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头顶,轻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东罗马帝国的奇里乞亚行省,一艘桨帆船鼓足风帆,顺着塞伊汗河驶向北方。
奇里乞亚平原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十分鲜明的地中海气候,北方的山脉挡住了寒风,两条大河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气温依旧保持在10℃左右,没有风霜和暴雪,没有严寒与干旱。
船舱内,奴隶桨手吃力地为帆船提速,醉醺醺的大副眯着眼睛摆弄船舵,水手长狠狠谩骂着还在闲聊的水手,招呼他们准备缆绳和船锚,准备靠岸。
阿达纳城就在前方,河道两边的道路上逐渐有了人烟,新迁来的移民修复着破败的村庄,清理着堵塞的道路,一些农场主正在组织奴隶翻垦农田,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战争带来的创伤正在逐渐愈合,奇里乞亚行省却还没有结束军管状态,依然有大量的军队驻扎在各个重要城市旁,时不时外出扫荡,抓捕流窜在山野之间的突厥穆斯林。
帆船上层的一处豪华舱室内,一位中年人静静地坐在航海桌前,桌面上是一副小亚细亚详细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城市,要塞,资源和矿产,每一个关键位点都以粗细不等的黑线连接起来,沿海密集,内陆稀疏。
帆船即将抵达目的地,中年人已经换上了官服,脖颈上的僧海豹项链显示出他的家族出身,精心裁剪的紫黑色礼服修身而对称,名贵的布料上绣着繁复的花纹,礼服的左胸处是一枚银质双头鹰胸针,双头鹰的利爪下是带翼鞋——古希腊神明赫尔墨斯的标志之一,象征掌管交通的权柄。
这是杰尔姆·斯弗朗其斯,东罗马帝国政治世家斯弗朗其斯家族僧海豹系的族长,现任交通大臣,内阁成员之一。
杰尔姆是东罗马帝国复兴以来的第一位交通大臣,先后主持了北非道路网和保加利亚道路网的构建,思维活跃,念头通达,善于运用新知,善于因地制宜,在交通事务上浸淫多年,经验丰富。
第一次大土耳其战争结束后,刚刚结束保加利亚事务的杰尔姆还没来得及休息,立马被派往小亚细亚西部,开始组织安纳托利亚道路网的构建,四年来,他几乎跑遍了爱琴海东岸的每一座城市,带着交通部的骨干进行各种工作,测绘地图,修缮道路,调控物资,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
四年里,在帝国中央不计代价的物资支援下,爱琴海东岸的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完工,道路得以修缮,河道得以拓宽,桥梁得以建造……海洋,河流与各级道路将城市,乡村,牧区与矿区连接了起来,河海附近的大城市得以迅速恢复生机,外来移民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安置。
但是,杰尔姆依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需求,促进了各种进步,前一天还渺无人烟的荒山可能突然变成了铬铁矿产区,前一天还毫无意义的沼泽里可能就突然勘探出了天然沥青,杰尔姆来回奔波,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却还是赶不上发展速度。
1478年,第二次大土耳其战争爆发,东罗马帝国浩浩荡荡的东进运动正式开始,在皇帝的召唤下,杰尔姆只能将剩下来的工作交给下属,自己则前往塞浦路斯岛待命,准备随时开启小亚细亚南岸的交通建设。
在东罗马帝国的战略规划中,奇里乞亚行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不仅土地肥沃,农耕条件优越,还控制着多处重要山口,是通往黎凡特的最佳桥梁,是必须尽早稳定下来并化为核心地区的一座行省。
接二连三的吱呀声传进杰尔姆的耳朵,阿达纳城的连锁大水门打开了,这是东罗马帝国攻占阿达纳城后修建的第一个城防建筑,前人对河流的不重视导致了城池的沦陷,东罗马帝国不会重蹈覆辙。
接着,桨帆船进入阿达纳城,这里的河道经过加宽,水流平稳了不少,杰尔姆听见了叫卖声和马蹄声,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
“勋爵大人,我们到了。”
一名水手敲开了杰尔姆的舱门,毕恭毕敬地汇报道。
“阿达纳城有两座河港,您是去商港还是军港?”
