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秦友匈恭,宾主皆欢

    王贲的态度让头曼等人很满意,脸上都带起笑容。

    这位虽只是将,不是君王,但其出身大秦,就算仰着鼻孔看他们,不给他们好脸色,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没想王贲不仅没轻慢他们,反倒对他们很有礼,这让头曼等人有种被尊重了的感觉,心里十分舒坦,暗叹不愧是大秦的名将,从这为人处事便可见一斑。

    头曼笑道:“早便听闻将军之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有将军在,东胡、月氏必平,我等可无忧矣!”

    王贲笑回道:“单于、众位头人同样风采非凡,一看便知是世间少有的豪杰之士。此次,陛下令王某率军征讨东胡、月氏,然王某对草原状况的了解不及单于和诸位头人,还得多依仗单于和诸位!”

    虽不知王贲是否真这么想,但王贲的话让头曼等人很高兴,气氛也变得更加和谐,毕竟花花轿子众人抬,你夸我,我也夸你,大家都是好朋友。

    头曼拍着胸脯保证道:“上将军放心,我等必倾力相助,上将军有何要求,只要我等能做到,必为将军办妥。”

    王贲向头曼抱拳一礼:“既如此,王某便在此谢过单于!”

    头曼指向秦军正行进的方向,又道:“前方便是安营扎寨处,我等已做好布置。”

    王贲看了眼头曼所指的方向,点头道:“有劳诸位费心,那便先安营扎寨!”

    头曼等人主动为王贲引路,赶往定好的安营扎寨处,一边赶路,王贲一边和头曼等人交谈。

    王贲向头曼等人介绍跟在他身边的将领,介绍到韩信时,只听王贲道:“这位是韩信,乃王某师弟,并不为将,此番是随军过来长长见识!”

    听道王贲话后,头曼等人的目光都落到韩信身上,这个孩童竟是王贲师弟,岂不是说这孩童可能是王翦的弟子?

    这孩童有何德何能,能被王翦收为弟子,是其出身不凡,还是其天资极高?

    希望其只是出身不凡,而不是天资极高,否则大秦在日后又会出一名将。

    面对头曼等人的看来的目光,韩信一点也不畏惧,淡然行礼道:“秦人韩信见过单于与各位头领!”

    他自称“秦人”,而非“王翦弟子”、“王贲师弟”,代表其确实不是领兵的秦将,只是过来长见识。

    头曼等人并未因韩信是一孩童而轻视,向韩信还礼,并笑道:“未想小郎君竟是王翦将军弟子,日后必又是一名将!”

    一众匈奴头领也出声夸赞韩信,韩信心里很清楚这些人会夸他是因为王翦,而非他本人。

    如果是没遇到李念前的韩信,不仅不会因这些夸奖感到高兴,反而会感到排斥,然后说出:王翦虽为吾师,但我韩信不逊于恩师,在日后定会将之超过,取得比恩师更大的成就。

    但跟随李念学了一年的韩信,已经会隐藏自己的某些想法,明白有些事可以在心里那么想,却不能在嘴上说出来。

    面对头曼等人的夸奖,韩信谦虚道:“不敢求能成为和王师一般的名将,只要能及上王师十一便可。”

    韩信和头曼等人没注意到,听到韩信这话后,王贲眼神古怪地看了眼韩信,他作为听后世历史小组的成员之一,自然也得知了自己这位小师弟在历史上所取得成果,以及结局。

    如果是历史上的那位韩信,大概不会这么谦虚,说出“只要能及上王师十一便可”这种话,那肯定是王翦虽为吾师,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吾必会超过吾师。

    但这种改变是好的,代表这位小师弟小韩信已走上了一条和那个历史上不一样的道路,其人生道路已变,结局也将不同。

    王贲道:“还有些将军正在各部领军,未在此处,不能为单于和诸位介绍。”

    蒙恬便不在这,尽管他加入了大秦海军学堂,日后将作为海军将领,但此番出征,其并不是全程来观战学习的,而是作为只在王贲之下的将领,统帅指挥秦军。

    海军学堂的很多秦将都是从大秦陆军中选拔而来,此次都被授予了领兵作战之职。

    头曼道:“上将军有心,但当以正事为重,不能因我等延误。”

    不多时,王贲等人便看到安营扎寨的地方,此地是由头曼等人和陈平、椒离共同商议选定。

    头曼指着营地,解释道:“说来,我等当为上将军建好营寨,可我等所建营寨未必合上将军之意,遂未修建。”

    王贲道:“谢单于好意,但如此便好,搭建营寨还是由我等自己动手!”

