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贵妃博戏

    李治暗暗沉吟。

    程务挺长期随父镇守营州,他既然知道,说明燕山会很可能在营州一带活动。

    “传旨,召程务挺觐见。”

    未几,程务挺来到大殿。

    他见王及善侍立殿内,还给他打了个眼色,心中有了底。

    “臣程务挺,拜见陛下。”

    李治抬手道:“程卿不必多礼,朕找你过来,是想问燕山会的事。”

    程务挺道:“回陛下,那燕山会是河北一个结社,首领姓窦,自称窦建德后裔,打着让河北百姓翻身做主的名号,四处活动。”

    李治道:“既是如此,河北官员为何从未上报?”

    程务挺道:“那燕山会并无固定据点,行事隐秘,父亲说,各州官员都不愿担责,所以都等着别州上报。”

    李治明白了。

    无论哪一州上报,燕山会的出现,都会成为该州责任。

    年底考评时,降几个评级,那是少不了的。

    如今燕山会并无固定据点,他们不上报,也不会有知情不报的罪名。

    自然无人主动揽下这事。

    “你父亲也知道燕山会吗?”

    程务挺道:“曾有燕山会的人来找过父亲,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被父亲砍下脑袋。臣也是因此知道燕山会存在。”

    李治点点头,朗声道:“狄仁杰听旨。”

    狄仁杰拱手道:“臣在。”

    李治道:“你和刘卿二人即刻收网,抓捕长孙羊等一干贪污国家公款之人,并且尽快追回公款。”

    “臣领旨。”

    李治道:“王及善听旨。”

    “臣在。”

    “你即刻前往河北,调查燕山会,朕会让司宫台和长秋台的人配合你。”

    王及善道:“臣领旨。”

    李治道:“你二人都退下吧。”

    待两人离开,李治朝王伏胜道:“伏胜,你派人盯住长孙诠,朕想知道,他为何加入燕山会。”

    王伏胜知道皇帝的心思。

    皇帝真正关心的是长孙无忌是否牵扯此事。

    倘若燕山会与长孙无忌有关,一切就都变了性质。

    他当即领诺,退出大殿。

    春风拂面,柳絮纷飞,池塘的蛙鸣声,树梢上的鸟叫声,交织出一首欢快的春日旋律。

    李治迎着暖风,沿着千步廊一路向北,朝着薰风殿而去。

    来到后殿外时,却听到里面传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其中一道最动听的声音是郑贵妃的笑声。

    另外还有两道声音,都是年轻女子的笑声,一个娇柔,一个沙哑。

    李治示意门外的宫人内侍不要出声,走进殿内,只见三名女子正围坐在一张宽大的榻床上,玩博戏。

    博戏是这个时期的赌博游戏,在宫廷中非常流行,分大博和小博。

    小博两人玩,大博可四人同玩。

    三人玩的正是大博。

    游戏规则很简单,棋盘为二十四道,当中为水。

    每人六枚棋子,放在棋盘上。

    又有两枚棋子置于水中,当做鱼。

    玩家轮流掷琼(骰子),根据掷出大小,决定棋子前进步数。

    棋子到达终点,便可竖起,成为骁棋,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

    在李治看来,这游戏和飞行棋有几分相似,趣味性还比不上飞行棋。

    可宫中妇人却总能玩的津津有味。

    和郑贵妃玩棋的两名女子,容貌皆是上等,一人三十多岁,妩媚动人,一人二十多岁,婀娜多姿。

    当然,与郑贵妃相比,两女皆要逊色一筹。

    三女玩的投入,并未注意到李治的到来。

    李治召来一名宫人,低声问那两女身份。

    那宫人低声道:“回大家,左边那位娘子,是太原王氏王福畤的夫人,右边娘子是渤海高氏,司农少卿长孙冲的夫人。”

    长孙冲虽是驸马,因公主已死,他守了三年丧期后,重新娶了一位续弦,便是渤海高氏女。

    长孙无忌从小是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掌权后,便对高氏关照有加,让儿子娶了高氏女。

    此时正轮到正贵妃扔骰子。

    她将骰子捏在手心,吹了口气,笑道:“这局再加三匹红罗,你们可敢跟筹?”

    那二十多岁的便是高氏,她掩嘴轻笑道:“哎哟,明明是你输的最多,还口气这般大,问我们敢不敢跟筹?跟你五匹都行哟!”

    三十多岁的王夫人谨慎一些,笑道:“玩玩罢了,何必博这么大呢?”

    郑贵妃娇笑道:“你不敢跟,那这局我和高姊姊耍。”

    王夫人笑道:“左右不过几匹红罗,罢了罢了,本娘子舍命陪君子啦!”

