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何锦堂,江淼继续着之前的研究。
至于王砺锋那边,他并没有太在意,反倒是何锦堂很快打电话过来。
“哦?好,没问题。”拿着手机,江淼笑着回道。
“航天科工那边对于你们集团的金星开拓计划非常感兴趣,不过你也知道,目前航天部门分配到的经费是有限的,不可能像你们那样大手笔。”
江淼没有感到意外:“我理解,他们不需要出钱,海陆丰集团只需要航天科工的技术人员,至于合作的详细情况,就交给蓝鲸航天和航天科工去谈判吧!”
“那好,我会将你的意思转告给航天科工那边。”
“麻烦你了,老何。”
“不用客气,你忙吧!再见。”
“再见。”
挂了电话,江淼并没有回去实验室,而是坐在工学椅上,思考着一些事情。
过了一会,他让内务助理黎子轩进来。
“老板。”
“你通知一下蓝鲸航天那边,就说我和航天科工达成了口头协议,计划未来共同参与金星开拓计划,初步协议框架是我们出钱,航天科工出技术人员,具体合作协议你让他们去谈判。”
黎子轩一边在工作平板上记录下这些吩咐,一边微微点头:“没问题,老板还有其他吩咐吗?”
“还有一件事。”
黎子轩继续在平板上建立新事项。
“你让科研事业部建一个模拟自然环境的室内农业基地,面积不小于100亩,位置就在潮汕各地挑选,优先考虑靠近汕美的地方。”
“安全级别需要多少?”
“A级就可以。”
“我明白了。”
“嗯,你去落实吧!”
“我就不打扰老板的工作了。”黎子轩保存好两个事项,然后随手关上办公室门。
第二天,江淼安排了其他一些事情,继续研发下一个人体器官的无排异改造项目。
这一次他将目标瞄准了肾脏。
不过对于肾脏的无排异改造,他并不认为有什么难度,毕竟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其他器官的无排异改造,难度必然直线下降。
毕竟万事开头难。
只要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那一到二、到十的难度,肯定会下降一个量级。
因此江淼在研究新器官的同时,也抽出一部分精力,筹备研发超人类的外挂器官,他将这个项目的内部代号命名为“九黎计划”。
九黎的意思,就是古代华夏分支之一的九黎部落,即蚩尤领导的东夷系。
为什么要将外挂器官项目命名为“九黎计划”,原因就是九黎文化带有神秘的巫神、蛊毒之类,比较契合外挂器官项目的文化内涵。
当然,现阶段九黎计划只是筹备,同时进行一部分前期的研究,项目要真正启动,估计还要等王砺锋那边的消息。
与此同时,江淼也时刻关注着新品种小麦、玉米、高粱和小米的培育进度。
如果这些新品种主粮的研发进度,跟不上时间表,那他就要出手进行提速。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七月初。
科研事业部经理张成栋向江淼汇报工作,主要汇报海陆丰集团上半年的科研事业简报。
“今年上半年,集团在科研事业上,一共投资了1249亿元,分别投资了574个项目…”
“其中农业领域占比24%,医疗领域占比12%,新材料领域占比15%,精密仪器9%,新能源领域11%,机械设备8%,互联网信息领域10%,航天航空5%,汽车船舶3%,其他领域3%。”
江淼翻看着简报。
而张成栋则继续说道:“上半年集团和下属子公司,一共获得了27617件专利,其中有8594件专利进入了应用领域…”
江淼抬起头来,直接问道:“下半年的航天航空方面,你们打算怎么安排?”
“下半年我们计划投入大约200亿资金,同航天科工联合成立一批科研项目。”
江淼看向简报中,蓝鲸航天和航天科工的合作协议,其中关于联合研发方面的内容,张成栋知道他想了解,因此准备得比较充分。
这一次和航天科工的科研合作,双方是互利共赢,共享研发的专利。
不过这种共享是有限制的,那就是航天科工自己可以使用相关的专利,但不能拿出来销售,也不能未经蓝鲸航天同意,将专利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
蓝鲸航天方面,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可以转让技术和生产相关产品进行销售。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还不是因为蓝鲸航天是大金主,航天科工只是出了一部分科研人员,并没有投入任何资金,专利的使用权和处置权,自然归属于蓝鲸航天。
对于这一点,航天科工也没有办法,谁叫他们没有钱。
目前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航天企业并不少。
赛里斯内部经过多次整合,目前一共有12家航天领域的企业;然后就是东瀛的3家、南高丽2家、星岛1家、暹罗1家、安南1家、爪哇1家、大马1家。
合计有22家航天领域的企业。
这些企业都是有发射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能力的企业,除此之外就是大约五百多家相关的配套企业。
但是这些配套企业,并不是单纯的航天企业,毕竟前几年航天领域的盘子还比较小,如果企业单靠航天领域的业务,早就破产一百回了。
比如海陆丰集团和民勤集团,其主营业务都不是航天领域,航天领域的投入基本没有赚钱。
甚至未来十几年内,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大概率也是入不敷出的情况。
没有办法,航天领域就是这样一个现状。
这也导致很多配套企业,不会将航天领域的业务作为主营,就是他们清楚航天领域的现状,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盈利的。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从创立至今,累计投入了大约430亿美刀,累计营收则是388亿美刀,要不是靠股市割韭菜,该公司估计要熬不下了。
毕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26年后,出现了各种危机,其中比较严重的两个危机,当属其创始人面临阿美丽卡内部各方的打压;其次则是阿美丽卡从全球收缩势力之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业务大受影响。
为了生存下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近期虽然宣布继续进行火星计划,但时间表却推迟到了2035年,显然却资金链压力很大,让研发和生产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海陆丰集团计划每年投入500亿华元的科研投资,让蓝鲸航天成为了全球科研经费最多的民营企业。
航天科工今年的预算,也只有580亿元,比蓝鲸航天多一点而已。
而且双方的资金使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航天科工需要进行很多个项目,没有办法像蓝鲸航天那样,专注于几个项目。
这也是航天科工选择和蓝鲸航天合作的重要原因,谁让蓝鲸航天有一个财大气粗的金主爸爸。
