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差距悬殊的午饭,这个病叫:瘛疭(二合一章)

    “您先别激动!”焦树德对着患者说道。

    患者一瞪眼:

    “我能不激动吗?他们让我背了多大一口黑锅啊!”

    “您难道想要劝我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吗?”

    焦树德有些头疼,现在这么多人呢,在这里吵起来那影响就太恶劣了,为了其他事情闹起来都没事儿,为了西医的事儿闹起来,这会让人以为他们中医在教唆。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一旁的方言幽幽的开口道:

    “没劝您,只是需要您暂时稳定下情绪,现在伤口还没愈合,生气加速血液运行,待会儿你这里该飚血了。”

    患者:“……”

    她低头看了下自己的手指头,发现确实血有点浸出来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多谢!”

    “不客气。”方言摆摆手。

    这女的想要去闹,方言一点意见都没有,不过得把自己摘干净。

    本来这事儿就和他们没啥关系,是患者自己要去的,结果现在她一直都在众人面前说,等其他人听到传出去,没准就变成“焦树德和两个徒弟教唆患者去找医院闹事。”

    他们本来就没有动手,这不是背黑锅嘛。

    他相信师父肯定也是想到了这点,才会劝患者冷静点的。

    这些文化人影响力是很大的,随便发一篇文章出来没准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方言他们之前说的谨言慎行就是要防着这种事情发生。

    但是遇到这种患者,就不能说害怕自己背黑锅。

    还得站在患者自己的角度来告诉她,现在这里闹对她身体不好。

    这样才能缓解他的情绪。

    等到患者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点,焦树德也就赶紧招呼方言和李正吉说道:

    “行了,现在没事儿,你们赶紧给其他的病人看病吧。”

    两人答应下来,送师父焦树德离开。

    方言也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很快就有其他的患者看到他们这里有空就过来了。

    今天和其他时候不一样,这里的病人一个个都不怎么着急。

    不会老老实实的排队,都是看到有空位置的时候才会过来。

    那个病人刚才一顿闹,她的朋友也就在周围,立马就把她拉到了一旁,开始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才听到她的控诉后,大家也都好奇的不行。

    现在这位在人群里立马就成了焦点,大家看到她委屈的样子,都想知道事情的经过。

    方言只要她不在这里闹起来怎么都可以。

    接下来方言接诊的依旧是一些比较普通常见的病人,治疗起来没有什么难度。

    一直到中午十二点,这边今天到的病人,基本上身体不怎么舒服的人,都已经看到了医生,方言上午的时间接诊了一共十二个病人。

    李正吉上午一共接诊了九个。

    这边看病的人虽然也会挑选一下医生,但是也不会强求在谁手里看。

    李正吉和方言的人数差距没有拉开。

    方言也基本上看出来李正吉的医术了,只要病症不是特别少见的,他应付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

    加上师父交代了必须用经方,方言他们也没什么自己发挥的空间。

    开出来的药也都差不多。

    不过他们这种能够熟练辩证运用经方的中医,放在现在年轻中医群体里,已经是金字塔尖的一批人了。

    特别是辩证这块儿,是非常容易和人拉开差距的。

    当然了如果不使用经方,而是自由发挥,他们的差距就会更大。

    今天上午方言的最大收获当然就是看到了师父使用中医外科术,同时他也和不少国内的文艺工作的大佬们混了个脸熟。

    今天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京城或者离得稍微近一些的城市过来的文化工作者。

    这次举办的是全国的大会,所以人还会更多。

    中午饭方言他们被安排在了一个单独的包厢里吃,在场都是今天的中央医疗保健组的人,医护人员散开别看没多少人,这一凑到一起其实人还是挺多的。

    不过就是这个工作餐嘛,方言感觉确实有点简单。

    芋头白菜,黄瓜炒猪肉,凉拌胡萝卜丝,一碗海带汤,主食是小米和大米混合的饭,还有花卷馒头任意挑选。

    虽然在不少人眼里已经不错了,但是方言刚才路过了文艺工作者他们的宴会厅,看到里面的领导讲话的时候,外边等着上菜的餐车上,都是相当丰盛的淮扬菜。

    方言感觉这中央医疗保健组的工作,好像并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了,更大概率也可能是之前方言活动,都是跟着廖主任的,而且负责供应餐食的基本都是燕京饭店,所以情况就不一样了。

    方言和李正吉在师父焦树德旁边,一边吃一边询问师父:

    “咱们下午是什么安排?”

