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歌未竟,东方白(大结局1W字免费)

    (前段时间作者精神出了点小问题,不好意思)

    “老公啊~”

    “嗯?”

    “你说,我们的宝宝以后往哪个领域发展比较好?”

    李北星躺在摇椅上,轻轻摇晃。

    这会儿已经在考虑未来的事了。

    确实得提前做准备,毕竟距离孩子高考就剩18年,越早开始准备越好,比别人家孩子领先一丢丢,那也是领先啊。

    陈景乐想笑,只能说天底下父母一个样。反问:“你觉得呢?”

    李北星微微嘟嘴:“是我在问你好吧!”

    转而又撒娇笑说:“哎呀,你比我聪明,知识面比我广,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嘛。”

    陈景乐认真思考过后,说:“没必要太纠结,早期不妨各方面知识都接触一些,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兴趣侧重培养,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天赋。毕竟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嘛。”

    就家里的条件,以后孩子大概率是不用担心经济方面的问题。

    因此他们可以安心钻研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意愿往职业方向走的话,也不是不行。

    哪怕学的考古或者哲学。

    当然,如果愿意走父母给他们安排的路,那就更好了。

    毕竟他们爸妈所站的高度,已经是普通人所能触及的天花板,眼界学识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完全可以帮孩子选择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

    “那就按你说的,早期各方面都接触一下。”

    李北星笑眯眯:“要是宝宝像他爸爸一样全能就好了!”

    唔,继承孩子他爸全部天赋有点不太可能,单个天赋都算厉害的。

    陈景乐哭笑不得:“才两个月不到就开始上压力了是吧?”

    “说说而已嘛!”李北星嘻嘻一笑,伸手把陈景乐的手拉过来。

    有孩子他爸珠玉在前,将来子女大概率是无法超越的。

    性格不争强好胜的话还好,就怕生出个不服输的犟种,那样恐怕一辈子都要活在他们爸爸的阴影里咯。

    倒没有说必须如何如何,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家经济条件允许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

    只希望他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就好。

    ……

    时光荏苒。

    李北星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

    因为是双胞胎,肚子比别的单胎孕妇要大很多。

    这是12周产检的时候才知道的,他俩一开始都没想到。

    妈耶!

    第一胎就是双胞胎,这运气也太好了,省了她二次怀孕的功夫!

    但问题同样不小,怀孕的时候老遭罪了。

    幸好她属于体型比较高挑的存在,不然光是怀孕这关都够呛的。

    从下学期开始,由于肚子太大,李北星便不再去学校,选择请假找别的老师帮忙代课。

    陈景乐每天贴心地帮忙涂药护理,倒是没多少妊娠纹。

    李老师虽然嘴上不说,但陈景乐知道她对自身形象还是很在乎的,不止一次担心过,生完孩子后身材变形,皮肤松弛皱巴巴。

    这些都是她在网上看别人生完孩子后发的视频了解到的。

    不得不说,确实让李老师产生不小焦虑。

    为了缓解她的焦虑心理,陈景乐只能每天帮忙按摩,顺便学点产后护理知识。

    他本来就学过健康护理相关的知识,这次是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各种专业技能让李老师大开眼界,笑称他都可以去当月嫂了。

    “当月嫂就算了,开个月子中心倒是可以考虑,现在月子中心这么赚钱,要是投资一个,很快能回本。”

    陈景乐眉毛一挑。

    不开玩笑。

    别看出生率一年比一年低,但月子中心赚的是有钱人的钱,而且多少有点收割智商税的意思,永远不缺客户。

    众所周知,女人小孩的钱最好赚了,更别说女人+小孩。连江北这种小城市的月子中心,都得两三万起,关键体验还一般般。

    稍微上点档次的,动辄五万、十万。

    所以说还是有钱人的钱好赚啊!

