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接引

    正是夜深之时,天上无有星月。

    厚厚乌云遮蔽一片天地,其间偶有佛光成线,奔涌不停,似在追逐金乌。

    问禅台上莲花宝座上的神僧闭目静坐,孟渊抬目去看,宝座下的跪伏着数不清的儒释道之人,全都背朝着自己。

    无生罗汉身上有细微佛光,俨然成了深夜中的一缕引路明灯,看似风一吹就会熄灭,但却久久屹立,似要为八方迷途之人指引往生之路。

    所有人都在呢喃经声,细微又虔诚。

    那九劫和尚亦是如此。他虽然对孟渊呼喝,但语气极虔诚,极真诚。

    就好像一个历经沧桑,走过无数劫难,有着许许多多人生经验的老和尚,在苦口婆心的规劝一个入了迷途的年轻人一般。

    九劫和尚的老皱面孔上无有狠厉之意,只有谆谆教导,苦心规劝。

    即便是喝骂之声,也有着慈悲普度之意,好似想以醍醐灌顶之法,唤醒来者心中的佛性,驱散来者心中的杀意。

    但是来者泥古不化,依旧按着刀柄,根本不为所动,对眼前的无尽地狱视而不见,对身后的无数苦楚充耳不闻。

    “大师所说的极乐世界有多乐?”孟渊走上前一步。

    “人人无忧,人人无怖。寿不知何日而终,不为诸般烦恼扰心。人人欢喜,此为极乐世界。”九劫和尚道。

    孟渊也是读过佛经的,还跟独孤亢等人辩过佛,可九劫和尚对极乐世界的见解与独孤亢和佛经所载的都不太一样,可见已然自成一家了。

    也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孟渊见独孤荧身子颤抖的愈发厉害,便一边说着话,一边走上前,手伸进红斗篷中,捞住了独孤荧的一只手。

    独孤荧本是颤颤巍巍,一心提防,不自觉的就有反抗之心,可陡然间便觉一缕玉液如丝线,却又似柔中带刚,匆忙间根本抵御不得。

    一时间,独孤荧便觉那玉液中似有熟悉之感,分明是曾进过自己身子的。但此时此刻,却又有几分不同,分明是更为强韧,甚至其中带着些许不熄不灭之意。

    很快,独孤荧就觉得身上重压虽还在,但是脑中清明,竟把那万千苦痛压制了下去。

    独孤荧很快站直了身子,虽然红斗篷遮盖了她的娇小身躯,但面上再不似方才那般痛苦,反而又面无表情,只默默的将剑锋伸出斗篷外。

    那九劫和尚对孟渊救人之举不屑一顾,但见孟渊竟有法门助独孤荧解难,他这才道:“小施主力压金海,确有非凡之能。若是今天剃度拜佛,来日前程无量。”

    “不知何人能接引我剃度?又是何人能引领我等入极乐世界?”孟渊问。

    九劫和尚十分自信,道:“只有我师尊才能行。”

    “我觉不然。”孟渊笑了笑,道:“我还是觉得西方自在佛比你师父更强一些。”

    九劫和尚低喃一声佛号,慈悲中带着不忍,似是对即将踏入无尽深渊的年轻人万分惋惜。

    “小施主,真佛就在眼前,却又何必去朝觐假佛?”九劫和尚道。

    孟渊一时都捋不清九劫秃驴的思路了,他竟然说人品境的自在佛是假佛,三品境的无生罗汉是真佛,这岂非倒转天罡?

    而再看莲花宝座上的无生罗汉,人家依旧没睁眼,好似万年山峰,根本不在意两个蝼蚁的论辩之言。

    “大师,既是真佛在此,为何不去救苦救难?为何不造就极乐之世?莫非你家的真佛,不是大慈大悲?”孟渊问。

    “阿弥陀佛。”九劫和尚双手合十,十分虔诚道:“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大师这句话真是再对不过了!”孟渊立即赞同,“大师说什么大慈大悲,什么救苦救难,其实还是要看自己,需得自己悟了才行,这就是所谓回头,所谓转念。根本没有什么真佛降世,也不能靠天上神仙,只能靠自己。”

    九劫和尚听了孟渊的话,他先是一愣,随即又道:“小施主,你悟错了。若无真佛接引,如何才能了悟?”

