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视察船厂,铁甲战舰!【求追订】

    下午。

    刘宽带着机器制造局和机车制造局的部分人员,来到京师城外的宝船厂,实地了解轮船的研制工作。

    机车制造局自成立之后,除了进一步研究改进火车的各种方案外,另一大任务就是与宝船厂一起研制蒸汽轮船。

    机器制造局也在这个项目中担当协助的角色。

    蒸汽轮船的研制及生产本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并不容易,对于工业基础还很差的大明来讲,这件事就更不容易了。

    另外,刘宽知道明轮船缺陷很大,所以一开始便让宝船厂往螺旋桨方面研究,而这又增加了轮船的研制难度。

    再加上刘宽在这方面给的具体参考资料很少,所以,宝船厂和机车制造局联合研制了三年多的时间,才有了些成果。

    宝船厂位于京师西北郊的一处江湾,虽然是新建,但如今已有很大规模。

    其占地上万亩,且周边有天子亲军驻扎,被列为军事区域,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船厂目前则分为两部分,大部分区域专门用来生产风帆大海船——最小也是三千料的那种。小部分区域则用来搞蒸汽轮船的研制。

    刘宽到来之后,先在宝船厂官吏的引领下,视察了一遍风帆海船的制造区域。

    “刘院正请看,眼前这艘就是目前我们宝船长正在建造的宁波号风帆战舰。”

    宝船厂厂长陈有材指着船坞中一艘差不多完工的的巨大风帆战舰,红光满面地介绍着。

    “这艘战舰有五千八百料,三层甲板,能装载四十八门神威大炮,搭载上千员水师将士!”

    刘宽虽然在后世见识过钢铁巨轮,可此时站在大明制造的风帆战舰下,也不禁敬佩起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来。

    尤其是眼前这艘风帆战舰较好地融合了中国硬帆舰船及他所给的西方盖伦船、软帆之优点,看起来别具“美感”。

    那高大的船身以及甲板上一个个黑幽幽的炮门,让人看着就有安全感。

    打量一番后,刘宽问:“这种五千多料的战舰,目前宝船厂多久能建成一艘?”

    陈有材这个厂长虽然只是正八品小官,可在谈到专业知识时却很有自信。

    他道:“若是算上木材等原材料的准备时间,那可就长了,建这样一艘船起码得两三年时间。”

    “但若是在原材料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只论建造本身所耗费的时间,咱们宝船厂半年便可建成一艘。”

    “不过目前朝廷重视工匠,大力提拔手艺精湛的匠人,又重赏发明新技术的人,下官认为,建造这等大海船的时间必然还能再缩短。”

    “另外,眼前这艘宁波号算是咱们宝船厂研制的第一艘五千多料大海船。朝廷若有意多造,给足钱粮,咱们至少可以同时开建三艘!”

    刘宽听得点头,觉得这个速度算不错了。

    说起来,当初刘宽想让大明造船速度进一步提升,便按照穿越前在一些中看到的,提出了烟气干燥之法,想缩短木材的干燥时间。

    结果差点闹出笑话。

    当时还是苏铨担任科技司郎中,听完他的想法后,便笑着告诉他,烟气干燥之法早就有了,并且在此时,即现有硬件条件下,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

    但因其存在各种难以克服的缺点,依旧难以替代常规的木材阴干之法,因此只能作为干燥木材的辅助手段。

    刘宽当时就脸红了,以后再萌生指导大明科技时,便更加谨慎——他得先了解实情,知道大明这一方面的实际科技水准后,再考虑是否指导,又如何指导。

    至于后世其他的木材干燥之法,如高频、微波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太阳能干燥法,根本不是大明此时能搞的,所以刘宽干脆提也不提。

    这就是如今大明造船,主要木材仍需一两年乃至两三年准备的缘故。

    好在老朱是个很有魄力的雄主。

    早在洪武十四年,得知大明必须要发展海军后,就让贵州、四川等地大量伐木,准备造船的木材。

    后来纳哈出被讨平,明军卫所一直设立到奴儿干(黑龙江入海口处),各卫所的一大任务便是伐取造船的大木,便让大明又多出一大木材来源地。

    因此,自两年前开始,大明造船木材便没那么紧缺了···

    视察完风帆战船的建造区域,刘宽才来到蒸汽轮船的研制区域。

    这一片区域主要由机车制造局的马梦阳负责。

    “刘院正请看,咱们除了负责研制轮船外,还负责研制铁甲船——眼前这艘正在建的铁甲船,便是咱们的最新成果。”

    刘宽顺着马梦阳所指的方向看去,便瞧见了一艘甲板以下船身几乎都为钢板所包裹的战船,看着除了小了点,已经与后世西方铁甲船很像了。

    马梦阳道,“这艘铁甲船虽然只有三千余料,但外身皆裹钢板,且内里龙骨也以钢材加固。”

    “其虽然只能装载二十四门神威大炮,但既不畏撞击,也不惧炮轰。可以说,当今世上,除了咱大明自己的战船,已经没有别国战船可以威胁到它了!”

    刘宽看着还未上漆的铁甲战船泛着金属光芒,也是一阵兴奋。

    心想:照这么发展下去,大明离造出真正的铁甲巨舰也不远了。

    届时或许可以让西方国家也感觉下被巨舰大炮轰开国门的“惊喜”。

    随后,刘宽亲自登上这艘三千料的铁甲舰观览了一番,这才前去视察轮船。

    到了地方,刘宽便见到了架设于船坞上的另一艘铁甲船——看样子这艘铁甲船要比刚才那艘还大一些,可能接近四千料。

    不过当刘宽回头时,却发现,不论是陈有材还是马梦阳,情绪都不像之前那么高涨。

    刘宽倒也不意外。

    因为之前两人在给他的报告中便提到过,蒸汽铁甲轮船虽建造出来了,却不甚实用。

    而刘宽今天过来,便是要实地了解下,这艘宝船厂历经两三年才建造出的蒸汽轮船究竟如何不实用。

    “马梦阳,你来说说这艘蒸汽轮船的情况。”见两人一时不吭声,刘宽干脆直接点名。

    因为说起来,马梦阳算是他半个学生。

    第二更。

    晚安~

    抱歉,今天身体不太舒服,这章就两千字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