    要是头曼等人真帮忙提前建好营寨,他们还未必敢用,自己建的才更安心。

    王贲立刻下令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头曼等人虽未建好营寨,却准备好了建营寨要用到了许多物资。

    本次出征,其实匈奴也是要充当后勤的角色,作战主要靠大秦,匈奴则负责提供粮草等后勤支援。

    头曼等人也带了匈奴大军,在离此三十里外,此距离不算远,但有这么一段距离比没有好,总不能两支大军挨着安营扎寨,那万一某一方擦枪走火,将会酿成严重的事故。

    为了双方能更加和谐,还是分开安营的好,距离才能产生美,离得可能很危险!

    在秦军安营扎寨时,头曼等人一直陪着王贲等人聊天,等主帐搭建好后,王贲请头曼等人入帐相谈,并设宴。

    宴上,王贲举起杯子,道:“在我大秦军中,临战前不可饮酒,今日只能以茶代酒,慢待了诸位,请诸位见谅!“

    头曼摇头道:“上将军客气了,此茶滋味甚好,不逊于酒,何来慢待之说?且想要饮酒,等到此战终了,大胜归来之时,我等再一醉方休!”

    一匈奴头领也笑道:“单于所言甚是,茶水较于酒水,别有一番味道,上将军以茶代酒,岂是慢待?想起当初,我初品茶水时尚不觉如何,甚觉有所苦涩,之后却余味无穷,现今每天都必会饮用。”

    另一匈奴头领点头附和道:“我等每日所食以肉为多,然食肉过多,甚觉油腻,茶水却能解腻,每餐过后饮上一杯,甚是舒坦,已为我等平日必须之物!”

    听到这些话,王贲脑中闪过一些念头:首先是大秦对匈奴的影响越发深入了,像这茶已经成为匈奴单于和头领日常生活的必须用品,但这是好现象,其等都在用大秦之物,陷得越深,也就越来摆脱。

    其次是这些人还好意思说,这茶从大秦运到匈奴,卖得极贵,这些人能喝得起,还能天天喝,可以想象匈奴的平民、奴隶过的是何等的日子?

    财富并不会凭空产生,有人岁月静好、大鱼大肉、吃好喝好,那就必定有人在负重前行。

    匈奴单于和头领们岁月静好,那必定是匈奴的平民和奴隶在为他们负重,为他们创造财富,让他们能用得起大秦的各种事物。

    可这还是个好现象,代表匈奴高层和底层正在产生巨大的割裂,当负重的人到了极限,再难忍受时,匈奴定会爆发内乱。

    到时,大秦只须在其中进行引导,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将匈奴吞灭,甚至还是匈奴自己将自己给烹熟。

    又一匈奴头领出声道:“听闻这茶是李念公子所制,敢问上将军,这传闻可真?”

    王贲笑道:“茶,其实在早年便有,神农氏尝百草中便有茶,其被记之为‘荼’,武王伐纣时也有记载……”

    “但以往之茶和诸位今时所饮之茶有区别,若说这今时之茶,其制法的确为李念公子所创!”

