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背后的低语,“你着相了!”(二合一章)

    “还有水,一直在进!”丁佩一顿大呼小叫。

    方言用手握住她的寸关尺,然后又摸了一下她后脑勺,意识到可能是鬼门十三针的经络传导体感反应后,方言轻轻将着刺入少商的银针一提。

    “嘶……又没了!好疼!”

    丁佩本来感觉后脑勺有水流进去,清清凉凉的还挺舒服,虽然有些慌但是脑子不疼了,结果这下“水”一停,顿时她头又疼了起来。

    见状,方言再次动用高频颤动刺激穴位。

    一瞬间,丁佩再次说道:

    “水又来了,又来了!!”

    方言松了一口气,对着丁佩说道:

    “你先别激动,这个是激活了手太阴肺经的经气运行,产生了类似“水流”的循经传导感,你描述的“后脑勺有水流入”是经气沿经络向头部扩散的主观感受。”

    此外,丁佩的病症被诊断为气虚头痛,其脉象细微、舌边齿痕均提示正气不足。针刺人中鬼宫穴和少商穴旨在升提阳气、疏通头部气机。

    当针刺引发气血重新分布时,她很可能因局部气血流动增强而产生“水流感”,尤其是后脑勺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的感知。

    总的来说,丁佩的“水流感”是针刺手法激发经气运行、调整气血后的体感反馈,属于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表明针刺已对气虚病理状态产生干预作用。

    其实没有实际液体存在,所以目前基本可排除物理性液体流入的可能性。

    这女的大呼小叫,给方言都整紧张了,刚才还真以为是她脑子进什么液体了。

    “现在怎么样?”苗可秀有些紧张的对着丁佩问道。

    丁佩说道:

    “感觉有股子水在冲洗我的后脑勺,清清凉凉的。”

    “难受吗?”苗可秀没有亲身体验,不太明白丁佩的描述,感觉脑子进水了肯定不舒服啊。

    丁佩说道:

    “不,很舒服,有这股感觉。后脑勺就不疼了,只有头顶还有痛感,扯着太阳穴疼了。”

    然后她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真厉害!”

    方言将针刺到位置后,停下运针,说道:

    “别说话,你嘴上还插着针呢。”

    丁佩人中的银针还在晃动。

    丁佩动了动下巴,上唇僵硬的说道:

    “唔,没事,我嘴不动。”

    “……”方言无语了,丁佩她这会儿头顶还疼了。

    方言对着她说道:

    “鞋脱了,我要在你脚上下针。”

    丁佩听话的脱掉自己的皮鞋和袜子,然后露出她画了指甲的脚。

    方言捻起第三支银针,对准丁佩左足大趾内侧的隐白穴。

    针尖刺入时,他用楚乔南教的手法,指尖轻旋,一针刺入。

    丁佩顿时感觉一股寒凉气沿脚底直窜而上。

    她忽然抓紧椅子扶手,急促道:“脚底像踩进冰水里了!”

    话音未落,她头顶的痛感竟如潮水退走,只剩隐隐酸胀。

    她惊讶的说道:

    “诶,头顶不疼了!”

    “嗝!”然而刚说完,她就打了个嗝。

    “呕!”下一秒她干呕一声。

    嘴里口水一下止不住的流。

    这下不用方言动手,苗可秀立马拿来了痰盂。

    丁佩干呕几口后,对着方言说道:

    “口水变咸了。”

    方言点点头,然后第四针刺向腕横纹中央的大陵穴,也就是鬼心。

    方言以楚乔南教他的手法斜刺入穴,银针左右轻摇如游龙摆尾。

    丁佩猛地倒吸一口气:“有东西从手腕冲到喉咙!”

    接着她喉间“咯咯”作响,仿佛淤堵的痰被生生冲开。

    原本咸涩的口水,骤然一下止住了。

    不等丁佩讲话,方言绕至丁佩身后,第五针直刺外踝下五分处的申脉穴也就是鬼路。

    此穴属阳蹻脉,他用针对这个穴位的手法强刺三提,针尾震颤。

    丁佩浑身一颤,后颈骤然绷紧,说道:

    “我耳朵里有东西在嗡嗡响!”

    苗可秀惊见丁佩耳廓泛红,细汗从发际渗出。

    随着方言继续施展针法,丁佩的汗也越来越多。

    第五针了。

    方言现在也有些吃不准,到底要不要接着刺下去了。

    “有……有人在喊我名字!”突然丁佩瞪大双眼,有些惊恐的说道。

    她声音都在颤抖。

    苗可秀听到丁佩的声音,她顿时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对着丁佩问道:

    “什么地方?什么声音?男人女人?你听的出来吗?”

