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第一集平均收视率1.7,全国同时段节目排第二,仅次于《天天向上》,算是个开门红。
芒果台上下如临大敌,他们的感觉是对的,《好声音》从第二集开始,就掀起了收视狂潮。
这节目一半靠学员,一半靠导师。
第一集播放下来,四位导师的性格立马就被观众们总结出来。
最出彩的居然是叶赫那拉英。
叶赫那拉英是个很合格的工具人,她知道综艺都是有剧本的,在节目组暗示她可以稍微毒舌那么一点后,立马就走上了毒舌之路。
当然,不是柯以敏那种,柯以敏那种叫没教养。
也不是丁太升那种,丁太升那个叫不礼貌。
叶赫那拉英就是稍微严厉了那么一点点,网友们管她这种叫犀利直白的点评风格。
面对选手的演唱从不吝啬真实反馈,唱腔中的细节缺陷,他会毫不留情的指出,如果唱的很差,她就会说唱的很差。
有些学员的个人风格和歌曲的适配度有问题,她也会当面指出,不留情面。
怎么说呢,虽然有时候会弄的人有些尴尬,但她每一句都能说在点子上,不让人反感,而且很敢说。
有时候碰到上来就讲故事的,她也会打断对方,说‘这是一档歌唱类节目,不是故事会’。
真的是敢说,很符合她东北大妞的人设。
现在的选秀节目,很流行讲故事,给自己编一个很惨的故事,观众们早就有意见了。
但像《好声音》这样的,还从没有节目组这么干过,观众看得直呼“过瘾”,更成为了这档最亮眼的记忆点。
《好声音》第二集,收视率直接突破 2%,成功超越了同期播出的《天天向上》,稳稳占据了同时段收视榜首的位置。
而另一边,星辰娱乐与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奔跑吧兄弟》也完成首播,同样创造了收视奇迹。
神秘嘉宾居然是程龙?
作为华语影坛的“大哥级”人物,程龙的综艺首秀自带超高关注度,节目中他不仅毫无架子地与嘉宾们一同参与体力挑战,还分享了许多拍戏时的趣事,其幽默亲和的表现瞬间圈粉无数。
受程龙效应的强力带动,《跑男》首播收视率直接飙升至 2.8%,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好声音》,更一举超过了芒果台的王牌综艺《快乐大本营》,彻底打破了周末黄金档综艺的原有格局。
东方卫视作为国内第二梯队的卫视,不是没有超过过芒果台,但从来没有以这么大的差距超过过。
整整比《快本》多了0.8个百分点。
办公区内,员工们自发组织了小型庆祝活动,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工作人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颇有战胜恶龙的快感!
多年来各家卫视在综艺领域始终被芒果台压制,此次凭借《跑男》与《好声音》的双重发力,终于实现了对芒果台的超越,这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然而,在庆祝的欢呼声中,东方卫视台长的心情却格外复杂。
他看着手中的收视报表,脸上虽有欣慰之色,眉头却微微蹙起。
按照此前与星辰娱乐签订的合作协议,节目收视率越高,星辰娱乐获得的分成比例就越高,如今这般火爆的收视数据,意味着大部分收益都将流入星辰娱乐的口袋,东方卫视虽赚足了口碑与收视份额,却更像是在为星辰娱乐“打工”。
巨大的收益与东方卫视自己的收益形成反差,让台长不禁感到心疼。
这场综艺收视大战,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被相关话题霸屏,#叶赫那拉英好声音犀利点评#,#《跑男》程龙名场面#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与讨论量均突破亿次。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惊讶:“一直知道张辰的星辰娱乐在电影圈很厉害,出品的电影部部都是票房黑马,没想到做起综艺来也这么牛,直接承包了周末的快乐!”
“原本以为芒果台的综艺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结果这季《好声音》和《跑男》将他们掀翻在地,太刺激了!”
网络上的热烈讨论,进一步放大了这两档节目的影响力,也让星辰娱乐的综艺制作能力得到了全网认可。
面对东方卫视与浙江卫视的强势夹击,芒果台内部紧急召开了应对会议。
会议室内,台里的核心管理层与综艺制作团队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随着《好声音》与《跑男》的持续热播,两大节目所在卫视的收视份额合计突破 40%,这一数据直接“咬掉”了芒果台 15%的市场占比,彻底改写了国内综艺市场的竞争格局。
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近期各档综艺的收视数据,《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的收视下滑曲线格外刺眼。
“必须尽快找到对策,不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抢走!”负责主持的依旧是龙丹妮。
团队成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有人提出要对现有综艺进行内容升级,增加创新环节。
也有人建议加大嘉宾邀请力度,抢夺顶流资源。
还有人主张启动全新综艺项目,以差异化竞争打破当前困境。
“小李,挖导师的事情,进展怎么样?”会议中间,龙丹妮突然问道。
眼看《好声音》收视一路走高,芒果台也不再坚持光明正大的击败对手了。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现在最迫切的是夺回收视率,哪怕用一些脏手段也无所谓了。
芒果台试图通过高薪挖角几位导师的方式动摇节目根基,为几位导师开出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
不得不说,这一手的确脏!
