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命运(2)

    站在楚凌的高度,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必然是关乎天下,涉及强敌的要务,毕竟楚凌的时间与精力是极为宝贵的。

    中枢是干什么的?

    在楚凌的眼里,是辅佐他处置国事、运筹帷幄、解决内忧、洞察外患的核心,每一决策都需精准无误,继而使社稷平稳运转。

    因此中枢的队伍,不说全部,但至少超过一半,是要满足楚凌的需求。

    可现实呢?

    现实却是中枢之中,能堪重任者寥寥,多数徒有其表,他们在对应的位置上,想的并非是社稷之利,而是个人私利!!

    这些人如同蛀虫,侵蚀着国家的根基,表面上忙碌不堪,实则敷衍了事,暗地里却在谋取一己之私,导致国政推行不畅。

    楚凌深知不果断剔除这些蛀虫蠹虫,长此以往下去,大虞是在原地踏步的,这会使社稷出现危机。

    国与国之争下,向来是不进则退。

    这道理通俗易懂。

    故而楚凌是下决心整顿的,这与先前的整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过去数年间,楚凌是屡次对中枢出手,甚至在这期间啊,一批特设有司及新人,在一次次风波下出现,但是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叫逸散出去的皇权,重新凝聚到自己手里,继而叫更多的人生出顾虑与忌惮,从而不敢轻易的去做什么。

    然而此次整顿,楚凌意在根除积弊,重塑中枢之魂,而非往昔的权谋之术。

    毕竟今下的大虞,没有了三座大山,有的只是一顶天,这就是现下的主旋律,谁要违背这一主旋律,就是在自掘坟墓!!

    这次的整顿,旨在叫既定新政增扩范围,打破旧有秩序,叫正统新朝的风气,真正根植到大虞每寸土地上。

    紧密围绕这一大背景,楚凌要选拔贤能,剔除庸碌,铲除奸佞,培养新才,确保中枢高效运转的同时,还能注入新的活力。

    这件事要是能够做好,接下来的五到十年间,大虞在中枢层面不会出现状况,这样就能集中精力,去下沉到所辖诸道府县,以便让利国利民的惠政新规,真正在地方层面发挥出应有成效,以从多领域推动大虞整体进步,有效提升大虞国力。

    当然在这过程中,大虞肯定会受外部影响,或派遣使者斡旋,或出动军队震慑,或发动战争征伐,但是楚凌却坚信一点,只要中枢稳固,内政清明,外敌不足为惧!!

    “一个个都动起来了。”

    虞宫,大兴殿。

    楚凌负手而立,盯着眼前一摞摞奏疏,在不少奏疏里,夹着一张张字条,看到这些,楚凌露出似笑非笑之色。

    秘书省少监兼兰台令秦至白,低垂着脑袋而立,不过在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复杂神色。

    秘书省是在御前行走的近臣,或许他们在朝品级不高,可因常能在御前出入,这就使他们的份量并不低。

    而能进兰台、武阁当值的,更是经过层层筛选,深得楚凌信任的心腹。

    故而一些机密,在通过繁杂的筛选下,兰台及武阁的人,是能揣摩到一些真理的,而这将决定大虞今后的走势。

    ‘这些似无规律的风波,彼此间还牵扯到试探,博弈,交锋,以至朝野形势一变再变,可实际上呢,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朝中的一众有司,一众重臣,不少全都卷进这一个个风波下,殊不知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从中枢层面掀起啊!!’

    作为楚凌御极登基,首次召开的恩科,这场恩科,因为逆藩叛乱,继而引发大虞内外皆动,使得选录的群体,受到的关注并不大。

    以至于在今下啊,还有不少人认为,夏睿、苏琦、卢俊这批新科进士,才是正统朝的首届新科进士。

    人总是这样,觉得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殊不知这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

    秦至白在进秘书省前,是在尚书省观政的,因为表现出色,故而被留在尚书省任职,待在萧靖身边做事。

    这份特殊的经历,使秦至白得到了很大历练与磋磨。

    以至于到如今啊,秦至白不仅能够洞察到朝局微妙变化,更对这些变化有着自己的判断与见解。

    别觉得这是谁都拥有的。

    这个世界就是一巨大的草台班子,有太多的人啊,能够处在所谓的位置上,更多的不是因为其能力怎样,而是因为机遇和时势的巧合。

    人活于世,是要有所敬畏与顾虑,毕竟一旦做出选择,就要承受对应代价的,但也别太把一些人当回事儿。

    或许想的很多,都是自己主观下附加的,这是会圈住你的成长与发展的。

    “对于今下的形势,卿是怎样看的?”

