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抓大放小,圆满处理;常瑞元通电嘉奖,楚云飞前往第五战区

    太原,后勤总库。

    临时指挥部。

    房间内,烛火摇曳,将楚云飞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墙壁上。

    谢渝发已经离去,只留下那封用火漆封口的、沉甸甸的私信,静静地躺在桌案上。

    孙铭站在一旁,看着楚云飞拆开信封,抽出那张薄薄的信笺。

    他知道,这封信的份量,比任何一份军令都要重。

    信上的字不多,是用毛笔写就的行楷,笔力雄健,一如其主。

    内容,也如阎锡山本人一般,没有丝毫的虚与委蛇,直白得近乎于摊牌。

    信中,阎锡山首先肯定了楚云飞整肃军纪的必要性与正当性,承认自己治下确有害群之马,理当清除。

    但阎老西话锋一转,便开始细数山西多年来独自支撑抗战之艰难,官员薪俸微薄,生计困顿之现实。

    他没有为任何人求情,却句句都在讲述着“人情”与“现实”的无奈。

    信的最后。

    阎老西只写了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政至苛则众叛。百川与君,共勉之。”

    楚云飞静静地看完,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看着它一点点地化为灰烬。

    “云公,”孙铭低声问道:“阎长官这是想让我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不。”

    楚云飞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如夜:“他不是让我们轻轻放下。”

    “他是想告诉我,这把刀,可以砍,但要看砍谁,怎么砍。”

    楚云飞站起身,在房间内缓缓踱步。

    他的内心,在进行着一场比任何沙盘推演都更要复杂的政治博弈。

    他当然清楚,阎锡山这封信的背后,是这位“山西王”对自己权力边界的一次试探,也是一次示好。

    阎老西是在告诉他楚云飞:我承认你的权威,也愿意配合你的“清洗”,但你不能动摇山西的根基。

    那些盘根错节的文官体系,是他阎锡山安身立命的“里子”。

    杀一两个可以,若要连根拔起,那便是逼着他翻脸。

    而山城那位委员长呢?

    他赐予自己这把“尚方宝剑”,固然有整肃军纪之心,但又何尝不是想借自己的手,来敲打、来削弱这些地方实力派?

    他楚云飞,正好处在这两股巨大力量的夹缝之中。

    先动山西,实际上也是为了向其他各方势力表明态度。

    “云公,此事棘手啊。”孙铭忧心忡忡:“若我们从重从严,必然与阎长官生出嫌隙,动摇我军在华北最稳固的后方。”

    “若我们从轻发落,又无法向山城交代,更会让那些硕鼠们觉得我们雷声大雨点小,日后必将变本加厉。”

    “所以。”

    楚云飞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既要让阎长官看到我们的‘人情’,也要让委员长看到我们的‘军法’。更要让所有心怀不轨之人,看到我们的‘雷霆手段’。”

    他认真思索之后,一个清晰的策略,在他脑中形成。

    “抓大,放小。”

    楚云飞对身旁的赵鹏程和孙铭说道,声音平静却无比坚定。

    “这次查案,我们不搞扩大化,不搞人人过关。”

    “我们的目标,是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大鱼’!”

    “孙铭,调查结果出来了吗?”

    孙铭缓缓点头,而后接着说道:“通过对几名关键人员的连夜“摸排走访”,发现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黑色利益链。

    通过军中硕鼠与地方奸商相互勾结,并有地方官员进行打掩护,甚至这其中还牵扯了部分的情报人员。”

    孙铭将一份整理好的文件,呈递到楚云飞面前。

    “目前已初步查明。”

    “大部分失踪的军需药品,尤其是盘尼西林和磺胺粉这类救命药,都通过数个秘密渠道,流入了黑市。”

    孙铭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

    “这些在前线,能救活我们一个弟兄性命的药,在太原的黑市上,正被那些国难财的奸商们,炒出了天价!”

    “一支盘尼西林,黑市价格,十根金条!”

    “一包磺胺粉,黑市价格,五根金条!”

