严查,乃至隔离一个月以上,再允许他们入境。”

    朱元璋听完不禁皱眉,略带责怪地道:“如此要事你怎么不早说?”

    刘宽尴尬,“微臣之前确实是忘了。”

    他随即又补充道,“不过微臣倒没听说,历史上美洲土人给欧亚带来什么厉害的瘟疫,反倒是我们这边的天花令美洲土人死了很多。”

    “不过,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以向美洲推广,必然不会让美洲土人如后世历史上那般大量死于天花。”

    “且此法还可以帮助大明收服美洲土人之心。”

    听了这话,朱元璋脸色好不少,道:“此事回头你去跟京师医学院那边交代一番,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

    “今后凡美洲、澳洲、非洲乃至南洋土人入境大明,都需要先隔离一段时间。”

    “另外,还需他们挑选一批会接种牛痘的大夫,准备下次随北洋水师前往美洲。”

    刘宽拱手应道:“微臣领命。”

    之后几日,在处理天工院的公务之余,还要时不时地去户部农业司及医学院串门,完成老朱交代的两件要事。

    第一件要事,自然是培育探索舰队从美洲带回来的玉米、红薯等物。

    因为老朱点名要找到玉米等五样事物,因此探索舰队不仅带回了不少种子,还带回了一些幼苗或成株。

    既有种子,又有幼苗,还有成株,刘宽觉得大明将这五样重要美洲植物培育活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于是,他在将自己所知的相关知识都告诉负责此事的农官后,并没多插手,只是偶尔去看看。

    至于医学院这边,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刘宽自然早就办好。

    时间进入七月。

    这日,老朱又命人将刘宽召到奉先殿问事。

    朱标也在,且殿内还准备了好几副大地图。刘宽扫了眼,发现多是老朱从他这儿抄走的美洲地图,便猜测老朱多半是要问美洲的事。

    果然,礼毕之后,朱元璋直接道:“咱准备在美洲建立都司,你觉得怎么设立比较好?”

    刘宽看着不远处的美洲地图道:“若要在美洲设立都司,一个肯定不行,多了也没必要。因此微臣认为,可先设立北美、中美两个都司。”

    其实刘宽觉得美洲暂设一个都司就够了,但想到那里远离大明,若只有一个都司,就任都司的高级将领便有一定割据海外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很小,却不能不防。

    所以,暂设两个都司,令其相互辖制是最好的。

    朱元璋听了一笑,问:“为何不再设立一个南美都司?你之前不是说了,后世西班牙曾在南美发现好几个大银矿,因此开采许多白银,令欧洲诸国乃至大明的白银都多了起来么?”

    刘宽道,“还请陛下允许微臣到借地图解说。”

    “你过去便是。”

    刘宽来到了南美洲的那一幅大地图前,指着西海岸划了一条线,道:“陛下,这里一条极长的山脉,后世名为安第斯山脉。”

    “这条山脉以西地极狭,多为山地,并不适合垦荒种田,只有西北部接近中美洲的地方有些平原。”

    “至于南美洲的银矿、金矿,也多在这安第斯山脉之中——此地群山连绵而高大,想要到里面开矿,并将熔铸的金银运出来并非不可以,却不太划算。”

    “因此微臣认为,大明没必要急着开采南美的金矿、银矿——日国的佐渡岛金矿和本岛上石见银山近在咫尺,便是南洋、澳洲也有不少金矿、银矿,不论是开采还是运输,可都比南美那边容易一些。”

    朱元璋走下了御陛,来到地图前重新问道:“你说这一带都是山脉?”

    “正是。”刘宽点头,接着又指向旁边北美地图道,“另外,北美这边也有不少山脉,只不过北美西海岸要宽阔些,因此更适合大明开发。”

    “除此外,南美洲那边的气候、季节变化与大明正好相反,真要派人去了,只怕一时未必能适应,还是徐徐图之为好。”

    朱元璋站在北美、南美的地图前沉思了会儿,才叹道:“咱本想给标儿、雄英将来移民美洲打个基础,既然南美遥远又地形也不佳,还天时有异,咱便先不管了。”

    接着,他指了指地图上两个地方,道:“咱准备将北美都司治所设在西雅图,中美都司治所设在明昌卫,你以为如何?”

    刘宽道,“这两处确实适合作为治所之地,不过这西雅图、墨西哥的名字或许该改一下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便是不提,咱也会改——西雅图此处多海湾且岛屿众多,便命名为‘东胜州’,建东胜卫。”

    “墨西哥及中美洲一带山林茂密,天气炎热,又处在南北美相交之要地,便命名为玄州吧。至于这两片大陆,还是叫北美、南美,省得咱们谈话不习惯。”

    “两大都司下面的各卫就由标儿你来命名,千户所、百户所干脆就交给前往美洲就任的卫所将领命名。”

    听了这番话,刘宽与朱标对视了眼,随即一起笑着拱手,“陛下圣明!”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