    焦树德一边吃菜,一边回答道:

    “保健组的中西医两个组,下午开今天上午的总结会议,总结一下上午的工作,检查每个人的医案和方剂,如果有什么不对就要及时的改正处理。”

    方言听到要开会,顿时感觉头大,问道:

    “那我们就不去了吧?”

    “上午我们的医案您都检查了。”

    焦树德听到后想了想说道:

    “不去也行,那吃了饭你们回学校去报到吧,明天早上九点半记得准时到这边。”

    “好!”方言和李正吉异口同声的回应道。

    两人把饭吃完过后,就和师父告辞,然后回到上午的看诊现场,整理好了自己的医疗工具,接着就开溜了。

    到了停车场两人把东西放到车后备箱的时候,李正吉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今天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还好虽然有波折但是起码是成功的结束了。”

    “说实话今天要不是你说动手术,我打死也不会说给她做手术的事儿,她那个问题应该保守治疗才更加稳妥。”

    方言对着李正吉说道:

    “当时的病人情绪激动,我们让她保守治疗,她那笔杆子没准就要把我们也连带着也批判一次。”

    “到时候才是真的难受呢。”

    听到方言的分析,李正吉也反应过来,好像方言说的也有道理。

    “走吧,上车!去东直门医院看看他们现在看病看的怎么样了。”方言招呼一声打开了驾驶座车门。

    坐上去后,李正吉也跟着上车了。

    接下来汽车发动,直接就奔着东直门医院而去,中午这会儿的道路上交通明显更加的拥堵了不少,从西城区回到东直门医院大门口,一共用了四十分钟的样子。

    方言和门卫打了个招呼后,直接就开车进了医院里面,找了个位置停好车过后,师兄弟两人就去门诊大楼找人去了。

    “他们会不会还在学校里休息?这会儿可是午休时间。”李正吉晃了晃手表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对着他说道:

    “应该不会,义诊如果是一整天的时间,看病人会一直都有,强度比我们上午的时候可要高多了。”

    像是他们上午那种队伍都排不起来,一群人都在一旁先聊天,聊好了看到有空闲位置再过去看病,这都是不缺少医疗资源的人。

    而义诊面对的都是普通人民群众,而这些人是最缺少医疗资源的。

    但凡是能够有地方给他们看病,他们不会挑剔这里的医生,只会排队等着检查,把身上的毛病瞧一瞧,能够诊断出来是怎么回事,然后能拿到药方就行了。

    中医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实惠,虽然效果慢点,但是也能把病给治好。

    相较于西药,中医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并不大。

    学校里举行义诊也是尽量让人民群众少花钱,能够用最经济的方式把身上的毛病给治好。

    对于义诊这种事儿,方言其实很有发言权的。

    上辈子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去过好多偏远山区义诊的医生。

    对于义诊中能够遇到的七七八八的问题,他是真有切身体会。

    首都的普通民众生活条件其实也比其他地方的人好多了,在这里义诊挑战性其实还一般,城市里这么多的医院,什么中药材都能够找到,那些山沟沟里面,有些山上草都长不了几颗的,当地也就那几种动植物,开出来的药方,当地一般都凑不够。

    方言他们就要想办法,用当地能够找到的资源给病人把病看好。

    每次去义诊,方言都会感觉自己像是被扒了一层皮。

    当然也是最锻炼人的,在这种时候方言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游方医生。

    但凡是身边能用到的资源,他才不管你什么道地不道地的,只要能够用上就已经是很不错了,甚至他还用过当地的偏方,就像是班上雷莲的爷爷一样,只要能够治病,偏方也是好东西。

    一边想着方言他们就已经到了东直门医院的门诊大楼外。

    还没上台阶呢,他们就已经看到一群人正在拿着饭盒吃饭,另外一群人在忙着给人看病。

    两人一下就看出来了,这是在换班吃饭。

    很显然情况比他们想的要忙的多。

    这边刚吃完饭的宋建中刚抬起头,就看到台阶下的方言和李正吉回来了。

    赶紧对着他们招呼了一声:

    “方哥,李哥!”

