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龙珠》问世,勋宗崩了

    虽然这次的不需要翻译了,但编辑还需要修改稿件,绘本画师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估计今年之内是没法看到魏明的第二部英文新作了。

    梅琳达叹了口气,就不能写纯吗,给自己找麻烦,不过这个故事还真是绝啊!

    她想到自己第一次带魏明去大英博物馆参观,看来那时候这家伙就有这个想法了。

    ~

    除了回信让魏红给梅琳达邮寄新作,魏明还把自己在拍摄现场的一些照片寄回给了小红。

    有自己的个人照或合影,也有雅安漂亮的自然风光,以及有一次抓拍到的野生大熊猫妈妈带娃的珍贵画面。

    魏明是非常舍得记录这些东西的,再加上剧组有两台摄影机,所以在他拍戏的时候,还会让陈铠戈给工作中的《放羊班》剧组拍幕后花絮。

    就连拍花絮用的也都是进口电影胶片,也是存心锻炼张易谋陈铠戈他们,以后说不定还能弄个纪录片。

    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且还能花出去,这种感觉太好了,魏明爱死合拍模式了。

    不过丽智从香港给自己寄进口胶片,花的可都是港币,魏明还是希望明年在戛纳走一圈,能把海外版权卖个好价钱,赚了钱再投入到香港股市和楼市里抄底。

    魏红看到哥哥寄来的这些照片,心想这照片给自己看有什么意义,你难道不该寄给阿敏吗。

    于是她选了几张寄给香港的阿敏,到香港的时候已经是11月的事了。

    ~

    到了周末,周惠敏总算有空跟新朋友梅艳芳一起吃了个饭。

    她现在喜欢跟这种年纪比自己大的朋友交际,因为她希望能跟上阿明的思维,不会显得太幼稚。

    尽管只有两个人,但为了防止被粉丝认出来,她们还是要了一个包间。

    当然,主要是周惠敏有这方面的麻烦,梅艳芳就还好,冠军的热度不如退赛选手。

    上个月两人的专辑几乎同时发布,周惠敏的是她第一张完整专辑,不仅有除了《最爱》之外的所有魏明创作的老歌,几首新歌里也有辉黄二圣联手的《喜欢你》,同样热度不低,不输《最爱》。

    现在发行差不多一个月了,销量达到了18万张,直奔四白金而去,而且这还只是香港的销量,因为专辑里也有国语歌曲,这张专辑在台湾同样成绩不俗,销量可能还在香港之上。

    这个成绩实际已经超过了谭勇麟和张国融的个人最好成绩,直奔徐小凤和甄妮而去。

    周惠敏歌迷的心态是,平时在电视上和其他活动几乎看不到阿敏,只能通过买专辑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了,而且专辑封面就是她的靓照啊。

    阿敏还算听妈妈的话,曝光率非常少,不像梅艳芳这种全职歌手,今天能跟阿敏约饭也算是忙里偷闲。

    说实话,对于阿敏所取得的成绩,梅艳芳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同样是辉黄联手,他们给自己写了一首《心债》,还是热播电视剧《香城浪子》的主题曲,不过这张只有六首歌的mini专辑销量连金唱片都达不到(25000)。

    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然,《喜欢你》这种歌给自己唱,她肯定也不如阿敏唱得好,梅艳芳感觉自己还需要寻找自己的风格和定位。

    “哇,这个好喝!”当梅艳芳接过阿敏带来的饮料,尝过一口后赞不绝口起来。

    阿敏笑道:“这是我妈妈刚刚研制的QQneinei好喝到咩噗茶。”

    梅艳芳一脑袋问号,刚刚自己是听到了什么玩意儿。

    阿敏哈哈笑道:“其实名字是阿明取的,你不用在意。”

    梅艳芳有些羡慕阿敏和男友的感情,不像自己,成名后跟男朋友的感情越来越疏远,已经几乎不怎么联系了。

    “这个是不是在好利来就可以买到?”梅艳芳问。

    “现在还买不到,不过还是少喝一点吧,含糖量高,容易长胖的。”阿敏嘬了一口提醒道。

    她也是偶尔才喝一杯的,自己变成现在的体型可是下了很大苦功的,可不想重新变回肥肥安。

    她很享受阿明抚摸自己纤细玉腿的感觉。

    喝着奶茶吃着饭,两人聊到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你接下来还准备发专辑吗?”梅艳芳笑着问,“下次我可要跟你错开,要不然就显得太惨了。”

    周惠敏:“应该不会吧,我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是期末考试拿到一个让我妈满意的成绩,要不然什么节目都不要想了。”

    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参加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的,如果能获得荣誉,那就是自己和阿明两个人的荣誉。

    梅艳芳眼中满是羡慕,多好的妈啊,她妈只会问自己现在赚了多少钱,有没有都拿回家里补贴家用。

    “其实我现在也在学习,公司让我学点日语,不过那个东西太难学了。”

    “日语啊?我倒是略懂,”阿敏认真道,她听过很多日语歌的,“华星是想让你去日本发展吗?”

