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总结、分功、画饼、现状、未来!(求订阅)

    “既然如此,那此次作战之战果暂定为击毙日军数量一万两千五百人,毙伤日军万余人,歼灭伪军两万人。”

    “这一仗,我们打的不错,先说表现优异的地方。”

    “初期作战之时,第四十军以劣势械劣,粮缺,弹乏之条件下屡挫敌锋,顶住了日军王牌第五师团的连续进攻,其指挥得当,官兵用命,堪为国民革命军之楷模。”

    林蔚缓缓出声称赞第四十军这支杂牌军部队。

    马法五心潮澎湃,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猛地站起身,向着首席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向着在场的所有人,再次拱手。

    “不敢当!不敢当!”

    “若非友军星夜驰援,我四十军,恐怕早已不复存在了!”

    国民革命军之楷模,这是极高的赞誉和评价。

    他的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发自内心的感激。

    楚云飞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楚云飞也确实没想到第四十军能够顶得住日军第五师团的进攻。

    否则他也不会急调东征纵队前往支援。

    随后,林蔚看向了丁伟的方向,接着缓缓补充道:“当然,安阳之防御离不开东征纵队的星夜驰援,两天两夜八百公里,是夜,迅猛突袭撕碎日混成第七旅团的防线,并且协同第四十军成功防御安阳外围阵地,表现颇佳。”

    话音一落,诸将领纷纷出声称赞。

    话音一落,在场的不少将领,都向丁伟投去了钦佩和好奇的目光。

    唐淮源,这位和八路军关系向来不错的第三军军长,更是抚掌大笑。

    “这八路军的部队就是擅长打夜战,能够撕开混成第七旅团的防线着实不简单,这帮狗娘养的小鬼子前几年和冀察战区的朱怀冰所部交战过至于结果么,朱怀冰一个师被人家一个联队追着跑了一百五十华里.”

    唐淮源嘿嘿笑道。

    他这话,说得是又响亮,又刻意。

    坐在会场末席的第九十四师师长朱怀冰。

    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最终,只能是唾面自干,装作没有听见。

    他的九十四师因为搞摩擦和日本人的打击,现如今作战兵力仅有三千余人。

    此战更是连参战的机会都没有。

    按照军政部的整理计划,他们将会被调往庐山进行整训,而后补充到第六战区作战序列之中。

    这次开会,也仅仅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马法五也立刻起身,对着丁伟的方向,拱了拱手。

    “确实!此役,多谢丁司令官和贵军弟兄鼎力相助!否则,我四十军,危矣!”

    丁伟见状,也只能站起身,回了个礼,客气道:“马军长言重了,共同抗日,分内之事。”

    他还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军事会议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见丁伟略显拘束。

    楚云飞也并未趁机让其分享夜战经验,而是饶有兴趣的看向了末席的朱怀冰。

    “攻城各部。”林蔚的目光,又转向了陈泽军和郭彦政,“新编第十四师,新编第十六师,作为此次攻坚之主力,面对强敌,不畏牺牲,打出了我们国民革命军敢打硬仗、恶仗的威风!”

    “尤其是陈泽军师长,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当记大功!”

    陈泽军和郭彦政,同样起身敬礼,脸上写满了自豪。

    “第七十六军,第二十四师。”

    林蔚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廖昂的身上,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廖师长虽在战役初期,未能完全遵照作战计划。但其敢于穿插、勇于冒险的精神,亦值得肯定。

    其在后续的追击战中,同样表现出色,为截断敌军退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变得严肃起来,“至于,李铁军治军不严,违背上级命令,未能及时约束部下之过。此战,无功有过!已上报统帅部处理!”

    廖昂闻言,心中一凛,只能硬着头皮,站起身,敬礼领命。

    他知道。

    这是楚云飞在敲山震虎,既肯定了他们二十四师的战功,又明确了李铁军的责任。

    恩威并施,让人说不出半个“不”字。、

    “第七集团军第六十一军陈长捷所部及余下各部,均有相应嘉奖,这里就不一一讲述。”

    “最后,炮兵部队!”

