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未来的美好想象

    巴利亚多利德那边的飞艇降落点,来自欧洲各国的报社记者对于飞艇已经翘首以盼。

    他们迫不及待地看向天空,哪怕蔚蓝的天空没有任何物体,也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对于飞艇的热情。

    没有办法,正在进行实验的飞艇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令人赞叹的物品。

    在飞艇诞生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物品能够带人飞上天空,还能够飞行数个小时或者数十公里的距离。

    目前的飞艇已经做到了,并且还在不断的改善当中,这是飞艇诞生之前的所有欧洲人都不敢想象的。

    目前的飞艇代表着欧洲未来的生活会有极大的改变,人们在出行的时候也可以选择飞艇这种交通方式,这也是众多记者们之所以兴奋的原因。

    因为马德里和巴利亚多利德间隔了162公里的直线距离,哪怕飞艇可以成功的进行这次试验,也不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巴利亚多利德。

    在飞艇降落点围观的记者们也早已经做好了长时间待命的准备,一旦发现天空中出现类似飞艇的黑点,他们就会疯狂地举起照相机,先拍几张照片再说。

    哪怕最终确定这个黑点只是一只鸟,记者们对此也乐此不疲。因为他们记录的并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而是人类飞向天空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正当记者们热烈地讨论着飞艇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巴利亚多利德的时候,远处突然出现了一个体型硕大的黑点。

    “飞艇,是飞艇,飞艇来了!”随着一位来自德国记者的惊讶欢呼,记者们纷纷将目光看向了远处天空上的硕大黑点。

    没错,是飞艇无疑了。

    这个硕大的黑点不可能是鸟之类的动物,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正在向巴利亚多利德赶来的飞艇。

    随着飞艇的逐渐靠近,一些记者用望远镜也看清了飞艇的造型。那些没有携带望远镜的记者们,就只能等着飞艇靠的越来越近的时候,才能看清楚飞艇的大小和模样。

    在记者们为之兴奋和欢呼的时候,降落场地的实验人员已经在准备着相关的提示工作了。

    飞艇毕竟是飞在天上的,想要让飞艇顺利降落,必须要给飞艇上的驾驶员指引方向,让他们明确降落的地点。

    好消息是,此时的天空相当明媚,既无云也无风,降落环境还是相当完美的。

    在降落场地实验人员的提示之下,飞艇也开始缓缓地降落在设定好的场地。

    旁边围观的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拍摄下照片,面带兴奋地记录着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刻。

    飞艇顺利降落到地面,也代表着这次飞艇的飞行实验圆满成功。对于这些围观的记者来说,他们亲手记录了一次重大新闻,已经迫不及待的撰写新闻稿,将稿件和照片全部带回国,然后加急印刷,卖报纸挣大钱了。

    而对于西班牙来说,这样一次成功的飞艇试验,不仅能够圆满完成卡洛的计划,还能暂时替代飞机,成为可靠的空中交通方式。

    飞机和飞艇的飞行试验成功只是西班牙的好消息之一,另一个好消息,则是水柜项目组的成果。

    天空项目组负责研发飞机,水柜项目组则负责研发坦克。

    之前的坦克因为动力系统提供的功率不足的原因,研发进度一直受到阻碍。

    当时的坦克只是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薄薄的铁皮,然后再安装了一挺机枪而已。

    这样的汽车连火炮都无法安装,因为巨大的后坐力会让火炮和汽车的连接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引发整辆汽车的散架。

    就算水柜项目组的一众专家想要改善火炮的后坐力问题,也无法在现有的坦克上进行修改。

    没办法,因为动力的局限,目前的铁皮坦克是无法再增加任何东西的。要不然坦克的动力系统就会直接罢工,到时候别说投入到战场,坦克连跑起来都费劲。

    在成立国家动力实验室之后,卡洛就命令国家动力实验室的总工程师狄塞尔负责研发动力更加强劲的柴油发动机,为坦克项目解决目前最大的麻烦。

    不得不承认,狄塞尔对于柴油发动机的研发确实是这个世界领先的。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狄塞尔就根据运来的资料和相关设备,制造出了一台更加完善的柴油发动机。

    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狄塞尔对现有的柴油发动机进行不断的改进,最终将柴油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接近一倍。

    动力更加强大的柴油发动机,明显是更加合适的坦克引擎的选择。

    凭借着国家动力实验室提供的柴油发动机,水柜项目组很快开始了关于坦克的改进和研究。

    有了动力更加强大的发动机,项目组也可以安心地在坦克上进行各种删删减减。

    比如坦克的装甲防护,原本只是一层薄薄的铁皮,在有了新的发动机之后,立刻变成了四周都覆盖的超厚钢甲。

    在坦克自身的重量已经翻倍的情况下,坦克的平均时速仍然能够保持每小时15公里甚至更快的速度,这明显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消息。

    虽然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不算快,但坦克又不需要比拼速度,要比拼的是跨越障碍物以及进行攻坚战的能力。

    目前汽车的轮胎都是橡胶的,这么做的好处是抓地力比较强劲,可以让汽车拥有较快的速度。

    但橡胶明显不适用于战场。一旦碰到尖锐物品,橡胶轮胎就会损坏,这会严重破坏坦克的运动能力。

    为了防止坦克遇到类似汽车一样的轮胎被破坏就无法动弹的尴尬处境,水柜项目组特意为坦克研发了一种铁制的履带。

    虽然这种履带会让坦克的速度远远不如汽车,但对于要上战场的坦克来说,速度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有了这种铁做的履带,坦克可以轻松地跨过战壕以及其他的障碍物。士兵们也可以安心的躲在坦克内部,用坦克上安装的机枪或者火炮攻击敌人。

    目前根据水柜项目组的研发进度,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有希望在今年内面世,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即将迎来自己的坦克部队。

