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不动玄武帝相

    “戒备!虚空邪魔袭扰!”

    话音未落,前方光影扭曲,数十头形态狰狞、混身流淌着粘稠阴影与腐朽气息的邪魔如同嗅到血腥的鬣狗,凭空涌现,利爪獠牙泛着寒光,直扑车队而来!

    腥臭污秽的意念波动,足以让意志不坚者瞬间发狂。

    “何在!”

    虚空之中,有沉稳的声音响彻。

    “吼——!”

    回应的是整齐划一、震动虚空的咆哮!

    数百头由纯粹气血与金属煞气凝结而成的狰狞战兽武魂凭空出现。

    金鹏展翼遮天蔽日,带着雷霆撕裂阴影;玄龟镇守光耀四极;白虎咆哮杀伐凛冽……

    刹那间,金铁交鸣、龙吟鹏吼混杂着邪魔凄厉的嘶嚎响成一片!

    龙骑卫动作迅疾如电,配合默契如臂使指。

    刀光闪过,带着斩灭污秽的烈焰,将一头头邪魔劈成两半。

    巨盾撞击,震荡波扫荡群邪。

    强弩齐射,闪耀着破魔符文的箭矢如雨点般倾泻。

    他们的攻击精准、高效、冷酷,每一次出手都仿佛计算过无数次,没有多余的华丽动作,只有最纯粹的毁灭力量。

    车厢内,季云堂、孙铭以及一些靠近窗边的儒生、商贾和高僧,透过特制的窗口看到这电光火石间的交战,无不是面露骇然与惊叹。

    那些可怕的邪魔,在这支传说中的大秦龙卫面前,竟如砍瓜切菜般被绞杀,污秽的魔血喷溅在光亮的甲胄上迅速蒸发。

    孙铭嘴里的奉承话早忘了干净,只剩下本能的敬畏。

    几个大乘佛门高僧眼中闪过惊异,如此纯粹的军煞之气竟能如此凝聚,实属罕见!

    车队旁,三千青阳侯亲卫,他们默默注视着这场一边倒的杀戮,目光锐利如鹰。

    许多人嘴角甚至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不是嘲讽,而是审视与比较后了然于心的平静自信。

    他们看得分明,龙骑卫确实精锐强悍,配得上他们的传奇之名,但若论个体战力之纯粹爆发、战阵煞气之凶戾凝聚、以及那股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有我无敌”的气场……

    他们这些同样经受过青阳侯极致操练、以玄武帝相为终极目标的亲卫悍卒,心中只有笃定。

    龙骑卫很强,但我们,可以更强!

    这无声的意念在三千亲卫间流淌,形成一种沉雄如山的气势。

    片刻功夫,袭扰的邪魔已被清缴一空,虚空通道恢复宁静。

    车队继续穿行,不多时,前方光芒汇聚,出口在望,温润祥和的佛光隐隐透入。

    终于,穿越漫长虚空,庞大车队伴随着空间波动平缓地驶出了传送阵,稳稳落在了梁洲的土地上。

    眼前是辽阔庄严的“万佛坪”。

    一座由洁白的佛骨石铺就、望不到边际的巨大广场,尽头矗立着巍峨壮观、佛光缭绕的莲华接引殿。

    车队刚刚停稳,立足未稳之际,一片庞大的、带着圣洁气息的金色佛光如同水银泻地,毫无征兆地从天际垂落,瞬间笼罩了整个车队!

    这佛光温和柔顺,伴随着阵阵梵唱,隐约间散发出强大的净化与安抚力量,似要扫去旅途尘埃,洗涤沾染的虚空魔气。

    一尊身披金线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色红润如婴孩的大宗师境高僧立于广场尽头的高阶上。

    其单手竖于胸前,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阿弥陀佛,梁洲普渡妙智,奉法旨接引大秦使团。”

    “佛光普照,洗练凡尘,荡涤外魔侵扰,还众生清净之躯,还请贵使莫要抗拒。”

    佛光普照?

    洗练凡尘?

    那些商贾面上露出激动和虔诚。

    但这祥和表象之下,那股沛然莫御的佛元波动如同无形的重锤,伴随着佛光强势压下!

    广场四周,更有七八道或隐或现的强大气息悄然波动起来,显然正是隐藏在暗处的佛门高手。

    这看似礼貌的举动,实则是赤裸裸的下马威!

    要在第一时间压制使团的气焰,宣告谁才是此地的主人。

    孙铭脸色一白,感觉呼吸都为之一窒。

    季云堂眉头微蹙,周身浩然之气本能流转护体。

    鼎元眼中金光闪烁,同样运转佛功,但他刚经历道心冲击,此刻面对来自佛门根本源流的同阶大宗师威压,体内佛元竟隐隐有些不稳。

    就在那庞大的佛光即将覆盖整个车队,连拉车的异兽都有些躁动不安时——

    张远眼中寒光一闪,鼻间若有若无地发出一声轻哼:“哼!”

