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衙役汇报的消息,祝宗善不得不将自己准备说的话憋回去了。
让魏武先处理富商和士绅的问题,回头私底下再和魏武商议推广政令的方式。
于是立刻就看向衙役开口说道:
“把他们带进来。”
衙役闻言赶紧点头,转身就准备去执行命令,可这时魏武却突然开口了。
“不着急,让他们等着就是了,你先去给我弄点茶水来,坐半天嘴巴都干了。”
“等我先润润喉咙,和你们家大人再聊点正经事,聊完了再通知他们进来。”
听到魏武的话,衙役不敢有多余的动作,下意识的朝祝宗善这边看了一眼。
祝宗善也明白魏武这是要给个下马威,于是对衙役点点头示意他照办就行。
得到知府的示意,这名衙役不敢迟疑,立刻就跑出去给魏武安排茶水。
等到他离开之后,祝宗善这才看向魏武,而这时魏武也开口了。
“刚才看你的样子欲言又止,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是的大人。”
祝宗善点点头,随后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我想问一下大人准备怎么推广朝廷的政令,下官也好明白该如何从旁配合。”
身在官场,即便祝宗善可以说是个好官,但还是避免不了官场的交流方式。
那就是有话不能直接说,而是用拐弯抹角的方式,一点点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毕竟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有时候说的太直接,可能会导致上官不满。
魏武本身并不是混官场的,不搞那些弯弯绕绕,所以没有察觉到祝宗善的另一层意思。
只以为祝宗善是真的想知道自己准备怎么做才会开口询问,不过魏武不准备说出来。
如今还没有正式开始执行政令,虽然祝宗善目前可以初步断定算是个好官。
可任何事都有个万一,所以魏武不想现在和他说太多,就只是摇了摇头。
“先喝茶,怎么推广朝廷的政令,回头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得不到魏武的答案,祝宗善也不好继续追问,于是只能默默的坐在一旁。
随后,衙门中的下人将茶水端来,魏武也不说正事,就拉着祝宗善天南海北的聊着。
虽然魏武的古代文学不咋地,但他有穿越者的见识,倒是和祝宗善聊的挺愉快。
与此同时,在知府衙门外面,那些被叫来的富商士绅却没那么愉快了。
平白无故被叫来衙门,结果连门都没进去,一群人就这么扎堆在门外站着。
关键是现在还没开春,江南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寒冷,但低温同样也不好受。
他们这些人,谁的日常生活不是锦衣玉食的伺候着,哪里遭受过这样的情况。
在门外被晾了一刻多钟,人群中就有人忍受不了,开口说道:
“知府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把我们叫过来,又不让我们进门,故意让我们吹冷风吗?”
“就是就是,这么冷的天,就算有事也该让我们进去等才对吧!晾在这算什么事啊!”
“我今天还约了人谈买卖呢!这生意若是黄了,我得赔多少钱啊!哎!!”
众人低声议论的时候,一位看上去颇有家资的商人,缓缓来到门口的衙役面前。
“小兄弟,可否告知一二,知府大人到底为何召集我等?”
说话间,这名商人袖口‘一不小心’就溜出了一锭银子,不动声色的就递了过去。
然而以往都会顺手接过的衙役,今天却突然后退了两步,硬是避开了他的手。
这下商人倒是尴尬了,赶紧将抓着银子的手收回袖子里。
然后,在他心中疑惑之时,那名衙役突然开口说道:
“知府大人有更重要的事情,现在正忙,该让你们进去的时候自会通知!”
其实衙役又何尝不想收这个钱,毕竟这可是他们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但今天府衙里还坐着一尊大神,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可不想招惹麻烦上身。
钱,将来总有机会还能赚,可如果现在收钱,那就必定会牵扯到那尊大神的消息。
一旦被追究责任,那麻烦就大了,所以这个时候最好只做好本职工作保险。
而另一边,富商见这衙役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心中也明白事情肯定不简单。
于是干脆转身回到人群中,小声的对众人说道:
“各位,那衙役不敢收我的钱,想必事情不简单,接下来咱们都小心一点吧!”
“另外,有没有消息灵通的人,查一下知府大人今天到底为什么叫我们过来。”
这名商人刚说完,人群中立刻就有人给出回应。
“我找人问一下,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说完,这人立刻就给身边的家丁吩咐了一声,随后这家丁就快步离开了。
就这样,一群富商士绅在门外又等了大概一刻钟时间,那名家丁才终于跑回来。
小声在那人耳边嘀咕了一句之后,那个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看向其他人小声说道:
“各位,消息打听到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不过他们都没说话,只是看着这边。
随后就听到那个打听到消息的人开口说道:
“在我们来之前不久,一位国公进了府衙,想必这就是咱们等在这里的原因。”
“国公?咱们大明一共才几位国公,还有这国公跑苏州来干嘛?”
“不知。”
见得不到准确答案,询问的人也不做声了,不过接下来又有人开口。
“那,知不知道是哪位国公?”
“这个知道,听说他进门的时候,身边的人称他为镇国公!”
镇国公?
听到这个封号在场的人全都懵了,众人互相对视,眼中全是茫然的神色。
“咱们大明何时多了个镇国公?怎么从来没听过啊?”
这个问题一出来,旁边立刻就有人开口给出了答案。
“没有,我朝开国只册封了魏国公、韩国公、郑国公、曹国公、宋国公、卫国公。”
“从没听说有镇国公这个爵位,所以要么是有人假冒,否则就是朝廷新封的国公!”
“但是,不会有人蠢到去冒充国公,而且还敢进知府衙门,所有,答案就只有一个。”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人全都皱起了眉头,心中隐隐泛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