    丁佩张了张嘴,说道:

    “男……女的,我不太确定,就在我背后。”

    苗可秀看了一眼丁佩背后,那地方什么都没有,她身上汗毛都立起来了,对着丁佩问道:

    “那……他说什么?”

    丁佩说道:

    “听不清楚。”

    就在这时候,方言屏息凝神,直接一针刺入丁佩脑后的风府穴。

    方言用探穴法缓缓进针,针尖如龟甲破土般逐层深入。

    丁佩忽然瞪大双眼,她脖颈青筋暴起:“我听清楚了!”

    下一秒,她声音却戛然而止,方言骤然提针半寸,改刺为挑。

    空气陡然寂静。

    丁佩茫然四顾,然后有些怅然若失的说道:“声音……突然没了。”

    她只感觉后脑勺残留的酸麻感化作温热,如同一股暖流浸润整个颅腔,头疼的感觉一下从整个脑子里被扫除了。

    苗可秀发现丁佩原本苍白的耳垂竟泛起血色,脸色本来那种灰色,仿佛一下被人揭去了。

    “方……方大夫,我感觉全好了!”丁佩对着方言说道。

    “头疼,恶心,还有耳边说话的声音都没了,脑子里感觉热热的。”

    方言对着她点点头:

    “留针二十分钟。”

    看她的表情,方言明显知道她应该是听到熟人的声音了。

    方言对于鬼门十三针是第一次运用,这也基本上是极限了,接下来再施展方言就得靠悟性了。

    十三针再下针就过半了,楚乔南说的经验还真是挺管用,果然是一般情况到第五六针就差不多了。

    “你们就在这里歇会儿吧,我待会儿过来取针。”方言对着丁佩和苗可秀说道。

    两人刚好应该也有些事儿要聊。

    然后方言就拿着医案走了出去。

    等到方言一走,丁佩就拉过苗可秀,一脸震惊的对着苗可秀说道:

    “刚才我听到他的声音了!”

    “但是方大夫一针下去,就全没了。”

    苗可秀问道:

    “那……你觉得是真的还是你的幻觉?”

    丁佩说道:

    “我也不知道,方大夫说他不会那些,应该……应该是幻觉吧?”

    苗可秀问道:

    “他给你说什么了?”

    丁佩犹豫了下:

    “我……我没听清楚。”

    苗可秀皱眉:

    “你刚才不是说听清楚了吗?”

    丁佩摇摇头,脸色逐渐平静下来,她说道:

    “我听清楚是谁了,但是没听清楚说什么。”

    “……”苗可秀没有说话,转头看向门口方向。

    过了半晌才说道:

    “那应该是幻觉。”

    ……

    方言在门外写医案,他也在分析刚才丁佩的反应。

    首先排除掉玄学的情况。

    第三针隐白穴,旋刺引寒凉气上行

    当时丁佩的反应是脚底如踩冰水,头顶痛感消失,随后打嗝、口水变咸。

    方言开始推导,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脾主运化水湿。

    针刺激活脾经气机,引虚浮阳气下行,故头顶痛止,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调节津液代谢。

    打嗝与口水变咸,应该是脾胃气机紊乱的调整反应脾虚湿滞,针后湿浊外排。

    方言想了想,这个逻辑应该是通的。

    于是将这个推导写在了医案上面。

    接着就是第四针。

    方言刺的是大陵穴也就是鬼心。

    用摆尾法斜刺。

    丁佩当时反应是手腕到喉咙异物感冲撞,咸涩口水骤停。

    方言思考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陵穴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心包代心受邪。

    《灵枢经脉》有云“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方言施展针法,正好疏通心包经气滞,化解痰湿壅塞咽喉的症状。

    口水止住,表明津液输布恢复,印证“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

    方言想通第四针后,赞叹鬼门十三针这解释,果然很合理!

    一点都不玄学。

    写上医案过后,方言又开始推导第五针。

    这一针在申脉穴也就是鬼路。

    方言当时强刺三提,针尾震颤。

    丁佩反应是耳内嗡鸣、耳廓泛红、发际出汗。

    这一针机理呢?

    申脉穴属阳蹻脉,《难经》载: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这地方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

    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强刺激可引阳气上冲头面。

    耳部反应与阳蹻脉“入风池”的循行相关,提示阳气贯通耳窍。

    那幻听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这一针,丁佩会听到人声?

    方言突然发现,这里好像解释不过去了,刺激这里丁佩怎么会听到人声呢?