    “尊师是真佛?”孟渊问。

    “自然是。”九劫和尚苦口婆心,道:“佛经有言,知晓宿世谓之宿命明,知晓未来谓之天眼明,断尽烦恼谓之漏尽明。我师通天彻地,已然彻底通达,成三明之境。”

    “尊师果然通天彻地,不知能否看我宿命?”孟渊问。

    “阿弥陀佛,我师知晓过去未来,此事易耳。”九劫和尚两手合十,垂首低眉,面上少肉却有皱褶,“待我师行法。”

    说完话,九劫和尚一动不动。再看那莲花宝座上的无生罗汉,亦是分毫未动。

    独孤荧按着手中剑,她也不问孟渊为何能不惧乱念,更不提感激之语,只是道:“救明月。”

    孟渊就觉得自己和独孤荧也算共过两次生死了,但她更在意的人分明就是明月。

    此时明月面上的痛楚之意更甚,口中不知在呢喃着什么,一会儿说兄长,一会儿说父母,泪水在眼中打转。

    “怎么不见其他人?”孟渊拉起明月的手,渡入磅礴玉液。

    孟渊喜欢在陌生的地方踩点,可今日战局太快太急,兰若寺自然是熟悉的很,可此时此刻才发觉在问禅台聆听真佛之声的人中,少有高人。

    天上乌云厚重,问禅台黑压压的都是人,却没见到三小姐和王二。

    至于玄机子老道和云山寺的了闲师太,两位不在那也正常,他俩本就不喜欢往兰若寺凑,怕是跟妙音长老和花长老在外面。

    而那位独孤氏出身的道门三品的国师,却没现身。

    “应三小姐在外等李唯真,国师在山下,王二为防李唯真不到,她在外随时准备开天门。”独孤荧显然对此情景清楚的很。

    “无生罗汉为何迷惑众生?”孟渊又问。

    独孤荧看向那莲台上的无生罗汉,淡淡道:“或许,他寻到了破境二品的法门。亦或是,他另有所图。但不管怎么说,他肯定也在等一位敢于向死而生的武人。”

    明月此时终于缓缓苏醒,她先是茫然,而后抹了抹眼中泪水,待见孟渊和独孤荧并排而立,便也赶紧提起剑,站在孟渊身旁,三人齐齐的看向那莲台宝座上的无生罗汉。

    过了数息,九劫和尚终于抬起头,只是双手依旧做合十状,道:“阿弥陀佛,我师已传下真言。”

    说着话,只见九劫和尚身周那些无生罗汉的徒子徒孙,全都转过了头来,纷纷看向孟渊。

    一个接一个的光头,全都是虔诚向道之色,不掺尘杂,不染污秽,好似是久在真佛座下参佛的沙弥。

    孟渊握刀,独孤荧和明月执剑,三人谨慎非常,而且慢慢的分开距离。

    “众人皆醉我独醒?非也。千万人向佛,只你一人背佛而行。大谬也!”九劫和尚沉声道。

    只见九劫和尚似是言出法随一般,红斗篷荧妹登时又站立不稳,明月更是面露茫然。

    可见两人虽被孟渊以星火和精火焚去心中杂念,但那无生罗汉又再次出手。

    果然,随着九劫和尚及其一众西方来佛呢喃经文,明月和独孤荧再难支撑。

    明月以剑驻地,独孤荧的红斗篷颤颤巍巍,两人比之先前要好些,但想要跟随孟渊而战,怕是不成了。

    那九劫和尚双手合十,面上慈悲,眼中慈悲,身上袈裟好似也沾染了世间的罪业,化为业火一般。

    “施主前世作恶太多,今生亦是混世魔王,唯有皈依我佛,才能得解脱。”九劫和尚缓缓开口,“我师渡人渡己,待施主明晓自身罪业,便是皈依之时。”

    随着九劫和尚话毕,便见一镇妖司同僚站起身,而后手指孟渊,大声道:“孟渊流民出身,混居镇妖司之中,先在松河府残害同门,得以晋升。后来又与我镇妖司指挥使丁指挥有过节,便在丁指挥外出公干之际,纠结外人,暗害丁指挥和丁千户!杀人绝户,何至于此?”

    这人是王不疑,他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问禅台外,手上脸上都是血迹。

    “阿弥陀佛。”一个兰若寺的光头站起身,两手合十,正是玄晦和尚,只见他朝向孟渊,说道:“孟施主与孔雀往来颇多,松河府之变中令师身死,你却全身而退,可见你必然是得了孔雀的援手。结交匪类妖僧,这岂是我辈所为?”

