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南方战局

    就在曹睿到达德阳的同一日,领军将军毌丘俭的前锋石苞部也抵达了蜀中江阳郡的郡治江阳城外。

    若直观一些表述,毌丘俭的军队已经打穿了整个南中,来到了巴蜀盆地的最南端。

    石苞部三千人的到来,给此处濒临崩溃的局势带来了连锁反应。

    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从南中向北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江阳城外的孙登部。

    蜀汉庲降都督马忠满心焦急的坐在郡府之中,听闻城外吴军派来使者入城,并未接见,而是狠狠用力向桌案拍去,怒道:

    “什么?他要入城?不许,不行!”

    参军楚随愣住了:“都督不准吴兵入内?魏军前锋已经到了城外二十里处,吴兵军心士气已经低下到了极点,若非身处异乡不敢离军,否则已经开始溃逃了!”

    “属下听说,吴军营中今日又杀了三个领兵军官,说是军心不稳,先杀挑乱军心之人。”

    马忠长叹一声,细细的朝着自己的这个亲信参军解释了起来:

    “楚随,我与你说,江阳城本就并非大城,城内积谷不多,哪里能容得下吴国的五、六千溃兵?守城之事本就不在兵多,而在人心上下皆齐!我城中四千兵已经足够。若他入城,我城池反而难守了!”

    “吴军那些战力低下的废物,若愿意在城外,我可以允许他们依托城墙扎营。若不愿意,那就自生自灭去吧!”

    楚随愣了许久,而后问道:“那属下如何与吴人去说?”

    “如何去说,按我原话说!你肩膀上面挂着的是什么?没长脑袋吗?”

    “是,是。”楚随吓得缩了缩脖子,行礼后快步离开。

    走出州府正堂之后,楚随远远望见守在门外的吴军使者,暗暗啐了一口:

    “晦气!都怪吴狗!”

    蜀汉和吴国此前在西陵约为盟友,但作为盟友是要靠力量支撑的。

    当孙登有数万旧部被纳入蜀军、当孙登有六万民夫被归于蜀国管辖屯田的时候,领有一万军队的孙登可以是蜀汉盟友。

    当孙登平定了牂牁郡各路蛮夷,纸面兵力达到三万的时候,孙登可以是蜀汉盟友。

    当孙登领兵突入交趾郡,搅得魏国半个交州鸡犬不宁的时候,孙登可以是蜀汉盟友。

    但当孙登领兵像落水狗一样、被魏军从平夷一路撵到了江阳城外,在两月之内奔逃了五百里远……那孙登就不配成为蜀汉的盟友了。

    尤其是在蜀汉自己都前路未卜的当下,哪还有多余的粮草军资供给吴军残部?

    粮食都征到资中、武阳、广汉这些紧要地方去了!

    毌丘俭九月从滇池县北上,十月攻克味县之后留了千人守在此处,率七千人继续北上。

    粮草、衣物、军资等用品可以在沿途的城池和蜀军缴获中获得补充,但如何保持军队战力,成了毌丘俭军中头等重要之事。

    随毌丘俭从味县再度北上的七千军队都是交州兵,虽然战力在不断进军和用兵处渐渐锻炼了出来,可军心士气还是由于长途行军和用兵得到了极大影响。

    我等自是交州人,归属大魏也才数年之久,何必为了你们在南中打生打死?再说,此番出兵功劳都已够了!

    若是寻常将领,可能并无什么好的办法。

    但毌丘俭不同。他是大魏闻喜公、交州都监、领军将军,权限要高得多。

    毌丘俭对自己拣选出来的一万军队,给其中统兵百人的都伯及以上军官悉数许诺了关内侯的爵位。若要细细言之,毌丘俭在这一万军队中许诺了一百一十六个关内侯出去。

    除了军官得到爵位奖赏,寻常士卒也被许诺免收十年租赋。而且毌丘俭还额外承诺,此番军中缴获他自己和二千石官员分文不取,除了交给朝廷的份额之外,其余尽皆分给基层军官和士卒们。

    这才维持了这支军队高昂的士气。

    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阵吴军连战连胜,也给这支用利益维系的交州军队带来了极大的作战信心。

    不过这等封赏虽然明显泛滥,虽然是事急从权的做法,但也不算特别过分。从军事而论,毌丘俭相信皇帝并不会因此责怪自己。

    昔日夷陵战后,刘备在江南被陆逊所破,尚在江北的黄权被吴兵阻隔道路,率军队万人归降大魏。

    在这万人的军队之中,文帝曹丕册封了四十二位列侯,册封一百余人为将军和郎将。

    列侯,才是汉代传统意义上的封侯。县侯、乡侯、亭侯皆是列侯。

    关内侯与列侯虽只差一档,却是天上地下之分。与四十二位列侯相比,毌丘俭许出去一百多关内侯又能算得了什么?

    此前在马忠、留赞北返过后,随着毌丘俭领兵从味县向着吴国牂牁郡的‘都城’平夷城突进,孙登也下令留赞回返,在平夷城外阻击毌丘俭部的进攻。

    孙登当时纸面上的兵力也十分好看,大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可究其内里,大约是吴兵和后来所征的夷兵各半。而且就算是吴兵,各人籍贯都在数千里外的扬州,随着孙登来到牂牁这种蛮荒之地是求生的无奈之举,平时打打夷人还能容忍。

    可真要与魏国激烈作战的时候,稍有损伤,士气便以一个极大的速度崩坏下去。

    平夷城守不住了,孙登自然要领兵北逃。用孙登给马忠和蜀汉朝廷的书信用语来说,这是转进。

    一而再、再而三……就成了今日这副样子。

    自家都督对吴人态度如此,楚随作为参军自然不会给吴国使者什么好脸色。

    作为吴国使者的,正是当年在江陵城内对诸葛瑾、步骘二人防着一手的孟宗。

    孟宗被楚随言语一顿挤兑,几乎情难自禁,失魂落魄般的出了江阳城,回到自家营中,与孙登说了此事。

    孙登面色惨白,几乎泣下:“这是天要亡我吗?”

    将军留赞在旁劝道:“陛下尚有数千军队随身,天下之大,哪里不可去得?汉国与魏国尚在交战,要么我等直接逃往蜀国内地,要么投了魏国试试,或者躲到牂牁巴郡涪陵这些山中也行啊!”

    孙登箕坐于地,喃喃自语:“我哪也不去,就留在此处。诸位,我太累了……”(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我不是曹睿不错,请把《三国:我不是曹睿》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