    他们今天所饮用的茶,是李念某天发现这时代没啥好的饮品,于是便将后世的制茶方法给搬到了大秦。

    只是此时的茶业并不兴盛,种茶的人不多,茶叶产量有限,茶多被用以药用和食用,导致李念弄出后世的制茶法后,并没制出多少茶,且制出的茶多被李念当做贵重货物卖给了匈奴。

    因为匈奴的吃食以肉为主,常会油腻,茶水能解腻,茶在匈奴卖得极好,让大秦用茶从匈奴狠赚了一笔。

    这也是那些匈奴头领说他们每日都能饮茶的原因所在,是大秦售卖过去。

    听了王贲话后,那名询问的匈奴头领笑道:“如此说来,我等当感谢李念公子,若非公子,我等岂能有茶可饮,恨不能得见公子,当面向公子道谢!”

    王贲看了眼说话的匈奴头领,道:“诸位若想见李念公子,只要去往咸阳,或许便能一见公子。”

    那还是算了,在如今的匈奴,他们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生活很满意,可等到了大秦,他们的身份地位就不顶用了,与其在他人之处装儿当孙,不如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

    心中这般想,嘴上却不可如此说,那头领道:“上将军之言极是,有机会一定去咸阳拜见陛下和公子!”

    王贲再次举起杯子,邀饮道:“诸位,且饮此杯!”

    喝茶喝出了喝酒的架势,但没人拒绝,便是在坐在大帐内末尾的韩信也举起茶杯。

    将杯子放下后,头曼道:“本该我等请上将军与诸位作客宴饮,未想竟是上将军设宴招待我等,我等未尽主人之宜,实在羞愧,待到击破东胡、月氏,我等必要备好美酒,请上将军与诸位畅饮一番。”

    王贲摆了摆手,笑道:“一顿饭食罢了,大秦与匈奴为兄弟之邦,何分彼此?不过,单于的好意,王某领了,单于的这顿酒宴,我等必会前来,只要单于不嫌弃我等太能吃喝便好。”

    头曼哈哈大笑道:“我等的酒也许没大秦的好,吃食也不如大秦美味,但上将军和诸位若来,保证酒管够,肉管饱!”

    帐内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连小韩信也露出笑容,此番他随军要见识的不仅是如何指挥作战,还有如何同人交际。

    看着王贲熟稔地和匈奴单于、一众头领谈笑风生,韩信只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是军事内的东西要学,还有军事外的。

    成为一名能在战场上打胜仗的指挥官容易,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便不容易。

    韩信想起李念曾和他说过的话:‘军人可以不参与政治,但不能不懂政治,而且在很多时候,不是军人不想参与,就能不参与。’

    ‘因此,你需要学习一些在兵法外的知识,让你懂得辨明形势,在某些情况下知道该如何应对,而不只是单纯领兵作战。况且,有些时候,战争的胜负未必在战场之上,也可能在战场之外。’

    ‘王贲师兄便做到了李师所言,不仅能处理好战场上的事宜,还能处理好战场外的事。’

    王翦、王贲父子不仅是杰出的将领,为人处世、看人等方面同样杰出。

    早年时,王翦便站在始皇这边支持始皇,使得始皇亲政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后来在出征楚国前,反复地向始皇帝要房要钱要地,以此安始皇帝之心,再到后来功劳太大,又及时和其子王贲隐退,成功得了善终。

    虽是一场无酒无美人起舞的宴席,但宾主甚欢,气氛一片融洽和谐,不知道的还以为大秦、匈奴真成一家亲了。

    所以说,男人间的快乐并不一定需要酒和女人,有时谈得来,谈得尽兴,同样能快乐起来,但有酒能加深这种快乐,有女人则未必。

    宴饮到了最热烈时,有一匈奴头领问道:“敢问上将军打算在何日向东胡、月氏出兵?”

    此问一出,帐内瞬间变得安静,所有匈奴人都看向坐在主位的王贲,认真聆听起来。

    王贲道:“王某以为此战当速战速决,拖得越久越不利,近几日便当出兵,以求一战将东胡、月氏平定。此战……”

    王贲站起身,准备趁这个功夫给匈奴人讲一讲他的战略构想,只是他站起来后才发现帐内还没摆上地图,于是下令:“将舆图拿来!”

    立刻有亲兵出帐,将大秦绘制的草原舆图给拿到帐内,悬挂在一张木架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帝秦设计师不错,请把《帝秦设计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