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猜测

    这座宛如金字塔结构的百米建筑物顶部,一架天空电梯从万米高空的天空之城缓缓落下。

    滴!

    电梯舱门打开,安全座椅的安全固定系统自动向上解除固定,顾麟羽、周希夷等人就和卫问天的助理陆续出舱。

    通天塔顶的小平头,可以眺望西面的无垠林海,亦可远视东面的怒海波涛。

    再次搭乘通天塔的内部通勤电梯,众人来到了底部的地下停车场,早已经安排好的大巴车,带着一行人向逐日城城区行驶过去。

    逐日城分公司派遣过来的临时导游栗勤,在大巴车上,笑着向众人说道:“各位现在的衣服不适合在这边生活,虽然这几天逐日城的气温会下降,但白天仍然有三十多摄氏度,晚上才会下降到二十七八度。”

    顾麟羽等人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之前在天空之城,都穿着新型的抗压服,这种衣服不仅仅可以防辐射,还可以应对突然的高空失压、低温等。

    刚才一路上,都在室内环境,有空调调节室内温度,自然没有感觉到体感温度上升。

    但待会下了车,这样穿肯定是不行的。

    前往城区的公路上。

    众人在大巴车内,将抗压服都脱下来,只剩下一些内衣和背心。

    好在栗勤比较靠谱,提前通过分公司的后勤办公室,申请了一批专门的热带工作服给众人。

    顾麟羽拿起一套类似于工装服的工作服,直接套自己身上。

    “这些衣服都是棉麻混纺的产品,吸汗透气,专门为热带地区而设计,如果你们还需要常服,则需要自己去服装店购买。”

    “多谢了。”顾麟羽拿着另一套没有撕开包装薄膜的工作服,塞进分公司提供的工作大背包里,又将刚才脱下来的抗压服折叠好,同样塞入其中。

    “顾博士,不用客气,这都是我的分内之事。”栗勤又转过头看向其他人:“各位对逐日城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问我。”

    一个戴墨镜的中年研究员,扯了一下墨镜:“栗小哥,这个城市现在有多少人?”

    “有三万八千多人,一大半是本地人,三分之一是华人,剩下的人来自其他成员国。”

    “听说逐日城距离爪哇首都群岛城就两百多公里?”

    栗勤点了点头:“嗯!群岛城就在逐日城南面的沿海,两地都在东加里曼丹地区。”

    “原来如此。”

    “这里有什么好吃的?”

    “哈哈,老牛你又馋了。”

    “切,说得你没吃那样。”

    栗勤向众人介绍起来逐日城的各个情况。

    听完介绍之后,顾麟羽等人对于这个城市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其他因为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样,逐日城就是一个专门为了航天产业而生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围绕着航天产业和员工服务而展开。

    相关的技术人员达到近两千多人,其他人员则是基建工人、服务人员和员工家属等,以及一小部分过来淘金的个体经营者。

    由于考虑到逐日城的特殊情况。

    这里的机场和通天塔处于两个相反的方向,通天塔处于城市北郊8公里处,而逐日城机场则处于城市南郊的12公里处,两地距离超过23公里。

    而且这里飞机航线,只有向南、向东、向西,就没有向北的空中航线,这是为了避免飞机误入天空之城下方的锚定缆绳区。

    当然,如果真要向北飞,也不是不可以,就是需要在空管的指挥下,绕一个圈,才可以向北飞行。

    不知不觉。

    大巴车已经到了逐日城分公司给众人安排的宿舍区里面。

    “这里都是技术人员的宿舍区…”栗勤带着众人来到一栋九层的单元楼前。

    尽管才走了十几分钟,顾麟羽、周希夷等人开始头冒细汗。

    “呼…这天气还真是闷热。”

    “要是没有天空之城的遮挡,估计气温会更高。”

    “好在提前换了衣服,不然可能会中暑。”

    各人挑选好了住所,拿了钥匙之后,便结伴去附近超市采购生活用品,他们除了携带手机和证件,还有一套抗压服之外,身上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也是很多出海务工人员的常态。

