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全面战争

    雨水不停落下,电闪雷鸣。

    明月为层云所掩,高台孤悬天穹之下,那件黑衫被雷光照出苍白。

    顾濯静静地看着王景烁。

    这位威震荒原近百年的镇北军大将军在惘然中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眉心,感受着死亡正在到来的事实,嘴唇颤动着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在无声地笑了笑。

    下一刻,易水剑意自窍中绽放,并不如般美丽,只是似水般流淌。

    如那千百年来不曾改道的滔滔江河。

    王景烁的身躯在奔涌成河水的剑意中被冲刷,再冲刷,于孤寂中不复存在。

    荒原上。

    裴今歌墨眉微挑,还是觉得顾濯太仁慈。

    如此死法,如何不是一种得偿所愿?

    她不知道王景烁是否满意,但她必然是不满意的。

    赵启的声音在旁响起:“天意就是天意,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

    裴今歌霍然回头,长裙于暴风雨中翩然起舞,问道:“你已忘却沧州事?”

    赵启沉默半晌,说道:“片刻不能忘。”

    无忧山主上应星穹,借北斗而成的杀道剑阵,于道主身前如冰雪消融的画面,足以让他铭记一生。

    “但今夜此刻的变故已经证明……”

    他看着裴今歌的眼睛,认真说道:“那不是天意。”

    雷光再起,天地刹那白。

    裴今歌懂了,说道:“这才是白皇帝真正用以说服你的理由。”

    赵启注意到这句话里的称呼不再是皇帝陛下,得知她已愤怒,无法理解。

    裴今歌平静说道:“我不想也没兴趣重复那些说过很多次的话,我只知道天意就该好好待在天上,不该也不能出现在人间,倘若出现,那就不能以天意相称。”

    说完这句话,她的气息与衣袂皆沉,不再在风雨中飘舞。

    仿若置身天地之外。

    赵启看着裴今歌缓缓闭上的双眼,知道当她再睁眼时,将会有惊天动地的一刀。

    但他还是问出了那句话,纵使明知故问。

    “你要做什么?”

    “天意现人间。”

    “所以?”

    “我又怎能忍住不斩上一刀?”

    裴今歌答得极干脆,是不假思索。

    赵启陷入沉默。

    ……

    ……

    荒原深处,群山中。

    这片风雪终年笼罩的土地里生存着难以计数的荒人。

    荒人们为求在这恶劣环境中生存,数千年来做过无数种尝试,或是如那位祭祀般祈求于上苍开眼,或是喻阳那般强忍种族仇恨与人类暗中进行合作,乃至于在人类的些许‘怜悯’中心甘情愿地成为奴隶……一切仅为了活着。

    这样的活着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故而荒人需要信仰,需要一个虚无缥缈的寄托,而那个寄托就是上苍。

    像喻阳那般质疑上苍的荒人是极少数,甚至到了以指而数的程度。

    在上苍于今夜荒原掀起风雨雷电前,深在群山中的司祭便已心生强烈感应,在无法自控的激动中匍匐于地,热泪盈眶。

    未有旨意也不必有旨意降下。

    一位又一位司祭站起身来,没有说哪怕一个字,走在风雪不愿停歇的山道上。

    这幕画面被越来越多的荒人所目睹,渐有荒人拿起火把跟随在司祭的身后,追随着自己的信仰,低声念诵经文而前景,不顾夜色与严寒。

    队伍越来越长,火光越来越明亮,越想越像是正在奔涌的洪流,如若长蛇盘山蜿蜒前进,照得白雪染了黄。

    谁也没有询问此去为何,只是平静地忠实着自己信仰,依循着冥冥之中的指引,前往上苍意志所在之地。

    那座境成羽化的孤山,如若巨人般伫立在天尽头,默然注视着荒人的行军。

    ……

    ……

    数千年来,群山终日晦暗,难有雪停时分。

    直到那年顾濯来过那一趟后,在那山峦环抱浓雾萦绕处,多出一处罕为人知的桃源。

    那是当初喻阳愿意为顾濯死在赤阴教山门的原因。

    桃源有春亦有秋,盛夏时节甚至阳光炽烈,唯有寒冬永不到来。

    生活在这里的荒人由衷地相信着,这就是喻阳所说的那个只存在于人类世界的美好南方。

    在最初的狂喜过后,此间的荒人迎来的却不是宁静喜悦,而是莫大的恐惧。

    恐惧源自于不安,每个人都在害怕失去这份美好,以至于不需要再直面生命危险后的荒人们,在战斗训练上爆发出了远超过往的专注与渴求。

    当司祭率领信众的沉默行军,为桃源中的荒人知晓后,那种萦绕不去的恐惧终于变得真切了起来。

    同样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以当初喻阳为首的这一批荒人们,无比坚定地踏上与司祭们截然相反的道路。

