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个好人

    在说完那句话后,魏青词转过身,再次走到那座空坟前。

    他低下头,看着坟前那块墓碑沉默不语,无由来地生出一种寒酸的感觉。

    墓碑上的那些字自然不会有易水中人喜欢,或者说易水的弟子们无比向往着祖师所做的选择,因为那些剑光曾经真实地出现在天之下,为世人所见。

    问剑未央宫,与白皇帝战上一场。

    这是人世间无数剑修所不敢付诸于口却梦寐以求的事情。

    去年冬天,挽剑池与朝天剑阙之所以被禅宗与诸世家说服,其中又何尝不存在以剑问道的念想?

    魏青词忽然说道:“可是最终的结果呢?”

    坟前一片安静。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半点情绪:“朝天剑阙已经跪了,挽剑池仗着天高地远不愿意跪,但到底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不得羽化,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一场空。”

    “我的记性很好,当然记得你对我说过的话,以荒人之法破境羽化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在你看来。”

    “可是,现在的易水却需要这种在你看来无意义的意义。”

    “为此我可以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话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这本就是魏青词对自己说的真心话。

    他望向坟墓后方不远处,在数株花树掩映间的那道细长阴影,沉默不语。

    且慢就在那里。

    这把易水的镇宗之剑自沧州归来后沉寂至今,闭鞘不出,如若枯木,不知道是在为死去的王祭默哀,还是别的什么缘故。

    魏青词十分清楚这个事实若是为外人所知,易水所面临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加沉重,而如今人间的局势却又注定他无法把这个秘密掩藏下去,必将迎来暴露的那一天,无非早晚。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尝试着往前踏出那一步,别无选择。

    只是当他想到楚珺与师尊分明无亲无故,最多不过有那一面之缘,却在今天以如此荒唐的理由来到易水,最后偏偏又对他说出羽化二字,不得不去思考更多。

    比如这是否是那位魔主所编织的阴谋。

    否则世事怎会如此巧合?

    魏青词看着阳光勾勒出那些深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无数次想要深深地叹息上一声,最终什么都没做,神情还是那般冷漠,或者说是麻木。

    “即便是师尊你这般骄纵自我的人,与魔主稍稍靠近以后,结果依旧是在不知不觉间被玩弄至死,甚至死前还要为自己的死亡而感到心满意足,认定不虚此生,那么……像弟子这种远不如您的人又怎能成为例外呢?”

    他最后对师尊也是对自己说道:“这是庵主和您甚至司主都用生命证明过的事实,所以我绝不会让易水走向那么一条不归路。”

    ……

    ……

    在身死前,司主被誉为人世间最为神秘的那位存在,这与巡天司在过往数十年间的努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故而当求知决定了解司主的生平后,连半天时间都不到,便有数十份在过去列为绝密的卷宗被堆在他身前的书案上,以供翻阅。

    狂澜将至,生死在前。

    为什么还要在今天去看一个死人?

    求知看着身前这堆卷宗,回想起当初沧州城中曹公公宣读司主种种罪状后,青霄月与赵启在那次闲谈当中隐晦流露出来的意思。

    ——无论顾濯如何,司主都要死。

    皇后娘娘为什么要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

    若说以此来换得名声,未免无稽,司主固然作恶无数,但那些恶行过往都藏在夜色里,不为人知。

    即便随着那张圣旨的出现,所有的罪行被暴露在天光之下,世人也无法对此生出真实的感觉,依旧觉得遥远。

    皇后娘娘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她依旧这么做了,不为司主留下半点体面。

    那就代表司主在她心中有不得不死的理由。

    求知的想法很直接。

    巡天司如今面临的风雨自皇后娘娘而来,只要让她无法呼风唤雨,困境自解。

    从司主入手,寻找这位罪人与皇后娘娘曾经存在过的那些隐秘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大做文章,便是求知当下所想到的唯一办法。

    唯一的问题是……与司主有关的卷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

    求知满脸愁容,心想现在的自己固然是比以前强上不少,但再怎么强也还是半个文盲,怎么可能把这一大堆东西全看完?