    毕竟携带一大堆行李出国,实在是不方便,还不如去当地采购。

    反正现在亚洲联合体内部都通用华元,各地工业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农产品方面,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一般都差不多,只有一部分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才有可能出现价格虚高的情况。

    其实就算是价格虚高,也虚高不到哪里去。

    毕竟特色农产品之所以叫特色,究其原因还不是这种东西是小众产品,走不出某一个地区。

    这种特色农产品往往产量小,受众也仅限于当地人,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如果觉得价格虚高,也可以不购买。

    来到超市,顾麟羽先购买了一些洗漱用品,然后就是衣服和空调被,最后才是食品。

    不过他们并没有购买什么大米、蔬菜之类,而是直接购买了一些冷冻料理包和泡面之类的速食产品。

    因为他们可以去食堂和餐厅吃,没有必要自己做饭。

    毕竟他们是来当技术人员的,而不是来当家庭煮夫,月薪两三万起步的技术人员,加上各种补贴,他们还自己在宿舍做饭,那就是简直是没苦硬吃。

    除非是朋友或者亲人过来了,有人喜欢在家里自己做饭,那也是少数情况。

    真正干过家庭厨房的人,估计绝大部分都不会喜欢自己做饭,因为实在是太麻烦了,费心费力还不一定好吃。

    时代的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着。

    顾麟羽等人倒是购买了不少水果、零食和饮料。

    吃着榴莲冰棒,吹着空调的冷风。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钟,西斜的太阳,将阳光撒入这片阴影之下的赛博都市。

    少了中午的太阳炙烤,西斜的阳光少了一分热辣,多了一丝柔和,加上东面海上,吹拂而来的清凉海风,整个城市的气温并没有飙升,反而稳定在32摄氏度附近。

    将东西带回宿舍,看到时间好似没有到饭点,众人便三三两两结伴同行。

    宿舍区的出口附近,有可以扫码的共享小电驴。

    顾麟羽和周希五人,各自扫了一辆小电驴,在逐日城的大街小巷逛起来了。

    东郊的码头区。

    这里的建筑物非常奇怪。

    逐日城城区距离海岸大约有两公里左右,而城区是由一片丘陵改造而成的,其海拔高度在50米到70米之间。

    但海岸这一片区域,海拔高度只有七八米左右,特别是海边的滩涂,布满了红树林,一旦涨潮就被淹没。

    因此这一片海岸的建筑物和码头之类,就是一种架空结构的设计,有点类似于东南亚地区比较流行的高脚屋。

    码头则向海面延伸出去近1.7公里,这样做可以避开海边的滩涂,让船舶可以直接在外海停靠。

    海岸的架空建筑物上,几辆小电驴停在一处观景台旁边,观景台上有凉亭和专门种植的热带花草。

    顾麟羽看向下方的红树林,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凝重:“海平面上升有点明显呀!”

    “确实有点快。”周希夷同样察觉到这一点。

    脚下的红树林,现在还没有到夜晚的涨潮时间段,可海水已经淹没了一大半的红树,很多靠外的红树,只剩下一小部分树冠了。

    而且这些被淹没的红树,整体都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叶子稀稀疏疏,显然是长期浸泡在海水之中,导致其呼吸变得困难。

    “估计要不了多久,这片红树林就要被海水吞没。”

    周希夷拿起一瓶花露水,往身上喷洒几下:“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希望还来得及吧!”

    对此,顾麟羽无奈地接过花露水:“那个计划快不了,按照最快的时间表,也要近十年,以现在海平面每年一两米的上升幅度,十年之后,至少上涨了十几米。”

    周希夷摇摇头:“不说这个了,老顾,你们老板真打算搞金星开拓计划?未来要移民金星?这个难度有点大呀!”

    打开一盒子甘草水果,顾麟羽用牙签插了一块红心芭乐:“我们没有必要操心这个,如何安全移民金星,那是太空移民实验室的事情,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搞定低成本的发射技术。”

    插了一颗李子的周希夷,笑着说道:“其实移民火星也可以考虑呀!”

