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收复扬州

    “杀!”

    ……

    “外面发生了什么?”

    被喊杀声从睡梦中惊醒,刘老旭惶恐的询问道。

    敌军兵临城下,此时城中传出喊杀声,那是百分百没好事。

    “将军,城中世家发动叛乱,在攻打镇守府。”

    亲兵队长慌乱的回答道。

    敌人来的太突然,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

    如果不是府中卫兵,都是跟着刘老旭南征北战,一路打过来的老兄弟,没准就被敌人偷袭成功了。

    暂时挡住了敌军兵锋,不等于万事大吉。

    战火都烧到了镇守府,意味着什么,实在是太明显了。

    “这不可能!”

    “金家主告发的时间是两天后,本将还特意下令内紧外松,引敌人上钩。

    距离约定时间,还有足足两天,他们怎么敢提前发动?”

    刘老旭难以置信的说道。

    事实上,他并不相信城中世家会反叛。

    吴国能接纳他们,那是众人都纳了投名状。

    城中大小世家,手中都沾上了大虞宗室、或者是官员的血。

    在傅皓轩称帝过程中,这些人也是出了大力的。

    痛骂永宁的奏书,更是写了一大堆。

    随便放出一份,到了大虞那边,都是满门抄斩的命运。

    为了稳定人心,吴国高层也和这些文人世家,进行了联姻。

    城中稍微上档次的世家,族中都有女子嫁给吴国高层,不少人还成了皇亲国戚。

    按照大虞律,谋逆的首犯诛连九族,这些人全部都在名单上。

    金家的告发,他都以为是城中世家内斗。

    毕竟,各家都有一堆的政治污点,纵使回到大虞那边,也少不了被清算。

    即便是怀疑,他也只是在提防城中那些遗留下令的衙役捕快、守备士兵。

    这些人身份太低,没有纳投名状的资格,还有回头的可能。

    万万没有想到,看起来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城中世家,居然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叛。

    “将军,搞不好金家的告发,就是为了麻痹您。

    真要是告密,怎么也该供出几名同党,哪有就给出一个反叛时间的。

    伪朝敢联络他们,必然有十足的把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刻城门已经失守,城外的敌军已经杀入城中。”

    亲兵队长信誓旦旦的说道。

    联合发动夺城计划,连队友是谁都不知道,这未免也太扯淡了。

    “该死的叛徒,居然敢坑老子!”

    “不让老子好过,他们也别想讨的好。”

    “传令下去,让城中兵马立即行动起来,覆灭城中一众世家。

    尤其是金家,必须鸡犬不留!”

    刘老旭恶狠狠的下令道。

    认知上的错误,让他太过相信律法。

    谋逆株连九族,那是针对普通人的。

    对待世家大族,朝廷采取的是另一套标准。

    只要自己不是主谋,就能靠戴罪立功,避免被清算。

    城中世家选择倒戈,本质上是因为大家意识到吴国要不行了。

    为了家族传承,必须不惜代价跳船。

    在吴国任职的子弟,他们可以舍弃,联姻嫁出去的女子,一样都是弃子。

    别看诛九族这个罪名出现的多,历史上真正意义上被株连九族的,其实并没有多少。

    最主要原因,就是牵连的人数太多。

    远支旁系中,总会有几家显赫的亲戚,能够逃脱律法的制裁。

    能够从底层爬起来,刘老旭从不缺乏狠劲儿。

    认知上的偏差,误以为被金家给骗了。

    恼怒之下,甭管能否逃出去,现在他只想让城中一众世家去死。

    “遵命!”

    说完,亲兵队长立即派人去传令。

    叛徒比敌人更能拉仇恨。

    自认为洞悉了真相,他们恨不得杀光所有叛徒。

    伴随着命令下达,城中的吴军全部行动起来。

    搞不清楚叛徒是谁,直接向城中的高门大户,发起了无差别进攻。

    ……

    城中的混乱,为官军夺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夺取城门之后,预想中血战没有爆发,官军顺利进入扬州城。

    站在城门楼子上,望着城中熊熊燃烧的大火,秦天瑞被吓了一跳。

    他让扬州世家在城中制造混乱,掩护大军夺取城门,这动静未免也太大了。

    本以为在大虞朝,武力值最强的是他们这些勋贵世家,现在看来文人世家手中的武力也不弱。

    事先没怎么准备,都能够爆发出这样的战斗力,若是提前进行安排,怕是能够轻易夺取扬州城。

    “总兵大人,外城已经被我们控制,内城门也被拿下,该向城中发起进攻了。”

    一旁的副将开口提醒道。

    进展的太过顺利,拿下外城之后,叛军居然没派兵过来阻拦。

    顺势夺取了内城大门,大家才意识到是城中世家,居然牵制住了叛军主力。

    盟友这么给力,他们也不能让人家失望,肯定要再接再厉,尽快扫平城中叛逆。

    “再等等吧!”