…
江淼听完了张成栋的工作汇报,又听取了财务部的半年财报。
今年上半年,海陆丰集团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随着东南亚、东北亚的持续开发,集团上半年实现了1.5万亿元的收入,净利润则是7761亿元。
集团累计债务为3849亿,累计储备资金为13247亿元。
这还仅仅是上半年,下半年这个营收规模会继续扩大。
了解集团的财务状况,江淼对于各项投资更有底气,毫不犹豫批准了金星开拓计划。
而随着海陆丰集团公布金星开拓计划。
亚洲联合体内部的相关企业,也随之摩拳擦掌起来,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毕竟这是每年500亿的投资,持续十年的长期项目,只要可以拿到一部分订单,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一份长期饭票。
不过,这些企业都清楚一点,那就是海陆丰系的企业,对于供应商向来苛刻。
这种苛刻倒不是表现在利润率和付款周期上,而是表现在一些特殊规定上。
比如供应商的员工待遇、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产品质量、环保状况、合同履行情况之类。
但凡有一项不达标,就会被踢出供应商名单。
为了获得订单,不少企业已经开启了内部整改,同时想方设法找门路,想挤进海陆丰系的供应体系之中。
而海陆丰集团的监察部,也紧盯着公司的相关高管,看看有没有人会铤而走险。
江淼安排了一下事情之后。
也打电话和王砺锋谈了十几分钟,对方表示已经说服了一部分人,但还没有获得决定性的支持。
对于这个情况,江淼早有预料。
毕竟赛里斯的相关经费,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需要投资的项目却非常多,分摊到各个项目上,就没有多少钱了。
王砺锋要推动“九黎计划”,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不过如果将时间拉长一点,以五年为一个研发周期,那每年投入二十多亿,应该是有可能获得通过的。
至于两三年内,投入一两百亿,可能性不大。
除非海陆丰集团愿意出资支持。
但江淼并不着急,主要是这种项目大概率不会允许海陆丰集团这种私人企业主导,他没有必要大包大揽。
和王砺锋沟通之后,江淼来到之前让黎子轩安排的室内农业基地。
这个一百多亩的室内农业基地,就建设在揭西县这边。
他让人提前运输过来的东西,已经被基地的科研人员安装在基地内部的种植室内。
穿着防护服的江淼,通过玻璃观察窗口,看着种植室内的营养液池上,正放置着一个个漂浮在水面的箱体。
箱体表面是一层蓝绿色的东西,看起来像一片大叶子。
这东西就是他研究无排异器官过程中,研发出来的副产品:超级叶绿体。
超级叶绿体被植入了转基因王莲的叶片之中,这种超级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可以达到14.3%。
研究员阿海就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他在一旁小声解释道:“老板,目前基地的种植室,光照都是通过上方的透光玻璃,没有采取人工补光措施。”
“其他情况呢?”
“由于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的提升,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够,采用了空气分离机,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目前为了维持帝王莲的正常生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维持在0.43%左右。”
“几乎是近地面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十倍?”江淼目光平静。
阿海一边点头,一边继续说道:“另外营养液的消耗速度也比较快,好在老板解决了氮素肥料的问题。”
江淼其实已经考虑到了养分消耗的问题。
毕竟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提升到这么高,自然意味着这个植物体需要的养分,也会跟着增加。
其中氮素肥料,他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帝王莲叶片表面变厚,同时形成类似于海绵的细微结构,这些结构可以增加叶片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让帝王莲更加容易从空气之中吸取二氧化碳和氮气。
帝王莲不需要补充碳素和氮素,反而需要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
如果帝王莲种植在野外环境,要么被野外环境消灭,要么逐步退化。
毕竟野外环境可没有二氧化碳含量0.43%的空气给它们吸收,也没有人工补充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
这也是限制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的另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天然环境不适合能量利用率比较高的植物生存。
就好比远古时代的昆虫,可以生长得体型庞大,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层氧气浓度比较高,这才有巨虫时代的产生条件。
江淼搞超级叶绿体,并不是为了在野外种植帝王莲,而是为了调节全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
拥有超级叶绿体的帝王莲,本质上就是一种二氧化碳高效捕获器。
这样一亩帝王莲,理论上每年可以生产12吨淀粉、7吨蛋白质、5吨油脂。
这个产能是什么概念?
12吨淀粉按每人每日400g计算,大概可以满足82人一年的主粮需求。
而7吨蛋白质,按每头肉牛80公斤蛋白质计算,则相当于87头肉牛的蛋白质。
5吨油脂大约可转化为5300升生物柴油,相当于6.5吨原油。
这种技术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很快可以摆脱露天农业的模式,只需要以前十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就可以养活全球人口。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
如此高的能量利用率,也意味着对各种养料的消耗量,同样会快速攀升,而且如果大规模推广,很有可能会引发全球的大气层出现碳枯竭,到时候就不是全球变暖了,而是全球变冷了。
因此现阶段,江淼并没有打算马上推广这种技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