    林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在此次会战中,居功至伟!总指挥梁国平,指挥精准,调度有方!尤其是炮兵第十三旅旅长宋明,率部连夜奔袭,一举摧毁敌重炮旅团,为我军取得炮火优势,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此二人,当受重奖!”

    梁国平和宋明闻言,也是激动地站起身,向众人致意。

    至此,一碗水,基本端平。

    楚云飞这才缓缓起身,走到了会议室的中央。

    他看着在场的众人,开口说道:“既然战功已定,那接下来,就该说说缴获了。”

    楚云飞环视众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道:“缴获之物资,当由联合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各部队,回去后,应切实查证,如实上报自身之战损与缴获情况。”

    “这”

    此言一出,在场不少指挥官,都面面相觑。

    若是按照以往国军的作战习惯,这些缴获的物资,基本上,都是“谁缴获,归谁”,由各部队自行分配。

    现在,要统一上交?

    这颇为让他们有些不习惯。

    廖昂当即举手示意:“廖师长,请讲。”

    “楚总顾问,”廖昂站起身,委婉地问道:“统一分配,是否会因为各部队的作战需求不同,而进行相应的侧重分配呢?”

    他说的,是所有人心中的担忧。

    一旦上交,会不会,有的人拿得多,有的人拿得少?

    楚云飞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人问这个问题。

    “当然会。”

    他坦然地回答道,“各部队,应统一制式武器。如廖昂师长你的第二十四师,按照军政部的划设,就应该是‘国械甲种作战师’。

    那么,你麾下缴获的所有日械、杂械武器装备,都应当上交。

    以换取我们兵工厂生产的崭新的国械装备。”

    “而那些。”

    楚云飞的目光,转向了马法五:“被划设为‘乙种作战部队’的,如第四十军。

    则应该上缴所有杂械武器,统一换装日械装备。”

    “这楚长官,那我们的防区怎么办?”

    “至于第四十军空出来的防区。”楚云飞补充道,“将由第五集团军,唐淮源将军的第三军,接防,换防之后,第四十军开赴龙城综合训练场,进行为期半年的整编和训练。

    另外,

    第三军,便是已经完成整理整编的一支‘乙种作战部队’的样板。

    会议结束后,各位长官,可以自行前往观摩。”

    原滇军部队,曾万钟所部的第五集团军第三军。

    早就进行了相应的整理整编工作,他们也或多或少有所耳闻。

    “所谓的“统一调配”,是建立在“标准化”、“正规化”的基础之上的,至于你们所担心的出身问题,无需担心,只要是抗日的队伍,均一视同仁。”

    “好了,说完了打得好的地方。”

    “自然,也要说一说,我们在此次作战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楚云飞的声音一落,瞬间将会议室里那股略显轻松的气氛,再次变得严肃。

    他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末席的丁伟。

    “丁伟,你们东征纵队,是第一次与日军的甲种王牌师团,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正面交锋。”

    “我想,你们的感受,应该也是最深刻的,你先来说说看。”

    丁伟没想到。

    楚云飞会第一个点他的名。

    他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

    那张总是带着几分儒雅和忧郁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报告楚长官。”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正如您所言,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

    “讲实话,我们八路军部队很少和这样成建制的、又是满编的王牌鬼子主力部队交手。”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面,我们面对的,大多是二线的守备旅团,甚至是伪军,他们的战斗力比之日军主力师团,差距很大很大。”

    “而这一次,我们发现,对面的小鬼子,似乎跟以前交战的对手不一样。”

    丁伟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观察:“这些小鬼子的枪,威力比以前大了许多!”

    “以前,我们和鬼子对射,都知道,他们的三八式步枪,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上,穿透性很强,但停止作用不足。”

    “子弹打在身上,往往就是钻一个小眼,只要不打中要害,弟兄们裹上纱布,还能继续战斗,我军素来就有轻伤不下火线的优良传统。”

    “但是这一次。”

    丁伟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我们发现,被小鬼子打中之后,弟兄们的伤情比以前要严重得多!”

