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鸿羽游身法

    在二月二十七日这一天的修行中,经数日潜心感悟,再加上深厚的积累,耿煊便已捅破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

    在他突破心中关隘之后,一门全新的功法,便很自然的于他心间孕育而出。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门新功法,是他修行迄今,于身法一道的集大成。

    连环步,狸纵术,万里飞云纵,乃至铁腿功,相马术……等所有与身法速度沾边的既有成果,全都成了他的资粮。

    与此同时,他还深度借鉴了洪波游身法,水行术等功法秘术。

    因为脑海中残留的前世记忆,加上多次亲身实验得来的体悟,让他在某一瞬,豁然明悟过来——

    “水流,气流……它们的性质在很多方面是高度相通的。

    既可相互借鉴,也可相互印证。”

    “既然两者存在颇多雷同之处,那完全可以将虚空,视作另一片性质稍微特殊的‘水域’。”

    在这些灵感的激发下,一门全新的功法雏形,开始浮现在耿煊心间。

    稍作尝试之后,耿煊将之命名为“鸿羽游身法”。

    因为这门“游身法”并非凭空而来,有着太多既有成法可供借鉴,参考,印证。

    最具开创性的一步,就是迈入门坎的第一步。

    是他将这诸多成法联系在一起,并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升华,结出一枚全新的“果”。

    也因为这个缘故,当耿煊成功领悟入门之后,于这门“游身法”的修炼之上,进步就异常神速。

    几乎是每过一天,境界层次便会向上拔高一层。

    这门“鸿羽游身法”刚入门时,就给耿煊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原本,无论他如何尝试,站在山顶最高处,最多也只能将滑行距离控制在七八百米左右。

    当这门“游身法”入门之后,情况陡然一变。

    滑行距离,直接增至两千米左右。

    虽然,这与他最终极的期待,依然有着天壤之别。

    可若只是与过往的自己相比,进步之大,却是显而易见的。

    更重要的是,这给了他确凿无疑的晋升之阶,再不是盲目而低效的胡乱摸索。

    每一次境界的提升,都会在结果上给与他直观而明确的回馈。

    相比于滑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滑行的姿态越来越轻松从容,耿煊更看重的,却是在这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那所有新增的经验和感悟。

    这些收获,非常庞杂,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若用简单的言语描述,那就是耿煊逐渐学会了如何与“虚空”相处。

    越来越适应,也越来越从容。

    刚开始尝试滑行之时的那种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吧唧一下跌个粉碎的忧虑,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

    他反而开始享受起来,这每一次滑行所带来的奇妙体验。

    心态越从容,身姿也随之变得越发灵活。

    当耿煊于三月初一这一天,轻松将“鸿羽游身法”推送进入大师之境后。

    那种身体处于虚空,无一处可以借力,被紊乱的气流带得身体完全不受控,身不由己的心慌感,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

    他不仅完全适应了这虚空,甚至可以如身在水中一般,可凭心意调整身体姿态。

    翻转腾挪,尽皆无碍。

    这种肆意的举动,最大的代价,也就让他的滑行距离变得更近,仅此而已。

    滑行过程中,对身体的调整越多,越复杂,这种影响便越大。

    带来的这种影响就越大。

    三月初三,“鸿羽游身法”在大师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跨入宗师层次。

    滑行距离,更进一步提升。

    站在落差两三千米高的峰顶,一跃而下,便可在狂风席卷中,迅速横掠近万米虚空,稳稳落在山脚下的营地之内。

    但耿煊最在意的,却不是这个结果。

    而是当这“游身法”晋入宗师之后,那无形无质的虚空,在他的感受中,一下子变得如同水域一般,既清晰,又直观。

    每一股从身周掠过的紊乱激流,他都能清晰的把握到它们的脉络。

    那些从身周掠过的飓风,在耿煊的感受中,变成了可以直视、可以触摸狂澜。

    “……既然可以看见,可以触摸,自然也可以利用。”

    “有弄潮儿,熟稔水的特性,并善加利用,就可在惊涛骇浪间如履平地。”

    “弄潮可行,那我弄风……自然也可以。”