“军港吧,那里离市政厅比较近。”
杰尔姆说着,将一枚银币扔给水手。
“停靠之后,你先去市政厅找副相巴西利厄斯,就说我来了。”
水手接过银币,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杰尔姆整理着自己的着装,准备下船。
走出舱室,来到甲板,杰尔姆环顾着阿达纳城,微微点头。
街道已经被清理出来,靠近河港的房屋已经住上了人,大街小巷上有不少轮休的士兵,第一批移民已经开始经营服务业和工商业。
舰船驶过还算繁忙的商港,进入城市北部,河流西岸是被炸毁一半的市政厅,河流东岸则是军港和仓库。
市政厅和军港的更北部,工坊区已经冒起了黑烟,工坊区也分为河西与河东两部分,河东似乎是水泥和混凝土工坊,河西则是新修建的一大片冶铁园区。
收复奇里乞亚行省后,先前囤积在塞浦路斯岛的各种物资迅速被运往北方大陆,来自帝国内部的希腊裔移民也优先被安置到奇里乞亚的空余土地上,大量的舰船带着机床,工具,工匠和建筑材料通过河流进入奇里乞亚的几座大城市,各种与战争有关的手工业工坊立马开始投入生产。
当然,由于奇里乞亚行省刚刚收复,国内的投资者们还处于观望状态中,绝大多数迁往奇里乞亚的战时工坊均为皇室产业,东罗马皇室向那些愿意在战争时期定居奇里乞亚的工匠提供了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待遇,硬是用大量金钱在短时间内砸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战时生产体系。
军方的订单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皇室的引导也让不少东罗马投资人打消了怀疑,塞浦路斯行省和奇里乞亚行省的手工业在这半年里飞速繁荣。
舰船停靠在军港中,杰尔姆的侍从正在与一名军官核查公文,军港的北边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将河流两岸连接起来,这是阿达纳城的地标之一,哈德良皇帝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为了将其保存下来,东罗马帝国的塞伊汉河航道也就到此为止了。
石桥更北边的城区还是一片废墟,拉马赞军队曾经于此顽抗,“南风之神”的舰炮和后续的陆军火炮整整轰炸了四天,将其基本毁灭。
杰尔姆抬头望去,城区东北方的山峰上,一座城堡十分显眼,那是建造于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时期的蛇堡,可以监视整个阿达纳城,现在是属于巴列奥略皇室的建筑了。
交涉完毕,杰尔姆在护卫的陪同下踏上阿达纳城的土地,负责捎口信的水手跑向市政厅,杰尔姆则不紧不慢地在河岸边走着,扫视着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工坊区。
这是杰尔姆的习惯了,每当需要构建交通网络时,他都会率先考查地方状况,根据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来决定基础设施的等级,如果两种价值都不算高,那就没有建造高级道路的必要。
两片工坊区恰好位于石桥两侧,交流便利,水泥工坊区十分普通,还搭配有河砂采集场,明显是皇帝强制搬到这里,用于供应军属工程的。
冶铁工坊区倒是有些奇特,总体呈现出一个美观的三角形,最大的是位于正西方的炼铁厂,高炉和块炼炉将铁矿石冶炼为生铁或熟铁,白口生铁被送往灌钢厂,灰口生铁则被送往铸造厂,熟铁则直接被送往高级武器工坊,分别生产出精炼刀剑,锻造火枪,铸铁战锤,铸铁犁,铸铁炖锅,碳素钢火炮和碳素钢筋,形成一个从民用到军用,从精良到粗陋,种类繁多,一应俱全的钢铁复合体,各种工坊分工协作,井然有序。
作为铁器之始的炼铁厂与阿德里安堡的炼铁厂也有不小区别,一些特殊部件明显是为脱硫和渗碳而设计,水力鼓风机也十分显眼,具有浓郁的德意志和北欧特色。
看到这里,杰尔姆心下了然,他在东罗马帝国的各大城市考察多年,对冶铁业有些了解。
据他所知,由于东罗马帝国对铁器的需求逐年增大,除了阿德里安堡和君士坦丁堡外,钢铁产业在不少大城市蓬勃发展,摩里亚大区的米斯特拉斯,亚细亚行省的士麦那,帕夫拉戈尼亚行省的萨卡里亚,哥萨克王国的维多利亚港……由于兼有煤铁之利,且品相极高,维多利亚港吸引了不少希腊裔移民,维多利亚冶铁业正在后来居上。
