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顾道陪着嫚熙四处游玩,但是港口发生的一切,都陆续有人报告给他。
就连京城的商人,给白十三送了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他都一清二楚。
显然是有人盯上他了。
不但外人盯上他了,随着消息的传开,整个镇守府的目光都凝聚到了海军身上。
太多了。
赚的实在是太多了。
海军第一次出海,带回来的真金白银,压垮了所有人的理智,海军太赚钱了。
这还没算上,此时楚矛在瀛洲占据了足有三州之地,因此产生的巨大意义和价值。
“顾公,一定要扩军!”
顾道陪着嫚熙在海边吹风,一边烧烤海鲜的时候,沈慕归和崔由带着一群人找来了。
沈慕归第一句话就是扩军。
“海军带来的收益,足够我们再养几万军队。如此暴力,必须加大投入。”
沈慕归刚说完,崔由紧跟而上。
“楚爵爷和白将军就是纯粹的军人,他们的活干得太糙了,不但要军事击败,还要统治,还要勘测矿产。”
“尤其是金矿和银矿,尤其是瀛洲的铜,品质极高。”
“所以,不但要扩军,牢牢掌控我在当地的地位,还要派遣工匠和官员。”
顾道听着他们说话,脑子里出现了‘殖民地’三个字。
这是把瀛洲当成殖民地来经营啊。
看这意思,不但要军事占领,还要经济控制,他们不会连文化入侵都想到了吧?
“你说得没错,楚矛是个合格的将军,他只会打仗。白十三虽然有几分贼猾,但也不是治理地方的高手。”
“所以他们干的活粗糙了一点,这次白十三走的时候,除了工匠之外,给他带上一些读书人。”
顾道一边把烤好的蒜蓉生蚝,放进盘子请几个人品尝,一边说道。
“让这些读书人,去仔细了解那个地方,制定符合那个地方的控制办法。”
既然肥肉放在那里,没有不吃的道理。
顾道不但同意海军扩军,还要加强对瀛洲的控制,把那里当成地盘经营。
众人一边吃着海鲜,喝着酒,商议着海军扩军,以及未来的策略。
嫚熙有肉吃,有酒喝,有顾道陪着,她就很开心,至于讨论的内容是一句听不进去。
京城。
御书房。
皇帝看着都水监的报告,脸色又阴沉了几分,心中简直是五味杂陈。
辽东已经在海外开疆拓土,占据了足有三州之地,而且一次带回来的财富,折合下来足有几百万两。
将领开疆拓土,给国家带来巨额的财富,这本应属于他这个帝王的荣耀。
这些加在一起,完全可以让他这个新皇帝,极大地提高声望,更好掌握政权。
可是现在十分尴尬。
因为辽东虽然没有上报,却弄得天下人尽皆知,让天下人怎么看他这个皇帝?
何况前不久,还爆出辽东发现了金矿,那也本应该属于国家的,辽东也没上报。
压下这些心思,他威严地看着眼前的人。
“司马如意,朕任命你为通衢关守将,一定要替朕守好通衢关。”
司马如意赶紧起身,恭敬地拜见。
“臣定不负陛下的信任,关在人在,关破人亡!”
他原本跟着崮山侯费长戈在凉州镇守,却莫名其妙地被调入京城,而且陛下亲自接见。
这让他已经枯死的心,再次萌生了建功立业的冲动。
当初陇州的北狄大战,他从蜀中带出的二十万子弟,硬生生抗住了北狄向北逃跑的道路。
二十万人,打到最后只剩下三万。
是当时灭北狄之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军队,也为大乾换了一口生气。
太上皇虽然原谅了他,可也不会重用他了,他以为自己要在凉州镇守一辈子。
“好,很好。”
皇帝很满意他的回答。
“你对火器了解多少?朕想要训练一支火器部队,你可有把握?”
皇帝突然问道。
司马如意摇了摇头。
“回陛下,臣没见过火器,只是听说顾公手下是火器军,威力足以横行天下。”
"陛下想要训练火器军,不如从顾公手下调人,应该更为稳妥一些。"
听着司马如意的回答,皇帝黯然。
朕当然知道,火器军是顾道的堵门绝技,就是想要复制一支火器军对抗他啊。
“好,你在京城歇息几日,去通衢关上任吧。”皇帝说着,结束了接见。
司马如意告退。
皇帝之所以想起司马如意,那是因为想要对付顾道,从辽东决定扩军那天起,他就不安。
而司马如意跟顾道有杀父之仇,用他更放心。
顾道之所以可怕,自然是因为他手下的辽东军,号称天下最强的军队。
而辽东军天下无敌,就是因为火器犀利。
如果朕也训练一支火器军,那不是可以跟他抗衡,不用说击败,就是让他不敢小觑朕就行。
火枪不难,蜀中镇守府的盘水镇就可以造。
可是这东西如何在士兵手里运用,如何成为战场的战力,别人完全一窍不通。
据说火器操典都是顾道写的,最初所有的训练,都是他亲自抓的。
想要训练,除了顾道就是顾道手下的人。
京城倒是有一支火器军队,那就是被太上皇留下镇守京城的火炮军,雷字营。
这也是皇帝烦恼的地方。
这雷字营主将赵瑞,乃是顾道的家将出身,他怎么可能指望他来对付顾道?
现在要不是没人能替换,他早就让赵瑞滚蛋了。
京城郊外一个秘密校场。
一个士兵端着燧发枪,瞄准靶子扣动扳机,准备激发火药,进行射击。
碰的一声,枪膛炸了。
士兵身体一抖摔在地上,碎裂的枪膛入脑,死的不能再死了。
“怎么回事,怎么又发生这种事情?”
面对第三次炸膛,朱熙整个人都不好了,明明就是火枪、火药和弹丸。
为什么跟辽东兵打出来的感觉不一样。
“赵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熙赶紧命人抢救士兵,一边回头问赵瑞。
皇帝让朱熙训练火枪兵。
火枪和弹丸从蜀中弄来了,火药从雷字营弄来了,开始了简单的摸索。
朱熙想着,这能有多难?
摸索几次,火药装少了,激发效果不理想。
火药装多了,枪就炸膛,总之找不到辽东军那种流畅的感觉。
没办法,他把赵瑞请来。
“朱统领,我是炮兵,你要问我打什么目标,用多大炮,填多少火药,这个我知道。”
“可是这燧发枪装多少药,我是真不知道,你还是给顾公写信,问他吧。”
赵瑞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熙也没办法了,只能恭敬地把赵瑞送走,然后自己继续带人摸索。
赵瑞心明镜一样,皇帝这是想训练火枪兵,我怎么会告诉你?
就算你摸索出来,以为训练一群士兵拿着枪,就能形成战力了?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练兵秘法哪那么容易自己摸索出来,没有顾公指点,三五年你也许能摸到门槛。
就一个装弹填药,就够你摸索的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