    护持在使团最前方的亲卫统领陈武,甚至连请示的动作都无,仿佛早已与主帅心意相通!

    他猛地一步踏出,那一步仿佛将全身的力量和所有亲卫的气势都踩了进去!

    “御!”

    陈武舌绽春雷!

    声如炸雷,瞬间压下梵音!

    “吼——!!!”

    整整三千名沉默的青阳侯亲卫,动作同步得如同一个人!

    长戟齐刷刷重重顿地,发出闷雷般的轰响!

    头盔下的眼神瞬间化作凶兽般的厉芒!

    三千股凝练到极致的先天煞气冲天而起!

    如同三千根烧红的铁条投入沸腾的油锅!

    浓稠的血煞之气,炽烈、狂野、霸道绝伦!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这三千股冲霄煞气并未散开,而是以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掌控力瞬间在高空汇聚!

    “嗡昂——!”

    一声震慑天地、威压洪荒的咆哮响起!

    煞气疯狂翻滚、凝聚,须臾间化作一头庞大无比的玄武神兽虚影!

    漆黑的背甲上沟壑纵横,古老苍凉的符文隐现,龟首狰狞怒目,缠绕其上的玄蛇吞吐着猩红的信子,带着太古洪荒的恐怖威压!

    这武魂战兽宛如实质,其气息之磅礴厚重、杀伐之酷烈凶悍,完全超越想象!

    玄武帝相形成的瞬间,那双冰冷的竖瞳猛地看向那道笼罩下来的金色佛光,仿佛在看一种亵渎的尘埃!

    “轰隆——!!!”

    玄武帝相没有多余动作,仅仅是庞大的身躯猛地向下一沉!

    势!

    无与伦比的势!

    那是千军万马踏碎山河的军势!

    那是血火炼狱中百战不死的煞势!

    那是凝聚了“不动玄武帝相”真意的一往无前、镇压一切的“势”!

    如同太古神山倒倾天河!

    那温润柔顺、看似坚不可摧的金色佛光金云,在这股纯粹的、暴烈的、蛮横到不讲道理的武道大势轰击之下,连一息都没能支撑住!

    “喀嚓……噗嗤!”

    碎裂的声响清晰可闻!

    漫天“祥和”的佛光如同脆弱的琉璃被巨锤砸中,轰然炸裂!

    碎成亿万点金色的光屑,飘散消弭于无形!

    “呃!”

    “唔……”

    广场尽头的高阶上,妙智大宗师脸上红润的光泽瞬间褪去,如同金纸,闷哼一声。

    他整个人如遭重击,持着锡杖的手臂剧烈一颤,脚下不由自主地“噔噔噔”向后连退三大步,每一步都在坚硬的佛骨石上踩出清晰的裂纹!

    其胸口剧烈起伏,显然受了不轻的反噬。

    四周阴影里,同时传来数声压抑不住的痛哼和惊呼!

    那七八道强大的气息瞬间紊乱、黯淡,像受惊的兔子般迅速收敛、沉入地下或殿宇之中,再不敢丝毫显露。

    万佛坪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在场的梁洲僧人,无论地位高低,脸上的矜持、傲然、俯视,统统凝固,化作了无边的震惊与骇然!

    他们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巍然如山、煞气冲霄的玄武帝相,以及它下方那三千名沉默如铁、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小事般的青阳侯亲卫!

    一人,一步,三千人,一合击!

    梁洲佛门精心准备的下马威,连同一位大宗师和数位顶尖高手的暗施压力,瞬间粉碎!

    这就是……大秦青阳侯亲卫的威势?

    孙铭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鸭蛋,眼珠子死死盯着那尚未散去的恐怖帝相虚影,又艰难地转向面色平静如水的张远。

    季云堂眼中精光大盛,脸上第一次露出不加掩饰的、惊佩到极点的复杂神色。

    他看了看张远挺拔如山的侧影,又看了看那煞气冲天的玄武帝相,心中关于“两人拿下梁洲”的话语,似乎不再是狂妄……而成了一个深邃可怕的布局开端。

    鼎元则望着那帝相下三千亲卫沉默如渊的背影,感受着那股令他也胆战心惊的纯粹力量。

    又回想起师尊张远那深不可测的威压,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尽,只剩下一种皈依般的坚定。

    ——————————————————

    万佛坪一角的迎宾精舍,名为“静心禅院”,本该是清净之所。

    然而五日过去,梁洲佛门仿佛遗忘了使团的存在。

    除了送来日常的清水素斋,再无高位僧侣露面。

    所谓的“洽谈”,更是毫无动静。

    佛门将他们晾在了这里。

    礼部员外郎孙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季云堂和张远的禅房前来回踱步,最终忍不住推门闯入。

    “侯爷!季大人!”孙铭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焦躁,“这……这都五天了!梁洲人把我们当摆设吗?”