    当然,哪怕在动力方面有了提升,目前的坦克还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

    首先就是目前的发动机工作并不稳定,再加上坦克自身的庞大体积和重量,极有可能会发生趴窝的风险。

    坦克一旦在战场上趴窝,可就瞬间变成了活靶子。敌人的火炮可不会对坦克手下留情,他们会优先摧毁坦克这种战场上的大杀器。

    飞机,飞艇和坦克的进展对西班牙来说可以算是三个好消息,但外界得知的其实只有飞艇一个。

    不能否认的是,飞上天空对于人们来说确实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当西班牙的飞艇成功飞行162公里的距离,并且顺利在巴利亚多利德降落的消息被报纸传播到欧洲各国的时候,立刻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

    飞艇这个词语瞬间变成了欧洲民众热议的话题,甚至还有一些资本家成立了和飞艇有关的公司,在股市发行了股票之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此时各国的股市还没有相当严格的上市规定,基本上成立一家公司之后,只要想在证券交易所发行自己公司的股票,在简单的审核之后就能做到。

    甚至有的管理比较混乱的证券交易所,审核机制也会变得相当混乱。这也是历史上橡胶危机爆发的原因,这些证券交易所对于那些空壳子橡胶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审核,人们大量购买了空壳子橡胶公司的股票,最终导致橡胶的股市在经历了一段繁华时期之后迅速跌落,最终让许多人家破人亡。

    随着欧洲民众对于飞艇的关注,再加上时间已经来到了1899年,新的一百年即将到来。

    在整个欧洲,突然刮起了一阵畅想未来的风潮。

    首先是西班牙的太阳报率先煽动了风浪。太阳报详细报道了西班牙关于飞艇实验的内容,并且在第二天的新闻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标题为《20世纪的未来》的新闻稿。

    在这篇新闻当中,太阳报对于20世纪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各种美好的想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人人都拥有汽车,人们的远距离出行方式主要靠飞艇,人们的交流方式靠无线电报机等等。

    这样的美好想象还是很贴合实际的,毕竟不管是汽车还是飞艇,亦或者是无线电报技术,目前都已经有了眉目。

    这样的美好想象很快在欧洲掀起了热潮,欧洲各国的报社媒体纷纷转载了太阳报的报道,并且对于20世纪的未来增添了属于自己的想象。

    人们畅想未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20世纪并不遥远,明年就是1900年。

    随着19世纪即将结束,回望整个19世纪,瞬间发现人类的科技在这100年内的发展是巨大的。

    19世纪之前的18世纪,工业革命只是掀起了萌芽,蒸汽机当时还是很新颖的技术。

    火车诞生于19世纪,对于18世纪末的人们来说,他们出行的唯一方式就是靠马匹,靠海的则可以使用船只出行。

    而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马匹虽然还在被广泛的使用,但市场占有率却越来越低。

    汽车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产物,已经有一部分中产家庭拥有了汽车。

    火车自然不用多说。火车在19世纪迎来了迅速发展,世纪初开始诞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欧洲各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

    得益于19世纪如此巨大的科技跳跃,人们对20世纪的科技进行美好的想象也就不奇怪了。

    在人们进行着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的时候,位于西班牙的皇家奔驰汽车公司总部,也已经在进行着新世纪关于汽车市场的规划。

    欧洲各国的报社媒体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是不同的,其中被广泛提到的就是家家户户拥有汽车。

    很明显欧洲各国的民众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因为汽车和世纪初的火车一样,即将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本茨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是一个巨大的新闻热点,同样也是皇家奔驰汽车公司打响自己知名度的重要时机。

    自皇家奔驰汽车公司的第一代汽车面世开始,汽车市场每年都在进行不断的膨胀。

    目前皇家奔驰汽车公司的所有型号的汽车累计售出了超过百万辆,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

    其他品牌的汽车要么各项性能比不上奔驰汽车,要么能够赶得上性能,但在售价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奔驰汽车。

    凭借着早一步布局汽车市场,并且依靠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快速降低成本的方式,奔驰汽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公司能和奔驰汽车相比。

    虽然目前取得的成果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本茨并没有丝毫的得意自满。

    他在皇家奔驰汽车公司内部召开的会议上提到了关于新世纪的布局,其中就有让人人拥有汽车的美好想象。

    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汽车已经不再是什么奢侈品。

    汽车刚刚面世的时候,成本价就已经高达1.2万比塞塔。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发展之后,汽车的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

    1892年的时候,每辆汽车的成本已经能够控制到4200比塞塔左右,其他国家生产的奔驰汽车也能将成本控制到4500比塞塔。

    而到了现在,西班牙本土生产的每辆奔驰汽车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700比塞塔,欧洲各国生产的汽车成本也都在2000比塞塔以下。

    因为汽车成本的不断降低,目前西班牙本土的汽车售价已经来到了2500比塞塔左右,欧洲各国出售的汽车售价也不会超过3000比塞塔。

    对于大多数中产阶级来说,这样的汽车售价已经是完全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

    哪怕是普通平民,一家子攒几年的收入,还是可以购买得起一辆汽车的。

    目前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337.86比塞塔,工人群体的人均年收入已经接近400比塞塔。

    为了早一点达到人人都能买得起汽车的目标,本茨特意在汽车公司的会议上表示,要在1899年全年内,努力将汽车成本降低到1500比塞塔以下。

    在1900年到1905年的范围内,将汽车成本降低到1200比塞塔以下。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完成的话,预计在1905年左右,每辆奔驰汽车的售价能够达到1500比塞塔到1800比塞塔的区间,一户家庭4个人赚钱的话,一年挣的钱就足够购买一辆汽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帝国崛起:西班牙不错,请把《帝国崛起:西班牙》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