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9点左右。
从国内驶入港城的运货列车在大浦区站点徐徐停靠。
华国专为凤凰集团制造的两台最新型号光刻机就装载在某两节车厢上。
由于这件事情深受世界关注,凤凰集团也就全程对外公开。
火车进站停靠之前,小小的车站上就已经是记者云集。
来自国内、港城和世界各地的记者都等着全程跟踪报道这一件很可能会让世界重新认识华国的大事件。
现场除了记者,还来了不少其他各国光刻机研发行业的专业科研人员,等着对一直都‘深藏闺中’的华国光刻机进行评估。
然而令所有等待者都非常失望的是,他们都只见到了四个大大的集装箱。
两台华国光刻机的组件都锁在集装箱里面。等待者们并没有见到哪怕是一个螺丝的真面目。
四个集装箱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快就被吊上四辆重载卡车,送往距离车站不远处的凤凰集团扩建之后的工业区里面。
去年从大浦工业区投入运作开始,凤凰集团就一直都没有停止拿地和工业区扩建。
凤凰集团的这个行为除了让英广利当局获得了巨大的租地利润,还让港城的港资外资建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扩建工程中已经完工的芯片生产工厂建设得美轮美奂,充满了现代化气息。
四个大型集装箱很快就被送进了这片地域里相应位置。
华国早几天就安排过来的十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立即指挥着一大群工人接住了集装箱,并将其运送进洁净无尘恒温保湿的专用车间。
在车间里面,一百多名同样来自华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打开集装箱,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内包装盒子取了出来。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下午五点钟。
由于接下来进一步的内包装拆卸以及安装调试全都涉及到了华国的技术隐秘,凤凰集团根据协约,当即遣散了所有记者和无关人员,让车间里只留下华国技术人员。
接下来连续三天,精诚安保的众多安保人员将芯片车间护卫得水泼不进,让相关记者们根本无缘看到安装现场,只能不停地发文猜测。
7月6日下午晚些时候,凤凰集团终于对外发布声明,称两台光刻机都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将于明天上午九点钟进行试生产。
凤凰集团允许外界在试生产的第一天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然后芯片生产区域就将进行封闭和给以最高等级的安保保护。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以前,一支为数三十多人的队伍在凤凰集团总经理陈国泰,公关部张梅林娜等人的带领下,有序进入一个芯片生产车间。
这支队伍当中的人,半数是来自西方各大国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另外的则是芯片生产行业的西方专家。
此外还有少少几个来自华国和港城的主流媒体。
队伍通过特殊通道,进入了车间内部的一道玻璃长廊。
隔着密封玻璃,人们可以清楚看到更广阔的车间内部情况。
在车间内部亮如白昼的柔和灯光照射下,产于华国的光刻机机组静静伫立。
从表面上看,机组全都锃光瓦亮,线路管道错落有致,充满了科幻气息。
“哦买噶!这些漂亮机械难道真的是华国人生产出来的吗?”
“会不会是安装调试的这几天被换成了我们西方出产的光刻机?”
一瞬间,几个西方白人记者纷纷发出惊呼和强烈质疑。
而西方专家们则是眉头紧锁。
熟悉西方光刻机构型的他们第一眼就能看出,玻璃对面的这台光刻机与西方世界所有光刻机的外形形状都不同。
基本可以确定是华国出产。
眼下虽然还没有看到华国光刻机的生产过程和检验其最终产品的质量水准,但他们心里却突然无来由地感到一阵恐慌。
他们本能地觉得眼前这台光刻机所生产出来的最终成品可能真的不会差。
“该死的!贫穷落后的华国怎么可以拥有如此先进的科技......希望这台机器只是表面好看,等会却根本不能正常运作......即使能正常运作,也希望它最终生产出来的东西只是一坨狗屎!”
漂亮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菲尔斯德禁不住眉头紧皱,在心里发出最为毒辣的诅咒。
“纳尼?低贱的华国人怎么可能真的造出光刻机......难怪他们对我国提出的技术合作项目中,涉及到光刻机的内容那么稀少......看来在光刻机这一项上已经没有吊着华国的必要......不过华国光刻机到底行不行,还得看它的最终产品......“
来自樱花国‘泥坑’公司的渡边小七郎则是脸色微微扭曲,心里又妒又恨地想道。
“各位,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在整装。他们将在一两分钟之后进入无尘车间开始进行今天的试生产。今天参与操作的只有华国技术人员。他们要当场证明他们交付使用的光刻机质量完全符合合约要求。完成证明之后,他们会培训我们凤凰自己的操作人员......”
陈国泰听着西方记者们的质疑,看着一众外国专家的扭曲脸色,心里冷冷一笑,声音适中地宣布道。
“要开始了。”
所有参观者不管心情如何,全都神色一正,观察得更加认真。
一分钟后,车间里面的合金大门向两边缓缓打开。
二三十个身穿白色连体衣帽,看不出具体容貌的人鱼贯进入车间,走向各自的操作岗位。
合金大门随即缓缓合上。
车间里再度开启除尘净化程序。
“所有工位开机预热......”
“开启自检......”
“置入晶圆......上光刻胶......”
“对焦......调试功率......”
“置入芯片底版......”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负责指挥的那人有条不紊地发布着一条条操作命令。
光刻机机组正式运转了起来。
“啊......”
“呀......”
隔着玻璃观看着犹如科幻一般的生产场景,很多西方记者嘴里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意义不明的呢喃。
他们今天也是有幸进入了参观团队,才第一次亲眼得见当今世界最尖端科技产品的生产场景。
“国泰.陈先生,针对于你们的芯片生产,我有几个小小的疑问。”
玻璃对面一片忙碌之时,英特尔公司的专家菲尔斯德突然转头看着陈国泰,眼神晦暗不明地说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