由于东罗马帝国核心行省的优质铁矿的确不多,仅有色雷斯西部和摩里亚半岛有所分布,新上任的矿业大臣想尽办法地将那些不怎么优良的铁矿也利用起来,想尽办法地学习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来自东方的灌钢和高炉,来自德意志的水力鼓风机,来自北欧的骨粉石灰脱硫渗碳法……
在很久以前,东罗马帝国也曾拥有过地中海世界数一数二的冶铁技术,但13到15世纪的战乱与衰退让这个古老的国家错失了不少发展良机,西欧人在近五十年里取得的技术进步超过了过去五百年,更不必说一向处于铁器生产力巅峰的东方王朝,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并非一朝一夕,至少在16世纪以前,东罗马帝国必须将“拿来主义”贯彻到底。
就在三年前,一位瑞典裔的冶铁坊经营者通过汉萨商路抵达位于北非的贝利撒留波利斯,随后又抵达迦太基城,他根据汉萨同盟“瑞典炼粗铁锭,德意志继续精加工”的冶铁业模式设想出了一种新式生产模式,在东罗马帝国原有基础上,将“分工协作,集团生产”的思路进一步发扬光大,将分散的小作坊聚集起来,形成一个钢铁复合体。
军工作坊看不上的灰口铸铁可以制作铁锭,铁犁,铁锹和炖锅,灌钢法铸炮剩下的边角料可以重新铸造为碳素钢筋,原本就品相优良的磁铁矿和赤铁矿被用于高级铁器,分布广泛却品相低劣的褐铁矿与菱铁矿则用于低级铁器,这种模式让铁矿石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有所上涨。
由于迦太基附近的阿特拉斯铁矿品质良莠不齐,瑞典人的思路很快得到了迦太基皇家冶铁坊的管理者的青睐,并开始以他的构想对冶铁工坊进行改良,三年时间后,迦太基的铁器产出大幅提高,虽然依旧无法与阿德里安堡和君士坦丁堡相比,但至少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农耕用具需求。
瑞典人依靠自己的贡献成为了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他把由自己改良而来的钢铁复合体称之为“瓦特阿尔海姆”,北欧神话中的矮人与黑精灵居所,属于工匠的国度。
奇里乞亚三面环山,平原内部也有不少沼泽湿地,周边矿产总量丰富,主要是铅,锌等次要金属,煤铁都有,但储量比较少,铁是最差的褐铁矿与菱铁矿,煤也是最差的褐煤,位于阿达纳城北的这一座“瓦特阿尔海姆”是在皇帝的强制要求下从阿德里安堡搬迁到此的,本地出产的铁矿石勉强够用,但历代统治者从未开发过煤矿资源,只能采用丰富的林业资源,烧制木炭。
河流两岸的工坊区还在扩建中,监工鞭挞着一大群奴隶,迫使他们清理废墟,修缮屋舍,开凿水渠,一些有着先见之明的东罗马投资人看准了奇里乞亚平原的棉花产业优势,开始在阿达纳城投资建造棉纺织厂,这座城市潜力非凡。
杰尔姆粗略地看着,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构思。
“走吧,看够了。”
杰尔姆冲护卫说着,骑上一匹马,向市政厅走去。
市政厅在之前的战争中被摧毁了一半,同样处于修缮中,杰尔姆绕开一片工地,踏上较为完好的楼梯,敲开了办公室的大门。
“请进。”
办公室里,外交大臣,副相巴西利厄斯正专心致志地伏案而写,他显然刚从外派出差中回来,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请坐吧,杰尔姆。”
杰尔姆微微鞠躬,面无表情地坐下。
巴西利厄斯出身于安杰洛斯家族旁支,也算是东罗马传统贵族世家,但由于他性格古怪,过于严肃,从不为自己的家族牟取利益,安吉洛斯的其他几个支系全都不喜欢他,直接推举奥斯曼战帅马哈茂德·安杰洛斯的哥哥米哈伊罗担任族长,后者现在是整个紫卫军的副军团长,也算是位高权重之人。
杰尔姆见巴西利厄斯并不理他,也没有提供饮料和雪茄的意思,只是加快了处理公文的速度,神色又僵了几分。
十几年前,当二人都在北非时,他们也算是不错的朋友,巴西利厄斯的晋升少不了斯弗朗其斯家族的支持,已故的外交大臣乔治看准了他的政务才华,希望通过向他提供帮助来进行政治投资,巴西利厄斯与皇太子查士丁尼发生矛盾时,乔治还曾为他说过不少好话。
可最后的结果是,斯弗朗其斯家族并没有收回应有的回报,巴西利厄斯倒是很愿意向斯弗朗其斯家族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但却总是拒绝为了所谓的政治友情而滥用手中权力,哪怕并不违法。
