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唯一的办法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自我?

    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什么都不要做,让自己成为一块真正的石头,或者说是白痴。

    不做就不会错,至少在当下错不了。

    或许在千万年的风吹雨打后,终究要迎来水滴石穿的那一刻,但在这段无比漫长的时间中,足以让人创造出现在的顾濯所想不到的转机。

    相信后人的智慧当然不是错误的,但他更习惯把性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道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区别无非快慢。

    快时好似暴雨如注倾泻人间,慢时彷如春雨润夜,又像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想要阻止这个过程,最切实的办法或许是自斩。

    这也是王祭离世之前,为何没有剑归易水,留且慢于顾濯手中的根本原因。

    但他最后还是不愿说出这句话,与其中需要付出的代价无关,而是因为他的朋友从来都不是顾濯,是当年那个推着轮椅与他说北海的花开了一起去看的那个少年。

    若不自斩,又当如何?

    剩下的最后的办法就是天地衡。

    更准确地说,以天地衡为根基在失去自我前重回当年所在的高度,以此对抗旧日里遗留下来的问题。

    这无疑是最为艰难的那一条路。

    修行与岁月难以分割,就算重来一遍,那些必须要耗费的时间依旧无法被省略过去,无非是变少。

    余笙之所以能在未央宫前重回巅峰,递出铁枪刺穿道休胸膛,是因为她和白皇帝早在多年以前便已有所准备,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刹那间的昙花一现。

    就像顾濯让晨昏钟隔世而鸣那般。

    现在的他还在养神境中未曾破境至承意,离归一境还有着遥远的距离,这个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他有远超同境界的手段与战力而遭到改变,那就不可能对抗道化对自我意识的浸染。