    ……

    ……

    群山深处发生的变故,此刻仍未来得及呈现在荒原上。

    王景烁已死。

    魔主正纵横无敌。

    无数记天雷轰向那座高台,挟着狂风暴雨齐至,却未能打湿其衣衫半点。

    远方,剩下那四艘飞舟沉沉浮浮,在这天怒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哪里还能再向魔主发起攻击?

    近处,活着的两位军方强者眼神黯淡,那张布满雨珠的面容找不出先前的坚毅,绝望正在浮现。

    这是一场战争,而作为前锋的他们毋庸置疑已经失败。

    开战至此,魔主面对这连番攻势,付出最为惨重的代价……居然是衣袂布料的轻微撕裂。

    再如何性情坚韧的军人,面对这个荒谬的事实,都无法平静接受。

    顾濯没有再动手杀人。

    与仁慈无关,与远在白帝山上的那位皇帝陛下有关。

    如今的他不是曾经的他,在境界上与白皇帝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这种差距会因为他眼中有过的风景而缩短,但绝不会消失。

    那他就必须要为此而付诸全部心神。

    两人的视线可以交错,便也能够互相言语。

    但不管是顾濯,还是白皇帝,从战争开始到此时此刻都没有说过哪怕一个字。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意相通?

    这场战争不存在和谈,唯有生死。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开口。

    以道法,以神通,穷尽万般手段相争便是。

    轰!

    一道雷光乍然落下,照亮顾濯手心。

    缘灭镜的碎片倒映出如枯枝般的闪电,以及更多。

    他的衣袂忽而绽放淡渺佛光,似是佛祖背后永世不灭的那个光圈,让这枚碎片飘起,以因果为线,远行万里外。

    ……

    ……

    白帝山上,正在踏向钟声起处的白皇帝,突然停住迈出一半的脚步。

    他眼前本已稳固下来的世界,此刻再生波澜,就像是有人往明镜般的池水砸了颗石子进去。

    那是缘灭镜碎片所带来的变故。

    白皇帝收回左脚,在片刻的思量后,再往前。

    这一步如常。

    然而当他再往前时,衣袖忽然烧蚀出缺口,带来些微灼热疼痛感。

    这是佛火。

    白皇帝偏过头,望向荒原。

    他的唇角泛起笑意,眼里不是嘲弄,而是意趣。

    禅宗为大秦国教,朕听佛再是合理不过,可你是道主。

    举世皆知你再是厌佛不过。

    如今的你却将禅法深研至如此妙境?

    可谓是不择手段。

    一念及此,白皇帝已再往前。

    为缘灭镜碎片所紊乱的世界未能真正拦下他的脚步,但却让他无可避免地慢了下来,让晨昏钟声得以暂歇。

    而这不是结束。

    他轻挥衣袖,双指如若捻起一枚棋子,落荒原。

    ……

    ……

    以天命垂钓开始的这场战争,横跨人间南北,波及荒原群山,其间有数万万人。

    然而真正感知到道主与白皇帝正在对峙的修行者,始终寥寥无几。

    这个事实在下一刻迎来了改变。

    一道看似纤细的白光,骤然间破云而落,于暴风雨中降临人间。

    那道白光蕴藏着漠然至极的毁灭气息。

    不偏不斜,无比准确地射向层云下方的那座高台。

    顾濯手持缘灭镜碎片,正在与白皇帝对峙,如何阻挡这道星光?

    哪怕这道星光囿于白皇帝未能尽心,威势不如当年诛杀盈虚之时,依旧强大。

    那年未央宫之变,人间寺庙十之八九,皆毁于此。

    就连元垢寺这等传承久远的禅宗祖庭亦莫能外。

    今夜又如何?

