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碎片

    陈老板笑着说:“阿婆好眼光,这块绣片是民国二十三年的,原是苏州望族沈家小姐的嫁妆。沈家小姐精通苏绣,这块兰草绣片是她亲手绣的。”

    “后来沈家变故,旗袍被收在旧箱底,前些年整理旧物时,从旗袍领口拆下来的,一直没舍得卖。”

    徐佳莹越看越喜欢,指尖轻轻拂过兰草叶片,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绣娘刺绣时的温柔。

    “我再给你找块配袖口的,”

    陈老板又从盒底拿出一块绣着云纹的绣片,“这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原主人是位评弹艺人,每次演出前,都会把绣着云纹的手帕别在袖口。后来手帕磨损了,只留下这块绣片。你看这云纹,用的是渐变的丝线,从浅蓝到淡紫,绣得多灵动。”

    徐佳莹接过云纹绣片,与兰草绣片放在一起,果然十分相配。

    离开陈记旧物铺,姨婆又带着徐佳莹逛了好几家摊位。

    在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她淘到一块绣着小雏菊的圆形绣片。

    摊主是位老爷爷,看着绣片,陷入回忆:“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绣的,她是小学教师,每天戴着绣着小雏菊的手帕去学校,孩子们都叫她‘雏菊老师’。后来她走了,手帕也磨破了,我就把这块绣片拆下来,一直收着。”

    徐佳莹听着故事,眼眶有些湿润,小心翼翼地将绣片收进锦盒。

    在一家卖老银饰的店铺里,她又找到一块绣着莲蓬的绣片。

    店主说这是位绣娘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绣娘花了半年时间,每天熬夜刺绣,从莲蓬的纹理到莲子的光泽,都绣得栩栩如生。

    可惜女儿出嫁没多久,绣娘就因病去世了,这块绣片成了女儿对母亲最后的念想。

    每一块绣片,都附着着一段温暖的故事,徐佳莹将它们小心收在锦盒里,仿佛收集了一段段散落的时光。

    转眼到了约定取旗袍半成品的日子。王师傅看到徐佳莹带来的老绣片,眼睛一亮:“这绣片选得好,兰草配云纹,雅致又不失灵动。我帮你把兰草绣片缝在领口,云纹绣片缝在袖口,用同色的真丝线,针脚藏在绣片边缘,保证看不出痕迹。”

    徐佳莹点点头,看着王师傅小心翼翼地将绣片固定在旗袍上,指尖捏着细针,每一针都缝得格外认真。

    三天后,旗袍终于做好了。

    徐佳莹穿上旗袍,淡青色的真丝衬得她皮肤白皙,领口的兰草绣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袖口的云纹绣片若隐若现。

    她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想起姨婆说的话,外婆年轻时穿着兰草绣片旗袍的模样,或许也是这般温婉。

    住了些时日,苏木看着姨婆每天为他们忙碌三餐,心里过意不去。

    这天清晨,他早早起床,拿着姨婆写的食材清单,去菜市场采购。清单上写着:太湖白鱼、新鲜鸡头米、荠菜、乌镇笋干、苏州青。

    他要做一桌融合乌镇风味与苏州食材的菜,让姨婆和徐佳莹尝尝他的手艺。

    菜市场里热闹非凡。

    苏木在卖水产的摊位前,选了一条鲜活的太湖白鱼。

    摊主笑着说:“年轻人有眼光,这鱼刚从太湖捞上来,肉质最嫩。清蒸最好,撒点姜丝和葱花,鲜得很。”

    他又在卖鸡头米的摊位前,买了刚剥好的鸡头米,颗粒饱满,呈淡黄色。

    摊主叮嘱他:“鸡头米煮甜羹,要最后放,煮五分钟就好,煮久了就不脆了。”

    回到姨婆家,苏木一头扎进厨房。

    他先将太湖白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了三道斜口,放入盘中,放上姜片和葱段,淋上料酒和少许生抽,静置十分钟入味。

    接着,他开始准备鸡头米甜羹。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适量冰糖,待冰糖融化后,放入洗好的鸡头米,煮五分钟后,加入水淀粉勾芡,最后撒上晒干的桂花。

    厨房里很快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姨婆走进来,看着锅中翻滚的鸡头米,笑着说:“没想到你还会做苏州的甜羹,比我做得还讲究。”

    “在乌镇时,常看妈妈做甜羹,”苏木一边搅动着甜羹,一边说,“今天用苏州的鸡头米,加了点桂花,应该合你们的口味。”

    他又拿出乌镇带来的笋干,用温水泡发后,切成细丝,与新鲜的荠菜一起炒。

    笋干的鲜香与荠菜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格外诱人。

    最费功夫的是松鼠鳜鱼。

    苏木先将鳜鱼去骨,在鱼肉上切出菱形花刀,用料酒、盐和姜片腌制片刻。

    然后将鱼肉裹上淀粉,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番茄酱、白糖、醋,炒出酸甜的酱汁,淋在炸好的鳜鱼上,最后撒上松子。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松鼠鳜鱼就做好了,鱼肉外酥里嫩,酱汁酸甜可口。

    傍晚,菜都摆上了桌。

    有清蒸太湖白鱼、鸡头米甜羹、荠菜炒笋干、松鼠鳜鱼,还有一道乌镇特色的酱鸭。

    姨婆先尝了一口鸡头米甜羹,眼睛一亮:“甜而不腻,桂花的香味正好,鸡头米也煮得恰到好处,比外面餐馆做的还好吃。”

    她又夹了一块清蒸太湖白鱼,鱼肉鲜嫩,入口即化,忍不住赞叹:“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对火候的把握这么精准。以前只知道你会做生意,没想到厨艺也这么好,佳莹有口福。”

    徐佳莹夹了一块酱鸭,递给苏木:“这酱鸭跟妈妈做的味道一样,你什么时候学会的?”

    “去年过年,跟妈妈学的,”苏木笑着说,“今天加了点苏州的冰糖,比乌镇的酱鸭甜一点,更合姨婆的口味。”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菜,聊着天。

    阿二蹲在桌脚,时不时“喵喵”叫两声,苏木夹了一块鱼肉放在碟子里,推到它面前,它立刻低头吃了起来,尾巴摇得欢快。

    几天后,苏州下起了细雨。

    细密的雨丝敲打着院中的海棠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姨婆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雨,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走进阁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不错,请把《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