    想要走通这条路,走在这条路上,办法唯有一种。

    顾濯望向远方。

    如血般的暮光笼罩下的城池,让城中亭台楼阁的飞檐琉璃瓦变得更加耀眼,残留在上面的血渍与正在燃烧的火焰找不出区别。

    阴平这座闻名人间千年的古城本就在真实地燃烧着,凛冽隆冬的夜风不断吹着,火势随之而节节升高,直至染红穹苍。

    夜风并不凄冷,携着令人心烦意乱的烦躁灼热焚烧感觉,只是从皮肤上轻微的掠过,便像是遭到数百只看不见的蝼蚁的啃食。

    随着风过,空气里弥漫开来一股焦烂恶臭到发自内心感到反胃的强烈味道,那是不知道多少人死在这场大火当中才能蕴养出来的恐怖事物。

    这座古城已经成为真实的人间炼狱。

    阴平谢氏的历史,正在随着城中不曾熄灭的大火而沦为灰烬。

    顾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画面,眼中没有任何的情绪,更不曾停下脚步。

    越是靠近,自大火中传来的哭喊声越发真实。

    忠诚于朝廷的军方强者出现在顾濯感知中,这些人身在燃烧的城市中却没有出手救灾的打算,因为那些值得被救的人早已在灾变发生前被送出这座古城。

    是的,白皇帝在未央宫之变后的那份旨意里的确表露出既往不咎的态度,但总有那么几个势力是不能得到宽恕的。

    阴平谢氏正是其中之一。

    不是因为谢家始终站在皇后娘娘的对立面,不是因为谢家作为世家之首出现在未央宫前,而是因为在阴平城百姓的心中,谢家与作为帝室的白家平起平坐,别无二样。

    没有谈判的可能,那剩下的选择唯有战斗,以死告终。

    直至这一刻,城中依旧有阴平谢氏与朝廷的强者正在厮杀。

    大火正是因此而起。

    顾濯回头后望。

    夕阳入山,残留些许余晖挂在天边,幽蓝似海的夜色已然占据天穹,与这座正在熊熊燃烧的古城形成极鲜明的对比。

    他收回视线,越过某片崩塌小半的城墙,步入城中。

    空气开始变得炙热,尸体被烧焦后散发出来的恶臭徘徊在鼻端,混乱近乎无处不在。

    有普通人被压在断梁之下,只剩下一只手能够动弹,五指竭尽全力地抓着前方的地板,想要把自己的身体拖拽出去却怎么也做不到。

    泪水还来不及从眼眶里涌出,便已被空气中蕴藏着的热浪蒸发,仿佛不曾存在过,剩下的只有弱不可闻的呼喊声,为火光所淹没。

    有书生带着莫大的惶恐与悔恨之心,在自己的书房里发疯似的奔走着,把一本本亲笔书就的心血书籍装起来,就连妻女的性命都不顾。

    忽然之间,有一粒火星飘落在他的书箱里,竟是悄无声息地燃烧了起来,待书生发现的时候已经无可挽回,痛哭时流下的泪水根本无法浇灭这火焰,茫然不知所措。

    无数相似的画面在阴平这座古城中出现,黑烟熏天。

    无论是怎样凄惨的呼救声,顾濯都不曾理会。

    他站在这个燃烧着的世界中,闭上眼睛。

    轰!

    阴沉而恐怖的云层中闪过炽白的亮光,那是雷鸣的前兆。

    为火光所照亮的云海开始缓缓翻涌,更多的闪电出现在其中,带来沉重的压抑感觉。

    除去那些正在战斗的强者外,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一刻抬起了头,不解地看着骤变的天空。

    在这一刻,很多人都清楚地感知到天地元气出现的变化,那是混乱与无序。

    阴平城中某处未被大火烧到的地方,一位步入无垢境界的将领眉头紧皱,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谢家的强者近乎死伤殆尽,就算真有强到牵动天机的人活着,那也没道理以这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更应该尝试以偷袭来扭转当下这个不利至极的局面。

    就在这位将领为此而沉思时,忽有闪电劈落,准确地击中不远处的某幢高楼。

    火焰骤然升起,在风势的助长下迅速变大,就此变得不可收拾。

    紧接着,更多的闪电落了下来,不停地轰向这座正在倾塌的古城。

    在这场无由而至的雷暴中,如絮般的雪花开始飘落。

    很多人看着这画面,怔怔出神。

    然而更多的人根本做不到仰望天空,在轰隆不断的雷声中被大火焚烧死去,融入那股焦烂腥臭气味中,为活着的人带来难忘记忆。

    ……

    ……

    天地元气剧烈流动,雷暴不歇,雪落不止。

    人们震撼于眼中所见的宏大景象,继而在无意中忽略许多的细节。

    那些闪电其实是围绕着某个地方落下,呼啸的狂风始终在往某个方向吹拂,直至大火相连成海依旧不肯罢休。

    房屋早已倾塌到一间不剩,火海中找不出别样的颜色,偶有闪电落在其中撕裂出一个缺口,注视其中的修行者们才得以窥见真实的一角,那是有资格写在史书上的炼狱之景。

    那位将领面无表情说道:“今夜过后,谢家绝矣。”

    副将说道:“想必将军大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定然满意。”

    话里的那位将军大人就是王大将军,便也是在场众人的最上级,仅次于皇帝陛下。

    那位将领摇了摇头,说道:“只不过是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到罢了。”

    “我还是可惜,这座古城没有毁在百年前与道门决战当中,却在今天因为谢家沦为灰烬。”

    他的声音里带着惋惜的意味:“这真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

    话音方落,这位名为袁永怀的将领转过身,准备返回军营。

    谢家的灭亡即将成为事实,但他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无论是向王大将军汇报,还是赶回北方防备燕国和荒人可能不大的进攻,都是迫在眉睫的要务。

    便在这时候,袁永怀霍然回头望向后方。

    他的眼睛被火光染成一片红色,依旧掩不住其中生出的强烈诧异。

    一道强大的气息出现在他的感知当中,转瞬即逝,仍旧真实。

    与此同时,雷暴开始停歇,风势不再猖狂。

    袁永怀心中生出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

    这难不成是传说中的天劫?

    但世间怎会有这般孱弱的天劫?