    当耿煊将这种感悟用在实践之上时,还真让他在滑行的过程中,成功的借到了几次“风力”。

    原本一直在持续的、缓慢的下行的身体,忽然很明显的调整了一下角度,改下行为上行。

    只不过,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借到“风力”。

    自身的速度,身体的姿态,身周飓风的流向……每一种因素都要恰到好处,这才能共同促就这样的好事。

    粗略统计下来,每五次尝试,才能成功一次。

    还有一次,结果不好也不坏。

    而剩下的三次,不仅无法借到“风力”,从而滑行得更远。

    反而因为徒劳的尝试,影响到了既有的滑行节奏,更早的落在地面。

    又两天之后,时间到了三月初五。

    “鸿羽游身法”又进了一步,从宗师晋入圆满。

    不仅正常的滑行更加从容、距离也更远,“借风”也变得更加容易。

    基本每两次就能成功一次。

    而即便“借风”不成,最多也就回到“不借”之前的状态,并不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本来,耿煊还想做更多的尝试,充分体验一下“鸿羽游身法”圆满之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变化。

    不过,“地听蛛网”捕捉到的,如排山倒海的巨浪般,从西偏北的荒原中传来的浩大动静,让他暂停了尝试。

    耿煊甚至中断了修炼,返回营地之中。

    很快,便有更确切的消息传来。

    哈克回来了。

    回来的不仅有他,还有一支规模近三万的庞大军队。

    从玄州过来的他们,因为要避开董观的耳目,在西行之前,先得绕去极北之地,总行程何止数千里?

    现在,他正带着玄州的“精华”,跋涉万里,赶来与他汇合。

    在听到这消息时,耿煊心中大受触动。

    当初,将哈克蒙托等人安排出去之时,他只是指出了一个大的行动方向,和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至于哈克他们具体要如何做,又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并没有太过具体的要求。

    在具体的行动上,他只给出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是以,哈克究竟能将任务完成到哪一步,他既没有明确的命令,也没有过高的期待。

    现在,当这样一个结果呈现在面前,耿煊也忍不住内心惊叹。

    若他心中有个“标准答案”,那哈克交上来的答卷,却已经好到超过了“标准答案”的范畴。

    面对径直朝营地赶来的哈克等一行人,耿煊没有待在营中等待,而是主动朝哈克等人赶来的方向迎了过去。

    当这规模近三万的庞大队伍出现在耿煊视野中时,他狠狠的吓了一跳。

    吓到他的,不是他们褴褛的衣衫,也不是那腥膻气息过重的、差点能熏死人的气味。

    而是那从近三万个体身上,散发出的律动过于一致的“波纹”。

    当他们集体朝他跪拜而下的那一刻,这样的变化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一刻,耿煊心中,却生出一个很奇怪的,与眼前画面关联并不大的念头。

    “若是我这‘神子’,有意识对某件物品进行打造包装,大概立刻就能造出一件‘神器’出来吧!”

    这样的念头,其实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在更早之前,在察觉到这些“苍狼信徒”对自己这位“神子”奉献出真实不虚的虔诚信仰之后,他心中就动过这样的念头。

    但想到自己这般行事的真正目的,他又狠狠舍弃了这样的诱惑。

    至少,现目前来说,还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那……什么时候才是“适合的时机”呢?

    至少得是对“苍狼信徒”初次改造完毕之后。

    彼时,“苍狼天”不再是他们现在信奉的“苍狼天”,而是“青帝之子苍狼”,那时候,才是适合“神器”之类的造物适合诞生的时机。

    现在弄出一两件这样的东西,于他的根本目的而言,完全是有害无益。

    他若不在第一时间就将之毁掉,未来反而有可能成为某种隐患。

    期间,耿煊也从哈克等人嘴中,知道了他们途中的“传奇”经历。

    按下这样的念头,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耿煊几乎全部耗在了对这群“朝圣者”的接待和吸纳之上。

    将这规模近三万的“朝圣者”纳入“黑风军”体系之后,“黑风军”的规模更进一步膨胀,从十四万四千余增至十七万三千余。

    不过,还是老问题,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有炼皮、炼肉境界的修为。

    虽然迈入了修炼的门槛,却都是修炼者群体中垫底的存在。

    而在将这近三万“朝圣者”全部纳入“黑风军”体系之后,根据“燧珠”的提醒,总计四千四百点的白运,也陆续“到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满眼红名开始不错,请把《从满眼红名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满眼红名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