    可惜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不然真可以搞。

    ……

    等预产期还有几天的时候,陈景乐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一切可能需要的材料,省得需要用时找不到。

    很顺利地破羊水,开指。

    果断第一时间将李老师送到妇幼妇产科。

    除了有点紧张外,陈景乐倒是没有慌乱。

    不仅如此,他还得帮李老师缓解紧张情绪,笑嘻嘻地聊别的话题转移注意力。

    办理住院手续的同时,陈景乐一个电话,直接将爸妈跟岳父岳母摇过来,怕到时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像江北这种小地方,手术室不忙的情况下,产妇丈夫是可以进去陪产的,只要换好衣服就行。

    在陪产期间,如果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处理的,得有第三个人帮忙。

    这时候其他家属的存在就很重要。

    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甚至可以说顺利到不能再顺利那种,李北星本身体质就很好,加上怀孕期间有坚持锻炼,因此开指超快,从躺到床上到完成分娩,一共才半小时。

    经历半个小时的努力,两个宝宝先后从妈妈肚子里顺利钻出来。

    多少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

    “出来咯~出来咯~”

    听到医生护士这么说,饶是陈景乐自认为做足了心理准备,这一刻也不免激动得有些颤抖。

    小心翼翼地给李老师擦汗,整理头发,喂水喂粥补充体力,才有空瞥一眼医生的操作。

    “还有一个呢!加油加油~”

    好在第二个同样很顺利,中间只间隔了两分钟。

    剪完脐带后,两个小东西在旁边呜哇呜哇的,你哇我也哇。

    护士大姐把孩子抱过来,笑说:“快来看看你俩的宝宝。一个有啾啾,一个没有,是龙凤胎呢。这俩孩子也太可爱了!”

    陈景乐扭头看一眼,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家伙,被裹在他事先准备好的小被子里,确实很可爱,皮肤粉粉嫩嫩,眼睛已经睁开了,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一点也不像是刚出生的样子。

    除了头发湿哒哒。

    李北星此时还有点恍惚,愣愣地看着被医生护士放到她身上的两个宝宝。

    啊?

    这就是她的孩子吗?

    自己居然生了两个人?!

    “不是说小孩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皱巴巴的吗?”李北星小声问。

    此刻的她,虽然补充了些许能量,但依旧有点虚弱。

    护士大姐笑说:“刚出来那会儿是,这不,一会儿就长开了。”

    “是哪个先出来的?”

    “男孩先出来,是哥哥跟妹妹呢!不过哥哥体重要小一点,只有2730,妹妹则是2950,些许差异,问题不大,两个都很健康。”

    “……”

    李北星心情复杂,当然,更多是激动和欣喜,对上陈景乐的目光,瞬间感觉自己这段时间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这是他们二人的孩子!

    而陈景乐则半蹲在产床边,心情激动地看着这两个小家伙。

    从今天开始,他就正式当爸爸了。

    两个小家伙在跟妈妈完成贴贴后,听到陈景乐的呼唤后,目光不约而同看过去,还会咧嘴笑。

    真可爱~!

    虽然新生儿的视力没有发育完全,但听觉是正常的,因此他们在听到陈景乐二人说话的时候,就会有下意识的反应。

    这是在他们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有的记忆。

    从产房出来后,爸妈跟岳父岳母一下子围上来,激动地看着护士手里的孩子,得知是龙凤胎后,更是高兴不已。

    陈振威都快60岁的人了,紧张得直搓手,龇着大牙笑个不停。

    旁边的李启光也不逞多让。

    什么亿万富翁大老板,都得往后稍稍,这一刻他就只是孩子的外公。

    江织琴更是忍不住掉眼泪,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在她怀里哇哇大哭的小姑娘,现在也生儿育女了呢。

    不到半天,李北星生了一对龙凤胎的消息,便在双方父母的扩散下,传遍两边亲戚群,同时也收获无数恭喜和羡慕。

    大家双胞胎还是很稀罕的。

    ……

    李北星在妇幼呆了三天,确定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后,就回家了。

    没去月子中心,而是回到畔山豪苑这边的别墅。

    刘悦华跟江织琴都住了过来,还请了两个月嫂帮忙照顾,一日三餐则是陈景乐负责。

    有妈妈跟婆婆在,加上有陈景乐帮忙做康复运动,因此李北星产后恢复得很好。

    至于两个小宝,除了吃就是睡,也不折腾,属实乖巧好宝宝。

    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长得倒是挺快,任谁见了都得夸一声可爱。

    自从当爸爸后,陈景乐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给两个小朋友拍照,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一天天变化。

    这种成就感,是其他工作所不能比拟的。

    两个孩子也不负众望,健健康康的。

    期间陈绮云忍不住跟着过来看了一次,面对两个小家伙,眉开眼笑开心得很,要不是马上要中考,她都想赖在这边陪小朋友玩几天。

    她以后就是姑姑了呢。

    很快到了满月。

    江北这边满月酒是要摆的,不管男孩女孩。

    何况他们家是龙凤胎。

    陈景乐跟李北星都不喜热闹,因此只请了一些亲戚,且只在吃饭前把孩子抱出来让大家看看,又让月嫂抱回房间。

    新生儿免疫力差,生病是很麻烦的事情。

    陈秀云终于看到她的两个小侄儿,顿时瞪眼:“哇,两个宝宝也太可爱了吧!”

