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
曹胜码完字,见时间还不到11点半,就登上qq,想看看这几天有没有人给自己发信息?
他估计会有不少。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他qq刚登录成功,嘀嘀的提示音就响个不停。
随着他用鼠标箭头不断点击闪动不停地qq头像,一个个聊天框、提示框不断跳出来,重迭在他电脑屏幕上。
一直跳出来数个个,他qq头像才终于消停,不再闪动,嘀嘀的提示音也终于没了。
看着屏幕上迭放在一起的那些聊天框、提示框,他不禁失笑。
不疾不徐地回复一条条私信。
让他意外的是——一些提示框是有新读者加他好友,但还有一些提示框是提示他被某某群主邀请加入某某聊天群。
有“起点作者聊天群”、“人气作者聊天群”、“精品作者聊天群”、“巅峰聊天群”……等等。
他此时心情不错,就来者不拒,不管什么群邀请他加入,他都选择同意,但却在入群后,设置群消息只显示数目不提醒。
群里有人艾特他,找他搭话,他也不回复。
只瞥几眼这几个群里的聊天记录,看看大家在聊什么。
等他处理完qq上的私信消息和入群邀请,时间已经12点多,他这才关了电脑,下楼洗漱、休息。
……
次日清晨。
二楼餐厅。
曹胜和王婧一起吃早餐时,曹胜想起昨晚qq上收到的那些入群邀请,心念一动,就对王婧说:“婧姐,你现在主要精力在东方旭日酒店那儿,给我重新招个助理吧!在助理招到之前,你辛苦一点,抽空帮我建几个书迷群,有空的时候,帮我打理一下。”
王婧看着曹胜,等曹胜说完,她微笑点头,“行!没问题,反正是你付工资,你要多少助理都行,不过你说的聊天群是什么呀?”
曹胜:“是qq最近新推出的一个功能,昨晚我已经加了几个qq群,你有空的时候研究一下怎么创建新群,就知道怎么弄了,很简单的,不难!”
王婧哦了声。
眼下qq刚推出聊天群,业界应该还没什么书迷群。
曹胜想早点把书迷群搞起来。
给读者们提供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
只是他自己平时没多少时间打理书迷群,所以需要一个助理帮忙打理。
……
吃完早餐。
王婧开车来到东方旭日总经理办公室。
她现在是这家酒店的总经理。
有自己的秘书。
走进办公室,看见秘书吴悦撅着屁股正在帮自己擦拭办公桌,王婧露出笑容,“早!小悦!”
吴悦一惊回头,连忙露出笑容,“早!王总!”
王婧放下皮包,松开西装纽扣,在办公桌后面坐下,想到曹胜早餐时提到的qq聊天群,她便问:“哎!对了,小悦,你知道qq出了一个聊天群的新功能吗?”
吴悦讶异,“咦?qq刚推出这个功能,王总您就知道了?您消息挺灵通呀!”
王婧眨了眨眼,“这么说,你知道这个聊天群?”
吴悦微笑,“嗯,对!这两天我被拉进了两个同学群,一个是高中同学群,一个是大学同学群,别说,这个聊天群真挺好的,让我和很多早就失去联系的同学,又有了联系方式。”
王婧看着她,思索片刻,笑道:“那你在我电脑上,登录你qq,让我看一下聊天群到底是什么玩意。”
吴悦应了声,笑吟吟地绕过办公桌,来到王婧身边,用王婧的办公电脑登上自己的qq,低声给王婧介绍着qq聊天群。
王婧听得很认真,表情若有所思。
她算是明白曹胜让她弄的书迷群是个什么东西了。
……
这天上午。
知道曹胜白天没时间来陪自己的钱真玉,吃过早餐后,就下楼散步去了。
走着走着就走出了酒店范围。
沿着街边的人行道往前走了几条街,眼看日头渐高,气温也越来越高,她就转身往回走。
走了没多久,忽然瞥见路边有一家装修挺新的网吧,名字挺特别——喜通网吧。
她不知道这网吧也是曹胜名下的产业。
她只是在看见这家网吧的时候,突然想进去打发一下上午的时间。
毕竟,她现在回到酒店也没什么事干。
微微犹豫,她便走进这家网吧,开了一台机子。
坐在电脑前,她先是找了个音乐播放器,找到王菲的《红豆》,循环播放。
这是王菲几年前发行的歌曲。
很受欢迎。
钱真玉很喜欢这首歌。
听着耳机里的歌声,她忽然记起曹胜最近说新开了一本,他这两天白天没时间来陪自己,就是因为他现在同时连载两本作品,每天都需要大把时间码字。
那……
他最近发表的新书叫什么?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好奇心一起,她就很想把这本书找到,看看这本书的内容。
作为复旦毕业的高材生,她学的虽然不是计算机专业,上网的能力却比大部分年轻人都强。
这不,她很快就找到起点中文网,找到《修真聊天群》这本书。
书名让她很疑惑。
不知道修真聊天群是个什么玩意?
这和她的学历无关,跟qq聊天群推出的这两天,她一直没有上网有关。
不过……
随着她看完作品简介、第一章的正文,她就明白修真聊天群是什么东西了。
看完第一章,她没有急着看第二章。
而是看着第一章中,男主角手里拿的智能手机,怔怔出神。
这第一章中,男主角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上网,查看qq信息,这看似一笔带过的一句话,让钱真玉很惊讶。
她当然没听说过智能手机,也没听说过触摸屏手机这种概念。
所以,她觉得这是曹胜幻想出来的一种未来手机,像科幻电影里的激光剑一样的东西。
另外,用手机登录qq上网,这种设定在她看来也很异想天开。
手机怎么可能直接上网?