    “子弹打进去,就是一个大窟窿!”

    “甚至打中肩膀之后,不是当场牺牲,就是重伤。”

    “打中大腿亦或者是手臂,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下不是危及生命,就是需要截肢!”

    “我们根据战场情况以及缴获来进行判断,小鬼子,似乎正在进行全面的武器装备换装升级。”

    丁伟的话,引起了在场不少一线指挥官的共鸣。

    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没错,小鬼子的机枪也比之前厉害许多,下面的人缴获了一些,我也看了,和捷克式机枪很像,但又解决了他们歪把子机枪的痛点,口径和此前了解到的九六式机枪又稍有不同。”

    楚云飞静静地听着,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点了点头,示意丁伟坐下。

    然后,楚云飞亲自为在场的这些,还处在“经验主义”阶段的将领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武器科普课。

    “你们说的其实都没错。”

    楚云飞看着众人:“日本人,确实,正在进行全面的换装,你们所说的栓动式步枪名称为九九式步枪。”

    “早在诺门坎战役时,日本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他们装备的三八式六点五毫米口径步枪,存在着威力严重不足的缺点。”

    “因此,他们以三八式步枪为基础,研发了这款,使用7.7毫米口径步枪弹的,全新制式步枪。”

    楚云飞看着在场众人那副求知若渴的模样,详细地介绍起来。

    “九九式步枪,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主要有四种型号。”

    “第一种,是大量列装的短步枪,也就是我们在一线,最常遇到的。”

    “其性能,可以说,是三八式步枪的全面升级版。”

    “精度不差,威力更大。”

    “第二种,是少量生产的长步枪。”

    “性能与短步枪相差无几,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对射程有特殊需求的部队。”

    “第三种,比较特殊,叫做二式伞兵步枪。”

    “根据美国方面提供的情报,这是日本人为了他们那支刚刚组建不久的伞兵部队,特意研发的。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快速拆卸,便于伞兵携带。另外,它还配备了一种全新的、可拆卸的二式刺刀。”

    “最后一种,是九九式狙击枪。”

    “性能优异,对我军的基层指挥官和机枪手,威胁极大。”

    楚云飞一番详细的介绍,听得在场的将领们是连连点头。

    他们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日军的武器更换情况。

    但是像楚云飞这样了解详细的,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

    楚云飞继续说道:“根据前线部队的报告,日军似乎还装备了一种可以在步枪上,发射榴弹的特殊设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接到相应的报告和说辞。”

    “是的!确有此事!”

    陈泽军当即举手示意,而后站起身补充道:“我们师,就缴获了几个这种东西。”

    “但弟兄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敢乱用。”

    楚云飞点了点头:“那种东西,叫做枪榴弹发射器。”

    “根据我们军训部技术研究司掌握的情报,这种枪榴弹发射器,是由日本名古屋兵工厂的千种制造所,在近期刚刚研发并小批量生产的。”

    “但是。”

    楚云飞话锋一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诸位,不必对此物,太过担心。”

    “因为,掷弹筒的功能,与枪榴弹发射器的功能,几乎是完全重迭的。”

    “考虑到生产成本和装备体系的兼容性,我判断,日军方面并不会大规模地,生产和列装这种武器。”

    “这种武器确实比掷弹筒还要方便.尤其是在携带上面,掷弹筒的重量即便做的再轻便,也比不过榴弹发射器的重量。”

    楚云飞缓缓点头:“不错,但不要忘记,日本是一个极其缺少资源的国家,随着山西地区的光复,日军缺少了一个大量的煤铁生产基地,只能够依托东北、朝鲜半岛等地的煤铁矿资源进行相应的武器生产。”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北联合指挥部已经接到数次报告,日军作战部队机枪火力远不如前。