    “他们和我们终归不是一路人,这些人的实力太强,对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秦天瑞冷漠的说道。

    文武之争,这是贯穿大虞朝堂的主线。

    当初扬州营和淮安营刚到广东的时候,遭到了排挤,就是双方争斗的缩影。

    在镇压白莲教叛乱的过程中,勋贵系也在不动声色的打压文官世家。

    一直到叛军做大之后,双方发现势头不妙,才从互相捅刀子转为合作。

    随着局势的好转,朝中的文官们,又开始蠢蠢欲动。

    地方上的文官,同本土士绅抱团,在不起眼的地方同总督衙门抢班夺权。

    如果不是前面的大战,让各家损失惨重,新增税款和厘金根本征收不起来。

    作为勋贵系将领,秦天瑞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

    波及半个大虞的白莲教叛乱,严重动摇了朝廷的统治根基。

    扬州文人世家的情节,比前面湖广江浙三省文人世家的性质恶劣多了。

    人家分头下注,那是私底下的行为,可没有公开背叛大虞。

    扬州世家当初为了保全自身,不光把城池送给了叛军,还送上了投名状。

    现在他们弃暗投明,重回大虞的怀抱,也仅仅只是为了自保。

    能够背叛一次,就可以背叛无数次。

    “忠”字没了,实力雄厚,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大虞的长治久安,对城中爆发的大战,秦天瑞选择了漠视。

    ……

    血腥的大战在持续,作为主人公的一众本土世家,现在一个个都欲哭无泪。

    哪里是他们实力雄厚,能够牵制住叛军主力,纯粹是人家逮着他们杀。

    叛军实力弱,那是相对官军精锐而言的。

    文人世家,不是武将世家。

    蓄养的家丁,那是为了看家护院,不是要去打仗。

    日常操练,也是培养个人武艺。

    武器主要以木棍为主,甲胄是万万不敢有的。

    无论在大虞朝,还是新生的吴国,私藏甲胄都是抄家灭门的重罪。

    前面进攻镇守府,吸引叛军注意力的,那是城中盐丁。

    他们那些安乐窝中成长起来的家丁,一旦遇上成建制的敌军,纯粹就是给人家送战绩。

    金府。

    “误会啊!”

    “都是误会!”

    “我们是……”

    金家主的话还说完,人头就先飞了出去。

    认定了他们是叛徒,以往在吴国中的身份地位,此刻反倒是成了催命符。

    见到这一幕,一众金家人全被吓坏了,完全没了昔日的傲气。

    有人选择跪地求饶,有人选择四处逃窜,都没有影响吴军士卒屠戮的步伐。

    类似的一幕,不断在城中上演。

    相较于完全没有准备的金家,城中其他文人世家,抵抗意志要强烈的多。

    选择了站队朝廷一边,自然也考虑到事情泄密后,可能带来的危险。

    族中核心子弟,或是隐藏在家中密室,或是暂避在城中某个角落,等待着官军入城。

    放在明面上的族人,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毕竟,前面干了那么多破事,总得给朝廷一个交代。

    尤其是那些动手杀死过朝廷命官,或者是对宗室子弟下手的成员,都不能活下来。

    最起码不能活在明面上,否则就会成为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即便是现在不清算他们,未来也会被秋后算账。

    借叛军之手诈死,换个新的身份生活,才是最佳选择。

    本质上,这也是在给朝廷纳投名状。

    只有和吴军互相沾上了鲜血,才能够重新获得朝廷的信任。

    各家族人死的越多,递出来的投名状,份量也就越重。

    随着时间流逝,战斗的规模却是不减反增,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卷入战斗中。

    屠戮之后劫掠带来的巨额财富,很快让吴军士兵沉迷其中,都遗忘了外面还有官军的威胁。

    抢完了城中的世家,一些商贾大户,也成为了被屠戮的对象。

    许多居住在附近的平民,也遭到了无妄之灾。

    ……

    “传令下去,全军进攻,夺取扬州城!”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见完成了战略目的,秦天瑞果断下达了进攻命令。