作为皇室以下的帝国第一政治世家,斯弗朗其斯家族自然参与了资本主义浪潮,杰尔姆不屑于贪污腐败,但他偶尔也会运用信息差为家族牟取一些利益:一处通往矿区的三级国道要重修为一级,交通来往更加便捷,他就可以指示家族成员赶在别人之前去矿区加紧投资,赚一笔信息差价,该交的税不会少,该给其他人留的份额也从不多占。
对于政治世家来说,这些挣钱的小方法简直太过寻常了,也实在算不上违法,从皇帝到各级官员,大家都一清二楚,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但是,巴西利厄斯就是反对,不仅拒绝向斯弗朗其斯或安杰洛斯提供这种帮助,还曾和商务大臣富格尔当众吵了起来,就因为富格尔借着税率调整的真空期收购了几家并不算大的纺织工坊,两人在皇太孙君士坦丁面前差点打了起来,事情的最后以富格尔家族的妥协和商务法的重新修正而告终。
几次求助都无疾而终后,斯弗朗其斯家族与巴西利厄斯的关系转为冷淡,当后者在当上副相的同一天就上书皇帝,认为斯弗朗其斯“一门三内阁,门生故旧遍天下,势力过于庞大,应当有所警惕”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降至冰点,基本没有了任何来往。
除此之外,巴西利厄斯还对东罗马帝国的扩张政策,外交政策,发展政策,商业政策和移民政策多有质疑,他主张以农业为本,以本土为重,保护底层民众权利,遏制世家贵族发展,以文化教育同化穆斯林,借助他们的力量尽早将安纳托利亚整顿起来,而非大肆破坏,与敌谐亡。
由于暴躁刚烈与公正不阿的性格,反对权威,庇护弱小与君权民授的思想,尽管巴西利厄斯学富五车,曾在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担任过多位皇子的老师,他也仅仅与宽容敦厚的三皇子巴西尔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其余几个皇子都不喜欢他,各有各的理由。
从1474年开始,杰尔姆在爱琴海东岸主持交通网络,巴西利厄斯则主持地方政府的搭建,两人只有工作上的交流,甚至都没在一起吃过一次饭。
“去年的官员考察,亚细亚行省和帕夫拉戈尼亚行省的综合评分均进入前五,恭喜你。”
杰尔姆寻找着话题。
“四年时间,小亚细亚西部和北部的政府框架基本成型,这是你的功劳。”
“这是各级同僚的功劳,其中也包括你。”
巴西利厄斯继续写着,平淡地说。
“新收复的领土没什么地方势力,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幸亏陛下改革了选官制度,那些通过考试进入政府的文官明显比那些军功贵族和退伍军官素质更高。”
“你看看北非,几乎成了军功贵族的保留地,他们一个个只认皇帝,不认文官,还总是热血上脑,叫嚣着要把麦加大清真寺付之一炬。”
说到这里,巴西利厄斯顿了顿。
“我知道陛下创业艰难,当时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再加上他一向重视工商业,压根就没想要把阿非利加变成古典时代那样的大粮仓,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安纳托利亚不能再像那样了,军官们不能老是想着通过战争获得爵位和土地,这样下去,再多的土地也会被分完,他们又会想着继续战争,和那群渴望原材料和商品市场的资本家一起,把帝国推向无尽战争的深渊。”
“这和我无关,不过陛下不是已经开始改革了么?”
杰尔姆皱了皱眉。
“现在,取得功勋的军官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大城市的高级住宅,殖民地的封地,开设工坊的免息贷款……哪有你说的那样严重。”
“至于资本家他们,海外有那么广袤的土地尚未被插上帝国的大旗,想扩张本就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连土著都打不过,那也没什么资格自称罗马了。”
“陛下把一切事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你为什么总要提出异议呢?”
“陛下再厉害,他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解决一切矛盾。”
巴西利厄斯写完最后几个字,摇了摇头。
“不过,他总是有些非常神奇的想法,让人倍感惊叹,比如安纳托利亚中东部的穆斯林问题,他没有弥合矛盾,硬是想用金钱和物资把制造矛盾的人通通消灭。”
“那是什么?”