    他揉了揉紧皱的眉心,犹豫再三后,还是做了一个决定。

    “我要见德秋思。”

    “在望京试图杀过魔主的那个德秋思。”

    “理由?当然是因为我十分欣赏他的勇气与睿智,认为他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我还能不知道德秋思是司主的徒弟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不拘一格降人才啊?你到底哪来那么多话问的,给我去办事就是了。”

    “总之,今天我就要见到德秋思,办法你想。”

    ……

    ……

    白帝山上花树渐浓,湖水泛着金光,明亮到让人睁不开眼。

    裴今歌坐在石屋顶上,凝视着这片如画般的风景,看似是在思考,其实早已出神。

    直到余笙走到她身旁坐下,才是醒过神来。

    “他怎样了?”裴今歌随意问道。

    余笙轻声说道:“还在想着,只是暂时没有头绪,想来没这么快能想明白。”

    裴今歌安静了会儿,说道:“他不应该是一个心怀惘然的人。”

    余笙明白话里的意思。

    所谓修行,归根结底都是在修自己。

    每一位步入羽化之境的修行者,无论善恶,还是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必然都是坚定的,甚至可以用执着二字形容,不该有此迟疑。

    “如果这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答案随时都能给出,但这关乎到整个人间。”

    余笙平静说道:“那就值得惘然。”

    言语间,她取出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茶水与瓜果,又补了一句话:“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好人。”

    裴今歌闻言很是无语,心想哪有好人会被称作为魔主?

    这莫非就是夫妻之间才能拥有的独特幻觉?

    她偏过头望向余笙,挑眉问道:“你现在会有尴尬的感觉吗?”

    要知道大秦曾经是你和陛下的大秦。

    余笙淡然说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裴今歌很是佩服,因为她确信自己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否则又何至于迟迟不愿踏出前往羽化的那一步?

    一念及此,她情绪有些复杂地在心里叹了口气,随手从果盘中拿起一根黄瓜啃了两口,指着同为白帝山的远方。

    “如果把这座崭新的阵法比喻做一个圆,那我们此刻所在的这处清修之地就是最后的缺口,阵法的雏形将会在这里显现出来。”

    裴今歌认真说道:“这个事实让我十分不安。”

    余笙忽然问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裴今歌微微蹙眉,不明白话中何意,理所当然说道:“既然你是他的妻子,那就算整个世界都找不出他,你也是世界之外的那个例外。”

    余笙很喜欢这句话,轻声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真正关键的是我曾经在这里和他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而这虽然隐秘但却不是绝对的秘密。”

    裴今歌的面色变得有些难看,沉默片刻后,说道:“那位太监首领能猜到吗?”

    余笙说道:“你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裴今歌沉默不语。

    过去的她作为大秦权力中心的大人物之一,又怎可能没有和那位数十年如一日站在白皇帝身后的太监首领打过交道?

    正是如此,她才知道这位名声不显的老太监不仅境界极其高深,办起事来更是仔细到苛刻的程度,与掉以轻心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关系可言。

    山风徐徐而至,吹来几分清凉。

    余笙的声音随风而起。

    “把这里留作最后的缺口,是因为他不想提前揭开答案。”

    裴今歌声音微涩说道:“这座阵法对皇帝陛下来说,比我设想中还要来得重要。”

    余笙嗯了一声。

    裴今歌忽然有种压力如潮水袭来的感觉,瞬间淹没她的整个世界,不留半点空隙。

    这世间有什么阵法能重要到这种程度?

    让白皇帝不惜在明面上给予祭天的同等规格,派遣最为信任的身边人亲自操持,甚至在怀疑顾濯也许藏身于白帝山后依旧隐而不发,装作一无所知?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

    在意识到那种可能的存在后,她莫名变得轻松了些,微笑说道:“可能冒犯,但是我的确有些好奇,这是你姗姗来迟的原因吗?”

    余笙静静地看着她,问道:“这个答案对你很重要吗?”

    裴今歌说道:“对他十分重要。”

    余笙安静了会儿,说道:“没想到他对你这么重要,如此关心他。”

    裴今歌面不改色说道:“与他有关,但这同样也是我自己的事情。”

    余笙终于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那是令人安心的两个字。

    “不是。”

    她顿了顿,再说道:“但不可否认我讨厌面对这样的境况。”

    裴今歌的语气认真近乎诅咒:“你今后将会永远身在这种处境中。”

    余笙沉默片刻,没有接这句话,转而说道:“在翌日晨光到来前离开。”

    裴今歌问道:“他同意了?”

