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 章 苏武反击

    龙泉问罢,不等张骞回话,径直推门而入。

    苏武早就听到了屋外的交谈声,将给陛下所书信件收好,衣着肃整跪坐,

    见龙泉走进,行礼道,

    “见过龙府君。”

    龙泉感叹:“久闻苏子卿不坐邪席,不食邪膳,陛下身边有此正直之士,何愁汉祚不兴。”

    提到当朝陛下时,龙泉眼中划过不易察觉的黯淡。

    “此言差矣,诸郡县二千石,皆为陛下所任,诸君皆为陛下臂助,我闻诸郡县府君,只有办事不利的,从未有对陛下不忠的。”

    苏武说着,直视龙泉,丁点龙泉的异样都不想错过。

    龙泉白眉一挑、哂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不是忠臣?这几日待得如何?”

    “不错,少有的清净。”

    龙泉绕到桌案前,见上有几张纸,随意拿起,

    “苏行丞好雅兴啊,还有闲心练字,我曾见过司马相如的字,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天人合一,看过他的字后,再看别人的就没什么意思了,今日见子卿的字,又看出了门道。”

    “什么门道?”

    “曲得直,直得也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子之说常记在心。”

    苏武微微皱眉,

    遇到过的每位二千石,皆深不可测,李蔡如山、龙泉则如渊...苏武必须小心再小心,一不留神,就被逗去话了。

    “你清闲这几日,却不知郡中乱到了何种地步,没少给我添麻烦,不过,你搅了搅这滩水,泥沙翻上来了,鱼虾也露头了....算是好事。

    度田之事,可以继续了。”

    见苏武面无表情,龙泉问道,

    “如何丝毫不乐?”

    “有何乐?”

    “你为京中官员,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度田,眼下又能接着度田,能完成你的差事,你不乐?”

    “你为刀殂,我为鱼肉,有何可乐?

    度田是我的差使,自入郡中后,却万般不由我,

    你让我度田,我才能度田,

    你不让,我就度不了田,

    起落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万般不由我,我有何乐?”

    龙泉哑然失笑,

    “久闻苏子卿唇枪舌剑,字字刺人,我今日是领教了。”

    不得不承认,龙泉长得很有味道,

    处此年纪,既脱去了男孩的稚气,又不显得太成熟,白眉为其平添了几分飘逸,

    笑起来,眼角炸花,叫人挪不开视线,心生亲近之意,

    龙泉笑过后,

    徐徐道,

    “你久在陛下身边,所见皆是辅国重臣,你以为为臣之道如何?”

    “为臣长,当清、当慎、当勤,有此三者,何患不治!”

    “在我看来则不然,为臣之道,只有一途。”

    “什么?”

    “成事。”龙泉东望,现出迷茫色,“我以二千石呈大郡,只为一途,为京中治税。在此事前,别的都不算什么,陛下所言事功也是此意,

    子卿,与你说句实话....我不知陛下。

    度田和征税,本就是二事,有一无二,经天光、天授两朝,仓储钱费可比知文景,但文景朝行休养生息,进得多、花得少。

    我朝上下,进得多,花得更多,我不收百姓的钱,我只收豪族的钱,钱我交上了,现在又要行度田,税收又该供不上了。

    排得上号的税收大郡,哪个不是兼并极重?陛下有意度田可徐徐图之,万不该如此事急。”

    龙泉所问,是苏武自出京以来一直的疑惑,他也寻不出答案,

    但,苏武不似龙泉肩挑着一郡万万生民,陛下让他做什么,只闷头做事就好了。

    龙泉自觉说多了,

    摇摇头,临走前留下最后一句话,

    “我并非有心与你相冲,只是你要知道,

    你这事做成了,我就该悬印了。”

    推门离开,朝龙冥递了个眼神,

    “走吧。”

    龙泉前脚走出,卫律、王贺赶紧挤到苏武前,

    “苏行丞,他都说什么了?”

    “说了些糊涂的话,云里雾里,我也没听懂,唯一有用的是,我们又可度田了。”

    “呵呵,”王贺皮笑肉不笑,“他倒是牛气,什么都是他说了算,让我们度田,我们才敢度田呢!我看在千乘郡,他说话比陛下都好使。”

    卫律拍了拍王贺,示意别乱说话,隔墙有耳。

    看向苏武,

    “度田复起,不应是平白无故的,难道说...京中有信了?海贸又起?”

    此前与田忠交谈后,几人的视角更开阔,凡是异动,都开始往京中想了。

    苏武沉思片刻,

    “让我们度,我们就先度吧。”

    王贺甩袖,急道:“苏行丞,要我说,咱们就不干!怎能总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跑?”

    苏武瞥了王贺一眼,

    “谁说我们被牵着鼻子走了?”

    .........

    洛阳

    少府刘屈氂走入,一众刘室宗亲都被召之一堂,年龄有着断层的差异,

    年龄最长的自然是高皇帝侄孙刘辟强,除他外,再没有与其同龄的,

    处于中年的有少府刘屈氂和京兆尹刘买俩人,

    再其余的,都是年二十上下。

    刘辟强为刘姓宗冠,但因不愿给刘彻父子出仕 ,只潜心于著书,现在刘姓的实际领头羊便是中山靖王的儿子刘屈氂。

    “诸君,”刘屈氂环视皇室宗亲,“各位都是自家人,不瞒各位,少府之资用入不敷出,府内侍人要去之五六,我还要简拔出数十才德丰赡入郎官。”

    要裁员?!

    此言一出,如平湖投石,一众皇亲瞬间就激动起来,

    “少府,我愿为郎!”

    “我也愿!”

    “让我去吧!”

    一众刘氏年轻人都有着建功立业的心,整日待在死气沉沉的少府,被刘据养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他们不喜欢,

    以前有资格被选拔出来的,百里挑一,非是刘姓中人尖中的人尖,其余人都只能留在少府,

    听到府内不养着他们了,要他们出去自任郎官,年轻人自然是一阵兴奋激动!

    “太学资用不减,何以少府入不敷出?”

    一道苍老坚硬的声音响起。

    室内一静,宗冠刘辟强资格太老,其余人都不敢言语,

    刘屈氂解释道,

    “世叔,太学自然与少府不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家父汉武帝!不错,请把《家父汉武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家父汉武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