如果真被他们办成了,《好声音》肯定收视率大跌。
以前亚视的《天蚕变》收视率大好,无线就是用的这一招,把徐少强这个男主演给挖走了,《天蚕变》差点夭折,逼得编剧没办法,说练功走火入魔,容貌大变,这才给圆了回去。
但可不是每一个节目都能像《天蚕变》这么好运气的。
小李闻言,面色却有些为难:“龙总,我联系了四位导师,但他们的回答很明确,不考虑跳槽的事情,有违职业道德,但我私下打听过原因,是因为他们与星辰娱乐签订的合同都是分成合同……”
小李这么一说,龙丹妮秒懂。
同时也在感叹星辰娱乐的大手笔,居然舍得将导师收益与节目收视率深度绑定,收视率越高,导师获得的分成比例就越高,最终拿到的报酬就越高。
这种“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让导师们更有动力投入到节目中,也让《好声音》的团队稳定性得到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巩固了节目的竞争优势。
……
星辰娱乐出品的几档综艺节目全部收视率大好,这在几大卫视来看是天大的事,但星辰娱乐已经不再关注。
从进入11月份开始,整个公司的重心都在《环太平洋2》的宣发上。
地铁,公交,楼宇,所有人们能注意到的地方,都被换上了《环太平洋2》的宣发海报,巨大的暴风赤红随处可见。
坦率讲,和芒果台交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别的不说,电影宣传上就多了很大阻力。
芒果台不但不会帮着宣传《环2》,还会打压。
别的电影都可以上他们的综艺宣传,唯独星辰娱乐的不行。
不过相对应的,其他三家卫视在这方面给予了不小的倾斜,倒是将芒果台丢失的那部分补全了。
公司忙着宣传电影,张辰自己也没有闲着,他将自己私人飞机的交付仪式都贡献出来了。
北京首都机场,私人停机坪被朝阳镀上一层金箔,湾流 G650的引擎轰鸣声从云端传来。
地面上,等候的记者和《环太平洋》粉丝瞬间沸腾。
警戒线外,举着“暴风赤红 yyds”灯牌的粉丝踮着脚张望,摄影记者的长焦镜头早已对准天空。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私人飞机交付仪式,而是张辰为《环太平洋 2》量身打造的宣发盛宴。
轰鸣声中,通体赤红的庞然大物缓缓降落在跑道上,不等它滑行到合适为止,媒体的闪光灯就已经开始闪了。
即便是见惯了豪车的记者们都忍不住惊叹。
张辰这架私人飞机的涂装很特殊,不是常规的白色,而是复刻了《环太平洋》里中国机甲“暴风赤红”的经典涂装:
哑光红底上缀着银蓝色的机甲关节纹路,机翼两侧印着巨大的三头龙图腾,机尾处“暴风赤红”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起落架的舱门都设计成了机甲履带的样式。
机舱门打开时,舷梯放下,张辰一身机甲驾驶员操作服装扮,虽然只是里面那套,没有外面那些外骨骼,依旧清爽干练。
“张导,这架飞机为什么要叫‘暴风赤红’号?”
第一个冲上前的是《中国电影报道》的记者,话筒几乎递到张辰面前。
张辰笑着指了指机身:“《环 1》里‘暴风赤红’是中国的骄傲,三头臂、等离子炮,黑曜石链剑,帅到炸。《环 2》里它会有更重要的戏份,这架飞机就是它的‘空中分身’,以后去全球跑宣发,它就是最显眼的《环 2》广告牌。”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身后的 LED屏,上面开始播放《环 2》的最新预告片:机甲在里世界与怪兽激战,“暴风赤红”的两支机械臂撕裂怪兽外壳的镜头引得现场粉丝尖叫。
“你们看,电影里的机甲能守护世界,现实里的‘暴风赤红’能带着《环 2》飞向更多观众。对了,你们想不想看看里面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想,想,想……”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私人飞机的内饰是什么样子的,即便中国早有富豪购买了私人飞机,但也不愿意将这么私密的空间展示给普通人看。
第一个这么干的是赵苯山,张辰就是第二个。
“跟我来~”
这次的宣传活动更像一场粉丝嘉年华,张辰邀请粉丝近距离参观飞机内饰。
驾驶舱的仪表盘背景是机甲操作界面,客舱座椅绣着《环 2》logo,甚至小桌板展开后都是“暴风赤红”的线稿图;工作人员还发放了定制的机甲模型纪念品,每个模型底座都刻着“贺岁档见”的字样。
这些当然都是为这次活动特制的,光是这些,就花费不菲。
虽说,只要给钱,什么都能定制,但也不得不承认,私人飞机,什么都贵。
从飞机上下来,记者们终于开始干正事了。
“张导,今年贺岁档竞争很激烈,《刺陵》《花木兰》《风云2》《环太平洋2》《阿凡达》《孔子》《我的唐朝兄弟》……
有喜剧片、剧情片,还有国外的特效大片,您对《环 2》的票房预期是多少?”提问的是《 Variety》中文版的记者。
张辰靠在飞机舷梯上,语气里满是笃定:“预期?我的目标是《环2》的票房超过《2012》~”
“嘶~”
记者们往前涌了涌,《2012》是什么?华夏票房冠军,不是年度冠军,是总冠军。
总票房14个亿!