    那一道白光与高台相遇,没有爆发出任何的声音,光明如银浆般不断迸发出来。

    满天雨水为之而蒸发,连雾气都未能形成,归于虚无。

    整个世界静得诡异。

    不知道过了多久,光浆渐渐消散,不再掩埋真实。

    数十里外,远方飞舟上的军方强者们,明明身处严寒风雨中却生出一种炽热感觉。

    这当然是错觉,是来自于眼中画面带来的强烈感受。

    魔主以道法凝聚而成的高台不再完整如初。

    一个巨大的半圆形豁口出现在边缘处,泛着琉璃般的梦幻色彩,裂缝密布,甚至有岩浆正在流淌。

    那一袭黑衫不再整洁,可见残破。

    魔主眼神黯淡,面容苍白。

    片刻寂静后,飞舟上的军方强者们爆发出欢呼声,重新燃起信心。

    这时候的他们那里还会记得,那片高台上曾经站着的两位同袍已经尸骨无存?

    ……

    ……

    在那道纤细白光出现的瞬间,诸如剑道南宗这等当世强者,道心顿时发生极为剧烈的战栗,那是源自于生命最深处的恐惧。

    刹那时光中,这些与羽化相差不远的修行者们,都已感知到荒原正在发生一场战争。

    这是谁与谁的战争,无须猜测,不言而喻。

    有人决定闭上眼睛视而不见,有人提剑带酒往荒原高歌而行,有人默然计算这将会给人间带来怎样的变故,但更多的人则是深陷于震撼中。

    神都,那座冷宫。

    皇后望向北方,再次确信自己那位名义上的丈夫,对魔主厌恶至极。

    她无声而笑,笑得残忍,自言自语道:“杀吧,杀吧,你和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原,某座小镇。

    楚珺和谢应怜停下脚步,偏过头对视一眼,确定彼此道心皆有感应。

    “如果这是师父和白皇帝的战争,以我们现在的境界,什么都做不了。”

    “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师父把三生塔和折雪留下来给我,为的也许就是今天。”

    “有理……去年裴今歌说过,他在白帝山上住了很长时间,也许在山上留有后手。”

    “但白帝山必然凶险。”

    “再凶险又能如何,白皇帝正在和你师父开战,此刻必然身在荒原,其余人我们打不过也能逃,有什么好担心的?”

    商议就此结束。

    不是楚珺被说服,也不是谢应怜坚信自己的判断,而是两人找不到其他任何可行的方向,却又不甘心去袖手旁观。

    ……

    ……

    易水,江心岛上。

    与荒原相距千百里的无雨,夜风清朗。

    林挽衣手执且慢,眼神极为冰冷。

    魏青词站在她的眼中,把荒原上正在发生的变故娓娓道来,以那道星光带来的毁灭气息为明证。

    林挽衣漠然说道:“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有必要告诉我吗?你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事到如今……”

    魏青词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语气怜悯问道:“你还不明白他让你留在这里的原因吗?”

    林挽衣沉默不语,握住剑鞘的五指在不知觉中更加用力。

    魏青词看着她,看着且慢,认真说道:“魔主的手段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范畴,那是你所无法置信的冷漠残忍血腥狡猾,世间一切事和人,都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林挽衣不愿再听下去,打断这句话,斥道:“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魏青词很满意此刻她所流露出来的愤怒情绪,说道:“但魔主从未伤害过你,或者说从未来得及伤害你,所以我不会一厢情愿到让你对他做出任何不利的事情,我只希望你做一件事。”

    林挽衣面无表情。

    魏青词说道:“这同时也是皇帝陛下对你抱有的希望。”

    林挽衣微怔,眼神出现变化。

    她想着那位曾在祖宅与自己谈话的中年男子,想着当时有过的那些温和言语,道心陡然生乱,冷声喝道:“别再给我绕圈了。”

    魏青词正准备开口,取出那封由王景烁幕僚送来的密信,再道出那件事情的时候……

    忽有凛冽寒意生,树微颤,落如雨。

    不知何时,且慢已然自行出鞘,斩却那一缕无声滋生弥漫的阴霾,又或者是……天命。

    林挽衣眼神复而清明。

    少女拔出且慢,横剑身前。

    她对魏青词一字一句说道:“无论你能给我一个怎样的真相,我的答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拒绝。”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诏道于天不错,请把《诏道于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诏道于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