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北向航道探险

    黎明刚破,岭南港的风帆再次被拂动。三艘“岭南联合商会”的商船邀月而出,驶向更广阔的海域。这一次,不只是通达南洋,也要沿海北上,甚至深入未曾涉足的海岛与中原水道。船尾锣声阵阵,水手们高呼出航誓言。叶长歌站在甲板上,回望那座曾承载战火与商潮的村庄——这是他们的起点,也是归航的归处。

    此刻的岭南,危机已过,财富稳住,联盟初成,贸易体系已搭建。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战火、经济封锁、联盟整改与商会建制,但真正迎来破局时机的,是眼前的这次航程。

    苏锦瑟站在甲板上,手持航海图与卷轴,对水手和商旅下达最后指令:“象屿、丹珠、花礁、石流几个港口的代表将等待我们,我们会在南洋地区完成第一批交易后,中转北向中原水道,与北商馆商定新的交易条款。”她侧头看向叶长歌:“我们这次还要探索一个未曾打通的小岛——白珊礁,那里据情报称有优质红木与珊瑚工艺品储备,是南洋古商帮争夺之地,我接触当地土著多年,应能拿下一批初次订单。”

    叶长歌点头,沉声提醒:“顾清霜那边已经安排北岭与中原水域的侦察斥候,全方位预警。凡是你说不安全的海道,我们绝不冒险。你也别忘了负重均衡,船队请务必考虑航行的货物重量与补给能力。”

    随着商船离港,顾清霜在港口侧高台上启动她布置多时的“海洋哨塔制度”。竹制塔台凌空而起,在海口沿线形成声光监测带。她手持信号镜,身后是训练有素的情报小队。第一枚象屿港来信黑旗顺风到了木塔,一一翻阅后,她发出信号弹通知舰队:“南洋风浪正常,首段航路安全,可直航行驶。”

    水手们在掌声与哨声中起锚,叶长歌坐定船首,望着远去的灯塔与港湾。过往他未曾领略过这般庄严,这是战争洗礼后的重新启航。

    船队第一站是象屿港。上岸后,苏锦瑟与当地岛主会面。扎着鸟羽头饰的族长拿出红珊瑚雕饰与象牙饰物,琳琅满目。她以商盟银票作价,换来百件饰品,还说服族长同意贴牌执行“岭南出品”签章,建立贴标系统——这将提升后续商品在中原市场的溢价。

    象屿港首交易成功。在宴席上,苏锦瑟再度展露商业魅力:她没有大声炫富,而是提出“常年货价结算”的折扣合作,确保象屿港能持续清货,不因一次利润失衡。而岛上的年轻人第一次看到会计账簿与银票分账体系,对岭南商盟肃然起敬。

    队伍继续向南,二站是丹珠湾。那里盛产珍珠、海贝母。苏锦瑟带去样本图纸,指导岛民筛选优质贝母标准,并引导他们改良海底捕珍工具。这次交易带来大量珍珠及两百件红木工艺品,船舱已基本装满。

    在两个港口之间,顾清霜指挥斥候船只守望前路,防范海盗与恶劣浪涌。台上传销报告:“南洋海贼在本次航线未曾出现。”令商队松了口气。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白珊礁岛。该岛归南洋土著领主管辖,与古代海上商帮有旧盟,治安复杂。苏锦瑟带领小队登舶,与岛主子弟谈判,提出“联合打造红木雕与珊瑚行”的策略。一番几经博弈后,谈判成功:岛主允许商盟优先拿出其红木库存,作为交换,方便岭南技术人员植入生产系统,并承诺联合出口。

    交易宣告成功,叶长歌特意向商队声称:“这次航行,不仅兑现商业价值,也打开了新文化融合模式。岭南对南洋不只是商品输出,也将带去岭南造物技艺与合作理念。”

    商队装满货物离岛启航,目标北上的中原水道。途中,他们遇到一片壮观的海洋暗礁,但情报小队早已探明浅滩与潮汐规律,引领船队避免走险。

    这一路上,顾清霜的信号塔与中转哨所起着关键作用。她将水上哨所与北岭商道哨塔联网:每当北方水域侦测海盗密集,哨塔发出预警信号,船队则绕道前行。

    返航第四日,商队成功抵达“北商馆”,中原代表已等候多时。他们看到船队带回的南洋香料、珍珠与红木制品,大加赞赏。另外,苏锦瑟展示的联合商票也获得看好:中原客商提出签订长期换票协议,将岭南银票纳入中原市场兑换体系。

    地面上的庆典由北商馆主持。岭南精工手艺与贸易规范获得中原财团称赞。当代表拿到岭南银票兑换中原白银的一刻,岭南势力的跨区影响力瞬间跃迁。

    叶长歌站在人群之外,望着这热闹场景:过往的围困与防御都化为台前的光辉显现——他知道,自己与苏锦瑟的规划正在得到验证。

    航返后,几岸村寨迎来新的变化:港口城市兴办“讲习馆”,教授岭南账本与商票制度;象屿港当地也出现“岭南造物坊”;中原商帮传闻说“岭南商盟已成南北桥梁”。

    岭南本地举办大型酒宴,庆贺航行归来。瓷器、香料与红木商品摆满广场。苏锦瑟再次全程主持货物分配现场,她用流动式账簿记录每笔交易,并宣布设立“红木合作厂”,由村中工坊与象屿港共管,以保证供应继续。