    “可能有这个想法吧,毕竟那里市场太大了,谁不想成为邓丽君呢。”梅艳芳道,欧美市场现在是想都不敢想,毕竟没有成功的先例,但邓丽君在日本已经蹚出了一条路。

    然而这时邓丽君在日本的耀眼成绩跟几年后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梅艳芳又道:“而且公司已经在筹备我的新专辑了,这次好像打算翻唱日本成熟的歌曲。”

    香港乐坛的作词名家人才辈出,但作曲家显然有些跟不上趟,无论数量还是质量。

    这时候从繁荣的日本乐坛进货就成了一种偷懒但也无奈的做法。

    黎小田想着,日本数十年的音乐积累,应该可以打败阿敏背后的阿明了吧。

    而且这次华星盯上了已经退役的山口百惠经典作品《赤的疑惑》,也是《血疑》的主题曲。

    梅艳芳的这张新专辑可能一半以上都是日本的旧曲子。

    回家之后,周惠敏就收到了魏红的包裹,看到了她的信。

    红姐在信里表示:“你的新专辑我已经送过去了,我哥也听到了,另外再奉上几张他的照片,有什么想给他的就交给我好了。”

    周惠敏一张张看完了魏明的那些照片,认真工作的男人真帅,这些照片有的其实是冯晓钢拍的,拍摄角度相当谄媚,很多仰拍视角。

    阿敏想了想,把新一期的《狂人漫画》寄过去吧,附赠几张自己的靓照,还有一本最近很红的言情《我的前半生》,亦舒写的。

    前段时间亦舒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推崇有加,所以阿敏就买了她的新书。

    最后就是一块劳力士手表了,因为马上就要到他们俩的生日了。

    阿敏寄的这期《狂人漫画》意义非凡,因为这是第一期周刊漫画。

    从11月1号周一开始,《狂人漫画》正式改组为周刊漫画,每周周一上市,而且活动期间价格还调低了一块钱。

    活动持续到春节!

    也就是说,这个月能看到五期《狂人漫画》,平时只有两期!

    这个消息几乎是在香港漫画界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不仅在读者之间造成了极大影响,对于同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其实黄玉郎之前就猜到了周刊漫画是柳如龙接下来要走的路线,所以他想要走在柳如龙前面,让《玉郎漫画》拔得头筹,为此他甚至不惜重金引进日本漫画作品,充实自己这边的实力。

    算是比原时空提前了几年引日漫进港。

    但黄玉郎还是输了一筹,因为柳如龙一直在迷惑黄玉郎,他似乎一直在为春节改版做准备。

    所以黄玉郎想的是自己在元旦改版,并且在改版的杂志里推出了一部重磅力作《中华英雄》。

    结果人家提的更前,11月就改组了。

    这次《狂人漫画》改组,降价不降量,页数不变,而且还增加了三部新漫画,完结了一部漫画。

    完结的是《逃学威龙》,不是成绩差,只是搞笑漫画对主笔甘小文的透支太严重了,以前半月更他还能坚持,周更实在伤不起,所以决定暂时完结,等攒一些稿子再以第二部的形式重新上线。

    而新增的三部漫画来头都不小。

    首先是金庸授权,李志清主笔的《射雕英雄传》,恰好此时TVB正在拍摄《射雕英雄传》,双方还进行了联动宣传。

    然后是魏明全球大爆的科幻力作《第九区》,以新人漫画家邵威廉为主笔。

    最后就是《狂人漫画》两大创始人,魏明主编,柳如龙主笔的《龙珠》了。

    在页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三部新漫画,却只减少了一部,所以每一部连载漫画的页数肯定是要减少的,这就难免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不满,觉得还没怎么看呢,就没了。

    不过瘾啊。

    “好过瘾!好犀利啊!”超级漫画迷,狂人漫画骨灰粉郑伊剑刚刚看完连载的《风云》内容。

    连载了一年时间,随着马荣成个人风格的逐渐形成,画技日趋成熟,以及风云二人和雄霸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风云》这部漫画的可看性越来越强,这算是郑伊剑最爱的一部漫画,《秦时明月》都只能排第二。

    紧接着他又去看《秦时明月》,这一期封面的主角是龙珠,所以他已经知道了那是柳如龙的新作,因此难免担心柳如龙分心,《秦时明月》烂尾。

    翻开秦时明月的时候,首先扫了一眼主笔“柳如龙&龙傲天”,呦呵,双主笔!

