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难办?那就别办了!

    “麻蛋,唐军太不讲武德了!

    “亏他们的第一个年号是‘武德’,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是吧!

    “谁家好人趁我们脱裤子屙屎的时候泼我们脏水啊!”

    薛万彻的咒骂声,响彻了汾河两岸。

    大明舰队顺着汾河水,朝着远离晋阳城的方向,灰溜溜地向南撤退。

    刚才那一仗,着实让明军吃了一记闷亏。

    大明舰队先是被铁索拦住去路,阵型又被纵火船打乱,在被迫登陆上岸的时候,又在陆上挨了李世绩的伏击。

    一套丝滑连招行云流水,明军被打得既顾不了头、也顾不了腚。

    尤其是登陆时遭遇伏击,更是直奔命门,明军猝不及防,来不及布置阵型,被李世绩率军揍得大败亏输。

    最后,还是明军将士凭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装备,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仓皇登船,走水路向南撤出了战场,这才避免了被一波团灭的命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们对我军的战法知根知底。我军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啊。”

    契苾何力叹息一声。

    满嘴顺口溜,你这是要考举人么……李明没有心情吐槽。

    刚才那仗,着实把他打疼了。

    大明的精锐步兵在岸上被暗算,坚船利炮又在水里被垃圾船蹭。

    损失虽然还不至于大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也足够让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心疼好一阵子的了。

    “明明都能望见晋阳府了……”薛万彻不甘心地捶着船栏。

    望见敌方核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是不是某种flag啊?

    比如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的德军……

    李明郁闷地看着汾河水,无精打采地喃喃自语:

    “对方是对我军的作战流程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好好薅了一把我军的羊毛啊。”

    诚然,明军这段时间的战法太公式化了——能坐船就坐船,不能坐船就下船走路。

    结果被唐军针对性地布置了战术,抓住上下船的timing打了一波团。

    归根结底,还是明军出现了战略失误,战法一成不变被抓住了破绽。

    所幸明军的物质实力够强,打起仗来容错率更高,就算中了一波大招,也并没有遭到不可承受的损失。

    全军得以全身而退,南下暂避唐军锋芒。

    国力强横,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陛下,接下来当如何应对?”

    一声沉闷的问话,打断了李明的思路。

    他收回了思绪,就看见契苾何力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诚然,李明并没有时间郁闷。

    作为这支军队的大统帅,大明的掌舵人,他还有更迫在眉睫的问题要处理——

    下一步,该怎么走?

    薛万彻撇撇嘴:

    “怎么办?难道吃饭噎住了就不吃饭了?继续打啊!”

    李明靠在船栏上,看着座下的哼哈二将,手指轻轻地点着栏杆。

    实话实说,二位将军虽然也是当世的名将,但是和武庙十哲之一的李世绩比起来,那还是欠一些火候的。

    别看李世绩一直扮演着菜鸟的角色,但那是和老李家的那两位碳基生物顶点对比出来的。

    他打一打薛万彻和契苾何力,那还是相当轻松加愉快的。

    双方在指挥、谋略上的差距,在刚才那一战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明在物质、人力方面的优势,虽然能够部分填补双方在主将能力上的差距。

    但是若要完全抹平差距,目前来看,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不是卧龙凤雏太菜,而是李世绩太强,这就是武庙十哲的含金量。

    更何况,在李世绩背后,在晋阳城中,还有一位集战略与战术于一体的人类巅峰。

    晋阳城……南北两路对进……

    “对了,朔州方向的进展如何了?”李明一拍脑门道:

    “我们在并州方向前进受挫,得赶快把这消息通报他们才是,让他们别着急南下,让战线过于突前了。”

    一看领导拍脑门,薛万彻也跟着拍了拍脑门:

    “陛下不说我都忘了……刚收到朔州方向的密信,还没来得及转交给您。”

    李明嘴角抽搐: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现在才告诉我?”

    “刚才一直在打仗嘛,后来我忘了。要不是陛下提醒,这种小事谁记得住?”薛万彻振振有词。

    “……”

    李明忍住一脚把老薛踹下河的冲动——关键是踹不动他——嘟着嘴向他伸出手:

    “信拿过来。李靖说什么了?”