    一模一样的衣服,一模一样的长相,除了性别不同外,根本分辨不出来,乖乖躺在婴儿车里,见到陌生人也不害怕害羞。

    简直是她的梦中情宝!

    “羡慕吧?羡慕就对了!”陈景乐笑眯眯,略带嘚瑟。

    他都忘了这段时间炫耀过多少次。

    哎,谁让他命好呢。

    本想下意识说“羡慕的话自己生去”,但话到嘴边转念一想,这么说有催婚的嫌疑,容易讨人厌。

    干脆闭嘴。

    秀姐眼镜一眨不眨地看着这对粉雕玉琢的小宝宝,恨不得抱在怀里亲又亲,心底确实萌生了想要孩子的想法。

    毕竟她年纪也不小了。

    前几年还可以说忙学习忙找工作,没时间,现在成功上岸体制内,可以开始考虑备孕。

    即便是认真备孕,估计也得个一年两年才会怀上,倒不至于说刚入职就怀孕。

    “对了,孩子叫什么名字?”秀姐扭头问。

    陈景乐轻笑:“属马,所以哥哥叫骧(xiāng)文,妹妹叫骓(zhuī)画。”

    他们村本来是有字辈排行的,不过到陈景乐这一代,就不讲究这些了,都是随便取。

    小一辈就更不用说。

    因此陈景乐完全按自己喜好来。

    骧跟骓都是骏马,虽然不常用,但谈不上生僻字,加上读起来顺口响亮。李老师跟爸妈都没意见,于是就这么定下。

    至于能不能长成千里驹,就看后天培养了。

    天赋很重要,但后天家庭教育同样很重要。

    秀姐竖起大拇指:“好听,比什么子涵子轩沐涵强多了。”

    陈景乐呵呵笑,不置可否。

    给小孩取名这事,对家长来说,确实不简单,即便是历史上那些个大文豪,给他们的子女取名,也要绞尽脑汁,最后结果都未必合大家心意。

    他觉得只要不难听,不容易被起谐音绰号就行。

    若说缺点,大概就是骧字比较难写。

    这就不得不提那些给子女取个难听名字的家长,比如贱妹、狗儿这种,不懂是什么心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难听了,怕是从未真正替孩子考虑过。

    要知道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会伴随其一生,一个好的名字,能给人加不少印象分的。

    哪怕起个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都好。

    陈景乐虽然不会催,可其他长辈看到,难免会调侃陈秀云他们几句。

    “秀姐,你们两个结婚也好几年了喔?怎么说?”

    “对啊对啊,景乐结婚比你晚,都一下生俩了,你们可要努力啊。”

    “……”

    陈秀云虽然有点尴尬,但也确实把这事放到了心上,因为高龄产妇多少有点风险的,能在两年内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最好。

    她现在在公家单位上班,倒不用担心休产假会被炒鱿鱼。

    那就好好考虑下备孕吧!

    …………

    待孩子满月后,陈景乐的生活又逐渐回归平静。

    每天就是帮忙做菜,其余时间陪老婆孩子,剩余时间就看看书。

    书法绘画什么的,都被他丢到一旁,等什么时候有空再说!

    从回到家第一天开始,陈景乐就每天坚持给俩孩子上课。

    是的,没错,上课。

    类似对话、唱歌、讲故事这样的长句语言输入,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孩子早期语言学习。

    宝宝比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即使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也会慢慢模仿。

    单纯阿巴阿巴的,效果反而没那么好。

    陈景乐从淮扬菜的经典,讲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中华上下七千年历史,巴拉巴拉个不停。

    爸妈跟岳父岳母他们虽然一度质疑,但陈景乐坚持自己的孩子自己来教育,不许其他人插手,他们便不再说什么。

    论婴儿教育护理,陈景乐确实是专业的。

    两个月嫂心里嘀咕归嘀咕,对老板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加上老板给的待遇丰厚,工作强度又不高,只需要帮忙照顾下孩子就行,连做饭都不需要,自然没有意见。

    事实证明,陈景乐的做法是对的。

    俩小宝宝听课的时候乖巧得很,不哭不闹,眼睛目光会随着他的指示移动,分明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这让他十分满意。

    就是这天天坚持上课,多少有点累,可算体会到李老师工作的辛苦了。

    而陈绮云在考完试后,整个暑假都呆在陈景乐这边,预习新学期课程的同时,帮忙逗逗孩子。

    前面还开开心心的,后面帮忙换过几次纸尿裤后,就有点崩溃了。

    实在难以想象,这么可爱的宝宝,拉便便居然这么臭。

    yue!

