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冰冷的基因图谱和数据流无声地滚动。
技术负责人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根据韩东的初步供述以及我们截获的部份加密通讯,归墟在他们的语境中,并非指代神话中的场所,而是一个代号,一个深藏于太平洋某处海沟底部的、前所未有的极端环境模拟与生命形态观测站。”
他切换了屏幕画面,展示出几张模糊但令人震撼的深海地形图和复杂结构模拟图。
“其设计目标,是模拟并超越我们星球上已知的所有极端环境——超高压、绝对黑暗、剧毒化学物质环境、以及……某种基于地壳深处特定地质活动产生的、能够强烈干扰生物电信号和细胞活性的特殊物理场。”
另一位地质物理专家补充道,语气带着难以置信。
“他们试图在归墟中,创造一个比格陵兰冰下基地和先前海底据点更为极端、更为纯粹的压力锅,用以测试和淬炼他们认为携带始祖基因的个体,比如零,比如您,姜顾问。”
白永旭接口,目光锐利地看向姜年。
“至于钥匙……”
技术负责人深吸一口气。
停顿片刻,调出了关于零的大量数据和一份标红的分析报告。
“韩东语焉不详,但结合零的生理数据和我们从基地主控台获取的观测日志,我们有一个惊人的推测。”
屏幕上,零的基因序列图谱与姜年的被并排列出,旁边是复杂的生物电信号模拟和神经反应模型。
这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极为复杂。
就算是姜年也皱着眉头,有些困惑。
“零,作为以您为蓝本的完美克隆体,其基因序列在表现出高度同源性的同时,在某些非编码区和调控片段上,存在大量无法用现有生物学知识解释,看似冗余却又高度稳定的沉默序列。”
“我们原本认为这些是克隆过程中的无意义副产物或组织的失败尝试。但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人为嵌入的指令集或接收器。”
“指令集?接收器?”
姜年差异说道。
这恐怕是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担心的事情。
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
“是的。”
技术负责人重重点头,“我们怀疑,当零或者任何被植入了类似沉默序列的个体,暴露在归墟所模拟的那种特殊物理场环境中时,这些序列可能会被激活或共鸣。”
“其产生的生理变化或释放出的某种特定生物信息素,可能就是开启归墟某种核心功能,或者稳定其内部那极端环境的钥匙!”
“而您,姜顾问,作为自然状态下最完美的始祖基因携带者,您的存在本身,或许就是验证这把钥匙是否有效,或者制造更完美钥匙的终极模板!”
此话一出,指挥中心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组织的计划,一环扣一环。
从海底基地的能量武器,到格陵兰冰髓计划的基因覆盖,再到这深藏大洋深处的“归墟”和“钥匙”!
其野心和布局的深远,令人脊背发寒!
甚至有不少都直接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就算是他们这些专业科学人员都未必能够理解这些诡异科技。
他们不仅仅是想制造超级士兵,他们是在试图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开启一扇通往未知生命形态的大门!
而零和姜年,就是他们手中最关键的两枚棋子!
“所以,组织对零如此执着,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完美克隆体,更因为他可能是启动归墟的活体钥匙!”
赵将军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火。
“而他们对姜年的追捕和测试,既是为了完善钥匙,也是为了获取最原始、最强大的基因蓝图!”
白永旭缓缓总结,目光凝重地看向姜年。
“你现在明白,你为什么始终处于风暴眼了吧?”
姜年沉默着,眼神深邃如渊。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归墟的位置,有线索吗?”
技术负责人摇了摇头:“韩东声称他不知道具体坐标,这是组织最高机密,只有主上和极少数核心成员知晓。我们正在全力分析从格陵兰站点和查尔斯那里获取的所有数据,尝试寻找蛛丝马迹。但太平洋范围太大,海沟环境复杂,寻找难度极大。”
“林晚星呢?”
姜年忽然问道,“她是否知道些什么?她之前提到过覆盖,这与钥匙的概念似乎有所关联。”
白永旭示意情报官汇报。
“林晚星目前被严密关押,配合调查。”
“她提供了部分关于组织内部人事结构和一些外围据点信息,价值不菲。”
“但对于归墟和钥匙,她表示以她的权限并未直接接触,只是隐约听说过这些代号。”
情报官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她提到一个细节。在她叛逃前,曾无意中听到查尔斯与另一名高级成员的通话片段,提及锁孔已在海渊就位,只待钥匙转动。”
锁孔!
海渊!
这无疑进一步印证了归墟位于深海,并且需要钥匙启动的推测!
“加强对林晚星的审讯,看看她还能回忆起什么。”
“同时,调动所有能动用的海洋监测卫星、水下监听网络,重点排查太平洋各深海沟异常信号和不明人造物活动!”白永旭果断下令。
“明白!”
会议结束后,姜年独自留在指挥中心,凝视着屏幕上那片代表未知深海区域的幽蓝。
组织的终极目标,似乎越来越清晰,却也更加扑朔迷离。
他们耗费如此巨大的资源,在深海建立这样一个恐怖的设施,究竟想开启什么?
又想淬炼出怎样的存在?
零知道他自己可能是一把钥匙吗?
姜年感到肩上的压力前所未有地沉重。
他不仅是组织的目标,更是阻止他们疯狂计划的关键。
而组织带给他们的未知,也越来越多了!
他必须更快地恢复,变得更强!
