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不速之客

    接下几天,并无事情,转瞬便来到休沐之日。

    赵倜上午读书功课,待中午略微整理,换了身衣裳,出门向城东而去。

    莫愁所说的茶香水榭他知道,乃是玉州城里一座著名的茶苑,因为其内豪绰,是以日常来往皆为达官显贵,并无平民百姓。

    他沿江步行,边看风景边走,半晌至到东城,这边是玉州城内最繁华的地方,几条大街皆为商业坊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摩肩擦踵,喧嚣热闹。

    过了这处繁华地带,继续朝往东行,则略微变得清静,又过两条街路,地界宽敞起来,景色也逐渐秀丽。

    就在不远处有一个似乎大宅般的门头,修建豪华奢侈,两旁绿树环抱,花卉芳香,门上书写了茶香水榭四个隶书墨字。

    门下左右各站了一名穿着清新衫裙的侍女,再往前则是四个青衣小帽的小厮。

    侍女负责引客人进入茶苑里面,小厮则是恭迎问候,牵马坠蹬,经管车驾。

    看着赵倜朝这方走来,其中两名小厮急忙迎上,行礼询问可有会约。

    赵倜报了姓氏,一名小厮点头哈腰连声说请,道是里面早有贵客等候多时,另外一名小厮轻声跑去门前传与侍女得知。

    接着来至门前,侍女带路,走入这茶苑之内。

    赵倜边行边打量里面场景,并不似寻常茶舍,反而像一个大园子般,九曲通幽,景色静秀可人。

    就看走至不远,一片水波荡漾,出现座不小的水湖。

    这湖虽是人工开掘,但加上各种点缀装饰,种植了荷花铺盖蔓延,随微风吹动,莲叶轻摆,看起来和天然形成之湖一般无二。

    就在湖面,有十几座亭榭房舍存在,露天的不露天的,精致无比,岸边有栏杆回廊,曲折搭入湖中,分别通向各处水榭。

    赵倜不禁点了点头,看来这便是茶香水榭的由来,于湖面水上饮茶,赏水景荷花,实乃一件风致雅事。

    这时引路的侍女声音柔和道:“赵公子,还请这边。”

    赵倜跟随侍女走至水岸一处,上了栏廊,侍女介绍道:“莫小姐在最湖心的听波小轩等候公子,须多行几步,劳驾公子受累了。”

    赵倜好奇道:“这些水榭精舍都起有不同名称吗?其间有何分别?”

    侍女道:“回禀公子得知,确实都各有各的名字,至于分别,则是内外装饰都应了该处名称的景儿,而且越往湖心的水榭越为昂贵,去里面喝茶聚会要比其它近岸的高出不少银两。”

    “越往湖心越昂贵……”赵倜想了想道:“是说水榭是水榭的钱,喝茶是喝茶的钱,先选水榭,再定茶饮?”

    侍女道:“正是如此,莫小姐静候公子的听波小轩乃最为湖心之处,是我茶香水榭最好的一个饮茶赏景地方。”

    赵倜笑了笑,没有说话,跟随侍女顺着栏廊走去,片刻至了湖心那里,近距离观看到这听波小轩。

    只见此处既有露天的亭子,也有水榭精舍,设计不但精美华丽,更显大气磅礴,四周荷花环抱,香气袭人,不但赏心悦目,更为叫人心旷神怡。

    就看那华美水亭之中正站着一人,穿着轻薄绸衫,背着双手,脸色不愉,不是莫寻又是谁?

    望见赵倜过来,莫寻脸皮抽了抽,走至亭边栏廊旁,大声道:“莫某恭迎赵兄大驾光临,家姐叫莫某在此迎候赵兄,赵兄一路辛苦受累了。”

    赵倜瞅了瞅他:“莫兄还在生我气?”

    “莫某哪敢生赵兄的气啊,赵兄乃是君子,莫某却是小人,赵兄为人行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莫某之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莫寻语气颇有几分负气说道。

    赵倜闻言嘴角扬了扬:“莫兄怎好象小孩子一般?书都读去哪里了?怎么知书却不达理了呢?”

    “我本来读书就不好,读了一本忘一本,算知什么书呢。”莫寻道:“赵兄就别夸我了,家姐着急见赵兄呢,赵兄心中也一定急着见家姐吧?”

    “莫兄又开始胡言乱语了。”赵倜摇了摇头:“莫愁小姐在哪里?”