    “那妙智和尚自万佛坪之后就不见踪影,各处寺院大门紧闭,别说论佛切磋,连个管事长老都不肯来!”

    “这样下去,别说陛下交代的重任,连脸面都要丢尽了!”

    咬着牙,孙铭压住胸中怒火:“随行的高僧们坐立不安,儒生们也心浮气躁,都觉得被戏耍了!”

    “就连……就连那些商队,带来的东海奇珍,竟也无人问津!长此以往,人心涣散啊!”

    人心涣散。

    佛门将大秦来人直接晾在这里。

    厅堂之中。

    季云堂坐在案前,手持一支细如毫芒的画笔,正专注地在素绢上勾勒着窗外一株古柏虬枝的苍劲纹理,仿佛孙铭的焦虑只是吹过窗棂的一缕微风。

    他头也未抬,神情平静无波。

    张远则站在房间另一侧,目光透过窗棂,落在外面的庭院空地上。

    陈武正带领着十名亲卫,演练一套极其简洁却充满力量感的合击战阵。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筋骨碰撞的低沉闷响、脚步踏地的整齐韵律和短促的呼喝口令。

    每一次配合、每一个转向都透着行云流水的默契和压抑的爆发力。

    他在磨砺这柄越来越锋利的矛,似乎对眼前的困局浑然不觉。

    孙铭见两位主事者如此“淡定”,更是心急如焚:“侯爷!季学士!你们倒是拿个主意啊!再这样等下去……”

    张远终于转过头,瞥了孙铭一眼,那眼神平静得让孙铭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他们不来,”张远的语气平淡无奇,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你等又不是死了,不会走出去吗?”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劈在孙铭头顶,震得他当场僵住!

    走出去?

    走出去!

    孙铭呆愣了半晌,脸上的焦虑瞬间被一种恍然大悟和荒谬感取代。

    是啊!

    他们不是囚犯!

    这里是允许通行的区域!

    礼部……礼部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束手束脚,只等着别人施舍机会了?

    季云堂手中的笔锋微微一滞,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随即又沉浸回他的松柏图中。

    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迅速在压抑已久的使团成员中荡开涟漪。

    次日清晨。

    压抑了许久的儒生和僧侣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怀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走出了静心禅院那略显憋屈的大门。

    在万佛坪外围最繁华的“金莲街”,几位气度斐然的儒生,直接在一处人潮涌动的茶馆外摆下桌案。

    他们并未高谈阔论。

    而是铺开文渊阁誊抄的精美小册,开始朗声诵读那些在广济堂论辩中,被无数大儒大家精雕细琢、直指佛门经义中矛盾与局限的经典段落。

    特别是关于轮回虚幻、避世修己与入世济民之辩。

    慧觉是一个刚从附近普度寺做完早课的年轻僧人,此时正准备去茶摊喝碗粗茶。

    路过时,正好听到一位年轻儒生,礼部主事王守渊的学生林知远的声音清越:“……古德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乃大乘真精神!”

    “然观今某些经义,动辄言‘极乐净土’,教人厌离此土,只求个人解脱,终日念诵‘来世往生’,岂非背离菩萨‘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本愿?”

    “视众生苦难而不顾,只顾自渡,此是小乘根基犹存!非真佛意!”

    “反观我儒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尘世间践行大道,救苦解难,此‘入世济众’之心,才是通向‘彼岸’之真正坦途!”

    “佛法真谛应于此显,而非悬于空中楼阁……”

    这番话引经据典,字字珠玑,直接触及了梁洲盛行的某些佛门流弊。

    慧觉和尚浑身猛地一震!

    他苦修的正是净土法门,每日诚心念诵万遍阿弥陀佛,以求往生。

    一直以来他都坚信此为正道,认为其他法门皆是外道邪说。

    然而此刻,这儒生引经据典,将“大乘普渡”与“小乘自度”的区别说得如此透彻,更将其最虔诚的“念佛法门”划入了“小乘自度”甚至“避世不顾苍生”的范畴……

    “不!不可能!不是这样的!”慧觉低吼一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额头青筋暴起。

    他感觉脑海中奉为圭臬的经卷字句仿佛活了过来,彼此冲撞撕裂!

    那个“只要念好佛号就能往生极乐”的坚实信念,在“弃众生不顾的自我解脱”和“入世救苦才是真佛意”的双重冲击下,轰然崩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不错,请把《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