    根据相应的情报和研究判断,因为其本土资源匮乏,工业产能不足。

    所以,他们在机枪的产能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短板。

    一个标准的日军步兵联队,按照编制,应该装备八十一挺轻机枪。

    但实际上,以日军当下的产能,几乎不可能满足这个需求。

    所以,他们才会另辟蹊径,大量地,加强‘掷弹筒’部队的编制。

    用这种生产成本只有机枪三分之一的廉价武器,来弥补他们班组支援火力的不足。

    甚至一些部队采用的是枪榴弹部队、掷弹筒部队、以及机枪不对混编的支援小队。

    这也导致,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日军的混成旅团,甚至是治安师团其部队里的机枪数量,会少得可怜。

    但他们的掷弹筒数量却很多,打的准,打的狠,炮火很强的假象。”

    “说完了敌人,我们,再来说说自己。”

    楚云飞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充满了自信和骄傲的笑容:“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我们华北自己的产能究竟如何,我们的武器到底够不够硬。”

    楚云飞走到巨大的地图旁,示意一名参谋将另一幅描绘着山西工业布局的地图,挂了上去。

    “今天,我就给大家,交个底。”

    楚云飞用指挥棒,依次点过了地图上的三个核心区域。

    “长治兵工厂,军政部正式序列番号是第八十八兵工厂,经过近几年的扩建和技术改造。

    目前,已成为我们华北最大的掷弹筒、迫击炮生产基地。

    月产民二四式掷弹筒九百门。

    八二迫击炮一百四十们,另外还产晋造新式冲锋枪蜂鸟四百挺。”

    “此前,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已经全部停产,相应产线升级和适当性的飞起之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已经成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目前产量趋于稳定,并尝试制作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当然了,诸位也都清楚,太原兵工厂此前的生产设备进行了相应的疏散工作。

    其主体是位于陕西以及晋东南的西北制造总局。

    即便如此,太原兵工厂此时已经升级了其原有的火炮生产线,目前月产七十五毫米山炮四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年产量达十二门。

    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能为我们提供相应的补充!

    月产七九步枪弹三百五十万发,六五步枪弹五百万发,以及手榴弹十八万枚。”

    “至于,西北制造总局。”

    “在解决了电力和原料问题之后,其产能,早已经全面爆发!”

    楚云飞环视着在场众人那一张张因为激动和震惊而涨红的脸,声音,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在盟友的大力援助,和我们自身对资源的全力开发之下。”

    “我们,虽然在生产坦克、飞机等重型武器的能力上,还远远不足。”

    “但是!在轻武器、支援武器,以及各类弹药、炮弹的生产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亚洲领先水平!”

    “亚洲领先!”

    这四个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心中,轰然炸响!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曾几何几时,他们还在为了一颗子弹、一发炮弹,而与敌人斤斤计较。

    而现在,他们的总顾问,竟然告诉他们,他们的弹药生产能力,已经是“亚洲领先”了?

    “而且。”

    楚云飞看着众人那副难以置信的模样,继续说道:“相比较于资源匮乏的日本人,我们,同样具备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

    “唯一,制约我们生产效率的,仅仅只是因为炼钢设备、和高端军工生产设备的不足。”

    楚云飞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对未来的、灼热的期盼:“而这一点,也将会随着盟军援助的工业设备,进一步地抵达,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滇缅公路的物资运输受雨季影响,效率不高。

    平日里面暴雨、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始终困扰着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

    毕竟缅甸一年足足八到十个月的雨季。

    而现在正是适合运输的好季节,等到这批生产设备全面抵达国内。

    新一批的技术专家学成归来之后,楚云飞所说的亚洲领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先。

    至于现在

    兵工厂体系仅仅只是刚刚建设起步,很多时候都达不到理论上的最高产能。

    在场的将领们,一个个,都听得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当然,楚云飞其实就是在画饼。

    一个给诸位将领以信心的大饼。

    不是谁都有资格领到新式武器的。

    即便是飞虎系自己都有很多装备在使用日械、晋造混杂。

    这些最好的装备自然也要装备最好的部队,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至于其他的那些部队,只能够等待产能全面爆发,亦或者是等待其他更好的时机才能够进行全面的换装。

    在此之前,只能凑合。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是日本人,不也是凑合着?