    原版《鬼门十三针》将申脉称为“鬼路”,寓意此穴为“阴邪出入之径”。

    强刺此穴时,针法扰动经气导致患者短暂感知到“非实体存在的声音”,书中将其解释为“驱邪过程中残留的阴气反馈”。

    好有道理的样子,一下就说通了。

    但是,要这么写在医案上?

    方言挠头。

    “不对,肯定是有办法说通的。”

    方言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不能光盯着一个穴位看,或许该从前面的穴位找联系。

    很快他眼前一亮,就想到了解释办法。

    申脉属阳蹻脉,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其循行“上至目内眦,入脑络”。

    《难经》载阳蹻脉异常可致“阳气盛则目瞋(睁目难闭)”。

    他强刺此穴时,针尾震颤的手法激发阳气上冲,扰动脑络,应该可能会引发丁佩的听觉异常。

    心主神明,心包代心受邪。第四针大陵穴(心包经原穴)已调整心脉,而第五针申脉的强刺激使阳气骤然上行,导致“心神不宁”,产生类似“耳边有人声”的体感反馈。

    这符合中医“气乱则神惑”的理论。

    “合理!”

    方言点点头,然后把结论写在了医案上。

    从中医科学角度,丁佩的幻听是阳蹻脉经气扰动脑络引发的神经感知异常;而周左宇书中用道家术语将其描述为“通幽驱邪”过程的正常现象。

    两者本质均指向针灸对神经心理系统的调节作用,而玄学解释更多是道医文化传承中对生理现象的隐喻。

    那么第六针,风府穴也就是鬼枕。

    用探穴法分层深刺。

    当时丁佩说人声突然消失了,头疼也彻底没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方言根据上一个穴位的情况分析起来。

    很快他就推导出来了。

    风府穴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载“风府,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

    深刺可通调脑部气血。

    幻听是气虚状态下虚火扰神的病理表现也就是中医“神不守舍”,针刺后阴阳平衡、虚火归位,所以幻听异感消失。

    她说过感觉脑子里热热的,这颅腔温热感,应该是阳气恢复、气血充盈的象征。

    所有“水流”“寒气”“异物感”均为针刺激发经络气血运行的体感投射,符合《黄帝内经》“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经典描述。

    口水变化、出汗反映体液代谢的重新平衡,印证脾、肺、肾三脏协同运化的中医理论。

    丁佩的反应是典型的气虚头痛通过针灸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的生理过程。

    用中医的方法也能解释通。

    不过问题又来了,鬼门十三针不光是针对丁佩这种情况的,它是所有类似的精神类病症,都是按照这个流程来。

    那又是为什么呢?

    精神类病症都能这么解释?

    都恰好能对上号?

    方言一时间也有点头皮发麻了。

    鬼门十三针首先的要求就是配穴只能是这十三个穴位,并且下针先后顺序是定死的。

    虽然方言后世听过鬼门十三针有改动,但是周左宇传给楚乔南这一手是定死的规矩。

    说起来唯一变化的,也就只有下针时候的手法有变动而已。

    就像是道医掌握了一套,万能公式,或者叫“XX针灸第一定律”似的。

    “方大夫,时间到了!”

    一道声音,打断了方言的思考。

    方言看去发现是苗可秀。

    方言这才反应过来,二十分钟已经过去了。

    自己思考起来时间过的真是太快了。

    来到书房里,方言给丁佩将身上的针取了下来。

    然后对着她问道:

    “现在感觉怎么样?”

    丁佩这会儿已经从刚才的状态里恢复过来了,她对着方言说道:

    “头已经不疼了,感谢方大夫!您真是医术高超!”

    “我答应您,免费拍电影的事情依旧还是算数!”

    方言笑着说道:

    “行,那我以后如果需要的话,一定不会跟你客气的。”

    丁佩笑着站起身,对着方言说道:

    “那我就先走了,我下飞机就到这边来了,还没有去酒店呢。”

    方言叫住她:

    “稍等,我再给你开个药方。”

    丁佩有些诧异,她说道:

    “您不是已经帮我把……赶走了吗?”

    说到后面她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忙改口。

    方言听出来她的意思,解释道:

    “你是阳气不足,身体上的问题,和驱邪什么的没关系。”

    丁佩连连点头:

    “哦哦,对!您说的有道理。”

    说完方言开始给丁佩写起了药方。

    很快一张补中益气,佐以温肾安神的方子就写了出来。

    方言又添加好了备注的煎药方法后,递给丁佩:

    “药方在这里,待会儿你去医院里就能捡药,医院药房和你们落脚的饭店都有煎药的,我这单子上面写了煎药的要求,你让他们按照上面弄就行了。”

    丁佩双手接过方言的药方,恭恭敬敬的说道:

    “好的,谢谢方大夫!您真是我见过最专业的大夫了。”

    方言笑着摇摇头:

    “看您这话夸张的……”

    丁佩跟着笑到:

    “哈哈,一点不夸张,香江那边我也找了不少人,但是一直都没效果,就你厉害一下就……就治好我的病了。”

    话语间多少还有些崇拜和敬畏。

    方言无语了,这是把自己当做驱邪的香江中医了?