    天子的声音响起,让秦至白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秦至白微微抬头,就感受到天子投来的如炬目光,秦至白不由心下一紧,在抬手朝天子作揖行礼。

    秦至白深吸口气,谨慎的对天子禀明:“陛下,臣以为,当前局势虽纷繁复杂,但实则脉络清晰。”

    “臣斗胆以为,用乱而不破来形容,最为贴切。”

    “乱而不破。”

    楚凌囔囔自语,可看向秦至白的眼神,却流露出赞许之色。

    此言总结的很到位。

    起初就是边榷员额竞拍有状况,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有司跟个人牵扯其中,继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看起来是乱糟糟的,实则却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矛盾没有解决前,那分歧与冲突就不会消失。

    楚凌允许这些现象发生,甚至允许派系之争,党争现状,毕竟楚凌知道,上述这些现象可以遏制与制衡,但想彻底取缔是断无可能的。

    哪怕他是大虞天子,也无法取缔这些。

    不过楚凌在不言下,已经划下了道道,在一个既定的圈子里,可以有这些现象,但谁要是敢突破圈子,把这些现象逸散出去,那他是绝不会手软的。

    在这过程中,没有揣摩到这层的群体,就是楚凌拿来震慑的工具人。

    不要觉得楚凌这样很无情,既然涉足到政治之中,那从最开始就要有这觉悟,至少楚凌就是有这觉悟的。

    在此之前,楚凌的处境何其艰难,何等凶险,如果楚凌敢走错一步的话,那是会一脚踩空的。

    对于天子而言,这无疑是在要其命啊。

    天子可以成功无数次,谁叫你是天子呢。

    但天子却不能失败一次,因为谁叫你是天子呢?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很多人。

    “自梅花内卫,锦衣卫,廉政、榷关两总署等一应有司,呈递到御前的密奏急要,兰台要密切关注好,筛选好,汇总好,有些人啊自诩很聪明,觉得自己所想所谋所做无人知晓,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给他们的这份自信!!”

    “臣遵旨!!”

    秦至白立时作揖应道:“请陛下放心,兰台上下定会做好此事的。”

    在讲这些话时,秦至白暗松口气。

    因为他知道,自己讲的话,是天子想听的。

    在兰台任职,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

    高强度,高效率的当值,这是常态。

    又因为兰台涉及众多机密,故而在兰台之内,是设有很多考验考核的,只有通过对应的,才能向上晋升,这才能接触到对应事宜。

    或许这个晋升,仅是一个座位的调整,可带来的差别却是很大的。

    在兰台任职的,整日忙的脚不沾地,以至于他们没有别的想法。

    可牵扯到兰台的晋升,楚凌早就想好了。

    能从兰台外放的,势必是要比吏部铨选要高不少。

    没有这样的橄榄枝,如何能叫一批批才俊,前仆后继的想挤进兰台任职?

    不是说是才俊,就一定能被选进。

    兰台最不缺的就是才俊。

    只有真正的翘楚,方能被选进兰台,即便是这样,在兰台之中,比之厉害的还有很多,这就是门槛。

    而这样的,还有武阁。

    楚凌对于御前的队伍建设,同样是极为看重的,兰台、武阁是军政智囊团,这是巩固皇权的重要组成之一。

    从御前离开,出大兴殿的那刹,虽说外面很热,可秦至白却感受到一丝凉意,他的后背早就被汗水给浸湿了。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名名身姿挺拔的锐士。

    羽林,禁军。

    不一样的穿戴,但流露的气势却是一样的。

    看到这些时,秦至白本能的长呼口气。

    一个念头,在他心底出现。

    有些人,为何会如此可笑呢?