    在用美好的前景,将所有人的指挥官都鼓舞到了顶点之后。

    楚云飞的脸色,却突然一沉。

    他示意,刚刚成立不久的华北联合指挥部“督察处”的第一负责人,曹破天,站了出来。

    “诸位。”

    楚云飞的声音,变得冰冷而严肃:“兵,是国家的,枪,也是国家的。”

    “给了你们最好的兵,最好的枪,是让弟兄们去打鬼子,去保家卫国的。”

    “不是让兄弟们拿着这些,去欺压百姓,去作威作福的!”

    “我们刚刚光复了大片的国土。”

    “当地的百姓受了日本人多年的苦,地方经济正是百废待兴,需要我们去安抚,去救济的时候。”

    “我命令!”

    在场众人迅速起身,一脸严肃的挺直了身板。

    楚云飞的声音,陡然拔高:“各部队,回去之后,必须严格约束官兵!”

    “务必做到对地方百姓秋毫无犯!”

    “不要因为打了一点胜仗,就得意忘形,忘了自己姓什么,忘了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曹破天也上前一步,用他那不带一丝感情的、如同刀锋般锐利的声音补充道:“总顾问的话,就是我们督察处的最高指令!”

    “从今天起,督察处将派出巡视组不定期不定点地对各部队的军规军纪情况,进行突击检查!”

    “我老曹丑话说在前头。”

    “不管是立了什么样的天大功劳。”

    “一旦被我们抓到有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

    “轻则,通报批评,撤职查办。”

    “重则。”

    曹破天顿了顿,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杀意:“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会议结束之后。

    孙铭这位刚刚从第五战区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心腹,在赵鹏程的带领下走进了楚云飞办公室。

    “云公。”

    “坐吧。”楚云飞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自为他倒上了一杯水:“第五战区那边,情况如何?”

    孙铭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和无奈:“云公,初期很顺利,至于现在,整理工作进行的很不顺利。”

    他叹了口气,说道:“川军部队军纪太差。”

    “而且,他们对山城方面的抵触情绪,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

    “我们的整编工作,处处受阻。”

    “卑职建议,与其费尽心思地去整理他们这些烂摊子。”

    “依我之见,不如,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我们,把资源和精力,都集中起来,重新训练和组建新的部队。”

    孙铭的建议,充满了技术官僚的“理性”。

    但,楚云飞听完,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孙铭,”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不能这么做。”

    “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终归是抗日的有生力量,是我们的同胞袍泽。”

    “他们对山城不满,也是正常的。”

    “因为,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川军的刘湘,还是山城方面,都没有真正地将他们当成过自己人。”

    楚云飞看着孙铭,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决心的东西:“别人,可以看不起他们,可以抛弃他们,但我们不行。”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了‘嫡系’和‘杂牌’之分。”

    “只有,打鬼子的中国军人。”

    “无非是根据作战职责和战斗素养、装备、抵御等诸多情况所进行的甲种、乙种作战部队之划分。”

    孙铭一脸的无奈,他摊了摊手:“云公,道理我都明白。

    且不说五战区的桂系部队整理工作如何进行。

    现如今光是第二十四集团军的欠饷和抚恤已经多达三百万国币。

    而且,此前的抚恤工作做的不好,甚至基本没有,以前贪腐抚恤的官僚以及军官甚至不少死于战火.现在找补极为困难。

    再加上这些兵员大多来自四川。

    现如今的四川光是难民的数量都已经达到了千万人,甚至两千万人。

    当地政府仅仅只是维持现状都颇为困难,而我们的账上也没有多少钱能够继续投入进去。

    至于山城方面,以我在五战区听到的小道消息。

    目前就连土木嫡系第十八军的军饷,都出现了拖欠情况”

    楚云飞眉头一紧:“这件事情我尚未听委员长提起过,还需要相应合作,我记得美国方面原本不是有一项足额三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按理来说,山城方面并不缺钱”

    孙铭摇了摇头:“具体情况,卑职也不清楚,您打个电话问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不错,请把《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