    莫寻黑着脸道:“赵兄请随我来吧。”

    说着,往亭子那边行去,栏廊只有几丈距离,连着水上的精舍。

    到了近前,赵倜看见精舍上方书有字样,写着听波小轩几个字。

    随后走进,便看舍内布置典雅,四面开八窗,水风吹拂而入,纱幔轻轻摇曳,恍如画境一般。

    舍中有茶桌琴台等种种物事,茶桌再分大小高低,圆形四角八面,分别可待不同人数饮茶谈兴。

    这时便看一张四方卷首镂纹桌前,正有名穿着淡绿色长裙的少女在煮茶。

    少女生得明眸星目,脸颊如玉,尖尖下颏,一副可人颜色,此刻神态极为认真,似乎煮茶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赵倜见状心中不由疑惑,少女正是莫愁,可莫愁怎么亲自煮茶呢?

    这时便听珠落玉盘的动人声音响起:“赵公子大驾光临,小女为公子煮茶不敢怠慢离开分毫,有失远迎,还请公子见谅。”

    却是莫愁放下手中的茶具等物,盈盈一个万福,看向赵倜。

    赵倜急忙还礼,道:“在下何德何能,得以叫莫愁小姐亲自煮茶,真是惭愧。”

    莫寻在旁边轻哼道:“我家姐茶道于洛州乃为第一,就算全天下也能排上次数,旁人想喝家姐煮的茶水都求之不得,就算族内一些族老想喝都喝不到呢。”

    赵倜闻言道:“这却是无功不受禄了,怎好让小姐操劳呢。”

    莫愁莞尔笑道:“赵公子太客气了,这茶香水榭虽然广有不少名茶,煮茶手段也堪称一流,但小女子总觉得比自家多少要差些,何况招待赵公子这般贵客,便亲自下场献丑了,还望赵公子不要嫌弃。”

    赵倜摇头道:“怎会嫌弃?在下直觉受宠若惊,心中忐忑不安呢。”

    莫愁道:“赵公子赶快请坐,小女给公子倒茶。”

    赵倜点了点头,撩衣摆坐在桌旁,莫愁将茶盏逐一摆好,竟然在其前面放了三杯。

    赵倜知道这是茶道中的规矩,便从左侧开始,轻轻旋转第一杯,转过三圈,待热气稍待之后慢慢端起,开始感受茶香,几息之后方将茶盏凑到唇边,却是一次全部喝到嘴里。

    这茶盏其实极小,一口也没有多少,他微微品了品,不由双目渐渐睁大,茶水入口甘甜,随后浮出微微一丝的苦涩,比照之前的甘甜显得愈发浓郁,但苦涩之味一闪即逝,接着馥郁的芳香袭了上来,在口中久久不散,叫人神清气爽,浑身不觉舒泰无比。

    “好茶!”他不由赞道:“莫愁小姐好茶道!”

    莫寻在旁边闻言撇了撇嘴:“两个都说好,那赵兄说说到底是茶好,还是家姐的茶道更好呢?”

    赵倜笑道:“自然莫愁小姐的茶道更好。”

    莫寻道:“赵兄一日比一日的不诚恳起来,现在多学会了油嘴滑舌,却不实在了,且解释一下为何茶道好要胜于茶本身好?”

    莫愁这时也望过来,露出殷殷期盼目光,赵倜思索道:“在下虽然并不常常喝茶,但也明白一个道理,一种茶叶,不会煮茶的人会糟践了好茶,略会煮茶的人,能煮出该有的正常味道,而精于茶道的人,却会将此茶煮得色香味更胜本身,同样道理,一种不好的茶,不会煮茶的人会煮的更加难喝,稍会的人正常,擅于茶道的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所谓茶是死物,人的手段却精湛为活,这般看来就算是再好的茶叶,其实也比不上人煮茶的道艺。”

    莫寻闻言目瞪口呆,莫愁明眸闪闪道:“公子如此说却是叫小女心中得意了,更将自身的茶道引以为傲了。”

    莫寻这时才反应过来,悻悻地道:“赵兄这番词令莫不是在家中早便背好?”

    赵倜不搭理他,将剩余两盏茶水依照之前的规矩法子全部喝光,这时莫愁再换上正常大小的茶杯,重新给他满上。

    赵倜望着琥珀色的茶汤沉吟道:“莫愁小姐,既然邀在下前来谈论诗词文章,且不好一直忙碌才是,倒显得在下真为什么了不得贵客了,在下与莫兄同窗好友,莫愁小姐不用这般见外客气,茶水煮好,在下自行动手便是了。”

    莫寻在旁边眨了眨眼睛,道:“赵兄真好说辞,就不知对着罗敷姑娘是否也这般侃侃而谈,说甚么不用见外客气。”