    “又不是白痴。”

    余笙说道:“哪有拒绝的理由。”

    裴今歌说道:“就算同意,想来他也要在离开之前做足布置,为自己留下弄清楚这种阵法的可能。”

    余笙又再嗯了一声。

    与先前不同的是,她似乎觉得那事十分棘手,秀眉微蹙。

    裴今歌见她神情便知大概,丝毫不意外,说道:“近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前前后后想了数十个办法,但没有一个让我觉得真正可行。”

    余笙仿佛意识不到这句话里流露出来的特别的亲密意味,若无其事说道:“你要去劝他吗?”

    裴今歌微微一笑,说道:“如果他是一个听劝的人,你还会像现在这样喜欢着他吗?”

    余笙摇了摇头,不是承认,而是拒绝进行这个话题。

    “那就谈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如今世间的局势怎样了?”

    裴今歌叹息说道:“除去闭关那些年外,我从未对世事有现在这么多的陌生。”

    余笙简单说了一遍。

    无论南北,还是东西。

    诸世家、各宗门、乃至于北燕与南齐等皇室,其中自然也包括禅宗。

    证圣四十一年的茫茫春雨里,人间在沉寂中喧嚣着。

    裴今歌听得十分认真,从那些话里不断整理思绪,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她把事情做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漂亮,局势越来越稳定,如果不是顾濯还活着,现在已经称得上是天下太平。”

    “要是她做不到这种程度,又怎可能成为皇后?”

    “但我还是想不明白,她到底想要什么东西,若是权力,那她到底要怎么接受永远居于人下的事实?假如她为的是修行,从最开始就不该选择这条路来走。”

    “我也不懂。”

    余笙的语气很坦然。

    裴今歌笑了笑,笑得很是随意,说道:“你现在又不姓白了,本就没必要在乎这种事情。”

    余笙说道:“那现在的你又是为什么在乎这些呢?”

    裴今歌敛去笑容,看着她认真说道:“我从未想过离开,我总有回去的那天。”

    余笙不再多言。

    石屋顶再次陷入平静,只剩下两人吃瓜喝茶的声音。

    直至傍晚时分,暮色浓如血。

    裴今歌抬头,望向不再那般刺眼的太阳,说道:“今晚或者明天,便是那些反对她的人最后的机会了吧?”

    余笙说道:“如无意外,是的。”

    裴今歌叹了口气,说道:“要有很多人死了。”

    余笙轻声问道:“你要管这件事吗?”

    裴今歌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摇头说道:“我有多不喜欢现在的她,便会有多么高估现在的她,既然今夜是那些反对她的人的最后机会,那便也同样是她的机会,我不会冒着这么巨大的风险办事。”

    这句话很有道理。

    然而当余笙想到裴今歌现在的立场,便又觉得事情尤为荒唐。

    ——你正在与人世间最大的敌人并肩而立,却对我说自己不愿面对风险?

    ……

    ……

    日落时分,顾濯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饭菜的香气已经飘起,昏黄灯火映照下,淋满酱汁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这很不寻常。

    余笙坐在桌前,对他解释道:“这是我们在山上的最后一顿饭,所以比较丰盛。”

    顾濯闻言不由微怔,想到很多传说中的故事,摇头说道:“真不吉利。”

    裴今歌对着他翻了个白眼,说道:“要是不喜欢,不吃就是,何必废话。”

    “那总归还是要吃的。”

    顾濯也不尴尬,就这样坐了下来,准备动筷。

    裴今歌看着他的脸,又再望向余笙,好奇说道:“难不成你喜欢他的那一部分里还有不要脸这三个字?”

    “你想多了。”

    余笙若无其事,淡然说道:“我从未喜欢过这一点,只不过我的确很羡慕他能不要脸,毕竟这是我做不到的事情。”

    话中显然别有深意。

    比如,裴今歌就觉得这句话看似是在说顾濯,其实是在说她本人。

    石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重。

    就在这个时候,有咳嗽声响起。

    来自顾濯的唇间。

    他对余笙和裴今歌说道:“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有想法了。”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诏道于天不错,请把《诏道于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诏道于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