    他对着丁佩说道:

    “这事儿您可别出去乱传,封建迷信可要不得。”

    丁佩听到方言的要求,赶忙连连点头:

    “明白明白!”

    接下来两人告别,方言将苗可秀和丁佩送走,然后回到书房里,再次翻看了一下周左宇那本《鬼门十三针》。

    方言在想如果自己把十三针都施展完?

    那今天丁佩应该是个什么反应?

    不过想了想,施展全也不太可能,后面针法要在私密部位下针,丁佩就算是答应,方言也是感觉不妥。

    看来后面得去问问楚乔南了,方言想知道自己今天用这些手法后,看到的反应正常不正常。

    这小子之前那些医案,看起来也挺正常的,方言但是不保证他写出来的是为了过审。

    那些医案太简洁了,方言现在看来,认为楚乔南很可能还隐藏了一些关键信息。

    这时候方言都冒出想去精神病院义诊的想法了。

    那样的话就有充分的样本可以做参照了。

    想了想,他又摇摇头,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精神类疾病都能生效的。

    要不然现在精神病院早就普及开来了。

    ……

    下午的时候,方言还拉着老范和班上另外一个老家常州,茅山派的道医袁青山(见777章),聊起了关于他们对鬼门十三针的看法。

    这两人在其他人面前当然说的是中医理论了。

    但是在方言面前,他们也说出了一些玄学的看法。

    他们认为鬼门十三针,其实就是通过十三个穴位,完成的某种仪式。

    袁青山明显是比老范读的道藏要多,经过和方言一顿商量后,他就开始神神叨叨的对着方言解释道:

    “人中也就是鬼宫,对应胎光魂,此魂主掌生命本源。刺此穴如开天门,引天地正气驱散附体阴邪,在《道藏·摄生纂录》载“人中通玄牝,镇百鬼之门”,少商也就是鬼信,关联伏矢魄,此魄主司秽物代谢,针此处可断阴秽之根,使附着在体液中的邪气随汗液排出在《黄庭经》里也有“少商通幽冥,开鬼路”的说法,隐白也就是鬼垒,这里勾连吞贼魄,此魄负责吞噬病邪,刺之能激活吞贼噬阴之能……”

    方言听到他说完,自己一本都没看过的道藏,对着他问道:

    “那有没有可能,这些其实能够用中医的方式来解释呢?”

    袁青山摇摇头:

    “方哥,你着相了!”

    “你现在就像是西医非要用科学来解释中医一样,你干嘛非要用中医来解释道医呢?”

    “中医本来就是脱胎道医,你这解释只能算是强行解释,老祖宗的智慧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就像是经络一样,西医认为没有,但是我们练功的人就知道,他肯定是有的。”

    “说不定就有人能够将它可视化出来。”

    方言想起2021年发表在《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期刊上,用荧光法让心包经络可视化的研究,实验中研究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人体经络穴位的连续荧光线。(见199章带图)

    “那确实……”方言点点头。

    现在没有发现,不代表他没有。

    自己硬要去解释,反倒是落了下成。

    而且自己不也是一个不科学的存在吗?

    其实主要方言最开始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后写医案好写。

    要不然按照自己的风格写医案,写的突然简单一笔带过,或者没办法解释,那徒弟们会怎么看?

    他们肯定会认为里面有问题啊。

    现在方言想通了,鬼门十三针嘛,能解释的就按照自己的逻辑解释清楚,但是里面涉及到解释不了的,那也就照着上前辈们的总结,告诉他们,前人就是这么记载的。

    你们要是觉得不合理,那你们就去找出合理的解释。

    方言想通了这点后也就不在纠结了。

    没办法两辈子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儿。

    下午时间很快过去,下班放学后方言就应邀去参加今天晚上,卫生部和中侨办举办的新侨商接风晚宴了。

    他是今晚非常重要的人物,大家基本上都是奔着他来的。

    此外他还要给顾明远那小子最后一击。

    高射炮打蚊子就高射炮打蚊子吧,这种人,打死再说!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月票多了100,所以再欠大家2000字。

    目前欠大家一共63000字。

    晚点还有加更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1977大时代不错,请把《重生1977大时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