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如何医天下

    八月初旬,刘备处理完冀州诸多事务,敕令云阳宫城里的中书台、尚书台、御史台、九卿与六部等官署,于建兴七年岁末前,逐渐迁至雒阳城。

    在此之前,还是由尚书令荀彧领群臣留在关中,处理益、雍、凉三州,及河西鲜卑与西域诸国事宜。

    让荀攸与郭嘉在雒阳将各官署的架子搭建起来,日后两京都官署合并后,能适应得更快。

    就在此时,刘备收到荀攸送来的急奏,陈元龙的病症复发,让太医官署的医者皆束手无策。

    而华佗与张仲景两人,一人提倡剖开肠道,冒着风险去医治,另一人则建议先用草药去腹虫,接着再从天下医者送来的良方中筛选出治虫之术。

    使狱里死囚试用药方,观察药性而治之。

    荀攸先是详细说了两位名医的治疗法,然后在奏章结尾附上了他与郭奉孝的想法。

    他们比较赞同张公的方法,华元化的治疗法风险太大,连陈登也不愿意剖开肚子,来刮肠洗胃,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拒绝。

    陈登目光瞥见华佗的行医征橐里,常放置数把小刀与针线,专用来给病患开刀治疗,他可不想遭此一痛,因此极度赞成张仲景。

    “元龙啊,这叫我如何救你?”刘备见奏书也不由摇头叹息。

    他只知道使君子仁,除去外壳取净仁,炒熟而食之,可以去除蛔虫。

    当年在徐州时,就派遣商贾去江东四郡寻找使君子果实,用来为陈登驱虫。

    奈何陈元龙肚子里的腹虫,却不是蛔虫,接着他一边让陈登停止生食鱼脍,一边寻医者想办法为其治疗。

    不承想一晃多年过去,还没有根治虫病,现在变得更严重。

    “元直,为我撰写诏书,令天下州郡太守留意各县,凡善治虫病的医者,出财帛与粟米,将其辟来京畿雒阳。”

    “传令雍州刺史刘虞,敦煌太守张恭,他们那里西域胡商颇多,可以向其打探西域诸国,以及更远处的贵霜、安息、甚至西海各国有无治疗腹虫之病的良药,献出者皆有重赏。”

    “雒阳太医官署将编撰《医经》一事暂且搁置,从雒阳附近开始寻专治腹虫之病的良药,亦可在朕之前给的药方中研究,能治腹虫病症者,赏千金,后嗣三代录太学名额。”

    刘备将奏章放下,肃然说道。

    如今只能这样了,调动天下医者的积极性,去为陈登治病。

    原以为华元化与张仲景两人与太医官署的名医,能治好陈登腹中顽疾,没想到还是莫可奈何。

    说到虫病,刘备蓦地想起一件事。

    这些年他常在北面治理胡人部落,收拾单于、可汗,险些忘记想要开垦南边的耕地。

    长江水域里的水中虫病也是一种阻碍,与南边的瘴气同样能致人于死地。

    “孔明,立即为我找出荆、扬两州各郡太守、县令送来有关水中虫病奏表……我要看看当地官吏上计的病患人数统计,以及在何处水域染病。”

    刘备转头吩咐道。

    “臣遵命!”诸葛亮拱手作揖,应声答道。

    没过多久,中书台的属吏就用肩膀担来三筐奏表,刘备打开仔细一看,果然看到了不少关于此病症的描述。

    零陵郡泉陵县的望乡有农妇常饮用河水,一二岁之间便全身水肿,不久后又腹坚如石,其丈夫以为农妇有身孕,不料想半月过后便暴毙而亡,死后虫从口鼻而出,附近邻居为之惊悚。

    荆州医者探察后得知,此疾病常发于每年的六、七月,其中以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三地最多,南郡、江夏郡、长沙郡、南阳郡病患较少。

    无论豪族还是百姓,患病后皆会身形水肿,然后暴瘦且食而不肥,长则数年,短则半年,便遭毒虫啃食五脏而亡,男女老少皆胀肚如盆,死后蛊虫从肛门与口鼻爬出。

    因荆州北部的官吏奉行朝廷诏书,为了防止疾病瘟疫以及开垦耕地为重,令黔首百姓多主动砍伐柴草,好用来生火烧水。

    各郡医者给出推断,或许正是因此缘故,长沙郡以北的郡县,患虫病者渐渐少于荆州南部的三郡。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办法治疗此病症,以及如何预防,也是一筹莫展。

    刘备看到此处,眉头不觉皱起,这就是后世所描述的血吸虫病啊,而荆州南部的水域就处在血吸虫病的频发区。

    “开垦南边的耕田,果然比想象中更为棘手啊!”刘备内心感慨说道。

    也就幸好碰上他知晓,不然开垦耕地不知得搭上多少人的性命。

    记得听过血吸虫寄居在是形状似于钉的螺中,不仅是饮用生水有感染的风险,就连皮肤触碰那一片水域,都有患病的风险。

    “元直,再提笔为我撰写一道诏书,令荆州各郡县的太守与县令,告知百姓不可再饮用生水,待到枯水季节,征发役夫到各地寻形状类似于钉的螺,焚烧成灰烬,以此遏制水中虫病。”

    刘备又吩咐说道。

    避免不了百姓不接触水,只能下令扫除钉螺,尽量减少被感染的风险种,不然日后再往荆州迁移黔首百姓向南开垦耕田,又会有不少人因病而亡。

    就算在云梦泽附近垦垛田,也很难避免接触江水,以此刻的医治手段,一旦感染此病症,那就是等于绝症。

    那可比陈元龙的腹虫病,还要棘手许多啊!

    “没有了战乱之祸,也会有瘟疫疾病,让人头疼不已……”

    刘备摇了摇头,皱眉思索着培养出更多的医者,除了在各地设官署,还要让乡里豪族子弟与军士子弟多出一条道路。

    “看来除了农官学,还要在各县先增设医官学,先让天下医者变多起来,再过数十年或者数百年,才能有几分成效啊。”

    学医可不像学农,不管是脱产习字,学习医书,还是实际诊断看病,所要付出的精力将远超过学农事,一旦开错药方,搞不好就是一条人命。

    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财力和精力去学,只有先从有盈余之家培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不错,请把《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