    袁永怀神情变得无比凝重,沉默片刻后,从副将手中抢过长弓,搭箭。

    指腹被弓弦勒出凹痕,渐深,直至呈现出满月之姿,松手。

    这一切都在刹那中。

    下一刻,激荡涌起的真元随箭矢一并破空而去。

    只是瞬间,伴随着无数如同雷鸣般的恐怖低沉声响,燃烧着的火海被开辟出一条空白的道路。

    沿途废墟中的断木与尸体,在箭矢外泄出来的些许威势中直接沦为齑粉,就连空气也不复存在。

    这一箭毫无疑问在无垢境中也是极强大的一击。

    寻常归一境面对这一箭,恐怕必须要手段尽出才有活下来的可能,就算是出身大宗的天才人物也要狼狈至极,绝无办法轻易脱身。

    唯有最了不起的天骄才有些许可能正面相对,但也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站在旁边的副将好生吃惊,心想将军这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何突然挽弓射出这一箭?

    这个念头带来的疑问尚未来得及被付诸于口,答案已经出现。

    一道苍白的光芒映入副将的眼中,依循着箭矢撕裂出来的空道以恐怖的速度前进。

    好似时光倒流,片刻前的画面重复出现。

    逝者如斯,不复归来。

    这当然不是那道被射出去的箭矢,而是一道剑光。

    剑光的边缘残留着些许铁屑,如若星火。

    那是箭矢被正面斩碎后留下的痕迹。

    当副将意识到这一点后,那道剑光已经到来。

    一声怒喝响起。

    袁永怀悍然拔刀,自上而下,直接斩向那把飞剑。

    刀剑相遇瞬间,无形的气浪瞬间被掀起,如同潮水般拍打向四面八方。

    以两者交错的那一点为最中心,周遭残存的房屋先是倾塌,藏在石缝里的尘埃被不断掀出,继而被席卷涌向更远的地方。

    尘埃不见,落雪微止。

    副将神情愕然,看着自己的将军大人,只见浓稠的血水正从裂开的虎口中溢出,打湿刀柄。

    然后他更加愕然地望向剑起之处,看到一幕让他毕生难忘的画面。

    古城早已沦为废墟,火光依旧明亮。

    燃烧着的世界中,再也见不到昨日的巍巍高楼,只剩下残梁与断木。

    死寂里,唯有微不可闻却真实的脚步声。

    来自那位年岁不长的男子。

    他随意提着长剑,静静伫立原地,神情淡漠如旧。

    仿佛先前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

    ……

    ……

    “你是谁?!”

    袁永怀的声音震怒响起。

    事实上,他看着那张从未见过却不陌生的脸,早已有了答案。

    顾濯没有回答,轻挥衣袖,让归来的折雪静悬身旁。

    然后他开始往前,走向火海之外。

    袁永怀变得更加愤怒,喝道:“顾濯,你这是在做什么?!”

    顾濯抬起头,望向这位既惊又怒的镇北军将领,平静说道:“破境。”

    ……

    ……

    那个唯一的办法是破境。

    这就是顾濯来到阴平的理由。

    以血与火砥砺道心,是毫无疑问的世间最上乘破境手段,但他所求并非此物。

    他只是在借这满城的厮杀与毁灭,来遮掩自己破境时不可避免的天地变化,避免破境途中最为糟糕的情况发生——那破空而至的箭矢是在破境后发生的事情。

    大地忽然震动,那是镇北军闻讯而至,以最快速度进行集结带来的动静。

    本就不堪重负的房屋被撞破,近百铁骑出现在袁永怀的身后,黑压压一片,气势如潮。

    顾濯自火海中走出,眼神始终是平静,不曾因为这片黑潮生出波澜。

    场间一片沉默。

    每个人都在以炙热中带着恐惧的眼神注视着顾濯,等待他说出自己的第二句话,又或者等待袁永怀挥落右手,向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魔主发起冲锋。

    “可以让条路吗?”

    顾濯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谁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有哗然声响起。

    袁永怀盯着他的眼睛,沉默片刻后,摇头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行。”

    顾濯没有失望,只是有些遗憾,道了声好。

    然后。

    且慢出鞘。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诏道于天不错,请把《诏道于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诏道于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