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绞肉机(4)

    大虞、东吁的关系是不死不休的,这种关系持续了很久,为此双方爆发过不少冲突和战争,至于摩擦就数不胜数了。

    即便是虞太宗克继大统初期,这种摩擦也一直保持着,直到中后期,双方的摩擦才渐渐减少。

    但对于东吁而言,却始终没有放松过警惕。

    跟大虞比起来,东吁所辖疆域、人口都要远弱于大虞,先前爆发的战事,有几次都推到了天门山脉,甚至还丢掉过部分关隘,要不是大虞的内部或边陲出现状况,恐东吁就要面临倾覆之境。

    亦是这样,东吁对天门七关极为重视,特别是双方渐渐减少摩擦后,针对天门七关的修缮也跟着开始。

    主导天门七关修缮的,正是当下权臣周钊,正是凭借着该工的兴建,给周钊积攒了不少名望与底蕴。

    天门山脉中线的天威、天门、天战三关乃是核心所在,这与东线的天雄、天武两关,西线的天苍、天擎两关互成掎角之势,以此构成了东吁核心区域屏障所在,是抵御大虞兵锋的绝对防线。

    故而天门七关设镇国将军,中东西三主将,以此统辖八万精锐镇守,确保天门沿线驻防。

    这样的配制,还有险地要隘,想要将其尽数拿下,没有两倍,甚至数倍兵力,根本想都不要想。

    事实上在东吁出现变数前一年,天门七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在东吁老国主病重,事态就悄然发生改变。

    有人的地方就存有江湖,而江湖除却打打杀杀,人情世故外,还有着很多,比如利益,东吁的内耗内斗已严重到动摇根基的程度。

    说来,东吁有这等变故,还有大虞有一定关联。

    看似不可思议,可在这世上有什么事是不能发生的?

    大虞第三任皇帝克继大统,一上来是雄心壮志,为此使本土与周边都有变动,可谁能料想到新君登基不足一年骤崩,跟着是一八岁稚童被仓促拉出登基,这消息在大虞本土都引起轩然大波,更别提是传到大虞之外了。

    因为这件事,使东吁政坛出现变化,哪怕很是细微,但有时间的加持,日积月累下这就不可谓不大。

    十四族老牌核心本就存有矛盾,而地方一批豪族又不甘被压着,为此双方存有极复杂的试探、博弈、联姻、争斗,这不可避免的使吏治出现状况。

    而在这等大环境下,让一批新兴群体崛起,即从事商业的群体,他们在这等大势下凭借各自本事与投资脱颖而出,在商各领域有着各自的影响力。

    财富对他们来讲不算什么,甚至在这其中,有些本就是被人扶持起来的,但处在一种境遇下时间久了,这心态难免会有改变。

    故而在他们之中,有些不满足于现状了,手中掌握的财富再多,可在官场没有任何影响与地位,终究不过是别人眼中的待宰羔羊罢了。

    东吁上下的争斗加剧,就是以大虞新旧权力更迭为转折的,只是处在了局中,大虞也好,东吁也罢,多数都没有察觉到这点。

    争斗加剧了,政治强压,政治陷害,政治迫害这些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毕竟位置就这么多,你占了,我就要等,如果等待有期限,或许还好些,但问题是没有期限,这就叫人无法等了。

    这种风气,一开始仅在中枢与地方,但渐渐的就扩散到了军中,而作为东吁两大精锐汇聚之处,一个是核心所在,一个是天门七关,不可避免的就被人给盯上了。

    “咳咳……”

    寒风呼啸下,遍插天门关的旌旗随风飘散,立于各处的守关将士如雕塑般挺立,不时就有脚步声响起,一队披甲锐士在所属将校统领下巡查,期间敢有松懈者,一律严惩不贷!

    关墙上下存有的破口,裂痕……无不表明此间经历了什么。

    而在这满是肃杀的氛围下,敌楼所在,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响起,打破了此间平静,这也叫不少声音响起。

    “将军!”

    “将军——”

    十数名披甲将校,无不面露担忧的叫喊起来。

    “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穿戴着亮银色甲胄的中年,面无表情的朝着想围上来的诸将摆手示意,可有眼尖的将校,却是一眼就看到手掌上的咳血,这叫他们表情都变了,但见到中年眉头微蹙,眼神如炬的盯着前方,他们也不好说别的。

    “孙河到底是孙河啊。”

    不知过了多久,中年有些惆怅道。

    目光所及之处,是几座土山拔地而起,依稀间,甚至能看到不少黑影在晃动,寒风呼啸下飞尘扬起,这给人的视觉冲击太大了。

    ‘到底是堆土攻关,还是挖掘地道?’

    而在这等境遇下,中年心中暗暗思量。

    跟孙河交手这些时日,他还真摸不准孙河的脾性。

    有这样的思量,不止是因为中线的攻防战,还有东西两线传回的战报,直到现在,谁都吃不准,代表大虞挂帅的孙河,到底在何处。

    倘若能吃准这点,或许就不是今下之局了。

    战场之上,最惧的不是敌强,而是不知敌之所在,孙河用兵行诡道,将无形化为杀机,恰恰击中了对手最脆弱的地方。

    代表孙河的帅旗,不止出现在中线战场,还出现在东线的天武关,西线的天苍关,这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派来驰援天门山脉的兵力,被分成了两路去攻打东西两线了,而天门山脉中线的驰援,却一直没有抵达。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个是此前进犯大虞的主力,被征东大将军王昌牵制着,真要是后续撤退归国,势必会引发王昌部的全力追击,而更让人难受的是中线一带汇聚着不少来犯逆虞精锐,从中线一带撤离极难,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因此援军只能寄希望于东西两线尽快打开缺口,这样可保出动的精锐能撤回一部分。

    一个是东吁本土,即天门山脉以东地带,受中枢政局的变幻,导致地方秩序动荡下,出现了多达十余股反叛势力,他们打出的旗号出奇一致,清君侧!!

    权臣周钊趁势把持朝政,假借国主之名诛杀异己,想以此从快立稳脚跟,殊不知这却引发了众怒。

    于是四方烽火并起,人心思变,周钊虽握中枢,然政令却出现了问题,难以有效调度地方兵马,这样的情况如果敢叫大虞知晓,一旦知晓的话,那不止前线要出状况,只怕后方要更乱了。

    周钊怎样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做了他想做的事,竟然使本国出现这种乱象,本想借着对外进犯大虞,继而转移国内矛盾,却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当初一定不会这样做的。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但站在一个更高维度来看,哪怕周钊没有做出进犯之举,但是东吁国内的变局,也必然是会发生的,因为矛盾已到了爆发的临界点,积弊日久,譬如朽栋承千钧之屋,纵无外力摧折,亦将自倾。

    而大虞天子楚凌得知这等消息,必然会有所行动的,毕竟大虞国内也有矛盾,而矛盾如果不能在内部短期内解决好,就需要通过外界来转移,因为楚凌想要的更多,所以他必须要通盘考虑才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话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哪怕战争会带来很多死伤,可只要政治目的达到了,那这些就是值得的。

    或许残酷,但却是事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