    差点被臭晕过去。

    好在有月嫂,倒不用每次都需要她帮忙。

    对比一下,陈绮云发现,好像学习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陈景乐的护理技能,居然专业到连月嫂阿姨都忍不住夸赞。

    这家伙真的离谱啊,什么都会,什么都要卷,还让不让人活啦?

    李老师除了奶孩子外,大部分时候忙着减肥。

    坐月子期间恢复得很好,不过体重却没降下来多少,肚皮脂肪不是一般的难看。虽然陈景乐没说过半句不好听的话,可她心里就是有点别扭。

    于是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开始积极锻炼。

    在陈景乐给她设计的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规划下,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

    至于八中那边的工作,她打算辞职了。

    原本觉得生完孩子后,可以把孩子交给爸妈公婆乃至月嫂保姆他们帮忙照顾,可是当孩子真正出生,她突然觉得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认可陈景乐说的,自己的孩子必须得自己来带。

    于是辞职就成了必然。

    倒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以她的家境,并不需要把编制看得多重要,只是略有感慨,好歹在八中上了几年班,跟同事领导们都相处得不错,再就是学生们。

    不过她带的这届学生都毕业了,拍毕业照那天,她还让陈景乐载她回学校参加学生们的毕业典礼,跟大家一起拍照来着。

    属于有始有终了。

    另外,她出月子后,学校的同事跟领导也来家里探望过,大家对她现在的生活更多是羡慕。

    这让李北星对自己的决定,多了几分坚定。

    ……

    7月下旬。

    江北这边的中考成绩出来了。

    陈绮云的发挥一如既往的正常,最后顺利被江北一中实验班录取,可以说半只脚迈进了985、211高校序列。

    江北的教育质量虽然不咋地,但江北一中作为地市级排名第一的高中,省重点中学,每年始终有两三个学生能考上清北,其他92院校学生也不少,大概能有100名,一本率在30%的样子。

    这个数据有点拉的,跟珠三角区域肯定没法比,但已经是江北最好的学校了。

    非珠小城市就是这样。

    若是能走竞赛或者强基路线,门槛或许能更低一些。

    陈景乐倒没有强求说,她必须得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只是二叔二婶他们,多少抱有一点期待,希望自家能再出一个厉害点的大学生。

    秀姐虽然是211研究生,但本科只是二本;而陈景浩那家伙更不用说,普高都考不上。

    既然陈绮云成绩还可以,自然希望能冲一冲。

    岭南人特别是江北人,在对待读书方面,其实有点两极分化的意思,考不上无所谓,不是什么大事,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就行。

    但要是能考个好学校,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陈景乐在咨询过陈绮云意见后,有替她研究过,设计了一条不错的路线,具体能不能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就看她自己了。

    其他方面不一定,但如果有金钱方面的需要,他是很乐意伸手帮一把的。

    不过二叔二婶现在店铺生意红红火火,估计也不需要他帮忙,至少给陈绮云报个辅导班是没问题的。

    他们的短板更多是在信息差。

    恰好这方面正是陈景乐的优势。

    ……

    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得飞快。

    又到一年除夕。

    中午陈景乐先带李老师跟俩孩子到岳父岳母家吃过饭了,她爷爷奶奶为了看看孩子,特意从乡下过来过年。

    直到下午,陈景乐才带着老婆孩子回来。

    晚上的团圆饭是他负责掌勺,景浩跟二叔他们在旁边帮忙打下手。

    顶级大厨出手,味道自然不用多说。

    骧文跟骓画两个小家伙九个月了,已经会爬会扶站,考虑到过早学走路容易影响身体平衡感,陈景乐没有急着锻炼孩子的走路能力,反而鼓励他们多爬行多翻滚。

    循序渐进比较好。

    俩孩子延续了刚出生那会儿的高颜值,愈发可爱,任谁见了都会夸一声。

    就是李老师有点担心现在这么可爱,以后会不会长残。

    “放心吧,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陈景乐对此只是笑笑。

    他深知很多人的长相缺陷,比如弯腰驼背长痘晒黑等等,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

    只要稍加约束,不至于说长残。

    两个小宝在学习天赋这块,倒是有点出乎意料的不错,已经得到初步展现,事实证明陈景乐先前的决定是对的。

    新脑子就是好用!