接下来的几天,姜年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恢复性训练和重力适应中。
基地的重力训练室成了他最常待的地方。
2.5倍、2.8倍、3.0倍……
他循序渐进地增加着负荷,锤炼着肉身,凝练着内力,适应着突破宗师境界后带来的全新力量感知。
同时,他也在不断消化着从格陵兰冰下基地带回来的战斗经验。
在极限环境下与那些改造士兵和内卫的交手,让他对自身武技的运用和内力的掌控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尝试将那种在深海水压和冰原极寒中领悟到的、对力量更精妙入微的操控方式,融入到日常的修炼和战技中。
他的实力,在稳步恢复并向着更高的层次攀升。
期间,他也去探望了零。
零依旧被安置在特殊隔离观察区。
但在专家组的引导和姜年定期探视的稳定作用下,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对自身内力的控制也越发娴熟。
看到姜年到来,零显得非常高兴。
“父亲!您回来了!”
他快步走到特种玻璃前,眼神明亮。
“嗯,回来了。”
姜年露出温和的笑容,打量着零,“看起来你最近过得不错。”
“李教授和王博士教了我很多。”零乖巧地点头,随即有些好奇地看着姜年,“父亲,您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姜年心中微动,零的感知果然敏锐。
“哦?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零歪着头,努力寻找词汇,“就是感觉更厉害了?”
孩子的直觉往往最直接。
姜年笑了笑,没有否认,转而问道:“你呢?最近有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做过什么特别的梦?”
他看似随意地询问,实则是在试探零是否对钥匙或者自身特殊的基因序列有所感应或潜意识认知。
零茫然地摇了摇头:“没有啊。就是有时候会觉得身体里暖洋洋的,很舒服。做梦……就是一些普通的梦,在草地上跑,或者看到很多光点……”
他的回答很纯粹,不似作伪。
姜年暂时放下心来,看来零对自己特殊的身份尚无自觉。
这或许是好事,至少能让他保持现在相对平静的心境。
与零进行了一段关于“控制力量”和“分辨好坏”的常规交流后,姜年离开了隔离区。
他刚回到休息室,加密通讯器就响了,是白永旭。
“姜年,来我办公室一趟,有新的发现。”
姜年立刻动身。
白永旭的办公室内,气氛有些凝重。
除了白永旭,还有两位负责信号分析和密码破译的专家。
“我们通过对查尔斯遗留的多个加密通讯节点进行持续追踪和逆向破译,成功截获并部分破译了一条高度加密的指令。”
白永旭开门见山,将一份文件递给姜年。
姜年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指令的内容很简短,但触目惊心:
“钥匙活性波动已确认,与锁孔共鸣周期临近。启动捕风计划,不惜代价,确保钥匙在周期窗口前抵达归墟。授权使用所有可用资源,清除一切障碍。”
指令的发送时间,是在他们摧毁格陵兰基地后的第四十八小时!
“钥匙活性波动?”姜年眼神一凝,“是指零?”
“极大概率是。”一位密码专家点头,“我们监测到,在指令发出前后,玄武基地外围确实捕捉到数起极其隐蔽的、试图探测内部生物信号的特征扫描,来源不明,但技术特征与组织高度吻合。”
“他们似乎有某种方式,能够远程、间接地感知到零的某种生理状态变化!”
“共鸣周期?”姜年抓住另一个关键词。
“这可能与归墟所处海底环境特定的物理场活跃周期有关。”
另一位专家解释,“就像潮汐受月球引力影响一样,某些深海地质活动或物理场也可能存在周期性起伏。”
“组织可能需要在物理场达到特定强度或状态的窗口期,才能进行他们的关键操作。”
“而捕风计划……”
白永旭语气沉重,“显然就是组织为了抢夺零,并将他送往归墟而制定的新一轮行动方案!不惜代价、所有可用资源、清除一切障碍……这预示着,他们即将发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猛烈、更不择手段的袭击!”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组织的反扑,来得比预想的更快,更凶狠!
他们就像潜伏在阴影中的饿狼,从未放弃目标,一旦嗅到机会,便会露出最锋利的獠牙!
“基地的防御等级已经提升至最高。”
“零的所在区域更是重重防护。”
白永旭沉声道,“但我们不能一味被动防守。必须在他们的捕风计划完全展开前,找到归墟,掌握主动权!”
姜年放下文件,眼中寒光闪烁:“有新的线索吗?”
“有,但很模糊。”
信号分析专家调出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在太平洋某片广阔海域标记了一个红色的圆圈。
“我们通过分析指令传输路径和多个中继节点的信号衰减模型,结合海洋地质数据,大致将归墟的可能位置,锁定在了马里亚纳海沟中段,这片方圆近五百公里的区域内。”
马里亚纳海沟!
地球的最深处!
那里压力恐怖,环境极端,确实是建立“归墟”这种设施的绝佳地点!
但方圆五百公里,在平均深度超过八千米的复杂海沟环境中,寻找一个刻意隐藏的基地,依旧如同大海捞针!
“范围还是太大。”姜年皱眉。
“是的,但我们正在尝试缩小范围。”
专家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点,“我们调动了多颗具备合成孔径雷达和多光谱探测功能的卫星,对这一区域进行密集扫描。”
“寻找海面温度、叶绿素浓度、甚至海面高度的异常微变化,这些可能暗示水下有大型人工结构的热排放或活动。”
“同时,我们也在联系国际海洋研究机构,调取该区域历史的水下地震仪、水听器阵列数据,寻找规律性的人工震源或声学信号。”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技较量!
“我们需要更直接的手段。”
姜年看向白永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