    “我不知道,我没看过。”薛万彻煞有介事地压低声音:

    “这是密信。”

    “……”李明彻底放弃吐槽这厮了,拆开封信的蜡,快速浏览了一遍。

    读着读着,他的眉毛一挑:

    “哦?”

    哼哈二将立刻凑上来:

    “好消息?”

    李明摇摇头:“不是。”

    “那,是坏消息?”

    “嘶……好像也不像。”

    领导的暧昧态度,让两人摸不着头脑。

    李靖李卫公到底寄了什么东西过来,朔州方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靖在信里说。”

    李明缓缓道:

    “我军南下遭到阿史那社尔、程知节的决死阻拦,脚步受阻,只能继续困守朔州。”

    “切,这不是和我们一样嘛,看来李卫公也不过如此。”薛万彻感到既爽又不爽。

    既怕兄弟被虐泉,又怕兄弟carry全场。

    相比之下,契苾何力的思路就正常许多了。

    “李卫公进攻受挫?这可难办了……”

    明军在两路都不敌唐军,这明明是天大的坏消息啊。

    陛下为什么会觉得此事“不像坏消息”呢?

    总不会因为唐军拦住了李靖南下的步伐,间接地统合了南北两路的步调,所以觉得这结果“还可以”吧?

    “难办?难办就别办了。”李明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别办?

    什么意思,难道不打山西了?

    哼哈二将发现,自己的脑洞再大,在李明陛下的巨大脑洞面前,都像俩实心铁疙瘩。

    “陛下,这是何意呐?”

    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李明将密信展开给二人看:

    “这是李靖的意思。你们觉得如何?”

    两人瞪大了眼睛,一字一句地仔细研究。

    “放弃南下,牵制唐军,消耗敌人,这……”

    “这大概真的可行?唐军如果往朔州方向继续填人,那晋阳必然越来越空虚。如果不往里填人,那朔州失守,他们就会面临南北两面的压力。”

    卧龙凤雏对李靖的战略转变姑且表示了认可。

    “只是……”薛万彻眉头皱起:

    “如此一来,进攻晋阳的担子,就全挑在我们这一路军的肩膀上了。

    契苾何力的站位则更高:

    “南北对进的战略是战前规划、陛下钦定的。现在李卫公如此自说自话地改变战略,是否妥当?”

    领导甩锅给下属的要多不少,可下属甩锅给领导的也就只此一家了。

    李明倒是对此觉得无所谓,轻巧地挥挥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切以战事为重。

    “只要能打赢,无所不可为。”

    这也是很有李明的风格了,一切以达到目的为准。

    即使自己要为此承担更大的责任、背更大的锅,也在所不辞。

    如此一来,下一步的思路就明晰了起来。

    “想要一步到位,一战打垮唐军最后的主力,看来是不现实了。”

    李明轻轻叹息:

    “记下我的命令:南路军暂时南撤,整顿后勤,整编队伍。

    “北路军继续南下进攻,给唐军的北方形成持续的压力,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

    一言蔽之,还是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把唐军磨没了,天策上将还能有什么后手招数?

    大明耗得起,那大唐呢?

    契苾何力表示叹服:“陛下所言极是。”

    这样获胜,虽然场面打得不够漂亮,有胜之不武的嫌疑。

    但是能赢!

    赢比什么都重要。

    薛万彻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突然眉头一皱,眯起了眼睛:

    “咦?那是什么?”

    老薛的疑问,让大家神经一紧。

    因为这家伙的铜铃大眼真不白长啊,总是能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线索。

    “岸上那是……”

    李明几乎将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才隐约看见,岸上好像有几团黑漆漆的东西,在从南向北地移动。

    “那是军队。”薛万彻道。

    “军队……那是何方的部属?”契苾何力眨着无辜又无知的大眼睛。

    明军都在船里。

    那在岸上的,就只有……

    “是唐军?唐军的增援?”契苾何力大惊失色。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短,情况逐渐明晰起来。

    确实是唐军,正在向北部快速行军。

    北方有什么?

    北方有晋阳城,有李世绩率领的唐军主力,有天策上将李世民!