    亦是想到这里,秦至白想到天子所讲,快速恢复了心神,将这些想法驱散出去,遂快步朝秘书省方向赶去。

    ……

    炎夏的天,是说变就变。

    前一秒,还是烈日炎炎。

    下一秒,就是阴云密布。

    轰隆隆……

    随着一道惊雷声从天际炸响,豆大般的雨珠倾泻而下,被烈日炙烤的土地,被雨水冲刷后,使得热气腾起。

    那蒸腾的热气,仿佛是朝野涌动的写照。

    “殿下,夏睿他们这样做,您真不打算做些什么?”在宗正寺内,刘谌低声问道,眉宇间透着一丝复杂。

    牵扯到宗藩的事,廉政总署瞎掺和什么啊。

    这是你们现在能掺和的?

    把牵扯边榷竞拍的做好,不就成了!!

    宗藩之事,非同小可,岂能轻举妄动。廉政总署只需盯紧边榷竞拍,确保无疏漏即可。

    宗藩要真那么容易处置,天子怎会只叫其人留在虞都,却对藩地没有任何处置呢?

    要知道这些宗藩的藩地,可是持有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这些要都能收缴国库,可比榷关总署搞的要可观多了。

    “做什么?”

    楚徽笑笑,看向刘谌反问,“在虞都内外,甚至京畿一些地方,出现些不好的舆情,还牵扯到了宗藩,廉政总署做什么举止,这并非是僭越,而是本职所在。”

    “侄儿既是大宗正,又暂领廉政总署,总不能说,啊,这事儿是宗正寺职权内的,你们就别掺和了,姑父觉得这样做对吗?”

    刘谌:“……”

    楚徽讲这样的话,叫刘谌无言以对。

    你就护犊子吧!!

    刘谌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暗骂起来。

    楚徽是怎样想的,刘谌一清二楚。

    既然夏睿他们想做些什么,那就做呗,真要是遇到无法解决的,楚徽自会出面斡旋,刘谌心知肚明,楚徽此举意在试探各方反应,顺便借机好好历练夏睿这帮天子门生。

    不是这层关系的话,夏睿他们做什么事儿,楚徽才不会理会呢,恰是因为天子看重他们,楚徽才会做这些。

    刘谌深吸一口气,话锋一转道:“那依着殿下之见,接下来榷关总署该做些什么?”

    “姑父,您这是在给侄儿开玩笑的吧?”

    一听这话,楚徽笑了,“眼下的朝局,形势是乱了些,可榷关总署该做什么,您难道心中会没数?”

    刘谌想试探什么,楚徽心知肚明。

    可楚徽偏不遂这老狐狸的愿。

    这样复杂的局面,或许对于其他人,是很难把握其中精髓的,但这对于刘谌这老狐狸,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再说了,楚徽现在不想动,他想好好瞧瞧,牵扯到其中的人,一个个都会做些什么。

    静观其变,对今下的楚徽,才是最为有利的。

    再一个,他那位王叔,陈王霸,这几日没有任何举止,这是超出他预料的,这也不由叫楚徽多想起来。

    “殿下……”

    “姑父啊,您有这功夫,在侄儿这想试探些什么,倒不如去想着试探别人。”

    见刘谌仍不死心,楚徽保持笑意道:“别的不说,仅是眼下这形成的复杂局势,看起来是乱,可根却是有的,那就是边榷竞拍引起的。”

    “先前咱们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就是想把躲在幕后的人引出来嘛,现在,是引出的人多了点,有些可能跟那件事没有关系,但是有关系的呢?”

    “姑父,您觉得是一明一暗好呢,还是都在明处好呢?毕竟想给侄儿,给您泼脏水的人可不少啊。”

    刘谌沉默了,他深知楚徽所言非虚,眼前局势复杂确需谨慎应对。但如果能将暗处之人引至明处,这优势不就出来了?

    刘谌权衡再三,终是说道:“殿下所言极是,臣先告退了。”

    言罢,刘谌作揖一礼,遂朝堂外走去。

    楚徽目送刘谌离去,心中暗忖:这老狐狸虽狡猾,却也识时务。

    随着刘谌的身影,在楚徽视线内消失,楚徽的思绪飘向别处。

    朝局如棋局,每一步皆需慎之又慎。

    楚徽深知唯有洞察全局,方能掌控先机。

    有太多的事,需要楚徽去反复衡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只见王瑜匆匆而入。

    “殿下,锦衣卫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楚徽眉头微皱,紧盯着王瑜。

    王瑜上前,将一份密报递上。

    楚徽接过密报,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楚徽的表情变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