    听到这一声呼唤,其他人都纷纷朝着方言他们看去。

    “你们怎么回来了?老刘不是说,调你们去办大事儿了嘛?”孟继民端着饭盒走过来,对着方言他们问道。

    方言看了一眼他饭盒里的吃的。

    好家伙,红烧肉,土豆烧鸡,还有大肉丸子。

    李正吉也惊讶到:

    “吃这么好,都是全荤啊?!”

    孟继民说道:

    “可别在这里装羡慕啊,你们肯定吃的更好!”

    李正吉摇摇头:

    “实不相瞒,中午我们还真没你们吃的好。”

    一旁邓南星走过来,同样端着饭盒,说道:

    “开玩笑,不可能。”

    “跟着方哥,那还能吃的差了?”

    方言纠正道:

    “今天在另外一个医疗单位手下干活儿,吃的比较养生。”

    方言倒是没说他们在中央医疗保健组给人看病,说出来吃的差其他人肯定更不相信。

    听到方言这么说,大家就确认李正吉确实没瞎说。

    方哥表达方式比较委婉,一般能够被他说做养生的,就都是没啥油水,还不太好吃的类型。

    不过老刘也交代过,不要询问方言和李正吉去干什么了。

    所以他们也没详细的追问,只是有机灵的,马上就说道:

    “我给你们去食堂弄点过来。”

    说话的是杜衡。

    当即宋建中和严一帆也表示一起。

    还在给人看病的张延昌和杨景翔只能看了一眼,任由其他人在方哥这里刷好感了。

    “不用了吧?”李正吉说道。

    方言却说:

    “正好我没吃饱,多给我打点过来。”

    当即杜衡第一个就跑了过去,宋建中也紧随其后,嘴里说着,我再给方哥弄碗汤。

    后下手的严一帆愣了一秒,才对着李正吉问道:

    “副班长吃不?”

    李正吉摸了摸肚子,说道:

    “那少来点……”

    接着严一帆也过去打饭去了。

    一旁的孟继民看到李正吉这样子,有些想笑。

    不过嘴里还是对着方言他们解释道:

    “今天医院知道我们在这里免费义诊,伙食档次就提升了一下。”

    “那挺好,还是咱们欧阳院长会心疼人。”方言点了点头。

    这时候看完一个病人的萧承志对着他们问道:

    “对了,今天下午你们没事儿?还是中午休息专门过来看一眼?”

    方言看向萧承志,想到这家伙透露回广州的那些电报,方言就感觉这小子像个邓铁涛邓老装在京城的摄像头似的。

    “没事儿了,上午看完了病,下午就准备在这里参加集体活动。”方言回应到。

    萧承志说道:

    “那我看你还是指导指导咱们的疑难杂症治疗吧,上午遇到两个疑难杂症,我们都没解决,让别人明天过来,你给看看医案提提意见,如果下午的时候其他人遇到疑难杂症,你帮忙看一下。”

    孟继民在一旁小声对着方言说道:

    “主要是你来坐着,患者知道你身份后,就都排你这里来了。”

    方言笑着对萧承志说道:

    “好,老刘让你管,当然都听你安排。”

    萧承志挠挠头,他也是考虑到方言坐诊其他人基本上就是别想看诊了。

    而且方言现在看一般的诊,那也是没啥挑战性了。

    “方哥,菜来了!”杜衡端着个饭盒跑了过来,方言上去接过后,发现这里面的饭菜是真的扎实。

    是字面上的扎实,里面的饭菜都被压实在了,方言感觉再压一压都可以能当砖头了,从杜衡手里拿过了筷子,方言就开始吃了起来,他本身是练武的人,胃口就是比一般人要大,吃起来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随着每天练武,身体在逐渐变好之外,自身的食量也同样在变大。

    过了一会儿,宋建中和严一帆也回来了。

    宋建中还是挺会做人的,他就是过去打汤,还给给李正吉也打了一份。

    李正吉中午其实也没啥吃饱,上午一顿忙活,感觉消耗比在西苑医院里看人治病可要大多了。

    他的饭盒里虽然没有方言的饭菜多,但是也不少。

    这一饭盒吃下去过后,方言和李正吉终于算是饱了。

    两人喝了口汤溜溜缝,接着就准备开始展开下午的工作了。

    结果这个时候,这边吃完的孟济民等人过去换班,萧承志张延昌杨景翔他们,这才去食堂打饭去。

    方言和李正吉有些错愕。

    “什么情况,这搞半天他们还没吃饭呢?”方言对着孟济民问道。

    老孟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们先吃,他们后吃。”