    吃饱喝足后——

    “来来来,大家一起来拍照啦!”

    “3、2、1,茄~子~!”

    陈景乐跟李北星一人抱一个孩子,笑眯眯站在人群中间。

    爷爷奶奶坐在第一排,尽力挺直已经有些佝偻的身体,露出残缺的牙齿。

    这是他们家迎来新生命后的第一张全家福。

    四代同堂。

    接下来就是各种派红包,两个小家伙小手抓都抓不过来,长辈们给得实在太多了。

    就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悄然来临。

    ……

    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陈景乐经过再三思索,做了一个决定。

    于是!

    在33岁的6月30号这天,他收到了一份京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得知消息后,所有人都轰动了。

    是的,陈景乐考研去了!

    并且是以总成绩第一成功上岸京大!

    事先除了李老师这个枕边人外,没有几个人知道,又或者只知道他想去读研,但他没说去哪里。

    事以密成嘛。

    等结果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是被京大录取了。

    京大这种学校,跟普通高校,显然是有区别的。

    从爷爷奶奶到爸妈到秀姐景浩绮云他们,一个个都兴奋异常,围观他拆通知书。

    因为通知书是邮政送上门的,小地方,有点风吹草动,很快传遍四周,因此这个消息都不用主动声张,就一下在村里传开了。

    乃至方圆十里的村子都知道,牛角岭谁谁家儿子,考上了京大研究生。

    嚯,牛逼!

    面对村民们的羡慕和吹捧,爸妈跟爷爷奶奶别提多高兴。

    陈景乐报的是京大鹏城研究生院校区的汇丰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他这个可不是非全MBA,而是正儿八经的全日制研究生。

    跟本部的经院、国研、光华并称四大经管学院,毕业后很多是进中金中信基金险资买方国行总行等单位,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也就比京大光华还有清大五道口稍微差点。

    虽然是鹏城校区,但分数线是一样的,且京大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本部校区该有的,分校区一点不少,授课老师都是国际一流水平。

    此前他跟李启光说的时候,李启光就问他:“怎么会想到回去读书?”

    “成家了,孩子也有了,还是双胞胎,家里又不缺钱,公司现在又不需要我来接班,这种情况我不去读书,能做什么?”

    陈景乐笑着反问。

    李启光一时语塞,他不是没想过把公司交给陈景乐打理,但陈景乐表示岳父正值壮年,远没到退休的年纪。

    因此公司目前依旧是李启光在掌舵。

    不过大部分重要决策都会咨询陈景乐意见,依旧挂着战略发展顾问的头衔。

    陈景乐说:“读书好歹能提升水平,人家京大的课程还是有点东西的,顺便结识点人脉,看有没有机会忽悠几个厉害的过来公司帮忙。”

    “有道理!”

    李启光思考过后,决定支持女婿的选择。

    陈景乐又笑:“再说,全日制归全日制,我咨询过了,每天大概四个小时的课程,除上课之外,其他时间还是很悠闲的。我在大学城附近租套房子,完全可以一边读书一边陪老婆孩子嘛。”

    李启光摆摆手:“也别租了,直接买一套,现在房价差不多触底,再低也低不到哪去,何况是鹏城。”

    “不便宜的喔。”

    陈景乐惊讶,要知道京大深院可是位于鹏城核心区,周边房价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在8万多、9万一平方。

    自家肯定是没那么多钱买的,就算买也只能买个小户型。

    岳父大人这话的意思,明显是他帮忙出钱。

    李启光不置可否:“贵点就贵点呗,你俩没有购房资格,那就挂在公司名下,当投资理财咯。”

    “……”

    于是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

    鸿启现在快速扩张,不在乎多这一项投资,因此陈景乐没有拒绝。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鸿启现在的体量,跟两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光是线下实体连锁店,就近百家,估值已经超过10亿。凭借全产业链支持,在社区生鲜赛道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

    属于市场新贵。

    虽然跟钱大妈这种头部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华南地区,乃至东部沿海数省的一二线城市,都已经具备一定名气。

    不止一家投资机构来咨询过投资相关事宜。

    如果不是陈景乐按着,公司里很多人都想走钱大妈那种加盟路线,从而实现盈利的爆发性增长,快速上市圈钱。

    问题陈景乐压根就没考虑过上市的事。

    他做的是实业,不是金融。

    解决公司里的异议也很简单。

    发钱!