    等待多时的官军士兵,立即向城中进发,对忙于劫掠的叛军展开了攻击。

    “嗖、嗖、嗖……”

    “砰、砰、砰……”

    箭矢声夹杂着火铳声,成为了攻城的利器。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折腾了一夜的叛军士兵,从亢奋状态中醒了过来。

    慌乱之中,他们惊讶的发现,居然找不到上司。

    军中的中高层将领,不知在何时,就悄然离开了扬州城。

    意识到情况不妙,一众叛军士兵纷纷拔腿就跑。

    烧杀劫掠了一夜,葬送了他们投降的机会。

    稍微脑子正常的都知道,他们把城中士绅、百姓全部都给得罪惨了。

    纵使投降了官军,也要当心官军将领拿他们的人头,安抚城中的民心。

    生死存亡的时刻,最能激发人的潜力。

    无数吴军士兵,以最快的速度,从城中跑了出去。

    正准备渡过长江,撤往对岸的镇江。

    可惜当他们抵达渡口时,码头上的船舶,早就不翼而飞。

    在寻找船舶渡河的时候,无数官军已然从后方追杀过来。

    前有大江阻路,后有追兵杀来,一时间被逼入了绝境。

    少数水性好的士兵,当即把心一横,脱下甲胄扔掉兵器,一跃跳入了长江。

    更多的叛军士兵,却是被逼到江边,被迫拿起武器应战。

    ……

    南京城。

    看着跪地请罪的刘老旭,傅皓轩就是一肚子的火。

    一觉醒来,被他视为大后方的扬州府,居然就这么丢了。

    “哼!”

    “敌军昨天抵达扬州,当夜就丢了城池,你可真能干啊!”

    “若是我吴国将领,都像你这么废物,那么朕的这颗脑袋,怕是保不住几天了。

    昏官误国!

    朕让你这个废物去镇守扬州,简直就是瞎了眼……”

    暴怒中的傅皓轩,开启了无差别的攻击,连自己都没有放过。

    跪地请罪的刘老旭,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土里,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路上想的一堆辩解理由,此刻都派不上用场。

    甭管怎么解释,搞丢了扬州城,都是不争的事实。

    捅出这么大的篓子,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陛下息怒!”

    “扬州城这么快沦陷,背后肯定另有隐情。

    不妨先听听刘将军的解释,搞清楚城池沦陷的来龙去脉。”

    左丞相钭瑞宇当即开口劝说道。

    对刘老旭的不成器,他也非常恼火,可大家终归是乡党。

    作为派系代表,在这种关键时刻,有必要拉小弟一把。

    机会他给了,至于能不能捡回一条命,那就要看刘老旭的造化。

    “刘大将军,该你表演了。

    尽管放心大胆的编,只要能把朕糊弄住,就不追究你的责任!”

    傅皓轩嘲讽的说道。

    对手底下人抱团,他也非常苦恼。

    可是没有办法,任何一个国家,都免不了派系纷争。

    新生的吴国,相对来说还算好的。

    现在是打天下的时候,各派之间虽有分歧,但总体目标都是——夺取天下。

    “陛下,臣不敢欺瞒!”

    “扬州城沦陷,主要是城中世家集体背叛。

    他们不光打开城门,把敌军放了进来,还组织私军进攻镇守府。

    突如其来的混乱,打破了臣的军事部署,只能先选择平息内乱。

    怎奈这帮叛徒早有准备,每家都隐藏了大量的私军,扮作百姓潜伏在城中。

    敌军发起攻城后,这些人和城外伪朝大军里应外合,末将率领守军拼死抵抗,终归还是寡不敌众。

    经历了一夜的厮杀后,末将只能带着残存的士卒,撤回来向您报信!”

    刘老旭声泪俱下的说道。

    为了保住小命,他在夸大敌人实力的同时,一并把众人拉下了水。

    毕竟,扬州城中的一众世家能够保全实力,同在场众人脱不开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政治联姻,多了一群权贵当亲戚,扬州世家早就遭到了清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复山河不错,请把《复山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复山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