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殷商封神真解,科学恰逢其时【求追订】

    刘宽在选定这五个视频时,其实分成了三类,前两个以粮食与人口关系的视频是一类,中间两个“大明风华”系列的又是一类。

    最后这个“真正的封神不在电影院,而在殷墟”则又是一类,并且相较于前四个视频,有凑数的意思。

    因为这个视频纯粹就是给老朱一家子开阔眼界的,顶多是能从后世发掘的殷商历史中汲取部份经验教训。

    单论视频质量的话,这个视频绝对是最好的。

    视频一开始,在黑夜背景下,仿佛从遥远的上古传出由许多男子吟唱的苍凉配乐,同时被后世AI技术复原的殷墟3D图景也在视频上逐渐清晰。

    一个严肃的男子声解说道:“三千多年前,商王葬礼正在进行。”

    视频左下角有文字说明,却是:武丁王陵!

    配乐中的吟唱也渐渐清晰,仿佛从上古来到了现实。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巨大的陵墓犹如倒扣的金字塔,比司母戊鼎还要巨大的青铜鼎和诸多宝器安放其中。”

    “他们的文字在同时期古文明相继消亡时,却以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传承至今。”

    “不远处,十余万人生活在水陆纵横的都城,当时全球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大邑商!”

    “商朝,中国最神秘的王朝,为何如此强大?真相往往超越神话。”

    视频中画面回到了现实中的安阳殷墟博物馆,随后换成两个金黄色的铜铸大字——殷商!

    只看这个视频开头,老朱、朱标等人便有一种看到电影大片的酥麻感,这种感觉是前面四个视频没能带来的。

    正片开始,以殷墟内人祭坑的遗骸作为切入,开始讲述殷商的祭祀习俗。

    “在殷墟王陵区,牛、马、大象以及人的祭祀坑超过三千个,形成数万平方米的巨型祭祀场所。”

    “商王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只为一个终极目标——封神!”

    看到这里,老朱、朱标都是一愣,心道:封神?难不成殷商真掌握了传说中的封神术?上古时期真有仙神在世?

    不怪两人如此想。

    刘宽来到大明虽然带来了科学思想,但跨江大桥、铁路的“穿越”在他们看来,并非刘宽口中科学能解释得了的,更像是真正的神迹。

    尤其是,朱标通过几次看到的后世新闻推测:后世的跨江大桥、京沪铁路应当还存在。

    这就相当于当此时的大明凭空多出一座跨江大桥和铁路,如此奇迹,除了传闻中的神仙,谁能做到?

    所以两人虽然信刘宽所说的科学,却也觉得仙神或许真的存在,只是比世人想象的更加飘渺难寻而已。

    不过,随着视频的继续,老朱才发现他误会了,视频所讲的“封神”并非封神术。

    “这是商的至暗时刻,朝政混乱,内斗频繁,都城被迫四处迁徙——三千三百年前,商人迁都至殷,新建的都城却又被一把大火烧毁。”

    “接下来,新王武丁登场,一场逆天改命的战斗正在酝酿。他要借助神的力量,让商再次伟大。”

    “其中关键的一步,是以祭祀在所有人脑中烙下一枚‘思想钢印’——只有围绕在商王周围,向天献祭,才能获得神灵庇佑。”

    “商王由此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这还不够,他还要垄断与神沟通的权利···”

    视频接下来通过殷墟的遗迹讲述了商王朝的占卜、祭祀、军事等与“封神”相关的事情。

    视频着重讲述的第一点,商王朝军事能力,便让朱标、朱橚等自以为读了不少书,对夏商周之事有所了解的人大感震撼。

    只见视频中的殷墟遗迹竟然有很多战车,且形式各种各样,从马笼头到车厢等多有青铜部件,似乎不比春秋诸国时的战车落后多少。

    殷商战车多到什么程度呢?在甲骨记录中甚至出现了权贵战车意外相撞的车祸之事。

    除此外,商王还极其热爱占卜,其频繁程度,大事小事都要占卜一下。

    比如武丁征伐在外,思念妇好,都要用甲骨占卜一番,向天询问妇好的情况。这些甲骨遗留到后世,甚至被认为是最早的情书。

    除此外,商王朝还有不少英雄将领,如妇好这位女战神,又如一位出身淮南、断臂后接了青铜手臂的将军亚丁。

    正是靠着强大的青铜战车、兵甲以及诸多厉害的将领,商王朝才能征讨四方不服,令诸侯接受殷商的“封神”,服从殷商的统治。

    但这种“封神”之礼,在商王朝后期逐渐失控,甚至变得疯狂,尤其是到了纣王帝辛时代。

    纣王不仅将征讨敌对势力的俘虏当做祭品,甚至还会将一些不服从他的臣子、诸侯当做祭品。

    内外仇恨积蓄,西周武王姬发察觉讨伐暴商的时机已至,便率兵东进,在牧野之战中一举大败殷商的数十万大军,进而占领了当时的商都朝歌。

    商王朝由此灭亡,被西周取代。

    视频放到这里已经到了尾部,又讲述起了诸多商王陵墓。其中有一座陵墓是空的,被认为是纣王帝辛之陵墓——其身死国灭,自焚而亡,自然是无法安葬于王陵的。

    最后,视频讲述了一些考古工作者的事迹便结束了。

    待视频的感谢字幕都出完,朱元璋才感慨道:“商无道,周伐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镐京为犬戎所破,遂诸侯争霸。”