    而且这个龙傲天是哪里冒出来的,他能撑得起《秦时明月》吗?

    一开始阿龙肯定不能直接放手《秦时明月》这个热度第一的作品,所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双主笔模式,直到良子能彻底得到读者的认可。

    “龙傲天”就是良子为自己新取的笔名,之前他都是用的“良子”,他觉得应该接手了《秦时明月》,自己应该有一个全新的,霸气的面貌。

    想到“柳如龙”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很笔名,还有“程龍”也有一个龙,所以他就叫“龙傲天”了。

    看完之后,郑伊剑并没有觉得有哪里不对的,如果不是前面写着双主笔,他都不知道这次的更新还有龙傲天什么事。

    其实从前面几期开始,《秦时明月》就有良子的实际参与了,所以读者早就潜移默化地习惯了。

    除了量比较少,这一期的《秦时明月》没毛病,逐渐展开的战国诸子百家的世界设定也令人神往。

    把自己曾经最爱的两部漫画全都看完后,郑伊剑才郑重地翻到了《龙珠》那里,这也是这期杂志的重头戏。

    画风很舒服,感觉龙爷的功力又进步了,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黄玉郎已经远远不如了。

    就是主角是个小孩子,比荆天明还小,这让郑伊剑怀疑自己是否是这部漫画的受众,自己都上初中了,平时听周惠敏的。

    不过看下去之后,哟,龙珠,功夫,脱了裤子用尾巴钓鱼。

    郑伊剑看着看着就笑了,不过第一话只到悟空跟着布尔玛离开家乡寻找龙珠,太短了,还看不出什么味道来,算是有些期待感的精良之作。

    《龙珠》绝对是《狂人漫画》改版周刊投入宣传最多的一部作品,比如这周《百万富翁》的两分钟广告资源就让给了《狂人漫画》,直接给《龙珠》打广告,宣称是全亚洲震撼发布。

    这个全亚洲其实指的就是香港,台湾和日本。

    香港《狂人漫画》首发,台湾的《联合报》也会进行连载,还有就是德间书店的《Animage》杂志也会连载。

    这本是月刊杂志,曾连载过宫崎骏的《风之谷》,最近半年凭借跟《狂人漫画》的合作,把《秦时明月》《风云》等作品日化,竟然也吃到了三大少年周刊漫的肉渣,销量愈发喜人。

    这次《Animage》也是下了很大决心,配合《龙珠》在日本发行,还把月刊杂志改成了半月刊。

    只不过《龙珠》刚发行,引发的关注度还远不如《秦时明月》和《风云》,有中华古风古韵的《秦时明月》依然是日本热度最高的中国漫画。

    年轻的漫画家鸟山明就是《秦时明月》的忠实读者,他对柳如龙君的画技相当推崇。

    今天他难得出门,首先去看了一部电影,是最近在日本非常红火的中国电影《少林寺》,据说有很多中国美景。

    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好景好人好故事。

    《少林寺》拍摄时有日本资金,所以在日本上映也很正常,宣传方面都做的不错,票房更是没话说,力压《夺宝奇兵》的在日票房。

    它所创造的华语片票房记录要等二十年后,由同样是李连节主演的《英雄》才能打破。

    今年的《少林寺》,之前的《龙争虎斗》,还有后面的《A计划》,三部作品的日本票房很接近,也都是三位动作片大宗师的最好成绩。

    鸟山明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很有创作一部功夫漫画的冲动。

    当路过书屋的时候,他想到了什么,走进去,不一会儿就出来了,手里多了一本《Animage》,而且惊喜的发现这本杂志竟然改成了半月刊。

    回家后鸟山明首先看完了连载的《秦时明月》,他看的要比香港读者慢了半年多的内容,还不知道双主笔的事。

    然后发现了柳如龙君竟然又有新作品了,《龙珠》?主角的名字竟然叫孙悟空?

    是《西游记》的孙悟空吗?

    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然后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时不时拍着大腿,妙啊,太妙了!