张辰说《环2》的目标是超过《2012》,那不就是说票房至少14个亿吗?
这算什么?
自己的记录只能由自己来打破?
不过想想似乎很正常。
《大船》的记录是《环1》打破的,之后张辰又用《2012》打破了《环1》的记录,现在再用《环2》打破《2012》的记录貌似也没什么。
“张导,您的意思是,《环2》会战胜《阿凡达》?”
有《大船》的前车之鉴,卡车司机在中国的名声那可是非常响亮的,铁粉非常多。
张辰的《环1》虽然超过了《大船》,但那是多年以后。
现在张辰和卡车司机正面对垒,《环2》真的能超过《阿凡达》,许多人表示怀疑。
听到这样的问题,张辰笑了笑:“《阿凡达》我还没看,但《环2》我看过无数遍了,这么说吧,这部电影是我目前所有电影作品中水准最高的一部,有拯救世界的爽感,有巨兽互殴的震撼,有热血,有情谊,我保证在你们会后的日期里,说起今年的贺岁档,《环太平洋2》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记住我的话,机甲能够战胜一切……”
张辰没有诋毁《阿凡达》,尽管这样的事情在中美的宣传中都已经开始做了,但他没必要亲自做。
他只好夸自己的电影就好了,最后一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信心。
《阿凡达》又怎么样?
原时空《阿凡达》的票房记录是13亿多,如果没有蝴蝶翅膀影响的话,它甚至超不过《2012》。
而且张辰也有信心《环太平洋2》能够拿下不俗的票房。
卡车司机确实牛逼,技术上很有前瞻性,带动了整个3D电影的大发展。
但《环太平洋2》也不差,国外市场不好说,但国内市场,张辰有信心赢对方。
张辰的这番话当天就登上了热搜,#张辰说机甲能战胜一切##暴风赤红号私人飞机#两个话题的阅读量加起来突破 2亿。
《环 2》的预售链接开放后,首日票房就破了千万。
就在公司上下为此高兴的时候,张辰却接到了大卫的电话。
大卫是《环1》华纳方面的制片人,两人后来又合作了《2012》和《环2》,关系非常好。
就在前不久,他升职了,如今已经是华纳中国区总裁,说不得,他的升职和与张辰之间的合作有很大关系。
突然接到大卫的电话,张辰倒也不例外,平时都是他代表华纳与张辰沟通。
今天私人飞机与《环2》联动宣发,大卫估计是打来表扬的,谁知道电话刚一接通,就听到那边急匆匆的说道:“张,不好了,出事了~”
?
大卫的语气急促又沉重,完全没有往日的轻松。
“怎么回事?”
“《环 2》的北美评级出来了,是 R级。”
“什么?”
张辰的笑容瞬间僵住,保姆车里的氛围骤然降温,“你再说一遍?R级?”
“对,MPAA刚发的通知,理由是‘过度暴力场景和部分血腥镜头’。”
大卫的声音带着无奈,“我已经确认过了,不是误判,是正式评级。”
“怎么可能?”
张辰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在开玩笑,可听他的语气又不像,随后就感到一股荒唐感。
《环 1》的评级是 PG-13,当时里面还有机甲斩首怪兽的场景,即便这样,评级都是PG-13,《环2》这方面和《环1》看齐,怎么就成了 R级?
他立刻让助理调出《环 2》的成片片段,快速翻看。
所谓的“过度暴力”,不过是机甲与怪兽打斗时的金属碰撞、火花四溅,连怪兽的“血液”都是特效团队特意处理过的蓝色能量体,根本没有血腥镜头。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张辰的语气冷了下来,第一个,下意识的就将怀疑对象指向了环球影业。
“《阿凡达 2》不是和我们同档期上映吗?环球是《阿凡达》的发行方,他们怕《环 2》抢票房,故意搞事!”