    赵倜瞅他一眼:“莫兄还请慎言,切莫处处拉扯罗敷小姐,在下与罗敷小姐只是普通朋友,不好张口闭口便即提起。”

    “普通朋友?”莫寻露出一脸忿忿之色,翻了个白眼。

    莫愁闻言笑道:“且满了这杯,然后就叫茶苑中的人伺候,赵公子不必自己动手。”

    随后她看向舍外,立刻有两名少女走进,来到桌边侍奉起来。

    赵倜道:“无妨,在家自是行动惯了,只不劳累莫愁小姐便好,小姐此番邀在下前来说诗词文章,有什么见教,还请直言。”

    莫愁眼中水波流淌,嫣然道:“小女闻得公子作罗敷辞、青青歌两首乐府,乃感惊艳无双,又闻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五言绝句,更觉其中意境无穷,就不知公子可还有别的诗词流世?能否叫小女再次领略佳句典章,以足偿心愿?”

    赵倜摇头道:“没了,在下所作,能称为诗且流于外面的便只这三首而已,且在下也不觉得算什么惊人之作,莫愁小姐实是谬赞了。”

    莫愁摇头,意味深长地道:“赵公子太过谦虚,别的地方不知,但这三首诗流去洛阳后,已在洛阳文坛上引起轰动,士子之间无不纷传,不少文坛名宿也都在打听公子的身份来历,更有许多女子学生传唱罗敷、青青两首诗歌,言道公子才华锦绣,乃当世不二俊彦呢。”

    “这个……”赵倜虽然知道这三首诗势必让人叫好,但也没想到竟会在洛阳引起这般轰动,洛州如此,那别的州呢?只怕多少也会有此种景象。

    莫寻在旁边忽然道:“家姐,别听赵兄谦逊,他可是有满腹诗篇,一心经纶,只不过吝啬懒为,不勤习作,不愿写出来罢了。”

    莫愁闻言顿时细细眉梢一挑,笑道:“赵公子为何不写呢?要知道可不只是小女,只怕天下此刻读过公子三首诗之人,都在等待公子的下一篇佳作呢。”

    赵倜摇头道:“莫愁小姐言重了,且莫听令弟玩笑,在下不过是厚积薄发,思忖许久,才得那三首诗来,哪里又有什么满腹之篇,一心的经论呢。”

    莫愁目光流转,笑而不语,看向莫寻。

    莫寻立时气道:“赵兄近来愈发的虚伪行事了,前几天不还与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之句吗?怎么这时又没有了?前面两句都说与我听了,现在竟又言道哪里来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莫愁闻言不禁表情变化,露出震惊之色:“好句子,这般好句赵兄已经成诗了吗?”

    赵倜急忙摇头:“没成,没成,哪里容易成诗呢,只怕须不少时日……”

    “赵兄你?”莫寻喘气道:“赵兄厚此薄彼啊。”

    赵倜纳闷道:“莫兄何来此言?”

    莫寻偷瞄了一眼莫愁,语气幽幽地道:“赵兄能给罗敷小姐,诸葛青青写诗,且冠以对方名字,却自称和我交情深厚,可家姐只是想听一听赵兄的新诗,竟都被赵兄拒绝,还不是厚此薄彼吗?”

    “这个……”赵倜苦笑道:“莫兄此言差矣,那两首诗,一首乃是诗会所作,乃罗敷小姐命题,所有人一起来作,另外一首却是青青小姐胁迫的,怎能一样相提并论。”

    “赵兄这便不讲人情道理了,罗敷小姐命题,诸葛青青胁迫,赵兄都能给对方写诗,我和家姐几番邀请,家姐又亲自煮茶,以贵礼相待,赵兄却推三阻四,明明有那首天生我才必有用,却不说出来。”莫寻气愤道。

    “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诗并不适合眼下情景吟诵,何况此诗也没有完全写好。”赵倜道:“至于旁的诗……”

    他心中实在不想作诗,一方面与莫愁交浅言深,有炫耀之疑,一方面因为罗敷辞青青歌两诗,自己实在不知对方心中怎么想的,是否存有别扭之意,作诗实在无有益处。

    “赵兄,天生我才必有用不适合眼下情景,就不能独为我家姐作一首吗?赵兄给罗敷姑娘,诸葛青青都写了,不如再单独为我阿姐写一首可好?”莫寻看了一眼莫愁,表情虽然依旧不平,但声音里却露出一丝恳切说道。

    “这个……”赵倜轻叹口气:“在下此刻却是有些江郎才尽……”

    说到这里,他忽然皱了皱眉,转头向舍门方向看去。

    这时就听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从舍外由远及近传来:“本公子看……也确实是江郎才尽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不错,请把《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