    “他们哪儿来的增援?关中?中原?”薛万彻急得大喊。

    他不理解,刷火星兵明明是大明的必杀技,凭什么大唐也配?

    “蒲州,是蒲州的守军……”

    李明淡淡地说道:

    “他们趁我军败退的时机,乘机北上支援晋阳防御了。”

    大唐是在蒲州布置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防御力量的,由李世绩领衔。

    初衷是隔断明军北上的通道,利用坚城尽可能地消耗明军的锋锐。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李明利用强横到没朋友的无敌舰队,直接无视蒲州,利用“蛙跳战术”跳过了这支守军。

    从那以后,这支唐军的境遇就比较尴尬了。

    继续留在蒲州,那除了把大唐的米吃空,貌似他们起不到半点作用。

    但是如果北上驰援晋州、并州的战局,他们又没有这个能力。

    不是他们走不动路,而是北上的行军路线,被明军堵死了。

    让他们守城,那确实可以给明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但是让他们在一本道上,和明军狭路相逢,打一场野战。

    那无异于自己跳进火坑。

    “所以他们是趁我军败退、自顾不暇之际,抓紧时间北上么?”薛万彻道。

    契苾何力细细一思索,脸色骤然大变:

    “从晋阳到蒲州,传信还要走好几天,大部队启程至此又需要走几天……

    “他们一定是早已做好了算计!料定了我军将有此劫,提前调动了蒲州的军队!”

    唐军之中,谁能提前这么多步做好规划?

    除了李世民陛下,还能有谁!

    即使实力处于绝对的下风,照样能让敌人按照他的指挥棒起舞。

    这就很细思极恐了。

    众人低头不语。

    天策上将李世民,终究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么……

    “这一套连招连得好啊。呵呵,不愧是李二。不枉我为了这一天,筹备了这么久。”

    李明的嘴角扬起一个不服输的笑容。

    老薛和契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

    “陛下莫非有破局的妙计?”

    李明没有直接回答。

    他沉稳地面对众人,声音不大,但是充满了威压。

    “尔等都有,听我号令——”

    既然我的将军们都不是对手。

    那就由我亲自出马!

    …………

    “属下不才,让贼寇脱逃,又一次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请陛下责罚!”

    晋阳府中,李世绩又双叒叕跪在地上请罪。

    只是这一次,这口锅真不是他的。

    “敌我实力相差不小,朕本就没有奢望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能够将明军以及他们的那个‘开国皇帝’一网打尽。”

    李世民坐在上首,说话很是心平气和。

    “相反,你这仗打得尤为出彩。不但战略安排得当,战术时机抓得也很准,朕还要嘉奖你。”

    “陛下圣明。”在座的诸将纷纷点头,同样认可了李世绩的功劳。

    李大总管这一战,充分利用了敌人暴露出来的作战惯性。

    先诱敌深入晋阳城下,又抓住了敌军上岸这一转瞬即逝的空档,从水、陆双管齐下,给予了明军凶狠一击。

    这一战不但挫败了敌人进攻的势头,还让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伤亡损失。

    对败多胜少的唐军而言,此战的胜利不啻于一针强心剂。

    “阿史那将军和程知节将军在北部的作战也十分顺利,抵挡住了李靖部三番五次的南下企图。”

    郭孝恪说道。

    相比此战之前,他现在的表情要轻松许多,不再一直绷着个脸了。

    “南北两条战线上都传来了捷报,甚好,甚妙啊!”

    晋阳府的空气仿佛重新开始了流动,在战前压抑到几乎窒息的将军们,终于能缓口气了。

    李世民微笑着颔首:

    “能迎来战局的逆转,离不开诸位的一致努力。”

    能得到天下武力值第一的天策上将的肯定,众将的心情更为轻快。

    一扫被明军连续压着打的郁闷,感到扬眉吐气。

    而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之中。

    原本最为悠然的李世民,却暗暗绷紧了神经。

    “吾殚精竭虑、穷尽一切手段,布下了如此天罗地网,以有心算无心,居然都能被那小子从容逃脱?!

    “那小子的实力……

    “竟能如此悬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不错,请把《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