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诏者,曰告,上命也。

    这是十分简单的一个字,时常能在圣旨上看到,往往代表着一位皇帝陛下的意志所向。

    过往无数年间,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命运随着这个字出现在眼前而浮沉,那是飞黄腾达后的平步青云,也是穷途潦倒后的惨不忍睹。

    甚至是最为直接的生杀予夺。

    故而。

    未央宫前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会听见那四个字。

    无论司主还是王祭又或道休,以及最为熟悉‘诏’这个字的白皇帝。

    每个人都在看着顾濯,眼神里的情绪发生着无从掩饰的变化,便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原来这才是真相吗……”

    余笙轻声说着,在顾濯的怀里睁开眼睛,望向他:“为何当年的你会遭受天诛。”

    顾濯轻轻地嗯了一声。

    雨早就停了,云也散了。

    然而在那一声嗯落下的时候,人们却像听到轰隆隆的雷鸣,心神为之而震撼,继而清醒。

    那些活下来的宗门与世家的强者,终于明白为何皇帝陛下始终不曾在今日遭逢天劫,与不输晨昏钟的天道印无关,而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地踏出那一步。

    一步之遥,天差地别。

    然后许多人下意识开始去猜测,禁不住地去思考当年的道主究竟在修行路上走了有多远,是否已经步入羽化后的登仙之境,否则你又怎有资格去做那样的事情呢?

    接着不断有人回忆起不久前观主说过的那些话,有关天道的论调。

    在晨昏钟响起之前,在顾濯说出那四个字之前,世人只以为那是观主为洗清自己在当年行背叛之举的虚伪托辞,谁也不曾真正相信。

    直至观主身陨后的此时此刻,人们才是后知后觉地发现,他或许是真的在依循着心中所见的天意而行。

    就在这时候,道休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很多的惘然与不解。

    “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僧人看着顾濯的眼睛,问道:“那时的你登仙与否?”

    顾濯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着余笙,认真地握住那未曾冰凉的手,十指紧扣。

    “这很重要吗?”

    “是的。”

    道休回答的很认真。

    顾濯望向他,回忆起旧时光里的往事,平静说道:“只要我愿意。”

    道休懂了。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于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道休的声音里满是不解。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登仙离开这人世间,那你为什么不做呢?”

    “当年道门之所以坚持,根本原因就在于你的存在。”

    “你若离开,人间就是此刻的晴天。”

    “你若离开,所有的一切都会迎来最美好的那个变化,而你必然是能推演出那样一个未来的。”

    “修行为的难道不是超脱,去看那些更为壮阔的风景吗?”

    僧人看着顾濯的眼睛,最后认真问道:“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要留下来呢?”

    顾濯没有回答。

    道休沉默片刻后,说道:“我还是想不明白,过去的你从未真正亲近过这人间,对凡俗也不曾流露出任何的留恋,心中便不可能存在责任感……”

    他的目光落在余笙的身上,神情微惘问道:“如果说你的决定是因为爱,那你让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岂不是比之戏曲里的无聊虐恋还要来得更加愚蠢吗?”

    听着这些话,顾濯心神不曾为之所动。

    哪怕话里的一切情绪都是真实的。

    就像他此刻的沉默。

    ……

    ……

    “先前你曾说过,时间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迎来改变。”

    顾濯对白皇帝说道:“而我赞同。”

    白皇帝说道:“同样你也告知我为何而坚持。”

    顾濯说道:“答案很简单。”

    白皇帝平静说道:“但现在的你还很弱,就连归一境都不是,按照当年你受天诛而死的结果来进行判断,你最终是失败了。”

    “是的,我失败了。”

    顾濯说道:“但这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

    白皇帝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问道:“那什么才称得上是真正重要的呢?”

    顾濯说道:“我也成功了。”

    白皇帝沉默片刻,说道:“所以?”

    顾濯说道:“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是天意。”

    他的声音里流露出情绪很静,听不出任何的骄傲与自矜,反而有种毫无道理的谨小慎微的意味,好似临渊而行,如履薄冰。

    就像他付诸于口的不是我即天意,而是我可以是。

    天意二字落时,顾濯眼中的最后一抹情绪随之而淡去。

    下一刻,他的眼神变得无比明亮。

    不是金光,亦非星光。

    是至为璀璨的天光。

    徘徊在天地间的钟声即将行至尽头。

    取而代之的是顾濯的声音。

    “哪怕你真的要死,但我不让你死,你就不能死,纵是时光也不能夺走你的命。”

    “这是我意。”

    “那就是天意。”

    钟声远去,人间一片寂静。

    下一刻,无数道天光自穹苍而落,没入顾濯的体内,再又以那紧扣的十指为桥,继而渡入余笙的道体神魂之中。

    那其中蕴藏着的气息根本无法用文字去准确形容,真不知道是生机,还是盎然的春意,又或者是至为粹然的天地伟力。

    身在未央宫前的人间至强者们清楚地感知到,余笙伴随着晨昏钟声远去而急剧流逝的生机,正在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毫无道理的稳固下来,哪怕依旧在崩塌,但不再是无可挽回的。

    存在于未央宫中的那盆绿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于顷刻之间破开大殿的屋檐,蛮横地出现在真实的天空之下。

    与此同时,活在神都大地的许多人都已感知到那道真实的气息,屈服于道心最深处的恐惧而跪了下来,向着悬于天空的未央宫不断磕头。

    皇后娘娘看着这一幕画面,想着先前听到的毫无情绪的话,唇角微微扬起,说不出的嘲弄与讥讽。

    因为她想到了一句诗,那人自己写出来的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

    ……

    ……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光渐散。

    未央宫前一片宁静。

    余笙闭上眼睛。

    片刻后她再睁开双眼,望向站在身旁的顾濯,眼中有万般情绪。

    顾濯的眼睛无比干净。

    但就像是天空。

    倒映不出任何的画面,便也没有余笙眼里的情绪。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眼中再有颜色,但已极淡。

    顾濯望向余笙,想了想,认真说道:“放心,我不会死。”

    “最多……”

    他平静而温和地笑着,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不再是我而已。”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诏道于天不错,请把《诏道于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诏道于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