杰尔姆没有在上个话题多做纠缠,指向巴西利厄斯的文件。
“与奇里乞亚有关么?”
“没有,是这次的外交报告。”
巴西利厄斯摇摇头。
“你们应该知道,皇帝曾在几个月前向东方派去了不少使节,与各个族裔进行接触,这件事是由我负责的。”
“皇帝的计划是什么,我不清楚,这次行动的收获如何,我也不能告诉你。”
说罢,巴西利厄斯将文件收好,看向杰尔姆。
“好了,进入正题吧,你这次前来,是为了奇里乞亚的交通事务?”
“对,皇太孙下达的旨意。”
杰尔姆点点头,从口袋中掏出一份安纳托利亚地图和一份奇里乞亚详细地图,递给巴西利厄斯。
“我知道奇里乞亚行省的政务官还没到位,这里现在是你管事。”
“陛下不准备在南北加拉太行省大做文章,皮西迪亚行省也放在后面,最重要的便是奇里乞亚行省。”
“在来这里之前,我和我的属官已经根据已有情报做出了一定的规划,我还需要你们现在掌握的奇里乞亚基本信息,包括人口,资源,特产以及军事要塞。”
“对了,我听说奇里乞亚的沼泽里可能有天然沥青,我需要你们尽早进行开发,我会与工程部门的官员进行协商,立刻开始基础设施的修建。”
杰尔姆说得十分直白,他知道巴西利厄斯不喜欢冗长而毫无意义的官话。
巴西利厄斯接过地图,仔细看着。
“很好,我今天晚上就会把这件事安排好,届时,会有人把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送到你的住所。”
“还有,我建议你与军方人员进行接触,陛下已经下达了调令,贡萨洛和梅赫梅特的大量精锐正在通过山路进入奇里乞亚,他们拥有不少工兵团,那些与军事有关的基础设施可以全部交给他们。”
“再就是海军,奇里乞亚的两条河流是非常宝贵的交通要道,如果能够把海军的舰船利用起来,施工速度会快很多。”
杰尔姆听着,在心中默记下来,虽然他不喜欢忘恩负义的巴西利厄斯,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坐到如今的位置,一部分源于斯弗朗其斯的支持,一部分源于皇帝制衡贵族世家的需要,但也与他自己的能力不无关系。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工作上的事情已经交接完毕,冬季的夜晚来得很快,市政厅的仆人端来了一人份的晚餐,杰尔姆起身告辞,巴西利厄斯也没有挽留。
“听说你妹妹要出嫁了。”
走到门口,巴西利厄斯叫住了杰尔姆。
“办完奇里乞亚的公务,你应该会回去吧?”
“是,我想我有这份权利。”
杰尔姆淡淡说道。
“叔叔去世了,我现在是个族长。”
巴西利厄斯闻言,愣了愣。
“既然要回去,那就帮我个忙,在你叔叔的墓前放一束花。”
巴西利厄斯看向杰尔姆,眼中闪过一抹追忆和缅怀。
“感谢他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
杰尔姆点点头,还欲说些什么,巴西利厄斯却已经拿起了面包,一边吃,一边继续翻阅杰尔姆所带来的地图。
杰尔姆哼了一声,走下楼。
阴沉沉的天空下,阿达纳的瓦特阿尔海姆还亮着灯火,战争时期,这些工坊昼夜不停,三班颠倒。
杰伊汉河上,一艘艘满载物资的舰船趁着傍晚开始卸货,远处的城门口传来响声,自西而来的大军正在依次进城,城门口的东罗马移民欢呼着,通过改信而侥幸保全性命的原穆斯林瑟缩着脑袋,似乎是在畏惧,似乎是在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几匹快马从南方奔驰而来,骑手们似乎携带了什么重要情报,他们与杰尔姆擦身而过,直直冲向东北方,寻找皇帝的大营。
1479年2月20日,经过为期数月的围城后,兵粮寸断的大不里士向白羊王子雅各布开城投降,哈利勒战败被杀,乌宗哈桑之子雅各布在大不里士登基为王,白羊内战结束。
2月22日,来自开罗的使节团绕过饥荒区,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上抵达大不里士,得到了白羊王雅各布的接见,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两个王朝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迅速靠拢,新的战争同盟正在形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