    “秦一统六国,二世无道,百姓具反。前汉民不聊生,有绿林、赤眉反之;后汉民不聊生,亦有黄巾之乱。”

    “隋炀帝无道,现十八路反王;唐末君臣不顾百姓死活,即有黄巢破洛阳。”

    “除了宋朝积弱为胡虏所灭,胡元还有咱大明,乃至后面的满清,皆是将百姓逼得没了活路,才国灭。”

    “王朝兴亡因果,史书记载的清清楚楚,怎么就没有哪个朝代能避免呢?”

    朱标、朱樉、朱橚等皇子、皇孙一时都无言。

    刘宽见老朱说到最后看过来,便道:“陛下,后世网络上有句话,叫做‘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听了这话,朱元璋、朱标等琢磨着,觉得似乎有理,但又似乎没理。

    刘宽则又道,“事实上是,每个朝代除了会面临前朝曾面对且并未能解决的问题外,还会面临一些新问题。”

    “所以,纵然新的朝代能从之前的朝代汲取一些经验教训,并解决掉一些前朝未能解决的问题,也总会有新的问题不断积累,最终拖垮这个王朝。”

    “想要延续国祚,就要不断解决国家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在内政、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都要尽量做好,不一代代的给国家留下痼疾才行。”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点头,叹道:“确实如此,要不怎么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呢?”

    或许是觉得聊的话题太沉重了,朱标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那商王武丁用祭祀封神之法给天下人烙上‘思想钢印’,其实跟汉代以后,历朝历代皆以儒学统一天下人思想,令天下人忠君守礼,是类似的做法。”

    “当然了,以咱们如今的见识来看,无论是商之后的周礼,还是秦之后的汉家独尊儒术,都比殷商以祭祀乃至人祭封神去维护思想统治的方法要好。”

    “不过从汉至今,历朝历代以儒学思想维护统治也有一千多年了,也该再做变革、进步一番了。”

    “妹婿带来科学思想,能弥补儒家思想的种种不足,可以说正当其时。”

    好家伙,朱标这一番话说得不仅刘宽意外,便是老朱也颇为惊喜。

    “标儿说得不错啊。”老朱捋须,面带笑意,“咱们大明推崇科学思想可以说正当其时,合该咱大明大兴!”

    这时朱雄英也道,“皇爷爷,儿臣觉得那殷商在武丁时之所以强大,主要依赖于强大的青铜技术。”

    “可惜殷商待天下人既无仁义之心,后来的纣王更是戕害自己人,以至内外人心皆失。”

    “再加上青铜技术没有大的进步,诸侯又在数百年中逐渐学会青铜技术,强大起来,这才导致殷商覆灭。”

    “咱大明如今依靠老师带来的种种科学技术,国力、军力远强于全球各国,情形倒是与那殷商当年有几分相似,该以殷商之史为鉴。”

    “不说对全球诸国都仁义,却要保证一直对咱大明百姓仁义;此外,还得坚持发展科学科技,一直保证国力、军力的绝对领先,才能国运昌隆,久盛不衰。”

    朱雄英说这番话时,几乎人人侧目,比朱标说出那番话更令众人惊讶。

    朱标毕竟有三十好几了,知识、阅历摆在那里,能说出那么一番有见地的话不算奇怪。

    可朱雄英却只有十七岁,能讲出这么一番有见地的话,就颇令众人惊讶、佩服了。

    朱元璋听了更是畅笑起来。

    “雄英说得好啊!你有此见识,将来在教育好儿子、孙子,咱大明说不得可以保证五代明君!”

    朱檀见状笑着道,“五代哪儿够?有父皇留下的《皇明祖训》,咱大明怎么也得出个六代、七代甚至八代明君!”

    他本以为这个马屁必能拍得朱元璋舒服,说不得回头就在海外建藩之事上再支持他一些。

    谁曾想朱元璋听了却笑声一收,似乎有些不高兴了。

    刘宽见此暗笑:老朱能高兴才怪,历史上《皇明祖训》可是被后继之君束之高阁呢,甚至被臣子拿来挟制大明皇帝。

    起反作用了属于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