    便在这时,三人听到有人“咳”了一声,声音明显没有压低。

    在贵妃寝殿内,下人绝不敢这般咳嗽,三女一起转头看去,只见屋中不知何时走进一人,正是当朝天子。

    王夫人和高氏都吓了一跳,急忙下了榻,朝李治下拜行礼。

    “妾身拜见陛下。”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郑贵妃这时也下了榻,朝李治盈盈一拜,微笑道:“大家何时到的,妾身都没注意到。”

    李治走到榻上坐下,笑道:“在你提议加筹码的时候。”

    郑贵妃面色微红,朝两名女伴打了个眼色。

    两女自然知道她在催自己离开,免得妨碍她跟皇帝独处。

    两女对视一笑后,敛衽一礼,齐声道:“妾身告退。”

    离开大殿不久,便听殿中传来一阵阵美妙的琴曲声。

    高氏沿着宫道缓缓走着,待离薰风殿颇远时,回头看了一眼,脸上多了一丝微笑。

    “我们难得入宫拜见贵妃娘子,都能遇到圣人,由此可知,贵妃如今圣宠正隆。”

    王夫人笑了笑,并未答话。

    她年长一些,为人持重,知道在皇宫这种地方,绝不能轻易说话。祸从口出,绝非玩笑。

    两人难得入宫一次,特意绕到南海池,领略了一番宫中景致。

    沿着千步廊一路向南,从彩丝院旁经过时,一名女官忽然走了过来。

    “皇后殿下得知王贵人入宫,特命奴婢请您过去说话。”她朝王夫人说。

    王夫人露出迟疑之色,朝高氏看了过去。

    高氏微笑道:“王姊姊快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武皇后与长孙家不对付,这是长安城每个命妇都知道的事,自不会请长孙冲的媳妇过去说话。

    高氏知道武皇后有意羞辱自己,心中虽恼怒,脸上却不敢露出任何异色。

    王夫人也不敢惹武皇后,只好嘱咐了她两句,跟着女官去了。

    高氏在原地无事,便四顾闲逛,走到一座假山时,忽听一道压的很低的声音从假山中传出。

    “……确定是长孙诠干的吗?”

    高氏大吃一惊,想要走开,然而长孙诠却是自家夫君族叔。

    她略一迟疑,终究压不住好奇心,找了个地方躲起来,竖着耳朵偷听。

    “绝不会错,就是他手下的江湖子杀死了史诃耽,你赶紧向张少监禀告吧。”

    高氏心中砰砰直跳,暗道:“张少监?难道是内侍少监张多海?他可是武皇后跟前的第一亲信啊!”

    假山中再无声音,高氏躲在两块石头的岩缝中,过了好久,才偷偷伸头瞟了一眼。

    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内侍模样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一座宫殿后面。

    高氏再不敢乱逛,在千步廊廊檐坐下,等了大半个时辰,王夫人终于回来了。

    两女一起出了宫,坐着马车各自归府。

    高氏将自己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丈夫,长孙冲吃了一惊,立刻坐马车朝赵国公府而去。

    赵国公府,后园一座石亭中。

    长孙无忌跪在亭子前,石桌上摆了一个灵位,还摆放着很多祭祀之物。

    长孙无忌倒了杯酒,抛洒在地,感叹道:“舅父,今天是您十年忌日,请原谅无忌不能去给您扫墓了。”

    长孙无忌祭拜的正是高士廉。

    高士廉陪葬昭陵,每年祭日,长孙无忌都会亲去昭陵,给舅父扫墓。

    只可惜他如今闭门在家,不敢随意走动,只能用这种形式,祭拜这位将他养大的舅父。

    这时,长孙冲沿着小径走了过来。

    “父亲,儿子有件事要向您禀告。”

    长孙无忌沉声道:“有话待会再说,你先跪下给翁舅磕头,今天是他的祭日。”

    长孙冲“哦”了一声,跪下磕了几个头。

    长孙无忌这才带着他回到书房,走到椅子后坐下,淡淡道:“说吧,你又惹什么事了?”

    长孙冲道:“儿子这次并非为自己,而是为长孙诠。”

    长孙无忌微微动容,道:“他怎么了?”

    长孙冲见父亲如此关心长孙诠,全不像平日泰然自若的样子,心中多了一丝不忿。

    “哼,父亲平日总夸赞他见事明,识大体,心怀天下,他这次惹的麻烦可不小。”

    长孙无忌皱眉道:“他惹什么麻烦了?”

    长孙诠走到他对面坐下,道:“父亲还记得史诃耽吗?”

    长孙无忌道:“就是那个张扬的粟特译官吧,这事与他有关?”

    长孙诠道:“他死了,是长孙诠派人杀的。”

    长孙无忌凝视着他,道:“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长孙诠道:“夫人从宫中听来的消息。”将高氏在宫中听到消息的经过说了。

    又接着道:“儿子也早听人说过,长孙诠最近养了批江湖子,消息应该不会错。”

    长孙无忌拍了拍手,一名侍卫从门外走了过来。

    长孙无忌吩咐道:“去查一下长孙诠,再查一下史诃耽的死跟他有没有关系。”

    两个时辰后,侍卫来报,史诃耽之死,确实与长孙诠手下的江湖子有关。

    长孙冲朝长孙无忌道:“父亲,您这下总相信我的话了吧。”

    长孙无忌感叹道:“老夫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将来由他做长孙一族的掌舵人。他究竟为何要做这种事?”

    长孙冲冷哼道:“父亲太抬举他了,二十出头的一个毛头小子,干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长孙无忌沉声道:“不,这中间一定有缘故,此事必须查清楚。”

    长孙冲道:“儿子这就去找他问问。”

    长孙无忌抬手道:“不,不能直接卷入此事,倘若长孙诠惹了大麻烦,咱们也会被牵扯。”

    长孙冲道:“那儿子派人暗中调查?”

    长孙无忌道:“这件事你不必再插手了,老夫自会派人调查清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我妻武则天不错,请把《大唐,我妻武则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