《环 1》上映时就跟环球的某部大片撞期,最后《环 1》的全球票房压过了对方,两家公司结下了梁子。
这次《环 2》和《阿凡达 2》都瞄准了贺岁档,环球没理由不设防。
“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怀疑,这次评级委员会的 7个评委里,有 3个都是环球影业的前高管,还有 1个是环球合作的特效公司负责人,他们都跟环球有利益关联。”
“你们知道居然都不做预防?”
被张辰诘问,大卫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我们也是大意了,《环1》是PG-13,《环2》我们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没想到环球会在这块玩手段~”
“那你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啊,他搞我们的《环2》,我们就搞他的《阿凡达》,要是大家一起死~”
这下大卫更尴尬了:“《阿凡达》的评价已经出来了,PG-13……”
“操!MPAA这帮王久蛋~”
张辰忍不住爆了粗口,“环球是六大,华纳难道就不是六大吗?你们公司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让环球的人操控评级!”
张辰的语气里满是怒火:“大卫,我是不是听错了,评委会里居然有4个他们的人!华纳就任由他们操控评级?华纳在 MPAA里没有话语权吗?你们这段时间到底在忙什么?”
电话那头的大卫沉默了几秒,才无奈地叹了口气:“张,我比你更想解决这件事,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那我们能怎么做?”
“按照他们的要求,剪掉一些踩线的镜头。”
“老子花八个月做的粒子特效,机甲手撕怪兽的镜头,你让我剪?
MPAA那群老家伙连‘暴力’的定义都搞不清,比《环2》暴力的多了去了,都是 PG-13,到我这机甲喷个等离子炮就 R级?合着环球给的‘顾问费’比华纳的诚意值钱是吧!”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美国电影公司现在都在传一个话题,说《环 2》是‘文化入侵’。”
“文化入侵?”
张辰愣了一下,随即觉得荒谬,“就因为电影里是中国人驾驶机甲拯救世界?这叫文化入侵?那好莱坞拍了那么多美国英雄拯救世界的电影,算什么?”
“我知道这很荒谬,但很多人信了。”
大卫的声音带着疲惫,“华纳内部已经分成了两派,我和几个支持你的高管,想争取重新提交剪辑版,尽量保住 PG13评级。
但负责北美发行的副总裁马克,他一直在拉拢其他人,要么让我们撤资 20%,要么就大幅度剪掉电影里的中国元素,比如把‘暴风赤红’和‘洪荒’的戏份减少,把主角的中国背景改成中立国籍。”
张辰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终于明白,环球搞的不只是评级,还有舆论战。
所谓的“文化入侵”,大概率是环球放出去的风声,就是要搅乱华纳内部,逼他们删减中国元素,或者干脆撤资,让《环 2》失去竞争力。
“马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跟环球有勾结?”张辰问。
“不一定是勾结,但马克一直对‘中国主导的大片’有意见,他认为《环太平洋》里的中国元素太多了。”
大卫叹了口气,“环球刚好借了这个由头,给他递了‘台阶’,他自然就顺水推舟了。”
电话挂断后,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张辰看着窗外的街景,脑子里快速盘算着:
如果接受撤资,《环 2》的后期宣发资金会不足。
如果剪掉中国元素,电影就失去了灵魂,之前的宣发也全白费了。
而 R级评级直接影响票房——北美 17岁以下观众不能单独观影。
美国有句俗话——R级电影的天花板就是1.2亿。
中国内地虽然没有分级制度,但 R级电影在其他国家的排片量都会被限制,票房至少要少 30%。
评级,实打实的会影响到票房,所以大卫才会着急。
“不能就这么算了。”
张辰闭着的双眼猛地睁开,眼神变得坚定,“环球想搞事,华纳内部想拆台,那我就去美国,当面跟他们撕清楚。”
他立刻打电话给助理:“通知‘暴风赤红’号机组,准备飞往洛杉矶,越快越好。另外,帮我发一条微博,内容就写‘去美国撕逼,之后汇报战果’,配一张飞机的照片。”
四个小时后,张辰再次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的私人停机坪,一同来的还有大卫。
“暴风赤红”号已经做好了起飞准备,引擎重新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
机舱门关闭,飞机缓缓滑向跑道。
张辰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地面上的景物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片模糊的光斑。
他知道,这次美国之行不会轻松,要面对的是环球的算计、华纳的内斗,还有所谓“文化入侵”的舆论压力。
但他更清楚,《环 2》不只是一部电影,是中国机甲的招牌,是中国科幻刚刚露头的嫩苗。
现在有人想毁掉这颗嫩苗,他肯定不答应。
“等着吧,”张辰看着窗外的云层,轻声说,“这次一定要把‘暴风赤红’的尊严,还有中国电影的尊严,拿回来。”
引擎的轰鸣声陡然增大,“暴风赤红”号冲天而起,朝着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飞去,也朝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机甲大战”飞去。
同一时刻,张辰国内的微博账号上,最后一条微博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环2》被定为R级,有人在搞手段,我必须去北美撕一场,等我的好消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