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史思明的谋划

    乾元二年春,黄河以北的风裹挟着残雪的寒意,掠过魏州城头。

    史思明身披玄色锦袍,凭栏而立,目光掠过城下密密麻麻的营帐,落在远方邺城的方向。那座被唐军层层围困的城池,此刻在他眼中不是绝境,而是一枚能撬动整个河北战局的棋子。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珏——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报——王爷,契丹使者已到帐外,愿以三千骑兵换粮万石!”

    亲卫的禀报打断了史思明的沉思。

    他转过身,玄袍下摆扫过栏杆上的积雪,留下一道深色的痕迹。

    “让他进来。”史思明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契丹使者身着皮裘,腰间挂着弯刀,进帐后却不敢有半分倨傲,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大燕贤王!我部可汗听闻王爷兴兵讨唐,愿献三千精骑,只求王爷赐粮,助我部度过春荒。”

    史思明端坐案前,手指叩击着案上的地图,目光锐利如鹰:“粮可以给,但骑兵必须编入我军先锋营,由我部将领统领。”

    “若敢有二心,你可知后果?”

    使者额头渗出冷汗,连忙点头:“不敢!我部将士必听王爷调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史思明这才端起案上的茶盏,浅啜一口:“既如此,明日便让骑兵随我部将领操练。”

    “粮车已备好,你自行去营中清点。”

    待契丹使者退去,周挚掀帘而入,躬身道:“王爷,奚族那边也已谈妥,愿出两千骑兵,条件是战后允许他们在幽州边境放牧。”

    “另外,范阳三万精锐已过沧州,三日后便可抵达魏州。”史思明放下茶盏,起身走到地图前,指尖落在魏州与邺城之间的官道上:“兵力已够十五万,接下来,该看看唐军的底细了。”

    他早早已派十余名间谍潜入唐军大营,这些人或扮作商贩,或混作流民,甚至有两人凭借娴熟的马术,混入了唐军的运粮队。

    三日后,一名面黄肌瘦的“流民”被带到史思明帐中,他跪在地上,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双手奉上:“王爷,唐军粮草屯于相州城外的粮仓,据小人观察,每日消耗约两千石,现存粮草不足四十万石,顶多支撑两个月。”

    史思明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又问道:“将领之间的情况如何?郭子仪与李光弼可有往来?”

    间谍连忙回道:“回王爷,郭子仪将军的朔方军与李光弼将军的河东军营地相隔三里,平日极少往来。”

    “前日李光弼将军想调朔方军的粮车支援前线,郭子仪将军以‘本军亦缺粮’为由拒绝,两人在营中险些争执起来。”

    “还有那监军鱼朝恩,昨日竟强令将领们强攻邺城西北角,结果折损了三千士兵,将士们私下都怨声载道。”

    “好!好!好!”史思明连说三个“好”字,眼中闪过狂喜,“唐军将领不和,粮草将尽,士兵疲惫,这正是天助我也!”

    “让太监来监君,大唐何愁不灭?”

    他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都震得微微晃动,“传我命令,全军继续按兵不动,每日只派少量骑兵在邺城外围巡逻,迷惑唐军。”

    “另外,备五千石粮草,派使者送往邺城,记住,只说‘贤王念及同袍之谊,暂送粮草应急,援兵不日便到’。”

    周挚闻言,脸上露出疑惑之色:“王爷,安庆绪与您素有嫌隙,您为何还要给他送粮?这五千石粮,对邺城守军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啊。”

    史思明转过身,拍了拍周挚的肩膀,笑道:“正因为是杯水车薪,才要送

    “我要让安庆绪觉得,我还在帮他,让他抱着希望继续和唐军死拼。”

    “等他把唐军拖得筋疲力尽,我再出兵,既能除掉安庆绪这个心腹大患,又能重创唐军,岂不是一举两得?”

    周挚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道:“王爷高见!属下这就去安排。”

    看着周挚离去的背影,史思明再次望向邺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安庆绪,你的死期,不远了。

    邺城城内,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士兵,拄着长枪,有气无力地巡逻。

    安庆绪身着洗得发白的龙袍,坐在空荡荡的宫殿里,面前的案几上只摆着一碗稀粥。他看着碗中漂浮的几粒米,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

    “报——陛下,史贤王派使者送粮来了!”

    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地跑进宫殿,脸上带着一丝狂喜。安庆绪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碗险些摔落在地:“快!快让使者进来!”

    史思明的使者手持书信,昂首走进宫殿,对着安庆绪躬身行礼:“参见陛下!我家王爷听闻邺城被困,粮草短缺,特备五千石粮草送来,助陛下暂渡难关。”

    “王爷说了,他已在魏州集结大军,不日便会出兵救援,与陛下里应外合,击溃唐军!”

    安庆绪接过书信,迫不及待地拆开,只见信中措辞恳切,字里行间都透着“关切”。

    他反复看了三遍,眼中的焦虑渐渐被希望取代,原本苍白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好!好!史思明果然没有忘本!传我命令,将粮草分发给守城将士,告诉他们,史贤王的援兵很快就到,让他们坚守城池,莫要懈怠!”

    一旁的崔乾祐却皱起了眉头,待使者退去后,他连忙上前道:“陛下,史思明素来野心勃勃,此次只送五千石粮草,未免太过蹊跷。”

    “他若真心救援,为何不派大军前来?这五千石粮,顶多够守军撑十天半月,恐怕……”

    “够了!”安庆绪猛地打断崔乾祐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崔尚书,你莫要多疑!史思明与我父亲一同起兵,如今我大燕危难之际,他怎会坐视不管?”

    “况且他若想害我,何必多此一举送粮来?你只需管好守城之事,其他的,不用你管!”

    崔乾祐看着安庆绪固执的模样,心中满是无奈,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躬身退下。

    安庆绪则走到宫殿门口,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幻想——等史思明的援兵一到,他就能击溃唐军,重振大燕的雄风。

    可他不知道,史思明送来的不是救命粮,而是延缓他死亡的毒药。

    日子一天天过去,唐军的攻势越来越猛。邺城的城墙早已布满了箭孔,多处地段甚至出现了坍塌。

    守军的粮草很快就消耗殆尽,士兵们开始以树皮、草根为食,甚至有传言说,城内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逃亡,有的翻墙而出,投靠唐军,有的则躲在民房里,再也不敢出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不错,请把《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