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三过来时,李向东等人已经齐聚后院准备开始干活。
他看到张森搬着梯子准备扫屋顶,快步上前帮忙扶着梯子。
蛐蛐孙家梯子,也让他们给拿了过来,此时李向东已经踩在梯子上面,挥舞着手中扫把。
他扭头看向张森,开口道:“三木,这院子不住人,不用扫的太仔细。”
“好嘞,知道了。”
他腿长胳膊长的张森,干这个活有先天优势,他听到李向东的提醒,点点头开干。
扫屋顶的雪,除了担心积雪太厚会对房屋有损伤外,还有就是防止屋檐下形成冰溜子。
这玩意风险很大,尖尖的头,倒挂在屋檐下,万一哪天掉下来时砸到人,后果非常严重!
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更要多加小心,老李家每次扫雪都会扫屋顶,就是担心有意外发生。
只有小孩子们会把屋檐下的冰溜子当乐趣,即便那些不清理屋顶积雪的人家,家里的大人看到自家屋檐下有冰溜子,也都会把冰溜子给敲下来。
“谁要是渴了就去前院喝水。”
蛐蛐孙从自家拎来两暖壶热水,杯子也拿来几个。
“知道了,孙叔,我们几个来就行,您不用上手。”
“没事,你们先在后院干着,我去把中院和前院清理条路出来。”
蛐蛐孙过来拿上把铁锹和扫把就走,李老头还在中院等着他呢。
这座三进院的任务难度不小,地面上的雪厚厚一层根本没清理,张森和李向东两人扫屋顶,钱斌几个把院里的雪先给堆成堆。
这样待会儿留下三个人用三轮车运雪,其他人可以转移阵地到中院。
干起活来,能干和不能干的很快分辨出来。
李向东几个已经累到呼呼喘气,周大哥和周德兴两人手里的铁锹,挥舞的还格外有劲呢。
至于未成年人葛有福,李向东担心把他给累着,影响明天的学习,安排他拿着扫把,清扫钱斌几人堆雪时落下的,这活比较轻松。
就这么干着干着,中院的雪清理一半时,李父带着李大哥和李二哥来了,有了他们仨人的加入,完成任务的进度条增速加快。
直到所有屋顶全都打扫过一遍,院里的积雪也全都堆成一堆儿一堆儿的,只剩下往院外运雪的活儿,众人终于可以歇下来缓缓。
往院外运雪的活轮班来,没轮到的在花房待着喝水闲聊,观赏君子兰。
当初李向东提点过几句,像张森和向林,还有李大哥哥俩,在他的提点下屋里已经养上君子兰。
张森当时是最积极的那个,只是他家地方小,手里也没多少钱,最后只花钱买了两盆。
转眼大半年时间过去,那两盆君子兰现在如果出手,赚到的钱足以顶上张森蹬三轮拉活半个月的收入。
他是真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利润,准备明年天气转暖后再往家里养上两盆。
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所以当他看到花房里君子兰,便拉着李老头一直在不停的问东问西,虚心请教。
李向东给蛐蛐孙比划个手势,两人来到屋外。
囤积君子兰,李向东拿出去三千块钱,蛐蛐孙三人同样拿出来三千块钱。
他和蛐蛐孙两人各占三成份子,侯三和阿哲平分剩下的四成。
四人凑出来一万二,这笔钱看似很多,其实根本不经花。
普通品种和品相的君子兰,现在价格还不算贵,但稀有品种,品相上佳的君子兰,一万块钱真买不到多少。
就像当初李向东搬新家,蛐蛐孙送了两盆油匠短叶君子兰,蛐蛐孙当时说过,他跟人家卖花的交情不浅,这才低价三百六买到手两盆,换成别人去买,人家卖花的低于五百不卖。
现在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要步入81年,君子兰的价格又上涨了不少,他们囤积的速度要加快了。
“孙叔,我瞧着屋里多出来两盆,咱们的那笔钱还剩下多少?”
“是多了两盆,屋里现在一共有九盆,咱们的钱还剩下八千五百多,东子,你要看账吗?看的话我回家去把账本拿过来。”
“不看了孙叔,下次再说吧。”
“那就下次看吧。”
蛐蛐孙说着长叹口气,脸上的表情很复杂,喜悦、期待和担心害怕揉巴到了一起。
“东子,君子兰这玩意的价格真是疯了,咱们买的第一盆我记得很清楚,花了三百二。前两天我又寻摸到一盆一模一样的,你知道人家跟我要价多少?”
李向东也很好奇,“多少?”
“五百,我磨半天的牙,最后给了我个最低价,四百五。”
“是多出来的那两盆其中一盆?”
“不是,太贵了,我没买,寻思着再抻一抻,过两天接着去磨。”
听到蛐蛐孙要打算,李向东立马开口,“孙叔,听我的,明后天有时间您抓紧去买回来,只要花好,不要在乎价格。”
李向东催着蛐蛐孙早点买入手,是担心拖的时间越长,价格只会越涨越高。
“成,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
经过银元涨价和黄金涨价两件事情,现在蛐蛐孙对李向东格外的相信。
李向东说不要在乎价格,那他就听吩咐照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