    “而且”孙铭顿了顿,艰难地说道,“我们有证据表明,其中一部分药品,甚至通过这些黑市渠道,最终流向了日军占领区。”

    楚云飞拿起一份审讯记录,重重地拍在桌上:“像这种,倒卖盘尼西林和磺胺粉,甚至将其卖给敌占区的国贼,有一个,杀一个!

    有两个,杀一双!绝不姑息!这种人,杀了,阎长官无话可说,山西的百姓只会拍手称快!”

    “还有那些,利用职权,侵吞军粮,倒卖武器弹药的,证据确凿的,一律严办!”

    “这些人,是趴在军队身上吸血的蛀虫,不杀,不足以正军法!”

    “这,就是我们要抓的‘大’。我们要抓上一批这样具备代表性的腐败官僚,用他们的人头,给山城一个交代,也给二战区所有官兵一个交代!”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至于那些‘小鱼’。”楚云飞的语气稍缓:“比如像梁化之所说,因为薪俸微薄,日子过不下去,贪占了一些布匹、粮食的低级官吏。

    只要罪行不重,没有涉及战略物资,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

    “追缴其赃款,留他们一条性命。”

    “这,就是给阎长官的‘面子’。也是为了稳住山西的局面,不至于寒了所有人的心。”

    “云公英明!”

    赵鹏程和孙铭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钦佩。

    这个方案,既有雷霆手段,又有人情考量。

    在政治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最完美的平衡路径。

    但楚云飞的思考,并未就此停止。

    “光杀人,是治标不治本。”

    他继续说道:“此事过后,我要以华北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向阎长官提交一份‘山西吏治改革建议书’。”

    “第一条,就是调整所有行政官员的收入!”

    “从我们这次查抄的赃款中,拿出一部分,成立‘廉政基金’,大幅提高基层公务人员的薪俸。”

    “让他们能养家糊口,活得有尊严,断了他们因穷而贪的念想。”

    “第二条,”楚云飞的眼中,闪过一丝更为深远的寒光:“以此案为契机,对山西地区盘根错节的地方实力派,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和敲打!那些与军中硕鼠勾结的黑市商人、地方豪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要连根拔起!”

    “这次,我们先杀军中的蛀虫。”

    “下一次,我们就要杀地方上的恶霸!”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华北的天,已经变了。”

    “任何人,都休想再把国家的财产,当成自己的私产!”

    一席话,让赵鹏程和孙铭都感到心头一凛。

    他们知道。

    楚云飞的这一刀,砍下去的,不仅仅是几个贪官。

    他要砍的,是旧时代盘踞在这片土地上,那根深蒂固的、腐朽的制度与人情之网。

    ——

    山西,长治。

    接到电报之后的方立功一脸的无奈。

    “小李..小李”

    “有,方长官,您叫我?”李明杰快步走上前来。

    李明杰曾经当过楚云飞的贴身警卫员,在基层历练之后,理所应当的被方立功提拔到了身旁。

    “照着这个名单带队抓人,若有抵抗自行处置,除名单之外的任何人,不得擅自抓捕,明白吗?”

    “是,方长官。”

    等到李明杰离开之后,张大云这才缓缓出声:“给我们这些前线作战部队的军需物资基本上都是足额足数的,这个时候动后方,不合适吧?”

    方立功背负双手,楚云飞式的姿势站立:“我自然明白二战区总体而言情况很好,在此基础之上,楚长官自然不会愿意耽误太多的时间。

    我其实在担心,山城实际上在拖延反攻暹罗的时间,实际上是想要给杜聿明准备一份战功,让他和楚长官分庭抗礼的战功。”

    “您是说,歼灭日军的泰缅方面军?”张大云恍然大悟:“可暹罗地形复杂更甚缅甸,我们甚至没有盟友的情报,更对其地形地势无从考察,在此基础上,如何才能取得胜利呢?”

    “说实话,我和楚长官讨论过这件事情.楚长官的意思是兵力暂且不足,且需要大量的火炮和装甲部队增援,尤其是新兵们正在适应雨林气候,绵延的雨季给后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想要攻克暹罗,推翻亲日法西斯政权,并且将日军泰缅方面军重创乃至全歼,是一件几乎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委员长的意思是”

    “造神”方立功叹了口气:“就像是长沙会战那样明明是一次战略上的失败,战术上的小胜,通过媒体渲染将其鼓吹为不逊色于豫东战役的大胜利.”