    ~

    四川,《放羊班》剧组。

    在周惠敏的生日礼物寄过来之前,雪姐从魔都,霖姐从燕京也都相继来信庆祝他21周岁生日。

    似乎是在提醒他,还有一年了,还有一年我们的小魏魏就可以结婚了。

    自己这都21岁高龄了,唏嘘啊。

    在农村也没啥讲究的,外婆特意让龙小洋把自己送到剧组,给大外孙做了一碗长寿面。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魏明还让外婆在电影里演了一回露脸的龙套,老太太也挺高兴。

    在阿敏和阿明隔空互祝生日快乐的时候,在遥远的莫斯科,拥有苏联勋章十五枚、奖章十八枚,外国勋章四十二枚、奖章二十九枚的苏勋宗,崩了。

    ~

    “嘬嘬嘬~”梅文化繁忙的一天从早上到北池子四合院喂猫喂狗开始。

    接着去东方新天地看看,有店长在,其实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只不过现在彪妈要带孩子,所以小梅还得盯着上游服装厂的一摊子事。

    这个彪子,他去拍戏,自己工作量猛增啊!

    虽然工作变多了,但小梅还是很重视家庭的,中午准备去商场给媳妇儿买点零嘴,然后就看到了商场人特别多,竟然是在搞活动。

    是可口可乐的活动。

    “只要买一瓶汽水,就可以赠送一个气球或者一双带包装的筷子!”推销员热情吆喝着,有着不同于往常国营销售员的热情。

    小梅本就经常买可乐喝,尤其是夏天,很爽,冬天喝得少。

    他裹了裹衣服,看在气球的份上,他买了一打,然后牵着一把各色气球回家了。

    “粑粑,粑~”梅长苏见到气球很开心,爬着找爸爸要气球。

    小梅则是受到了可口可乐的启发,有一些过季,但还没卖出去的衣服其实也可以用这种促销活动的方式卖出去,不非得留到明年再卖啊。

    他说干就干,开始做策划方案。

    而可口可乐搞促销这件事在报纸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倒不是这个模式的问题,而是可乐要不要卖给老百姓这个问题。

    《燕京日报》以“可口未必可乐”为题发表文章,认为在国家缺少外汇的情况下,引进可口可乐是浪费国家大量的外汇资源。

    文章观点认为,虽然可乐是在燕京灌装生产的,但原浆是从国外引进的,花的是外汇,卖给国内的外国人无可厚非,可卖给国人就……其实没必要的,咱们自己人,喝北冰洋一样的。

    最后闹到上面去,一夜之间,所有可口可乐都从商店的柜台里撤了下来,又回到了只能在友谊商店、华侨商店、涉外酒店用外汇券才能买到的日子。

    小梅看了一下风向,确定不是冲着促销手段来的,所以在入冬后还是搞了东方新天地第一次“反季打折促销”活动。

    虽然利润少了,但手上活钱多了,仓储压力小了,而且在周边友商的围堵之下,新天地重现了刚开业时的盛况,甚至比那时候还热闹,人都挤不进来,只能在店外面支摊,就连云云都过来帮忙,重操起了旧业。

    梅文化只恨他们的店只有两百多平,空间还是太小了。

    最后一盘点,11月份的盈利创造了开业以来的最高点。

    小梅跟彪妈商量了一下,这个月每家就多分了一些。

    所以12月初,朱霖就发现了,这次打给她的钱比往常多了一些,存款越来越多,她都快十万元户了。

    不过钱多了就是一串数字,她已经独守空房几个月了,关键小雪也不在,现在她恨不得不要皮不要脸地跑去四川觅魏郎。

    还好她要点脸,把自己逼急了顶多去魔都找小雪。

    然而她刚准备动身,龚樰回来了,拍了三个多月,《大桥下面》杀青了!

    而且龚樰告诉她:“你想的那个人应该也快回来了。”

    “啊,他上次信里还说这个月拍不完呢。”朱霖道。

    “你肯定是没关注最近的新闻。”

    “我每天都在看啊。”

    龚樰:“那你知道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就要在燕京召开颁奖仪式了,获奖者都要出席。”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小魏获奖了吗?

    首届茅盾文学奖将于12月18日在大会堂举行授奖仪式。

    因为丰厚的奖金,以及茅盾先生的文坛地位,这个奖项从立项开始就备受关注。

    而在月初的时候,魏明就已经接到了邀请。

    但邀请函上并没有明确说明是领奖的,只是说邀请提名人,想要结果只能亲自到现场才能知道。

    擦,还搞悬念了!

    ……

    (昨日保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荡1979!不错,请把《激荡1979!》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荡1979!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