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讲究

    徐佳莹跟着姨婆走出家门时,晨雾正萦绕在青石板路上,像一层薄纱,将白墙黛瓦的民居笼罩其中。

    远处传来卖早点的商贩软糯的吆喝声,“糖粥——桂花糖粥——”,伴着清晨的微风,在巷子里悠悠回荡。

    “今天带你去葑门菜市场,”姨婆挎着竹编菜篮,篮身上还绣着小小的兰草纹样,是她年轻时亲手绣的。

    她脚步轻快,走在前面,不时回头叮嘱徐佳莹:“慢着点,青石板路有露水,滑得很。”徐佳莹点点头,紧紧跟在姨婆身后,看着巷子里渐渐苏醒的景象。

    早起的老人提着鸟笼在遛鸟,店铺老板忙着卸下门板,还有孩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

    穿过两条小巷,菜市场的热闹扑面而来。摊位前摆满了新鲜的蔬菜,翠绿的青菜带着水珠,紫色的茄子泛着光泽,带着泥土气息的萝卜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五颜六色,格外诱人。

    空气中混杂着蔬菜的清香、肉类的腥味和商贩的吆喝声,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姨婆熟门熟路地走到一个摊位前,摊主是位中年妇人,穿着蓝色的围裙,看到姨婆,立刻笑着招呼。

    “张阿婆,今天来得早,刚到的荠菜,您看看。”她一边说,一边把一捆荠菜递到姨婆面前。

    姨婆蹲下身,拿起一把荠菜,仔细翻看:“佳莹,选荠菜要看叶子,要选这种叶尖带点锯齿,根部发白的,这样的才嫩。”

    她用手指轻轻掐了掐荠菜的根部,“你看,一掐就断,说明水分足。要是掐不动,或者根部发绿,就老了,不好吃。”

    徐佳莹学着姨婆的样子,拿起一把荠菜,认真挑选起来,遇到不确定的,就递给姨婆帮忙看看。

    “阿婆,您也给我挑一把,跟您家外甥女一样的。”旁边一位阿姨笑着说道。

    姨婆爽快地答应,很快就帮阿姨挑好了荠菜。摊主看着她们,笑着说:“张阿婆挑菜的本事,在菜市场可是出了名的,跟着您挑,准没错。”

    买完荠菜,姨婆又带着徐佳莹来到卖鸡头米的摊位。

    摊主是位老爷爷,戴着老花镜,从保温桶里舀出一勺鸡头米,颗粒饱满,呈淡黄色,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鸡头米要选这种颗粒大、颜色均匀的,”姨婆拿起一颗鸡头米,递给徐佳莹,“你摸摸,要有点弹性,这样的才新鲜。要是摸起来软软的,或者颜色发黑,就不新鲜了。”

    徐佳莹接过鸡头米,轻轻捏了捏,果然弹性十足。

    她好奇地问:“姨婆,鸡头米怎么吃呀?”“可以清炒,也可以做甜汤,”

    姨婆笑着说,“今天回去给你煮鸡头米甜汤,放些桂花,香甜得很。你妈妈小时候,每年这个时候,都吵着要吃。”

    采购完毕,姨婆带着徐佳莹来到菜市场附近的一家老字号面馆。

    面馆不大,门口挂着“王记面馆”的木牌,已经有些年头了。

    走进面馆,里面已经坐满了食客,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一边吃面,一边聊天,气氛热闹。

    空气中弥漫着面汤的香气,还有焖肉的油脂香,让人垂涎欲滴。

    “这家的头汤面最地道,”姨婆找了个靠窗边的空位坐下,“每天早上第一锅汤煮的面,最鲜。来晚了,可就吃不上了。”

    服务员很快过来点单,姨婆熟练地说:“两碗焖肉面,要细面,汤多一点。”

    不一会儿,两碗面就端了上来。面条细滑,像银丝一样铺在碗里,上面铺着一块厚厚的焖肉,色泽红亮,还撒着少许葱花和姜丝。

    姨婆拿起筷子,夹起焖肉,轻轻浸入面汤:“佳莹,吃焖肉有讲究,要先把焖肉浸在汤里,等它慢慢化开,但是又不能浸太久,不然就烂了,十秒钟正好。”

    她一边说,一边数着数,“一、二、三……十。”然后将焖肉夹起来,放进嘴里。

    徐佳莹学着姨婆的样子,将焖肉浸入汤中。

    十秒钟后,她夹起焖肉,轻轻咬了一口,肉质软糯,入口即化,带着浓郁的肉香和汤的鲜美,一点都不腻。

    “太好吃了,”徐佳莹忍不住称赞,“原来吃面条还有这么多讲究。”

    姨婆笑着说:“苏州人过日子,讲究的就是这份细致。一碗面,一块肉,都要吃出最好的味道。这不是挑剔,是对生活的热爱。”

    “你看这面汤,是用猪骨、鸡架熬了一夜的,鲜得很,这面条,是老板自己擀的,煮出来筋道;还有这焖肉,选的是五花肉,先腌后炖,要炖三个小时才能这么软糯。”

    徐佳莹点点头,看着碗里的面条和焖肉,忽然明白,日常饮食里,藏着苏州人精致的生活哲学。

    他们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将最简单的食材,做成最美味的食物,这不仅是对味蕾的尊重,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与此同时,苏木正在姨婆的书房里整理。

    书房不大,靠窗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摆着一盏老式台灯,还有几本书。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古籍,有现代小说,还有不少评弹词话。

    书架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小小的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评弹,咿咿呀呀的,充满了江南的韵味。

    苏木轻轻擦拭着书架,动作轻柔,生怕损坏了上面的书籍。

    忽然,他发现书架最上层,放着几本旧版评弹词话,书脊已经开裂,书页也有些泛黄,甚至有几页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纸芯。

    他小心翼翼地将书拿下来,放在书桌上,轻轻翻开。

    书页很薄,带着岁月的痕迹,上面的文字是竖排的,从右往左读,字体是手写的宋体,带着浓浓的时代感。

    其中一本是《珍珠塔》,讲的是方卿与陈翠娥的爱情故事,还有一本是《玉蜻蜓》,讲述了申贵升与志贞的悲欢离合。

    苏木想起姨婆平时最喜欢听评弹,这些词话想必是她的心头好,只是年代久远,保管不当,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于是,他决定将这些旧书修复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不错,请把《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