    顾清霜则在港口举行仪式:三座信号塔象征商盟守护海陆安危,由她提议出钤“北岭信任章”,代表安全护卫制度开始运行。

    几个落日后,岭南商盟的第三批船队已被批准动员。新的目标是西方洋道——那里盛产茶树种苗与医药原草,是中原市场无法替代的资源。苏锦瑟与叶长歌灯下再会,讨论航海图与备用银票:“这次我们要直入西海,拓接西南诸岛,再向东海岸探险。”

    这一晚,北岭与南洋的风交汇在港口,她们的会议桌上已摆满新的航海图,更多的港口、岛屿与村寨被纳入商盟版图。

    在暮色中,船队与村寨之间的灯火相呼应,山海之间,新的航程才刚刚开始。

    几日之后,新一批船队整装待发,港口人流涌动,货物被有序搬运上船。红木、香料、珍珠、织品、瓷器,乃至岭南自产的高质量纸张和手工铁器,都被分类打包,贴上岭南商盟的火印,代表着这一联盟已经从区域性合作体发展成一个体系化运转的经济共同体。

    苏锦瑟穿一身剪裁得体的藏青长裙,立于高台之上,目光所及,港口秩序井然、旗帜迎风招展。她身边是一份《岭南外贸协定草案》,那是她亲手起草的,内容涵盖与中原、西海、南洋乃至东海未来可能建交地区的条款,甚至首次提出了“商路共享、利益共赢、边贸互免”的概念,预示着她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商圈控制,而是志在打造一个真正覆盖东南亚海域的商会帝国。

    她身后的叶长歌一身便装,眼神沉静。他不是来庆功,而是来送行的。

    这一次,他不随船出行,而是选择留下。岭南腹地的事务越来越繁杂,从民兵训练到边寨治理,从粮草储备到内部商贾规制,都已到了必须设一位“坐镇者”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看清,若岭南要长治久安,必须建立一套自主的治理机制,一个能在没有他的情况之下,也能稳定运作的“岭南之道”。

    “我走后,西航的安全就交给你和顾清霜了。”苏锦瑟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温和却不失锋锐。

    叶长歌轻轻点头:“我不担心你,只提醒一句,西海航道虽通,但势力更复杂,别轻信初次交易的诸侯小商,更别太快表明利益图谋。让顾清霜提前两个月埋点情报,你不要嫌她多管。”

    苏锦瑟微微一笑,道:“你呀,还是不放心我。你不知我如今比你还谨慎。”她说着,轻轻将一枚铁制徽章塞进他手里,“这是我铸的新盟徽,三环连扣,一代表商盟,一代表情报网,一代表民兵卫,合称‘岭南三策’。你拿着,哪怕我不在,也算是盟旗传承。”

    叶长歌握着徽章,指尖一紧,那一瞬,他察觉到,苏锦瑟早已将自己定位成战略同盟者,而不仅是商人。他对她的尊重也再次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顾清霜从人群中走出,一身劲装,带着手下情报队登船。她抬头向叶长歌点头致意,然后转身走向旗舰,不再多言——那是他们三人默契中的约定:该出手时便出手,不必多言情绪,唯有成败判断。

    船帆升起,海风吹拂之间,船队缓缓驶离港口。

    叶长歌站在港口高台上,目送旗帜远去。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支商船的出航,而是岭南在海上霸权博弈中正式扬帆。商路已通,敌人将至,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拉开新的篇章。

    内陆的几个山寨接连递交合并申请,表示愿意在保留原有民俗与自治权的基础上,加入“岭南联盟”。叶长歌并未急于批准,而是派出使团逐个考察,确保他们是真心归附而非权宜投靠。

    与此同时,南洋返回的第一批货物已在岭南港落地。此次带回的新奇商品——如花纹独特的藤制家具、火山石雕工艺品,以及象屿岛精炼出的玳瑁饰品——一经亮相,便被中原各大商号疯抢。岭南商票的兑换比率再一次上涨,成为南方诸多小国之间的“通用货币”。

    她用岭南港的红木、珍珠换取西海沿岸的茶种与药材种苗,再转卖至北方,在极寒地区被奉为“贵族用茶”,溢价达五倍。而她与岛屿酋长签下的长期互市协议,也保证了岭南能够在不依赖中原商盟的前提下,建立自成体系的外贸路径。

    顾清霜那边,也传回情报:西海南端的“落云港”有一小国商贾暗中拉拢沿海势力,企图重建旧日海上霸主“海潮帮”。叶长歌得信之后,当机立断,命令驻守落云水道的商队先暂缓通航,转由顾清霜安排外围布局,布下几批探子,查清对方资金、兵力与商路路线,再作处置。

    “不能让敌人摸清我们通商节奏,一旦他们发现我们依赖某条航线,就会下黑手。”叶长歌在内部会议上如是说。

    岭南此时,不仅仅是一个商贸村庄,而是一个由经济力量、情报体系、民兵力量、舆论传播等多元力量构建起来的新型权力实体。在不流血的对抗之中,他们构筑出了属于自己的安全边界。

    港口的夜晚,灯火通明。

    苏锦瑟在日记中写下:“我以为我渴望的是财富,后来才知,我更渴望的是秩序——一个能在我的主导下,延伸到整个海域的秩序。长歌,是你让我明白,掌控与信任并非对立。”

    而叶长歌站在书楼窗前,望着灯火如织的港湾,对顾清霜说:“商船就是战船,只不过它的武器是契约、情报和时机。岭南不靠战争崛起,但若谁想掀风作浪,我们也从未怕过。”

    新的航程,已驶入深海。而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逃难至岭南的弱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不错,请把《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