    给员工们发钱!

    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钱发下去,不满的声音立即变小了,大家都表示支持拥护陈副总的决定。

    如果李启光不是创始人,大家都想给陈景乐加件衣服了!

    ……

    有一句话,陈景乐藏在心底没说出口——

    其实他是有名校滤镜的。

    这份录取通知书,是他送给18岁的自己的、迟到的礼物。

    清北可以说是每个学生读书时候的梦想情校,然而真正有机会考上的,寥寥无几。

    比如他高考那会儿,参加统考的考生超过75万,被两所顶级院校录取的,加起来却不到150人。

    可见竞争有多激烈。

    相比之下,研究生就容易得多,只要能过初试复试,等面试时候表现好点,还是有机会的。

    众所周知,考研分红黑榜。

    京大可以说年年都在红榜上,跟企业招聘不一样,这里不歧视出身,只歧视混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考研能考400多分的人,本科二本或许学习天赋不如本科985,但能考这个分数,肯定是个狠人。

    只要你有实力,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陈景乐面试的时候,其实面试的老师是不知道他的简历的,也就是说人家京大压根不在乎你是哪个学校来的,面试就只在乎面试时候的水平。

    当听到他说有这么多论文成果时,无不惊愕。

    若是真的,这成绩甚至不输博士生,你跟我说你是本科毕业想来读研?

    有没有搞错?!

    要知道这里面不乏核心期刊啊,没有导师背景的情况下,硬核程度可想而知。

    又不是诬大那种靠关系的水货文硕优秀毕业论文。

    而且陈景乐发表的论文,有不少都是京大的期刊,其中不乏涉及到经济管理方面的。

    虽然是跨专业考研,但专业技能方面,一点不输那些本科就是经济管理的学生,科研成果更是吊打。

    更别说陈景乐现在在一家估值几十亿的大公司当高管,这对京大来说,简直是瞌睡送枕头。

    这年头学生就业是个大问题,即便京大也不例外。

    因此,京大那边在录取后,直接给了他一个硕博连读的名额,只希望他在人事招聘的时候,给京大多提供几个岗位。

    这种双赢的事情,陈景乐自然不会拒绝。

    对比社会企业,他其实更喜欢学校这种相对纯粹的氛围,即便汇丰商学院它的氛围,跟正常的校园可能不太一样。

    毕竟鹏城处于珠三角发达地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的同时,连带学校里的氛围也异于其他城市。

    陈景乐无所谓,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值得庆幸的是,对他的想法,李北星由始至终都表示支持,丝毫没有说怕耽误家庭。

    呜呜呜李老师真的太好了!

    再次验证一个好老婆是多么的重要!

    至于为什么选京大而不选其他省内高校?

    首先清大深院那边都是招理工科,没有适合他的专业。

    哈工深虽然偏理工科,但毕竟C9,文科也很不错,如果没有京大,陈景乐是打算选它的。

    至于中大……

    虽然在南东省人眼里地位非同一般,但近几年着实有点不知进取,加上鹏城实在太有钱,别说哈工深、南科大,就连深理工这种才建立没多少年的学校,都快爬到中大头上来了。

    师资力量这块,中大掉队实在太快,加上近年的各种学术丑闻,陈景乐思考再三,并没有选择它作为考研对象。

    如果想走纯学术路线,南科大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看人家的院士数量……

    陈景乐为了圆自己一个小时候的顶级高校梦,最后只能忍痛选择京大这个招牌。

    好在顺利上岸。

    二本逆袭Top2,哦不,是Top1,毕竟他现在是京大学生了,这种事放到今时今日,依旧称得上大新闻。

    谁不喜欢废柴逆袭的剧本呢?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

    陈景乐在收拾行李。

    明天就要出发去学校报道了。

    两个小宝趴在他身上扒拉着他的衣服。

    “爸爸,你这是在做什么呀?”已经两岁的陈骓画小朋友瞪大眼睛问。

    “收拾行李啊,明天我们要去鹏城的。”陈景乐笑着回答。

    陈骧文好奇:“鹏城是哪里?”