    吃了红心芭乐的顾麟羽摇摇头:“火星利于初期建设,但是奈何火星重力和地球相差太大,人类长期在火星居住,未来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生理性改变。”

    “对了,老顾,你们公司不是有直系亲属就近安排工作的申请?我们未来几年估计要在这边定居了,不知道我这种编外合作人员,可不可以享受这个待遇?”

    “应该可以,晚上你询问一下科研事业部的合作对接办公室那边,他们应该会给你一个答复。”

    “我希望将老婆和孩子接过来,免得在两地跑来跑去。”

    顾麟羽又吃了一块菠萝,然后他好奇地问道:“你老婆做什么的?”

    “她在一个高中教物理,是我大学同学。”

    “那应该没有问题,你老婆可以过来这边的学校任教,这边应该挺缺乏教师的。”

    周希夷也觉得不错:“国内的教育岗位现在是教师人满为患,学生越来越少,来东南亚也挺好的。”

    “我听说南高丽和东瀛也有大批大学生被安排过来东南亚从事教育工作,我估计国内也会启动类似的计划。”

    周希夷赞同这个观点:“嗯,教育好下一代,对于现阶段的亚联而言,确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现在有纳米耳机,语言障碍已经不是问题了,就是读写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闻言,周希夷面露难色:“难道亚联打算在东南亚的学校,全面推广纳米耳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呀!”

    “和快速推动融合比起来,区区几千亿支出,上面估计不会在这方面扣扣搜搜。”

    “那你们公司赚大了。”

    “呵呵,我们公司就财务投资而已。”

    周希夷插起一块杨桃:“老顾,你们老板研发的那种无排异器官,你有没有关注过?”

    “咋滴?你有需要?”

    “没有没有…”周希夷头如拨浪鼓:“我和亲人的身体都不错,就是有点好奇这个技术。”

    “我也不太清楚,毕竟我不是搞生物医学的。”顾麟羽喝了一口冰奶茶。

    “你说这个技术能不能用在一些特殊的方面?”

    “呵呵,你科幻看多了吧?”

    “老顾,你别这么轻易下结论。”周希夷一脸你别不相信的样子:“如果是几年前,你敢相信现在的技术发展吗?”

    “这…”顾麟羽这下子也不敢妄下定论了,毕竟这几年国内的科技发展,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你看,这种无排异器官的底层技术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消除非同源器官之间的排异性,那这种器官,可以是以人类基因为基础的克隆器官,也可以用动物的基因为基础。”

    听到周希夷这个猜测,顾麟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尽管他不是生物医学专业的研究员,但是基础的生物知识还是懂一些的,他觉得周希夷提出的这个方向,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只是一想到,将各种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类身上,他就不由自主想到各种科幻电影之中的变异生物,顿时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老顾?你咋啦?”

    回过神来的顾麟羽,将心里面的胡思乱想压下去,摇摇头回道:“没有什么,就是觉得你的想法有点道理,不过这种事情,我们老板应该会考虑到。”

    “江院士会考虑到这种方向吗?”周希夷疑惑之中,又带着一丝认同。

    毕竟江淼的科研能力学术界有目共睹,而且其想法也是天马行空,说不定早已经想到了这方面的应用,只是现在秘而不宣。

    一想到,海陆丰公司可能在这方面进行保密,周希夷也打消了继续讨论下去的想法。

    其实周希夷并非第一个这样想的人,毕竟全世界总有一些聪明人。

    很多人都根据无排异器官的底层技术原理,推理出这个技术可能衍生出移植动物器官的技术。

    只是大家都是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去证明海陆丰公司在做这方面的研发。

    但是很多外部势力的情报机构,却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分析,甚至还做过相关的可行性论证。

    可惜江淼不会回应这方面的问题。

    准确来讲,是江淼很少回应外界的各种猜测,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被人通过公开信息,解读出一下隐藏的机密信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看到了一切不错,请把《我看到了一切》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