    ——

    山城,委员长官邸。

    潮湿的雾气笼罩着这座战时首都,委员长的官邸书房内。

    气氛却与窗外的阴郁截然不同。

    一缕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室内飘散的茶香。

    何应钦与陈诚,这两位国民政府军政体系中的巨头,此刻正并排站立在常瑞元的办公桌前。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混合着惊讶与赞赏的复杂神情。

    就在刚才,侍从室主任张治中,向他们详细呈报了楚云飞在太原处理“军需贪腐案”的全部过程与最终结果。

    “楚云飞以雷霆手段,逮捕了以后勤总库王主任为首的十七名校级以上军官,以及与之勾结的三十余名地方奸商。

    经连夜审讯,人证物证俱在,罪大恶极者,已于今晨,就地枪决。

    首级悬于库房门外,以儆效尤。”

    “所查抄之赃款、黄金、烟土、古玩等,折合法币数目巨大。”

    “楚云飞提议将其中半数纳入SX省府财政,专项用于提升基层公职人员薪俸,以安其心;另外半数,则全部充作二战区军费,以励士气。”

    “对于涉案较轻、罪责不大的百余名下级官吏,楚云飞则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责令其退还全部赃款,革职留用,戴罪立功.”

    听完汇报,一向与何应钦在派系上有所竞争的陈诚,也忍不住抚掌赞叹:“好一个楚云飞!好一个‘抓大放小’!这一手,玩得实在是高!”

    他转向常瑞元,语气中充满了钦佩:“委座,楚云飞此举,可谓是一箭三雕!

    其一,他杀了该杀之人,用雷霆手段震慑了所有宵小,为我军整肃军纪立下了标杆,我们足以向全国军民交代!

    其二,他放了可放之人,又提议提高薪俸,给了阎长官天大的面子,也稳住了山西的后方,避免了官场大乱。

    其三,他查抄了巨额赃款充作军费,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何应钦也捻着胡须,缓缓点头:“辞修所言极是。

    云飞此番,不仅展现了其领兵作战的卓越才能,更展现了其处理复杂政治局面之高超手腕。

    有勇有谋,有威有德,收放自如,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确乃国之栋梁。”

    常瑞元听着两位心腹重臣对楚云飞毫不吝啬的赞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楚云飞的选择,完全符合他的预期,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完美。

    他既像一把最锋利的刀,斩断了腐肉,又像一剂最温和的药,安抚了人心。

    他向自己,也向所有人,展现了他的忠诚与能力。

    楚云飞证明了,他这把“国之利刃”,锋利,却不至于伤主。

    “嗯。”常瑞元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满意的声音:“云飞此番,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他拿起笔,在一张电文纸上,亲自拟定了给楚云飞的嘉奖令。

    “拟电,通报全军。”常瑞元的声音,带着一种嘉许的意味。

    “陆军XX、华北联合司令部xxx、统帅部军法执行总监部首席副总监楚云飞,奉命于山西太原,整肃军纪,彻查贪腐。

    期间,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以雷霆之势,肃清军中硕鼠,严明国家法纪,其功至伟,其行可嘉!特此通电嘉奖,以彰其功!”

    写完嘉奖,他却没有停笔。

    他看向何应钦与陈诚,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既然云飞这把刀,已经出了鞘,见了血,那就没有这么轻易再收回去的道理。”

    “山西的脓疮,只是个开始。第五战区,在恩伯的治下,积弊更深!其内部之腐败,怕是比山西有过之而无不及!”

    常瑞元再次提笔,在嘉奖令的下方,增添了新的命令。

    “密电楚云飞:太原之事,处置得当,吾心甚慰。

    然,国之沉珂,非一剂猛药所能尽除。

    第五战区,新历战败,军心士气皆受重创,其内部贪腐问题亦是暴露无遗。

    在完成山西事宜交接后,不必急于返回缅甸,当动身前往第五战区,配合李长官德邻处理其内部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不错,请把《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