    待玄晦说完又坐下,竟又站起一个熟人,乃是厉无咎。

    “孟飞元,你暗藏祸心,知晓信王之子暗中修佛而放任,又勾引独孤氏之女,且一连勾了两个!你敢说你问心无愧么?”厉无咎指着孟渊,语声很大。

    “这还不算!”只见一个身穿道袍的年轻人站起,根脚分明是国师府的,他指着孟渊,大声道:“孟飞元本出身低微,是应氏提拔,他却恶仆欺主,觊觎主家!”

    此人刚说完,一个光头尼姑就又站起,面上都是愤慨之色,一手指着孟渊,一手作合十状,道:“此人竟不顾佛门清净之地,在云山寺勾我师妹!恬不知耻,其心可诛!”

    这些人全都出来指责孟渊的错处,一桩桩,一件件,各有依据。

    甚至连至亲的师兄,竟也有脸揭孟渊的短,说孟渊的坏话,“师弟啊,不是师兄说你,你就是太难舍去情色之欲,这才犯下许多过错。要我说,青青和姜家丫头就够了,你偏偏在外招惹是非,勾了独孤氏不够,还勾王二,甚至连妖族的妙音长老也不放过。这也就算了,你连云山寺的出家人都要撩拨一二,这岂是长久的道理?师弟,我说的对也不对?”

    这都什么跟什么?孟渊打算待今日事了,就回去劝一劝花长老,让花长老接走袁药娘!

    孟渊看向独孤荧和明月,两女还在苦苦硬抗心中之念,倒是没对孟渊横加指责。

    眼见这些人说个没完,孟渊被泼了许多脏水,但却无所畏惧,根本不搭理。

    过了一会儿,九劫和尚眼见起身指责孟渊的已有十几人,这才道:“施主,你的过往之事已然明了,我师大神通,宿命明照四方,你可悟了?”

    “大师不妨问一问我的手中刀。”孟渊道。

    九劫和尚闻言,终于皱眉,他沉吟片刻,也不再搭理孟渊,只是朝莲台宝座上的人行礼,说道:“师尊,此子冥顽不灵,再难渡化。”

    天上乌云厚重,其中包裹的佛光是盛大了几分。

    孟渊看的清楚,那莲台宝座上的僧人还是没有睁开双目,但是却缓缓开口了。

    “此子怀佛心,有佛性,只是身具不灭异火,难入我慈悲之门。”无生罗汉的语声极其缥缈,好似就在眼前,又似自九天之上落下。

    一时之间,孟渊只觉身上血水腾沸,好似要被破肉体而出。而脑中有轰然之声,却并未生出惊恐之心,只是觉得今日不该来这里跟无生罗汉做对,不该与西方来客做对,而是该去做心中认定的善事,继而结出善果,这才是自己的归路。

    恍惚间,体内精火与星火流动,孟渊再复清明,赶走了万千乱念。

    那无生罗汉依旧高坐,并未对孟渊挣脱心中锁链而有半分惊讶之意。

    乌云似要压到了莲台宝座之上,无生罗汉肩膀漫天黑云,身上佛光愈发单薄,却始终不散。

    “阿弥陀佛。”无生罗汉两手作拈花状,双目依旧紧闭,“施主确实不凡。这火中颇有玄妙,颇有玄妙。”

    九劫和尚面上虔诚无比,他听了无生罗汉的话,细细的去看孟渊。

    先前云山寺方向有火焰冲天,远在兰若寺都能看得到。那火势汹涌,但所燃之物却非是不同,九劫彼时就已经注意到了,甚至早就打听清楚,是为孟渊攀登天阶。

    再加之九劫亲见孟渊镇灭金海,他更是起了接引之心,而师尊也确实有意将其纳入莲台之下。

    九劫和尚虔诚垂首,道:“请师尊示下。”

    无生罗汉并不言语,但此间之人竟缓缓的让出当中的空地,而后盘膝坐定,看向那处空地。

    空地之上,独孤荧和明月已经盘膝在地,兀自艰难挣扎,只有孟渊一人凝立不动。

    “宇宙无穷,盈虚有数。”无生罗汉竟扯了一句道家言语,但随即道:“什么火能不灭不熄?”

    无生罗汉依旧没有睁开双目去看孟渊,只是道:“这种人,要么皈依我佛,要么渡他成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不错,请把《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