由此可见,曹胜对手机通讯技术真的一窍不通啊!手机上没有按键,全靠手指在玻璃屏幕上点触、滑动,就能操控手机?并且用手机上网?
电脑屏幕都没这种触屏功能,手机怎么可能有这种功能?
再说了,手机玻璃屏幕怎么可能有触屏操控的功能呢?什么样的玻璃这么神奇?
还有,上网是电脑才具备的功能。
小小一只手机,那么小,总共才能安装多少元器件?怎么可能实现上网的功能?
看来……他没考上本科,上大专,确实让他对科技知识贫乏得厉害。
想象力倒是挺不错!
竟然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智能手机。
只可惜,他想象力过于丰富了!
这智能手机的功能不仅堪比电脑,那触摸屏功能都超越电脑了。
她笑了笑。
点开第二章。
这一章内容,又有地方让她感到惊讶。
男主角竟然用那智能手机登录学校官网,查看当天的课程安排。
“什么都能用手机联网查看是吧?你可真敢想……”
钱真玉失笑自语。
接下来她就把这本书当作曹胜幻想出来的科幻故事来看。
在心里对自己说:看这些科技设定的时候,不要带脑子,就当这些科技在未来社会真的能实现吧!
然后……第三章,她又看见一个新奇的设定:男主角懒得出门,又想吃煲仔饭,就拿出智能手机在手机上点开一个叫“丑团”的外卖软件,在这软件中,找了一家煲仔饭店,点了一份煲仔饭。
点好后,不出半个小时,就有一个外卖小哥送餐到男主角的宿舍门口,把打包好的煲仔饭递到男主角手里。
看到这儿。
钱真玉哑然失笑。
心里挺佩服曹胜的想象力。
这次她已经懒得吐槽这智能手机过于强大的功能了。
她觉得曹胜在写这段剧情的时候,他自己大概也在笑,要不然也不会给这个点餐软件取名“丑团”这么不可理喻的名字。
她想着:未来社会就算真的出现这种点餐软件,软件老板也绝不可能让这个软件名叫“丑团”。
这软件又不是农村出生的孩子,为了好养活,特意取一个贱名?
第四章……
男主角外出,出门之前,用智能手机打开一个叫“弟弟打车”的软件,提前给自己叫了一辆“出租车”。
“弟弟打车?这种车妹妹不能打吗?”
钱真玉被这个软件名字再次逗笑。
这次她连吐槽这智能手机的念头都懒得生起了。
功能这么强大的手机,她觉得就算是一千年以后,人类社会也不会出现。
太不科学了!
……
其实,很多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都和钱真玉有差不多的感觉。
都觉得曹胜写的这本新书,虽然看似是都市背景的现代修真文,但实际上写的却是未来世界的科幻故事。
算是把科幻和修真相结合了。
没人相信书中出现的智能手机、点餐软件、打车软件……等等,都是现实世界中,大概十年后,就会陆续出现的东西。
《修真聊天群》的书评区,对此也有声音。
如:“这不是都市+修真,而是科幻+修真!”
“有没有大佬介绍一下,书中的智能手机,有可能在现实中研发出来吗?触屏控制手机,太扯了吧?”
“我这样的懒人,也想要一个‘丑团’点餐软件,可惜,理智告诉我这样的软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出现书中那样的智能手机。”
……
如果这本书的主要卖点是科幻。
那,曹胜这么写,恐怕就要遭遇滑铁卢……扑街扑定了。
好在这本书的主要卖点不是科幻,而是修真+日常搞笑。
大部分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力主要都在搞笑与修真结合出来的笑料。
因此,这本书的人气和口碑,目前都很好。
大家只当书中的智能手机,是作者设定的一个未来世界的科技产品。
没几个读者会深究这样的手机,合不合理,科不科学。
……
徽州。
钱真玉走出网吧,步行回东方旭日酒店的路上,脑中还在想着曹胜新书中的智能手机。
心里很感慨:也许正是因为曹胜不懂手机方面的技术,所以才能幻想出书中那样的智能手机,如果他懂手机方面的技术,恐怕就写不出这么好笑的了。
她甚至因此而生出一个念头:也许……就曹胜这种不懂技术的人,才适合写,他的文化水平如果高一点,可能就不适合写了。
她因此又一次确定自己不适合写。
……
同一天上午。
鹏城。
藤讯总部。
麻花藤正在办公室里问技术部负责人。
“你告诉我!《修真聊天群》这本书中,出现的触摸屏智能手机,在技术上,有可能实现吗?”
技术部负责人昨天下班前,被麻花藤电话通知——下班后,看完《修真聊天群》的前四章。
这本书因为是藤讯集团定制的作品,其实,自从它发表以来,藤讯内部很多人出于好奇,都第一时间去看了开头。
但技术部负责人,平时工作很忙,脑子里也只有技术问题,所以昨天下班之前,他并没有看过《修真聊天群》正文。
不过,既然麻花藤打电话要求他看,昨晚他下班后,就抽空看了一下这本书的前四章。
此时听到麻花藤的询问,他抓了抓头,轻笑点头,“麻总!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其实现实中,早就出现过了,只是一直没有普及开来,所以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
麻花藤很惊讶。
“是吗?哪家公司开发出了这么牛的手机?这么牛的手机,怎么会没普及开呢?”
技术部负责人微笑解释:“我昨晚查了一下,1992年,IBM公司推出了一款Simon手机,据说就是触摸屏手机,只是功能上,完全没法和《修真聊天群》中的智能手机相比而已。”
顿了顿,他继续说:“至于这款手机为什么没能普及开来?我估计是成本的问题吧!1992年,按键手机都还没有普及开来,价格动辄就是几千、上万块,这两年按键手机的价格虽然在逐年下降,但我们国内也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您说生产成本更高的触摸屏手机,有可能普及开来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