    陈骓画则问:“为什么要去鹏城啊?”

    陈景乐放下手中的东西,一把抱起两个孩子,来到书房里的国家地图面前:“喏,这里就是鹏城,这里则是我们所在的江北老家。至于为什么要去鹏城,因为爸爸要去读书啊。怎么,你们不愿意跟着爸爸?”

    “那妈妈呢?”两小只第一时间回头找妈妈。

    陈景乐黑着脸,无视倚着门框哈哈大笑的李北星,无奈叹气说:“妈妈自然也跟着去。爸爸在哪,妈妈就在哪。”

    李北星收敛笑容,只是嘴角依旧翘起。

    虽然有了孩子,而且是两个,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冷淡,反而更加亲近。

    “那我、我也要去。”

    “我也是我也是。”

    两个小朋友争先恐后。

    “放心,爸爸妈妈肯定会带上你们两个的。”陈景乐托着他们回到房间继续收拾行李。

    “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祖爷爷他们呢?”陈骓画小朋友又问。

    陈骧文不甘落后:“还有绮云姑姑。”

    陈景乐微微一笑:“鹏城离江北不远的,坐高铁也就三个多小时,等放假的时候,爸爸再带你们回老家玩好不好?”

    “好~”

    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

    “你们两个,赶紧过来,别耽误爸爸工作。”李北星上前把俩小家伙带出去。

    陈景乐呵呵笑地看着,低头继续收拾行李。

    虽说岳父那边帮忙解决了房子的问题,但毕竟是一家四口搬家,陈景乐又是那种不喜欢奢侈浪费的人,除了部分可以到时候再买的东西外,其余要带的东西依旧不少。

    时隔近十年,重新回归校园生活,多少有点紧张忐忑,但更多是期待。

    期待京大这个平台,能带给他多大的收益。

    毕竟他是来学习的,不是来镀金的。

    都说汇丰商学院不好呆,卷得厉害,可对陈景乐来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他是那种怕卷的人吗?

    无非是再走一次求学路。

    这一次,他有系统辅助,有老婆孩子陪着他,家里人都支持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干就完了!

    ……

    多年以后。

    在陈景乐的努力下,他从岳父李启光那接手过来的鸿启集团,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优秀企业。

    虽未上市,但估值超过百亿。

    鸿启的出名,除了在生鲜蔬果领域占据足够的份额、产品价格质量令顾客放心外,更源于老板对待员工的友好程度,堪称业界良心标杆。

    大家都知道,鸿启的待遇是出了名的高,从总部到下面小门店,到工厂流水线员工,都属行业第一档。

    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大家想到要买水果买蔬菜,都会下意识考虑鸿启。

    在此之前,提到良心企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原省的东来超市跟崔老板的矿企。

    如今的鸿启,虽然不如人家,但也不差。

    至少在岭南这一亩三分地,真正做到了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属于跺跺脚,都会震三震的角色。

    已经在最最上面都挂了名的,跟下面农村农业深度绑定。

    这年头农村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

    鸿启解决的,恰好是百万个农村家庭吃饭的问题,同时种业研发中心那边,还打破了好几项国外的技术封锁。

    这年头不缺喊口号的,缺的是能干实事,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地位水涨船高也是情理之中。

    而爸妈努力经营的陈记快餐店,已经开到了第七家分店,都是家里的亲戚们在做,不说有多厉害,至少大家混个温饱没问题。

    李老师依旧在家待业。

    跟陈景乐差不多,岁月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还是那么温柔漂亮,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这边。

    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今都快小学毕业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

    曾几何时,陈景乐还想过30岁、最多35岁就退休,去尽情享受人生。

    可是现在看来,不行了,肩上的责任太大了,大到他不敢轻易放手。

    不过无妨,他还挺得住。

    每次遇到困难挫折,无非是再一次向着高山发起冲锋。

    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他这个还算年轻的战士,有的是秋风扫落叶般的力量。

    至于最终能走到哪一步,会变成什么样……

    就留给时间和历史去证明吧。

    “陈总,好消息,我们的水稻规模种植田今年的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1200斤!”

    旁边戴着草帽的中年农业专家,从助手手里接过一组数据后,兴奋说道。

    陈景乐收回被打断的思绪,低头抓住沉甸甸的稻穗,笑答:“很好!”

    又一年庄稼成熟时。

    (全书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不错,请把《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