    “最开始这里人多,中午我们到点本来想去打饭的,但是根本走不开,没办法就拖到这会儿了。”

    方言和李正吉这才明白过来。

    那老萧这个学习委员确实当的没毛病。

    等到萧承志他们打好饭回来,端着饭盒开始吃,方言走过去对着他们询问上午那两个疑难杂症到底是什么情况。

    “阿星,你医案呢?”萧承志对着邓南星喊到。

    邓南星这会儿已经在给人看病了,他晃了晃手里的本子说道:

    “医案这里呢。”

    方言走过去拿了过来,然后看到他写的医案。

    这家伙写的就比较简陋了:

    ‘患者,甄老同志,年龄73岁。’

    ‘被家里人用轮椅推过来,初见清醒,自述有行动能力,之所以会坐在轮椅上,其实是因为他只要做出一些动作,身上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

    ‘比如头转动左右,就会出现一侧耳朵的耳鸣,左转右耳耳鸣,右转左耳耳鸣,并且眼前会开始冒金星,然后腿肚子就开始发酸,发软。’

    ‘如果这时候停下来,那么一切症状都会缓解,但是如果继续走动的话,眼睛就会突然一下黑掉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这时候只能躺着半个小时左右才能恢复过来。’

    ‘舌红无苔,脉搏细弦小滑。’

    萧承志对着方言说:

    “患者说了之前找过中西医都看过,西医猜测是椎动脉颈椎病,或者是脑血流自动调节障碍,中医说是颈部气血不利,清阳不升,但是治疗过后效果都不太好,搞得后面医院都不太确定是什么问题了。”

    “阿星当然也没有看出是什么情况,所以就让老人家明天再过来,想着你肯定要回来,问问你说不定就知道了。”

    一旁的杨景翔一边往嘴里塞东西,一边好奇的对着方言问道:

    “方哥,你在医书里面见过这病吗?”

    方言皱起眉头看了看,问道:

    “他是不是身体还有些低热,手足还有些抽动的现象?”

    一旁正在看病的邓南星回过头来,惊讶到:

    “诶,还真有!”

    “那你咋不写上去?”萧承志对着他问道。

    方言也说道:

    “对啊,那你怎么不写上去?”

    邓南星有些语塞,他挠挠头说道:

    “当时不确定嘛……”

    “方哥你都知道这个,那肯定是知道这个是什么病对吧?”

    “知道。”方言点了点头。

    众人听到方言的回答立马都来了精神。

    就想知道这个是什么问题。

    有人则是已经夸奖起来了:

    “真不愧是方哥啊,一问都知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这个病叫做瘛疭(chìzòng),也就是中医里说的一种严重的痉挛或者抽风病症。”

    “语出《黄帝内经》,“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日瘛疭”,“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宋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也写过“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俗谓之搐者是也。””

    “另外在《灵枢》里面也有一段关于这个病症的记载,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原文是: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这里面的内容,其实说的就是这种病症的现象,你们自己回忆下是不是能对上号。”

    回忆了下方言说的内容,然后再看邓南星的记录,好些人一拍大腿:

    “哎呀,还真能对上!”

    “好家伙,原来搁这躲着呢……”

    “我当时还没注意呢,就是感觉有点印象,还是方哥的脑子好使啊,这都记得一清二楚的。”

    这时候同样是学习委员的成宝贵凑了过来,对着方言问道:

    “那方哥的意思,他这个病是髓海的问题咯?”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这是“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证候。肝如同属风木的脏器,依赖肾水来滋养。肾为属寒水的脏器,具有藏精并化生髓的功能。如今患者年龄超过七十岁,肾气已经衰退,真阴亏损,髓海得不到充养,再加上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虚阳向上浮越,旋转扰动清空之窍,所以一活动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而肾水亏虚,无法滋养肝木,进而导致肝血也随之亏损。”

    “当络脉失去阴血滋养、筋脉失于濡润时,就会出现拘急不舒的表现,可见手足不自觉地蠕动,甚至时而发生抽搐痉挛。”

    “医案也写了,他这舌红无苔,脉搏细弦小滑,脉象细主阴血不足,弦脉提示肝阳偏旺,滑脉则表明体内有热,这种情况下舌象多表现为舌面光红没有舌苔,或者出现龟裂纹路,这也对上号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1977大时代不错,请把《重生1977大时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